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期末選擇題高頻考點分類練習(第二章)考點1:大氣氣溫與分層大氣分層的主要依據是溫度隨高度的變化。①對流層:溫度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原因:對流層是大氣層中離地面最近的一層,地面的熱量主要通過熱傳導和對流的方式傳遞給大氣)。特點:由于對流層的溫度遞減特性,空氣形成對流運動。這種對流運動形成了天氣和氣候。②平流層:溫度隨高度的增加而遞增。(原因:隨著高度的增加,臭氧層吸收的太陽輻射逐漸增多,導致溫度逐漸升高。)特點:平流層的溫度遞增特性使得大氣中的氣流相對穩定,不易形成對流運動。這種穩定的氣流條件有利于飛機的飛行。③中間層:溫度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原因:沒有臭氧層的強烈吸熱,隨著高度的增加,大氣接收到的太陽輻射逐漸減少,導致溫度逐漸降低)④暖層:溫度隨高度的增加而遞增。(原因:熱層位于大氣層的最外層,直接暴露在太陽輻射之下。因此,隨著高度的增加,大氣接收到的太陽輻射逐漸增多,導致溫度急劇升高。)特點熱層的高溫條件使大氣電離形成電離層。電離層對無線電通信和導航等具有重要影響。⑤外層:溫度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原因:外層是大氣層的最外層,與太空相連。由于太空中的溫度極低,因此外層的溫度也相對較低。)1. 如圖為大氣的溫度、密度隨高度變化的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高度越高,大氣的溫度越高B. 高度越高,大氣的密度越大C. 大氣的密度越小溫度越高D. 對流層的氣溫下面高、上面低2. 2023年3月10日16時41分,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天繪六號A/B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衛星在發射過程中經過的含有大量臭氧的大氣層是哪一層?( )A. 對流層 B. 平流層 C. 中間層 D. 暖層3. 2023年6月4日“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成功返回,著陸地面。飛船返回過程中,依次穿越的大氣層是( )A. 暖層、中間層、對流層、平流層B. 中間層、暖層、平流層、對流層C. 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D. 暖層、中間層、平流層、對流層4. 如圖所示為臺風“梅花”登錄時的衛星云圖,圖中現象發生在大氣的( )A. 對流層 B. 平流層 C. 中間層 D. 暖層5. 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三位航天員安全順利出艙,這標志著我國空間站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返回艙返回時要穿越地球大氣層,以下關于地球大氣層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外層是地球大氣與宇宙空間的過渡層B. 隨著高度的上升,大氣逐漸變得稀薄C. 大氣層分層的主要依據是大氣溫度在垂直方向上的變化D. 返回艙返回時依次經過外層→暖層→平流層→中間層→對流層考點2:對流現象對流現象是流體(包括氣體和液體)內部由于溫度差異而產生的相對流動。對流產生的原因:流體內部存在溫度差異,導致密度分布不均。受熱時,流體體積膨脹、密度降低而上升;而較冷的部分則保持較高的密度,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于是形成對流循環。這種上下運動的流動過程。生活中的對流現象:①煮水:底部水受熱膨脹上升,上方冷水下沉,形成對流循環,使整鍋水沸騰。②暖氣片加熱房間:暖氣片加熱周圍空氣,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沉,形成對流循環,使房間變暖。③空調制冷房間:空調吹出冷空氣,冷空氣下沉,熱空氣上升,形成對流循環,使房間變冷。④蒸饅頭:蒸饅頭時,下層空氣受熱上升,與上層冷空氣發生對流,使得上層空氣更熱,從而使上層籠屜的饅頭熟得更快。⑥屋內生爐子:冬天在屋內生爐子時,靠近爐子的空氣熱,遠離爐子的空氣冷,熱空氣膨脹上升,冷空氣下降,冷熱空氣發生對流,在屋內形成循環,使得整個屋子變暖和。6. 我國傳統文化蘊含豐富的科學原理,如古代人民就能充分利用空氣流動原理設計建筑、制作工藝品等。傳統工藝品“走馬燈”(如圖)上方平放葉輪,當下方蠟燭點燃時,葉輪旋轉,并帶動紙筒轉動,從而產生“走馬”的效果。下列關于蠟燭點燃后,走馬燈內的空氣流動方向正確的是( )A. B. C. D.7. 小明利用對流管研究水的對流現象。用酒精燈加熱對流管右下端,看到水的流動方向為( )A. B.C. D.8. 小明利用廢舊飲料瓶制作了圖示裝置來模擬風的形成,將其放置在無風的環境中,先點燃大瓶內蠟燭,再點燃小瓶瓶口附近的線香。圖中M點線香煙霧的飄動方向為( )A. 向上B. 向下C. 向左D. 向右9. 將相同的兩支蠟燭點燃分別放入甲、乙玻璃容器中(如圖所示),甲中蠟燭很快熄滅,乙蠟燭能持續燃燒,下列對該現象的描述錯誤的是( )A. 甲中由于蠟燭的燃燒,使容器內的氣體受熱上升,蠟燭因空氣不足而熄滅B. 乙中燭焰會向開口處飄動C. 乙中容器內外形成對流,使內部空氣得到補充D. 乙中容器內溫度高氣壓低10. 小樂將兩支冒煙的木條放在燒杯上方,如圖所示。選項表示兩支木條冒出的煙的可能移動方向,符合事實的是( )A. B. C. D.考點3:大氣壓的存在由于空氣受到重力作用,同時又具有流動性,使得空氣內部會向各個方向都產生壓強,這個壓強就被稱為大氣壓強。馬德堡實驗的結果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并且表明大氣壓是很大的。生活中有很多現象可以說明大氣壓的存在:①吸管吸飲料:當我們用吸管吸飲料時,吸管內的氣壓會減小,小于外界的大氣壓。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飲料會被壓入吸管,然后進入我們的口中。這個現象就是大氣壓存在的直接證據。②針管吸取藥液:類似于吸管吸飲料,醫生在使用針管吸取藥液時,也會先排出針管內的空氣,使針管內部氣壓降低。這樣,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藥液就會被壓入針管內。③吸盤掛鉤:將吸盤掛鉤壓在光滑的表面上,如瓷磚或玻璃上,然后排出吸盤內的空氣,吸盤就能牢固地吸附在表面上。這也是因為吸盤內的氣壓降低后,外界大氣壓將吸盤壓在表面上。④覆杯實驗:將一張紙片蓋在裝滿水的杯子上,然后迅速倒轉杯子。會發現紙片能夠托住杯子中的水,不讓水流出來。這也是因為紙片上方受到大氣壓的作用,使得紙片能夠緊貼在杯口上,從而托住水。⑤瓶吞雞蛋實驗:將一個剝殼的熟雞蛋放在瓶口上,然后點燃一張紙并迅速放入瓶中。隨著瓶中空氣的燃燒和減少,外界大氣壓會將雞蛋壓入瓶中。11. 如圖①和②是戰國時期的青銅汲酒器取酒要經歷的過程,要完成這兩個過程,手指的操作分別是( )A. ①摁住方孔②摁住方孔B. ①摁住方孔②松開方孔C. ①松開方孔②摁住方孔D. ①松開方孔②松開方孔12. 空氣對所有浸在其中的物體都有一個大氣壓的作用,下列四個實例中,與大氣壓作用無關的是( )A. 注射器注射藥 B. 覆杯實驗 C. 吸塵器吸灰塵 D. 吸盤吸在墻上13. 在驗證大氣壓存在的覆杯實驗中,小柯認為:“實驗中紙片不掉落完全是因為紙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與大氣壓無關”。下列能幫助小柯改變這種想法的實驗是( )A. 如圖甲,換用不同種類的紙片做覆杯實驗,紙片都不掉落B. 如圖乙,覆杯實驗中將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紙片均不掉落C. 如圖丙,將一張濕紙覆蓋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轉杯子紙片不掉落D. 如圖丁,在密閉鐘罩內做覆杯實驗,抽出鐘罩內空氣的過程中紙片掉落14. 下列生活場景中,沒有利用大氣壓強的是( )A. 吸牛奶 B. 注射藥液 C. 吸盤掛炊具 D. 真空壓縮袋15. 小明在玻璃杯內盛滿水,杯口蓋上一張硬紙片(不留空氣),然后托住紙片,將杯子倒置或傾斜,水都不流出,紙片也不掉下(如圖所示).對整個探究活動的分析正確的是( )A. 探究的問題:大氣壓強有多大B. 探究的假設:大氣對各個方向都有壓強C. 探究的目的:研究水的重力與大氣壓力的關系D. 探究的結論:大氣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考點4:大氣壓與生活大氣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塑料掛鉤和吸盤:我們常用塑料掛鉤的吸盤貼在光滑的墻面上,以掛置物品。例如,家里的玻璃茶幾也是利用吸盤來固定茶幾面的。這是利用了大氣壓強將吸盤壓在墻面上或桌面上,使其能夠承載一定的重量。飲水和飲料:我們日常能夠喝到水或飲料,這也離不開大氣壓的幫助。當水杯或飲料瓶的蓋子內部留有小孔時,可以確保內外氣壓平衡,使得水能順利流出。如果蓋子完全密封,沒有小孔,則水會因為大氣壓的作用而無法流出。帶有橡膠塞的玻璃口服液所配置的吸管側面刻有棱狀條紋,就是為了空氣能從空隙進入瓶內產生氣壓。呼吸:人類的呼吸也依賴于大氣壓強。當我們吸氣時,肺部擴張,胸腔體積增大,造成肺內氣壓低于大氣壓,從而使空氣進入肺中。呼氣時,肺部收縮,胸腔體積減小,肺內氣壓高于大氣壓,從而將廢氣排出體外。茶壺和倒水:茶壺的蓋上通常有一個小孔,與空氣相連,這樣利用大氣壓強才能順暢地倒出水。當壺內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時,大氣壓強會推動水流出壺嘴。鋼筆吸水:鋼筆吸水時利用了大氣壓強。通過擠壓鋼筆的橡皮囊,排出空氣,松開手指后,橡皮囊恢復原狀,內部氣壓降低,外界大氣壓將墨水推入鋼筆內。注射器:護士在給病人打針時,使用注射器吸取藥液也需要大氣壓強。通過擠壓注射器柱塞,排出空氣,然后放松柱塞,大氣壓強將藥液推入注射器。高壓鍋:高壓鍋是利用增大鍋內氣壓,提高水的沸點的原理制成的。使用高壓鍋燒飯時,鍋內氣壓一般接近1.2個大氣壓,水的沸點接近120℃。在這樣的氣壓下,食物能更快煮熟。打氣筒:打氣筒是利用氣體壓強與體積的關系制成的生活常用工具。打氣筒內有一個活塞,通過活塞的運動來改變打氣筒內部的氣壓,從而將空氣壓入輪胎或其他容器中。氣壓計:氣壓計是根據托里拆利的實驗原理而制成的測量大氣壓強的儀器。它可以用來預測天氣的變化,氣壓高時天氣晴朗;氣壓降低時,將有風雨天氣出現。同時,氣壓計也可以用來測量高度。抽氣機:抽氣機是用來抽出密閉容器內氣體的機器。它的工作原理與打氣筒相似,通過改變容器內部的氣壓來抽出氣體。真空包裝:真空包裝的食品是靠大氣壓來保持新鮮的。在真空包裝過程中,食品包裝內的空氣被抽出,形成低壓環境。由于外界大氣壓的作用,包裝膜會緊緊貼在食品上,從而防止空氣和微生物進入包裝內,延長食品的保質期。16. 下列生活場景中,沒有利用大氣壓強的是( )A. 注射器注射藥液 B. 吸管吸牛奶 C. 吸盤掛鉤掛炊具 D. 中醫的“拔火罐”17. 小蓮用力擰瓶蓋,可是怎么也擰不動(圖甲),當她用勺子在瓶蓋邊緣撬了幾下后(圖乙),用手一擰瓶蓋就打開了。這主要是因為用勺子撬瓶蓋可以( )A. 減小瓶內外氣體的壓力差B. 減小瓶蓋與瓶口的接觸面積C. 減小瓶蓋上方受到的壓強D. 增大瓶蓋與瓶口間的摩擦力18. 如圖為陰陽壺的結構示意圖,中間被隔為互相獨立的兩半,可同時盛裝兩種液體,壺把上開有甲乙兩孔。當按住甲孔傾倒液體時出現的現象是( )A. 甲液體倒出B. 乙液體倒出C. 甲乙液體同時倒出D. 甲乙液體均倒不出來19. 如圖所示的生活場景中,利用大氣壓強的是(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②和③ D. ②和④20. 帶有橡膠塞的口服液所配置的吸管,通常一端做成尖口,其側面刻有棱狀條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 使用時,應當將吸管 a端插入橡膠塞B. 吸管尖口可以增大對橡膠塞的壓力C. 棱狀條紋有利于大氣壓將口服液壓入口中D. 棱狀條紋可以增大吸管與橡膠塞間的摩擦考點5:氣壓與沸點的關系沸點是指物體由液態轉化為氣態的溫度;液體的沸點跟氣壓有關,氣壓增大,沸點升高;氣壓減小,沸點降低.但液體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高壓鍋是利用氣壓與沸點的關系來工作的。高壓鍋通過密封結構增加鍋內的氣壓,從而提高水的沸點。這樣,在較高的溫度下,食物能更快煮熟,同時保留更多的營養成分和口感。21. 小科利用注射器改進“氣壓對液體沸點影響”的實驗.他用注射器吸入剛停止沸騰的熱水,并用橡皮帽堵住入水口,用力向外拉動活塞,水重新沸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向外拉活塞,水的溫度升高,重新沸騰B. 向內壓活塞,水不會沸騰C. 實驗說明氣壓越低,水的沸點越高D. 拔火罐是利用該實驗原理工作的22. 如圖是研究氣壓對水沸點的影響實驗。待燒瓶中的水停止沸騰后,再用大號注射器抽出燒瓶里的空氣,發現燒瓶內的水又重新沸騰。對上述現象分析正確的是( )A. 抽氣后,水的溫度上升B. 兩次沸騰瓶內水的沸點相同C. 兩次沸騰瓶內氣體壓強相同D. 重新沸騰時瓶內水的沸點低23. 將燒瓶內的水加熱至沸騰后移去火焰,水會停止沸騰,迅速塞上瓶塞,把燒瓶倒置并向瓶底澆冷水(如圖),你會觀察到燒瓶內的水又沸騰起來,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A. 瓶內氣體溫度升高,壓強增大,水的沸點降低B. 瓶內氣體溫度降低,壓強減小,水的沸點降低C. 瓶內氣體溫度降低,壓強減小,水的沸點升高D. 瓶內氣體溫度升高,壓強增大,水的沸點升高24. 如圖所示,當燒瓶中的水沸騰以后,將酒精燈移走,這時水停止沸騰。如果將大針筒的活塞向右拉動,會出現的現象是( ) A. 水不沸騰B. 水又沸騰了C. 水的溫度升高了D. 水又沸騰了,水的溫度又升高了25. 如圖所示,注射器中吸入一定體積熱水,向外拉活塞,水沸騰。產生該現象的原因是( )A. 注射器內氣壓減小,水的沸點降低B. 注射器內氣壓減小,水的沸點升高C. 注射器內氣壓增大,水的沸點降低D. 注射器內氣壓增大,水的沸點升高考點6:氣壓與流速的關系及其應用在氣體和液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壓強越大。生活中很多地方利用了壓強與流速的關系:①飛機飛行:飛機的機翼設計利用了氣壓與流速的關系。當飛機飛行時,機翼上方的空氣流速較快,壓強較小;而機翼下方的空氣流速較慢,壓強較大。這種壓強差產生了向上的升力,使飛機能夠飛行。②汽車行駛:當汽車快速行駛時,車身上方的空氣流速較快,壓強較小;而車身下方的空氣流速較慢,壓強較大。這種壓強差有助于汽車更穩定地行駛在路面上。③足球運動:在踢足球時,球員可以利用氣壓與流速的關系來踢出“香蕉球”。通過調整踢球的角度和力度,使足球在飛行過程中產生旋轉。由于旋轉的足球表面各點的流速不同,導致壓強分布不均,從而使足球在飛行過程中產生彎曲軌跡。④龍卷風(旋渦):龍卷風的形成也與氣壓與流速的關系有關。在龍卷風發生時,急速的氣流形成低氣壓,不斷吸收周圍的物體,形成強大的破壞力。26. 科技小組的同學用3D打印機制作了四種模型,分別固定在支架上,放置于電子秤上,如圖所示,用吹風機相同擋位正對模型從右向左水平吹風,其中電子秤示數可能明顯增大的是( )A. B. C. D.27. 如圖所示,以下四個關于“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的現象中,壓強、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A. B. C. D. 28. 中國南極泰山站采用輕質材料裝配而成,為避免被南極強橫風吹得移位,其獨特的支架懸空形狀發揮了作用。泰山站的懸空形狀接近于下列圖( )A. B. C. D.29. 如圖所示,往吸管B中吹氣,可以看到吸管A的水面上升,以下現象中涉及的原理與圖中相同的是( )A. 將氫氣球放手后,它會飄向空中B. 汽艇能夠停在空中一定高度處C. 通過拍打窗簾清除它上面的灰塵D. 站在列車站臺上的安全線以外等車30. 夏季來臨,同學們不要擅自下河游泳,人如果遇到河水中的旋渦(如圖所示)將非常危險。下列關于旋渦危險原因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旋渦內部壓強遠小于外部壓強B. 旋渦內部流速遠小于外部流速C. 旋渦使人的重力變大D. 旋渦使人受到水的浮力變小考點7:天氣與氣候天氣與氣候的區別主要體現在時間和范圍兩個方面:①從時間上來看:天氣指的是短時間內的氣象變化。它可以是今天是否下雨、溫度是高是低、風力是大是小等具體的天氣狀況。天氣是瞬息萬變的,可能今天晴空萬里,明天就可能陰雨綿綿。氣候則是指長時間的氣象特征。它描述的是一個地區在長時間內的平均天氣況,包括溫度、降水量、風力等。氣候是相對穩定的,不會在短時間內發生大的變化。②從范圍上來看:天氣一般是小范圍內的天氣變化。它可能只影響一個城市、一個地區或者一個國家,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天氣的變化也會很快。氣候則是大的范圍的氣象特征。它描述的是一個地區或者一個更大的區域在長時間內的平均天氣狀況。氣候的變化是緩慢的,通常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能發生顯著的變化。31.下列敘述屬于描述天氣的是( )①陰轉多云②冬暖夏涼③晴空萬里④雷雨交加⑤秋高氣爽⑥和風細雨⑦終年高溫⑧冬雨夏干4、①②④① B、①② C、③④④ D、①③④⑥32. 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天氣氣候水,代代向未來”。下列關于天氣和氣候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 氣候是一個地區多年天氣的一般狀況B. 降水量是指降水的質量C. 旱澇、臺風、寒潮都屬于氣象災害D. 太陽輻射是地球上各地天氣和氣候形成變化的主要因素33. 下列詞組中,表示氣候的是( )A. 暴風驟雨 B. 陰轉多云 C. 四季如春 D. 風和日麗34. 下列屬于天氣現象的是( )A. 四季如春 B. 烈日炎炎 C. 長夏無冬 D. 終年高溫35. 天氣對我們的生活和生產有很大影響。下列詩句中所描述與氣候有關的是( )A.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B.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C.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D.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考點8: 風風的形成:風是從高氣壓區流向低氣壓區的。這是因為空氣會從高壓區域向低壓區域流動,以達到氣壓的平衡。風的描述要素:風向和風速。風向:它指的是風吹來的方向。風速:它表示的是單位時間內空氣流動的距離。為了更直觀地表示風速,人們還常用風級來表示風速的大小。36.2023年12月13日衢州氣象發布寒潮警報:預計明天起有寒潮天氣自北而南影響我市,我市將有劇烈降溫、風力增大和雨雪過程。日平均氣溫降溫可達12~14℃,最低氣溫可降至-1~-3℃,有冰凍或嚴重冰凍,大部分地區可出現6~8級陣風。其中可用于觀測“6~8級陣風”的工具是( )A. B. C.D.37. 小樂在操場放風箏時,突然手中的風箏斷了線,向東南方向飄去。據此判斷,當時風向為()A. 東南風 B. 東北風 C. 西南風 D. 西北風38. 如圖,風力發電機的尾翼能使扇葉始終朝著風向,以提高發電效率。當扇葉面朝東南方向轉動時,風向為( )A. 東南風 B. 東北風 C. 西南風 D. 西北風39. 近海地區夏季的海陸風是風向晝夜交替變化的風,下列關于甲乙兩圖的描述正確的是A. 甲圖是白天形成的海風B. 甲圖是白天形成的陸風C. 乙圖是白天形成的海風D. 乙圖是白天形成的陸風40. 根據某地中午氣壓圖,判斷當時風吹的方向是( )A. 向東B. 向南C. 向西D. 向北考點9:氣候及其影響因素影響氣候的因素主要有:緯度、地形、海陸位置等:緯度:緯度是決定氣候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太陽輻射在地表的分布是不均勻的。赤道地區接收到的太陽輻射最多,因此氣溫較高;而極地地區接收到的太陽輻射最少,氣溫較低。這種由于緯度不同而導致的太陽輻射差異,是形成不同氣候帶的主要原因。地形:地形對氣候的影響也是顯著的。山脈、高原、平原等地形地貌的不同,會導致氣候的差異。例如,山脈可以阻擋濕潤的氣流,形成降雨,使得山脈的一側降水豐富,而另一側則相對干燥。此外,地形的高度也會影響氣溫,一般來說,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海陸位置:海陸分布對氣候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海洋和陸地的比熱容差異上。海洋的比熱容大,可以儲存大量的熱量,因此海洋對氣溫的調節作用較強。相比之下,陸地的比熱容量小,氣溫變化較快。因此,靠近海洋的地區氣候通常較為溫和濕潤,而遠離海洋的內陸地區則氣候較為干燥寒冷。41. 下列氣候現象與其主要影響因素,正確的組合是( )A.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緯度因素B. 海南島是我國著名的避寒勝地——海陸因素C. 青藏高原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方——地形因素D.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地形因素42. 如圖為某臨海山脈示意圖,甲位于山脈面向海洋一側某處,乙位于山脈背向海洋一側且與甲海拔相同,丙位于山頂。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甲比乙降水多B. 乙比甲降水多C. 丙比甲氣壓高D. 丙比乙氣壓高43. 分析如圖所示地形剖面,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 甲地的年平均氣溫高于乙地B. 丙地的年降水量高于甲地C. 丙地的氣流濕度往往高于甲地D. 甲、乙、丙三地的植被沒有差異44. 如圖所示是我國東部某座大山南北坡的年降水量情況。從圖中可以看出( )A. 山的北坡比南坡多雨B. 山的南坡是背風坡,北坡是迎風坡C. 在一定高度內,降水量隨地勢的升高而增加D. 這種降水量的變化主要是受海陸位置的影響45. 如圖為某一氣象節目中播出的信息。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 四地的最高氣溫一般都出現在午后2時B. 拉薩的降水較上海少,主要原因是緯度位置的影響C. 西寧的日溫差較大,主要原因是海陸位置的影響D. 臺北的氣溫比西寧高,主要是受緯度位置的影響參考答案1.D 2. B 3. D 4.A 5.D 6.A 7.B 8.C 9.D 10.B11.B 12.A 13.D 14.B 15.B 16.A 17.A 18.B 19.C 20.C21.B 22.D 23.B 24. B 25.A 26.C 27.A 28.A 29.D 30.A31.D 32.B 33. C 34.B 35.D 36. B 37.D 38.A 39.C 40.C41.C 42.A 43.A 44.C 45. 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