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世界的聚落【素養目標】1.通過觀看圖片或結合實例,了解城鎮與鄉村的景觀特征,感受城鎮景觀和鄉村景觀的區別。2.通過活動,描述出鄉村發展到城市的歷程和城市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能提出合理化的建議。3.結合圖文資料,了解聚落的形態和結構與自然環境的關系。【重點】城鎮與鄉村聚落的特點,聚落的形態和結構與自然環境的關系。【難點】城市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對策,自然環境、社會經濟等因素對聚落形成的影響。【自主預習】聚落的景觀特征1.我們把人類的集中居住地稱作_____________,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鄉村通常指以從事_____________的人口為主的聚落。鄉村聚落規模_____________,建筑密度較_____________,周圍有大片的農田、果園、魚塘等,生活服務設施較_____________。 3.城鎮是指人口達到一定規模、主要從事_____________活動的居民聚居地。城鎮一般規模_____________,建筑密度_____________,人口_____________,匯聚了大量的社會經濟活動,并對周圍地區的發展產生廣泛的帶動作用。 4.根據圖教材P70活動一可知,鄉村演變為城市的階段為鄉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聚落與地理環境5.聚落的形成深受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響。早期的聚落大多依山傍水,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分布。 6.在農區或林區,聚落通常是_____________的;在牧區,定居聚落、_____________聚落和游牧的帳幕聚落兼而有之;在_____________區,還有以漁船為居室的船屋聚落。 【參考答案】知識點一1.聚落 鄉村 城鎮2.農業生產 小 低 少3.非農業生產 較大 較高 密集4.城鎮 城市知識點二5.自然環境 社會經濟 河流 山麓 道路6.固定 季節性 漁業【合作探究】1.我愛我的家鄉(1)說一說:你居住在城鎮還是鄉村 你的家鄉有哪些令人夸贊的地方 (2)收集你所在城市的鄉村和城鎮的照片,對比兩種聚落有哪些差別 2.案例分析——深圳發展1978年的深圳是名副其實的小漁村,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深圳迎來了歷史性的變革,如今的深圳已經成為繁華的城市。請結合教材圖4-10,回顧深圳的歷史演變。(1)深圳在發展過程中,它的規模和建筑有哪些變化 (2)曾經的小漁村變成大都市,當地居民生產生活方式發生哪些變化 (3)結合深圳的地理位置,分析為什么在河流支流與干流匯合處,或在河流入海處,往往能形成比較大的城市 3.探究——傳統民居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全班分成5個小組,課前搜集“東南亞的高腳屋”“西亞的村莊”“北極地區因紐特人的冰屋”“我國黃土高原上的窯洞”“我國云南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竹樓”等建筑特點,結合當地自然環境特點,分析兩者的關系,并由小組代表在課堂展示匯報。民居類型 當地的氣候特點 民居的建筑特點東南亞的高 腳屋西亞的村莊北極地區因紐特人的冰屋我國黃土高原上的窯洞我國云南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竹樓【參考答案】1.(1)我居住在城鎮,這里房屋較高且密集,道路縱橫交錯等。生活在城鎮交通便利,公共服務設施齊全。或我居住在鄉村,這里房屋分散,農田廣布。生活在鄉村,環境優美,物價水平低。(2)城鎮規模大,交通便利,房屋高大密集,服務娛樂設施眾多,居民大多從事工業、服務業。鄉村規模小,交通不發達,房屋低矮稀疏,自然景觀較多,居民大多從事農業生產活動。2.(1)規模不斷擴大;建筑物密度加大,而且房屋建造更加現代化。(2)當地居民曾經以從事打漁、耕作等農業生產為主,如今主要從事工業、服務業等工作。同時,生活更加方便,交通更便利,娛樂方式更加多樣,等等。(3)河流交匯處,地勢平坦,水源充足,水路交通便利,等等。3.全年炎熱多雨 雙層,樓上住人,樓下飼養牲畜 白天炎熱,晝夜溫差大 墻厚,窗小 終年嚴寒,氣溫低 用冰塊搭建而成 氣候干旱,少雨 挖黃土,造窯洞 炎熱多雨 用竹子建雙層竹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