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人教版高中政治選擇性必修3第二單元 遵循邏輯思維規則第五課 正確運用判斷第二框 正確運用簡單判斷基礎過關練題組一 正確運用性質判斷1.(2024廣東廣州質檢)性質判斷一般由量項、主項、聯項和謂項組成。“所有商品是有價值的。”關于這個判斷的量項、主項、聯項、謂項的說法,正確的是( )A.“所有”是主項 B.“商品”是聯項C.“是”是聯項 D.“有價值的”是主項2.(2023福建廈門一中階段考)“高二年級所有的同學都是廈門人”,這個判斷的主項是( )A.同學B.高二年級C.高二年級的同學D.高二年級所有的同學3.(2024江蘇無錫期末)A班一共有20名學生,已知:有些A班學生是美國留學生。據此,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A班最多20名最少1名美國留學生B.A班最多19名最少2名美國留學生C.A班最多20名最少2名美國留學生D.A班最多19名最少1名美國留學生4.(2024浙江寧波月考)從質與量的結合上看,下列性質判斷的判斷形式相同的是( )①并非所有的花都是紅色的②有些大學生不是中共黨員③并非有些金屬不是導電的④小韓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學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凡到過北京的人,都會去故宮博物院參觀。下列對這一判斷分析正確的是( )A.缺少主項和謂項,判斷不完整B.沒有準確地使用量項C.主項與謂項搭配不當D.是一個關系判斷題組二 正確運用關系判斷6.(2023福建上杭一中階段考)斷定認識對象之間關系的判斷叫作關系判斷。下列屬于關系判斷的是( )①小明和小翔是好朋友②有些中學生是共青團員③有的被告反控某些原告④小凱并非足球運動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2024遼寧大連期末)小紅的成績比小明的成績高,小明的成績比小亮的成績高,則小紅的成績比小亮的成績高。對這一邏輯判斷認識正確的是( )A.該邏輯判斷是正確的,因為它是一種對稱性關系B.該邏輯判斷是正確的,因為它是一種傳遞關系C.該邏輯判斷是錯誤的,因為它是一種反傳遞關系D.該邏輯判斷是錯誤的,因為它是一種非傳遞關系8.(2024山東棗莊期末)復雜多樣的對象關系,會影響我們的判斷。下列四個關系判斷中,第一關系者項與第二關系者項的位置互換,原來的“關系”還能成立的是( )A.李寧信任張華B.李寧比張華大2歲C.李寧與張華是同學D.李寧比張華高能力提升練1.(2023遼寧錦州一中期中)“沒有一個無理數不是實數。”這一判斷屬于( )A.全稱肯定判斷 B.全稱否定判斷C.特稱肯定判斷 D.特稱否定判斷2.(2024山東青島檢測)小李是山東人,他喜歡吃饅頭;小王也是山東人,她也喜歡吃饅頭;小陳也是山東人,她也喜歡吃饅頭。我所認識的山東人都喜歡吃饅頭。因此,可以得出( )A.并非有的山東人喜歡吃饅頭B.有的山東人喜歡吃饅頭C.所有山東人都喜歡吃饅頭D.并非所有山東人都喜歡吃饅頭3.(2024浙江金華期末)下列語句都屬于性質判斷,其中與“有些浪費應當避免”犯的邏輯錯誤相同的是( )A.我們必須避免此類事情不再發生B.太棒了!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不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C.假期所有人都回家了,還有不少人奮戰在工作崗位上D.中學階段是我們學習的重要階段,我不能辜負這段美好時光4.(2024河南駐馬店月考)斷定事物和事物之間的關系的簡單判斷由關系者項、關系項和量項組成。關系判斷的邏輯形式是R(A、B、C……n),其中A、B、C等表示關系者項,R表示關系,n表示關系者項的數目。“甲和乙是同鄉”中 ( )①R表示對稱關系 ②n表示量項③R表示非對稱關系 ④甲、乙表示關系者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4山西運城階段考)下列對應正確的是 ( )① 小明的政治成績比小華的政治成績好 對稱關系② 昆侖山高于五臺山,五臺山高于中條山 傳遞關系③ 小明十分佩服小華的球技 反對稱關系④ 我在你前面5分鐘來的,你在他前面5分鐘來的 反傳遞關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4山東煙臺期末)有一次,日本京都大學佛學教授柳田到上海玉佛寺參觀。在大雄寶殿上,他就洪鐘的使用規矩,詢問佛寺的法師。法師說:“寺中做隆重佛事時,七七四十九天,日日夜夜都要敲擊洪鐘。”“恐怕不對吧!”柳田搖了搖頭,說:“‘七七’期間,白天敲鐘,夜里是不敲鐘的。佛教寺廟的規矩是‘晨鐘暮鼓’。夜里敲鐘,佛教經典上無此記載。”法師聽后,微微一笑,沒有再說什么。法師和柳田走出殿堂,來到寺中賣品部,對中國書法頗有研究的柳田看到某書法家手書的唐詩《楓橋夜泊》時,對其愛不釋手。這時,法師走上前去,隨手在“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中的“寒山寺”“夜半鐘聲”上劃了幾個圈,提請柳田注意。柳田先是略有所思,繼而恍然大悟,連連向法師合掌致敬。運用性質判斷的有關知識,分析柳田教授為什么要向法師致敬。答案與分層梯度式解析第二單元 遵循邏輯思維規則第五課 正確運用判斷第二框 正確運用簡單判斷基礎過關練1.C 2.C 3.A 4.A 5.B 6.A 7.B 8.C1.C 2.C 這是性質判斷中的全稱判斷,全稱判斷斷定的對象是某類事物的全部。它由量項、主項、聯項、謂項構成。“所有的”表示主項被斷定范圍,它是一個全稱量項,“高二年級的同學”這一類事物(人)是斷定的對象即主項,“是”是聯項,“廈門人”是謂項,C正確。易錯點撥 全稱判斷的量項表達形式是“所有”“凡是”“一切”“全部”“任何”“每個”等,不能把“高二年級”錯誤地當作量項,“高二年級的同學”表示的是一類事物(人)。3.A “有些A班學生是美國留學生”是特稱肯定判斷,斷定的對象是某類事物的部分,“有些”表明至少有1個,即最少有1名美國留學生;根據“A班一共有20名學生”可以判斷A班最多有20名美國留學生。A符合題意。4.A “并非所有……都是……”等值于“有的……不是……”,①是特稱否定判斷;“有些……不是……”表示②是特稱否定判斷;“并非有些……不是……”等值于“所有……都是……”,③是全稱肯定判斷;④是單稱肯定判斷。可見①②的判斷形式相同,①②符合題意。名師點睛 “并非所有S都是P”等值于“有些S不是P”;“并非所有S都不是P”等值于“有些S是P”;“并非有些S是P”等值于“所有S都不是P”;“并非有些S不是P”等值于“所有S都是P”。5.B 并不是每個到過北京的人都會去故宮博物院參觀。題干判斷中的“凡”是表示全稱的量項,用得不妥,可將“凡”改成表示特稱的“許多”或“有些”等詞,可見題干中的判斷沒有準確使用量項,B符合題意;題干中的判斷屬于性質判斷,主項與謂項是完整的且搭配合理,可見A、C、D都是對題干判斷的錯誤解讀,應排除。6.A ①③是對認識對象之間關系的斷定,①③符合題意;②④是對認識對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種性質的斷定,不符合題意。7.B 題干中的判斷是關系判斷,可列出其簡式:小紅成績>小明成績,小明成績>小亮成績,即可推出小紅成績>小亮成績。因此題干中的邏輯判斷是正確的,因為它是一種傳遞關系。B符合題意。8.C 李寧信任張華,但是張華不一定信任李寧,這屬于非對稱關系,A不符合題意;李寧比張華大2歲,張華一定不比李寧大2歲,這屬于反對稱關系,B不符合題意;李寧與張華是同學,則張華與李寧是同學,這是對稱關系,C符合題意;李寧比張華高,則張華一定不比李寧高,這是反對稱關系,D不符合題意。能力提升練1.A 2.B 3.C 4.B 5.C 1.A 題干中性質判斷的特殊句式“沒有……不是……”可視為“所有的……是……”,即全稱肯定判斷,A符合題意;B、C、D與題意不符,排除。方法技巧 學生做題時有時會碰到特殊句式:“沒有……是……”可視為“所有的……不是……”,即全稱否定判斷;“……不都不是……”可視為“有的……是……”,即特稱肯定判斷。2.B 由單稱肯定判斷某個S是P,可推出特稱肯定判斷有些S是P,由我所認識的山東人都喜歡吃饅頭,可推出部分即有的山東人喜歡吃饅頭,B正確;題干強調的是單稱肯定判斷與特稱肯定判斷的從屬關系,所以結論也應該是部分肯定,A是全部否定,C是全部肯定,D是部分否定,都應排除。3.C 所有浪費都應當避免,題干中“有些浪費應當避免”屬于量項使用不當。“我們必須避免此類事情不再發生”中“避免”與“不再發生”是誤用雙重否定,語意成了今后還要發生此類事情,與說話者想表達的真實意圖相悖,A排除;“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不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這句話等于“我們都承認這不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這與說話者的本意正好相反,屬于誤用多重否定,B排除;既然“假期所有人都回家了”,怎么還會“有不少人奮戰在工作崗位上”,C屬于量項使用不當,C符合題意;“中學階段是我們學習的重要階段”是正確的判斷,D排除。4.B 甲和乙是同鄉,“同鄉”是對稱關系,故R表示對稱關系,①正確,③錯誤;n表示關系者項的數目,②錯誤;關系判斷中表示關系承擔者的叫作關系者項,甲、乙是關系者項,④正確。5.C 由“小明的政治成績比小華的政治成績好”肯定不能推出“小華的政治成績比小明的政治成績好”,①是反對稱關系;由“昆侖山高于五臺山,五臺山高于中條山”可以推出“昆侖山高于中條山”,②屬于傳遞關系;由“小明十分佩服小華的球技”可能得出“小華十分佩服小明的球技”的結論,也可能得出“小華不是十分佩服小明的球技”的結論,③是非對稱關系;由“我在你前面5分鐘來的,你在他前面5分鐘來的”肯定不能推出“我在他前面5分鐘來的”,④屬于反傳遞關系。②④對應正確。6.答案 柳田教授說的“佛教寺廟的規矩是‘晨鐘暮鼓’。夜里敲鐘,佛教經典上無此記載”,是一個全稱否定判斷,即“所有佛教寺廟夜里都不會敲鐘”。法師指出,古詩中就記載了著名的佛教寺廟寒山寺曾經半夜敲鐘,即“有的佛教寺廟是夜里敲鐘的”,這是一個特稱肯定判斷。“所有佛教寺廟夜里都不會敲鐘”與“有的佛教寺廟是夜里敲鐘的”是矛盾關系,它們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既然古詩中已表明“有的佛教寺廟是夜里敲鐘的”是真的,那么與它相矛盾的判斷“所有佛教寺廟夜里都不會敲鐘”自然不能成立。解析 本題屬于分析原因類非選擇題,解答時應立足材料中柳田和法師的不同觀點,看到它們是具有矛盾關系的兩個性質判斷,根據矛盾律,由其中一個為真,推出另一個為假。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