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中國的氣候第2課時學習目標1.知道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掌握季風氣候的特點以及給我國帶來的影響。2.重點:知道我國主要的特殊天氣和氣象災害以及其對我國生產、生活的影響。3.素養目標:通過學習我國氣候類型分布以及氣候在各地區產生的影響,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資源,人和環境相互協調發展是至關重要的。【預習導學】知識點一:季風氣候顯著 1.季風與非季風的分界線:_______—陰山山脈—_______—巴顏喀拉山脈—_______。 2.影響我國的季風類型 夏季風 冬季風源地 來自_______洋、_______洋 來自_______風向 _______風 _______風 性質 溫暖濕潤 寒冷干燥3.夏季風的影響(1)導致中國降水_______不均。 (2)夏季風弱,導致“南澇北旱”;夏季風強,導致“_______”。 4.中國氣候的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識點二:多特殊天氣 1.中國的特殊天氣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寒潮帶來的天氣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梅雨天氣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陰云籠罩,出現_______或_______。 知識點三:多氣象災害 1.中國的主要氣象災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洪澇:多出現在降水比較集中的_______、_______季,多發生在我國的_______地區。 3._______是對我國農業生產影響最大、最常見且分布范圍最廣的一種自然災害。 參考答案知識點一1.大興安嶺 賀蘭山 岡底斯山脈2.太平 印度 亞洲大陸內部偏南 偏北3.(1)時空分布(2)北澇南旱4.氣候復雜多樣 季風氣候顯著 大陸性特征顯著知識點二1.寒潮 梅雨 臺風 沙塵暴2.急劇降溫 霜凍 大風 雨雪3.長時間的連續雨 相對濕度大 日照時間短地面風力小 綿綿陰雨 陣性降雨知識點三1.洪澇 干旱 寒潮 梅雨 臺風 沙塵暴2.夏 秋 東部平原3.干旱【合作探究】1.有人把我國長江以南地區稱為“回歸沙漠帶上的綠洲”。阿拉伯半島和我國長江以南地區緯度相近,但景觀差異很大,想想這是為什么 2.閱讀教材“侵入中國的寒潮路徑示意”圖,思考以下問題。(1)寒潮是一種什么樣的天氣現象 你親身經歷過寒潮天氣嗎 有什么樣的體會 (2)觀察“侵入中國的寒潮路徑示意”圖,你能根據地圖說出強冷空氣的源地嗎 它大致沿什么方向運動 (3)從圖中觀察,寒潮能影響到我國的哪些地區 當冷空氣到達時,當地的天氣將會有怎樣的變化 (4)從圖中觀察,我國有哪些地區不易受寒潮的侵襲,你能說出為什么嗎 (參照中國地形圖)(5)為了保護農田,我們應當采取哪些防寒潮措施 3.我國每年總有一些地區發生水旱災害。洪澇和干旱是影響我國最大的氣候災害。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1998年長江流域抗洪搶險的錄像。根據你所學過的知識,思考洪水形成的氣候原因、人為原因。對長江洪澇災害的防治你有什么建議 參考答案1.造成這兩個地區氣候差異的主導因素是海陸位置的差異。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位于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地處季風氣候區,受夏季風影響,夏季降水較豐沛;而同緯度的阿拉伯半島位于回歸線附近大陸西岸,所處海陸位置與我國截然不同,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降水稀少,屬于沙漠氣候區。2.寒潮是造成我國廣大地區大幅度降溫的強冷空氣。寒潮一般出現在每年秋末至初春之間,來自西伯利亞、蒙古一帶。寒潮侵入我國以后,數日之內就可以從北向南橫掃全國。我國的西北、華北、東北的大部分地區及黃淮、江淮、江南等地區都受其影響,會出現大風、降溫、雨雪天氣。通常北方的降溫幅度大于南方,平原上的風力大于山區。我國除了青藏高原和云貴高原等地不易受到寒潮影響外,大部分地區都受其影響。強冷空氣南下時,受陰山、秦嶺、南嶺等東西走向山脈的阻擋,經過翻山越嶺、長途跋涉,冷空氣勢力不斷減弱,四川、廣東、臺灣、海南等地受寒潮的影響相對較小。云貴高原對勢力減弱的冷空氣有阻擋作用,不易受到寒潮的影響。青藏高原地勢特別高,寒潮不易侵入。農村地區在寒潮到來前,可采用煙熏、灌水、塑料薄膜覆蓋莊稼等辦法來預防寒潮。3.(1)氣候原因是夏季東南季風勢力的強弱以及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等現象的影響。(2)人為原因是上游的植被破壞、中游的圍湖造田等。(3)長江上游應植樹造林;中游應退耕還湖,疏通河道。第二節 中國的氣候第1課時學習目標1.通過閱讀等溫線、等降水量線分布圖,了解我國冬、夏氣溫和降水分布特點并分析形成原因。2.了解我國溫度帶和干濕地區的劃分依據、分布地區,明確我國地理環境的巨大差異性。3.重點:分析氣溫和降水對我國生產和生活的影響。4.素養目標:初步形成對我國地理環境差異性的認識,樹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資源的觀念。【預習導學】知識點:氣候復雜多樣 1.我國的氣溫(1)特點:冬季,南北氣溫_______;夏季,南北氣溫都_______。 (2)1月0 ℃等溫線大致與_______一線吻合。 (3)溫度帶的劃分①依據:活動積溫。②五個溫度帶(自北向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還有一個地高天寒、面積廣大的_______。 2.我國的降水(1)空間特點:差異大,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_______。 (2)時間特點:大部分地區的降水集中在_______季。 (3)干濕地區的劃分①依據:_______與_______的對比關系。 ②四個干濕地區:_______區、_______區、_______區和 _______區。 3.我國的氣候我國東半部有大范圍的季風氣候,自南向北依次為_______氣候、_______氣候、_______氣候。西北部大多為_______氣候。青藏高原為獨特的_______氣候。西部高原、山地表現出明顯的_______特征。 參考答案知識點1.(1)差異大 較高(2)秦嶺—淮河(3)寒溫帶 中溫帶 暖溫帶 亞熱帶 熱帶高原氣候區2.(1)減少(2)夏(3)①降水量 蒸發量 ②濕潤 半濕潤 半干旱 干旱3.熱帶季風 亞熱帶季風 溫帶季風 溫帶大陸性 高山高原 垂直氣候【合作探究】1.將全班分成四組,分別從四個方面說說不同的溫度帶對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有什么影響。2.舉例說明不同的干濕地區對我國自然界景觀和農業的影響。3.我國氣候復雜多樣,這對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有什么影響 請舉例說明。4.實踐探究:走訪當地氣象部門,了解家鄉氣溫和降水的變化規律,歸納家鄉的氣候特點,并分析形成這些特點的原因。參考答案1.(1)在不同的溫度帶內,生長著不同的果樹。例如,暖溫帶內適合種蘋果、梨,柑橘只能在亞熱帶生長,芒果、香蕉主要分布在熱帶。(2)在不同的溫度帶內,作物能夠成熟的次數也不一樣。例如,中溫帶內一般只能一年一熟,到了熱帶就可以一年三熟。(3)南北氣溫的差異在傳統運動項目上也有一定反映。例如,北方人冬天喜歡滑冰;南方人喜歡劃船、賽龍舟。(4)在不同的溫度帶內,同一種糧食作物(如小麥)選擇的播種時間也不同。暖溫帶適合在秋季播種小麥,收獲的是冬小麥;中溫帶只適合在春季播種小麥,收獲的是春小麥。2.例如,濕潤區由于降水多,河湖眾多,水產、水稻種植、水運等相對發達,以水田農業為主;建筑素淡清雅,屋頂坡度大(降水多,要排水);民俗和體育方面有劃船、游泳等。干旱區由于降水少,河流多為內流河,流量少,生產、生活缺水嚴重;農業發展灌溉農業,以旱作農作物為主,如小麥、棉花、甜菜、瓜果等;房屋多為平房;交通以公路運輸、鐵路運輸為主,幾乎不能發展水運。半濕潤區以旱作農業和旱作農作物為主,如小麥、棉花、花生等,屋頂坡度比濕潤區小,有溜旱冰運動。半干旱區以草原為主,農業主要發展畜牧業,等等。3.氣候多樣,可以使世界上大多數動植物在我國都能找到適合生長的地區,使我國的農作物及各種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在復雜多樣的氣候條件下,可以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觀和旅游資源。如夏天可以去海濱、湖岸或山上避暑。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人們的飲食習慣也有不同。如四川、湖南、貴州等地一年四季,特別是冬季比較陰冷潮濕,當地居民愛吃辣椒,以驅寒、抗風濕。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人們種植的糧食作物、經濟作物、水果蔬菜也不同,如東北種植的是春小麥、甜菜,長江中下游平原以南地區種植的是水稻、甘蔗;華北、東北種植的油料作物是花生、大豆,長江以南種植的油料作物是油菜;北方種植的是溫帶水果蔬菜,如蘋果、梨、葡萄、蘿卜、大白菜等,南方種植的是亞熱帶、熱帶水果蔬菜,如柑橘、菠蘿、荔枝、香蕉、辣椒、綠茄子等。4.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學習任務單】2.2 中國的氣候 第1課時 2024-2025學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級上冊.docx 【學習任務單】2.2 中國的氣候 第2課時 2024-2025學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級上冊.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