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地球的運動第1課時【素養目標】1.運用地球儀或教具,演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知道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旋轉中心、方向、周期。2.結合實例,說明地球自轉產生的主要地理意義及其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感受人們順應自然規律進行社會活動所展現出的智慧,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觀念。【重點】比較地球自轉和公轉的特征,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意義。【難點】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意義。【自主預習】地球的自轉1.地球有兩種最基本的運動形式: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2.地球自轉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其周期為_____________。3.地球是一個不透明、不發光的球體,因此在任何時候,太陽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朝向太陽的半球處在_____________,稱為_____________半球;背向太陽的半球處在_____________,稱為_____________半球。4.地球不停地自轉,導致_____________現象和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地球上不同經度位置上的地方時間是不同的,受地球自轉影響,產生了_____________。5.讀地球上的晝與夜示意圖(下圖),晝與夜的分界線稱為_____________線。圖中P點此時正值_____________(白晝/黑夜)。地球的公轉6.地球在自轉的同時,也沿著一定的軌道圍繞_____________轉動,這種轉動稱之為_____________,其周期是_____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知識點一1.自轉 公轉2.自西向東 一天3.白晝 晝 黑夜 夜4.晝夜交替 時間差異5.晨昏 黑夜知識點二6.太陽 地球公轉 一年 自西向東【合作探究】1.【游戲——從不同角度觀察地球自轉的方向】請兩位同學上臺,一位同學面向全班同學演示地球自轉運動。要求:(1)演示的同學將身體盡可能地傾斜成66.5°,然后慢慢轉動身體,正確演示地球自轉。(2)另一位同學從平視角度(從赤道的上空看)、仰視角度(從南極的上空看)、俯視角度(從北極的上空看)觀察地球運動的方向并記錄。2.【比一比——歸納地球運動特征】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在圍繞太陽公轉。采用列表的形式,對地球運動的特征進行歸納和總結。對比項 地球的自轉運動 地球的公轉運動方向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周期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旋轉中心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3.【地理實驗——演示晝夜交替現象】在光線較暗的地方用手電筒(或蠟燭、燈)模擬太陽光照射地球儀,并自西向東撥動地球儀,記錄觀察結果并思考和歸納。(1)打開手電筒,照向地球儀,說說你看到的現象,并思考為什么會產生這種現象。(2)結合教材圖2-29地球上的晝與夜示意,觀察照射地球的太陽光的來向,并據此判斷出晝半球和夜半球。(3)在地球儀上畫標記點(家鄉的大致位置),然后按照地球自轉方向,緩慢轉動地球儀,說出你觀察到的標記點的變化。(4)在地球儀上任選一條經線,并用彩色膠帶粘貼標記,接著在該經線東西兩側選取兩個標記點,之后轉動地球儀,觀察哪個標記點先“見到太陽”。這說明了什么 (5)思考:(30° N,160° W)在(30° N,160° E)的正東方向,請問(30° N,160° W)的時間比(30° N,160° E)的時間更早嗎 (6)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于北京時間2022年2月4日20時在北京開幕。結合教材圖2-30,想一想,俄羅斯莫斯科、英國倫敦、美國紐約的當地居民在什么時間可以觀看開幕式直播。結論:當地球自轉時,會出現_____________交替現象和_____________差異。【參考答案】1.演示如下圖所示。平視角度:自西向東轉,仰視角度:呈順時針方向轉,俯視角度:呈逆時針方向轉。2.自西向東 自西向東 一天 一年 地軸 太陽3.(1)手電筒的光只能照亮地球儀的一半,另一半沒有被照到。地球儀是不透明的。(2)(3)標記點從夜半球(晝半球)轉向晝半球(夜半球),然后又回到夜半球(晝半球),發生了晝夜交替。(4)東側的標記點先“見到太陽”,說明同一緯度上越靠東的地方,時刻越早。(5)不是。為了避免日期的混亂,國際上將180°經線定為“國際日界線”,從160° E往東到160° W,日期要減去一天。(6)俄羅斯莫斯科:2月4日15時。英國倫敦:2月4日12時。美國紐約:2月4日7時。 晝夜 時間第二節 地球的運動第2課時【素養目標】1.運用模型演示地球公轉,理解地球公轉與晝夜長短變化和四季變化的關系,培養綜合思維能力和地理實踐力。2.結合實例,說明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意義及其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形成尊重、敬畏、順應自然規律的觀念,從而形成科學認識自然現象的認知。【重點】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變換。【難點】太陽直射點的運動,晝夜長短變化。【自主預習】地球的公轉1.地球圍繞_____________公轉時,地軸與地球公轉軌道的平面約成_____________的夾角,其北端始終指向_____________附近。2.地球的公轉,導致了_____________變化的現象。在地球的南、北極地區,還會產生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這種特有的自然現象。3.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位置不同,受太陽輻射的情況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緯度地區,_____________的現象最為明顯。4.填圖,完成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圖。【參考答案】知識點1.太陽 66.5° 北極星2.晝夜長短 極晝 極夜3.四季更替4.A.夏至日、B秋分日、C冬至日、D春分日。【合作探究】1.【游戲——演示地球的公轉】兩位同學為一組,演示地球公轉。一位同學站立不動當作“太陽”;另一位同學當作“地球”,圍繞“太陽”運動,向全班同學展示。2.結合教材圖2-31地球公轉示意,繪制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示意圖。說出太陽分別直射赤道和南、北回歸線上的日期。3.【實踐——觀察晝夜長短變化】參照教材圖2-31地球公轉示意,用地球儀和燈泡演示地球的公轉。仔細觀察地球公轉時,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和晝夜的變化情況。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下表。日期 節氣 (北半球) 南、北極 地區 南北半球(南、北極地區除外)的晝夜長短狀況 北半球所處的 季節3月20 日前后6月21 日前后9月22 日前后12月21 日前后4.【課外拓展活動——感受晝夜長短變化】在周末,利用圖、互聯網等相關工具,查找并記錄一段時間內你所在地區日出、日落的時間,說一說你的發現。時間 日出時間 日落時間10月13日11月3日11月24日12月21日1月11日 你的發現: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引導學生觀察、評判,并糾正演示中出現的問題。關注公轉的方向,且公轉過程中的地軸空間指向不變,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2.太陽直射赤道:3月20日前后和9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北回歸線:6月21日前后。太陽直射南回歸線:12月21日前后。3.春分 無極晝、極夜現象 南北半球晝夜平分 春季 夏至 北半球極晝、南半球極夜 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晝短夜長 夏季 秋分 無極晝、極夜現象 南北半球晝夜平分 秋季 冬至 北半球極夜、南半球極晝 北半球晝短夜長,南半球晝長夜短 冬季4.從10月13日到12月21日,日出時間逐漸變晚,日落時間逐漸提前,白晝不斷變短;12月21日之后,日出時間逐漸變早,日落時間逐漸變晚,白晝開始變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學習任務單】2.2 地球的運動第1課時 2024-2025學年地理湘教版七年級上冊.docx 【學習任務單】2.2 地球的運動第2課時 2024-2025學年地理湘教版七年級上冊.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