資源簡介 2024年下學期八年級12月校本作業(yè)檢測歷史與社會卷 20.(10分)(1)根 據(jù)以上青年共產黨人的活動,簡述早期共產黨人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出的貢獻。(4分)姓名: 班級:考場/座位號:貼條形碼區(qū)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班級、考場填寫清楚,并認真核對條形碼上的姓名和準考證號。2.選擇題部分請按題號用2B鉛筆填涂方框,修改時用橡皮擦干凈,不 (正面朝上,切勿貼出虛線方框)留痕跡。3.非選擇題部分請按題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書寫,否則作答無效。要求字體工整、筆跡清晰。作圖時,必須用2B鉛筆,并描濃。 正確填涂 缺考標記4.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5.請勿折疊答題卡,保持字體工整、筆跡清晰、卡面清潔。一、判斷題(本題共6小題,每小題1分,共6分,正確的在答題卡上涂T,錯誤的涂F) (2)指出材料二中兩幅圖片所反映的歷史事件之間的聯(lián)系,并說明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意義。(4分)1 [T] [F] 2 [T] [F] 3 [T] [F] 4 [T] [F] 5 [T] [F] 6 [T] [F]二、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7 [A] [B] [C] [D] 11 [A] [B] [C] [D] 15 [A] [B] [C] [D]8 [A] [B] [C] [D] 12 [A] [B] [C] [D] 16 [A] [B] [C] [D]9 [A] [B] [C] [D] 13 [A] [B] [C] [D] 17 [A] [B] [C] [D]10 [A] [B] [C] [D] 14 [A] [B] [C] [D] 18 [A] [B] [C] [D](3)依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A處的內容。(2分)三、非選擇題(本題共2小題,共20分)19.(10分)( 1)歷史上鄂倫春族主要分布在A 、B (山脈名稱)。(2分)(2)簡述新興鄂倫春族鄉(xiāng)可以生產優(yōu)質稻米的有利自然條件。(4分)(3)新興鄂倫春族鄉(xiāng)依托當?shù)刭Y源應如何因地制宜發(fā)展經濟,請你提出合理的建議。(4分)第1頁 共2頁 第2頁 共2頁2024 年下學期八年級 12 月校本作業(yè)檢測 2024.12歷史與社會卷(命題: )一、判斷題(本題共 6 小題,每小題 1分,共 6 分,正確的在答題卡上涂 T,錯誤的涂 F)1.我國一月 0度等溫線和 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都經過秦嶺--淮河一線。2.我國地勢東高西低,大致呈三級階梯。3.北京位于華北平原的南部,是我國的經濟中心和文化中心。4.洋務運動前期的口號是“求富”,后期的口號是“自強”。5.五四運動爆發(fā)的導火索是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6.1915年 9月,李大釗在上海創(chuàng)辦了《青年雜志》 。二、選擇題(本題共 12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24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讀“中國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分布圖和四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圖”,完成 7-8 小題。7.據(jù)圖可知,北京所在地的降水量并不比西北地區(qū)的玉門少,但是北京的水資源貧乏嚴重,主要原因是A.人口稠密,工業(yè)發(fā)達,用水量大 B.河流稀少,降水季節(jié)變化大C.氣候炎熱,蒸發(fā)量大 D.地下水下滲嚴重8.由四城市降水資料圖可以判斷,我國降水空間分布不均,我國解決這一問題較有效的措施是A.興建水庫 B.跨流域調水 C.實行人工降雨 D.節(jié)約用水,防治水污染讀“中國四大地理區(qū)域圖”,完成 9-10 小題。9.圖中箭頭方向與下列地理事物的變化趨勢大致吻合的是A.降水量由多到少 B.人口由少到多 C.河流數(shù)量由少到多 D.海拔由高到低10.下列關于生產生活、自然景觀、自然特征及地理區(qū)域搭配錯誤的是A.大漠孤煙直——干旱——甲 B.旱地麥浪柑橘香——干冷——乙C.青稞糌粑酥油香——高寒——丙 D.小橋流水人家——濕熱——丁11.四川盆地是我國最大的水稻和油菜籽產區(qū)。這得益于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主要包括①熱量充裕 ②日照充足 ③降水豐沛 ④都江堰工程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12.毛澤東指出:“五四運動杰出的歷史意義,在于它帶著為辛亥革命還不曾有的姿態(tài)。”這里“不曾有的姿態(tài)”主要是指A.毫不妥協(xié)地反帝反封建精神 B.農民階級成為運動的先鋒C. 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反對一切外來的西方文化13.百年看上海,千年看北京。上海見證了中國近代史。以下事件發(fā)生在上海的是①中國近代第一批被迫開放的通商口岸 ②《新青年》的創(chuàng)刊地③五四運動的發(fā)源地 ④第一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成立地A.①③④ B. 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4.“為自由而戰(zhàn),為人權而戰(zhàn)。”第一次將全國工人運動高潮推向了頂峰的是A.香港海員大罷工 B.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 C.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D.五四運動15.《秋收起義暴動歌》歌詞:“拿起武器鬧革命,工友農友真英雄,秋收起義成了功,一桿大旗滿地紅。”歌中“秋收起義成了功”主要是指A.放棄攻打大城市,向山區(qū)進軍 B.確立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C.公開打出“工農革命軍”的旗幟 D.井岡山會師16.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中說:“少帥張學良的部隊沖入委員長的行營,要求他停止對共產黨的“圍剿”,以便一致對日抗戰(zhàn)。這兵變的目的既達,中國的政治從此改觀。”“中國的政治從此改觀”可以解讀為A.南京國民政府統(tǒng)一全國 B.國共十年內戰(zhàn)基本停止C.全民族抗戰(zhàn)正式開始 D.中國開始局部抗戰(zhàn)17.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序幕的事件是A.九一八事變 B.一·二八事變 C.西安事變 D.盧溝橋事變18.“從 1934 年 10 月至 1936 年 10 月,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第 25 軍進行了偉大的長征。我們黨領導紅軍,以非凡的智慧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戰(zhàn)勝千難萬險,付出巨大犧牲,勝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冊的長征……”宣告長征勝利結束的事件是A.渡過金沙江跳出敵人包圍 B.紅軍三大主力會師C.中央紅軍到達吳起鎮(zhèn) D.中央紅軍與陜北紅軍會師三、非選擇題(本題共 2 小題,共 20 分)19.(10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歷史上鄂倫春人以狩獵為主,采集為輔。1953年鄂倫春人結束原始游獵生活,走出森林開始定居。遜克縣新興鄂倫春族鄉(xiāng)位于黑龍江省北部,這里土壤肥沃,水源豐富且水質優(yōu)良。2017年,新興鄂倫春族鄉(xiāng)首次在高緯寒地種植近 3000畝水稻,獲得豐收,畝產優(yōu)質稻谷 970斤。右圖為東北地區(qū)示意圖。(1)歷史上鄂倫春族主要分布在A 、B (兩處均填山脈名稱)。(2分)(2)根據(jù)以上材料和所學知識,簡述新興鄂倫春族鄉(xiāng)可以生產優(yōu)質稻米的有利自然條件。(4分)(3)新興鄂倫春族鄉(xiāng)依托當?shù)刭Y源應如何因地制宜發(fā)展經濟,請你提出合理的建議。(4分)20.(10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xiàn)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建黨前的青年共產黨人:●1919年 12月,毛澤東在北京與陳獨秀、李大釗等人接觸,收集閱讀有關馬克思主義書籍。●1920年陳望道參與了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創(chuàng)立,并任《新青年》雜志編輯。材料二:材料三: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人是沿著一條獨特的道路,引導中國革命走向復興并逐步贏得勝利的。這就是 A 的道路。在這個過程中,毛澤東作出了最卓越的貢獻。——摘自《中國共產黨簡史》(1)根據(jù)以上青年共產黨人的活動,簡述早期的共產黨人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出的貢獻。(4分)(2)指出材料二中兩幅圖片所反映的歷史事件之間的聯(lián)系,并說明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意義。(4分)(3)依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 A處的內容。(2分)參考答案:判斷題:T F F F T F選擇題:A B A B C A D C A B A B【答案】(1)大興安嶺(1分) 小興安嶺(1分) ( 答案順序不可互換)(2)土壤肥沃;水源豐富且水質優(yōu)良;溫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該地區(qū)緯度較高,夏季日照時間長,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水稻積累的有機物質多;高寒地區(qū)農作物生長周期長等。(答出兩點即可,4分)(3)結合材料可知,新興鄂倫春族鄉(xiāng)地處山區(qū),可以利用豐富的森林資源發(fā)展林下經濟;利用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適當擴大高品質水稻的種植規(guī)模;該地區(qū)鄂倫春族集聚,可利用獨特的民族風情發(fā)展旅游業(yè);發(fā)展加工工業(yè),對農林產品進行深加工,延長產業(yè)鏈,增加附加值,或保護自然環(huán)境,發(fā)展旅游業(yè);利用自然優(yōu)勢,大力發(fā)展現(xiàn)代化農業(yè)等。(答出兩點即可,4分)【答案】(1)宣傳馬克思主義,使其在中國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思想準備;或工人階級壯大,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階級準備,2分成立共產黨早期組織,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組織準備;2分聯(lián)系: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2分)意義: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2分)(3)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年下學期八年級12月校本作業(yè)檢測答題卡.pdf 八年級第三次歷史與社會校本檢測試卷.pdf 參考答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