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中國的地形第1課時學習目標1.知道我國主要的山脈及其走向。2.舉例說明不同地形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3.重點:掌握我國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地理位置和特點,總結我國地形的特點。4.素養目標:增強對我國“基本地形國情”的好奇心,提高學習地形的興趣和對我國不同地形的審美情趣,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預習導學】知識點一:山脈縱橫交織 1.主要山脈(1)東西走向北列:天山—_______。中列:_______—秦嶺。南列:_______。 (2)東北—西南走向西列:_______—太行山—_______—雪峰山。中列:長白山—_______。東列:_______,它的主峰是_______。 (3)南北走向北列:_______—六盤山。南列:_______。 (4)西北—東南走向北列:_______、小興安嶺。中列:_______。南列:巴顏喀拉山。 (5)弧形山脈:_______,主峰是_______,海拔_______米。 2.五岳:東岳_______、西岳_______、南岳_______、北岳_______、中岳_______。 知識點二:地形復雜多樣 1.我國的四大高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是_______,地勢平坦、一望無際的是_______,地面崎嶇、峰嶺眾多的是_______,雪山連綿、冰川廣布的是_______。 2.我國的四大盆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柴達木盆地有“_______盆”之稱,石油、有色金屬礦、鹽礦資源豐富。四川盆地也稱“ _______盆地”或“_______盆地”,是濕潤的外流盆地,多低山、丘陵,其西部有著名的成都平原。 3.我國的三大平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 連同比較崎嶇的_______合稱為山區,我國山區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_______。 5.山區常見的自然災害有山洪、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在山區開發利用過程中,要重視_______和_______,把經濟活動強度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預防和控制自然災害的發生。 參考答案知識點一1.(1)陰山 昆侖山 南嶺(2)大興安嶺 巫山 武夷山 臺灣山脈 玉山(3)賀蘭山 橫斷山脈(4)阿爾泰山 祁連山(5)喜馬拉雅山脈 珠穆朗瑪峰 8848.862.泰山 華山 衡山 恒山 嵩山知識點二1.云貴高原 青藏高原 內蒙古高原 黃土高原 黃土高原 內蒙古高原 云貴高原 青藏高原2.柴達木盆地 四川盆地 準噶爾盆地 塔里木盆地 聚寶 紫色 紅色3.東北平原 華北平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4.山地 丘陵 高原 2/35.崩塌 滑坡 泥石流 環境保護 生態建設【合作探究】1.你畫我認:教師出示一幅空白中國地圖,將全班分成6個小組,兩組為一對,一小組在地圖上畫出我國主要的山脈,并用不同顏色的彩筆,分別將近似東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山脈連接起來,另一小組辨認畫出的山脈和被這些山脈分割的高原、盆地、平原。結束后,再互換角色,繼續游戲。2.你問我答——結合教材“中國地形分布”圖填表:山脈 兩側的地形區西側 東側橫斷山脈 云貴高原巫山 四川盆地太行山脈 黃土高原大興安嶺 內蒙古高原山脈 兩側的地形區北側 南側天山山脈 塔里木盆地昆侖山脈 塔里木盆地3.將全班學生分成A、B兩大組,每個大組分成若干個四人小組,并展開討論。A組討論山區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B組討論山區發展經濟的不利條件。A、B兩組討論后,推薦代表進行全班發言。4.實踐探究:你居住的省級行政區域以什么地形為主 對人們生產、生活等方面有哪些有利或不利的影響 參考答案2.青藏高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 華北平原 東北平原準噶爾盆地 青藏高原3.提示:有利條件是可以發展旅游業、林業、牧業、采礦業等。不利條件是地面崎嶇,交通不便,基礎設施建設難度較大,成本較高。4.略。第一節 中國的地形第2課時學習目標1.能運用地形圖,歸納我國地勢的基本特征。2.了解我國各級階梯的主要特征,能識記各級階梯分界線的名稱。3.重點:知道地勢對我國氣候和河流的影響。4.素養目標:了解我國國情,樹立科學的人地觀。【預習導學】知識點:地勢西高東低 1.三級階梯(1)第一級階梯:位于我國西南部,平均海拔在_______米以上,主要地形區是_______高原,該高原號稱“_______”。 (2)第二級階梯:平均海拔_______米,地形以 _______、_______ 為主。 (3)第三級階梯:第二級階梯以東的地區,平均海拔在_______米以下,地形以_______、_______為主。 2.階梯界線(1)第一、二級階梯界線:_______山脈— _______山脈— _______山脈。 (2)第二、三級階梯界線:_______ — _______—巫山— _______。 3.地勢總體特征:_______。 4.我國地勢特點的優越性(1)有利于_______,形成降水。 (2)使我國許多大河滾滾東流,有利于溝通_______,加強沿海與內地的聯系。 (3)階梯交界處水流落差_______,水流_______,蘊藏著豐富的_______資源。 參考答案知識點1.(1)4000 青藏 世界屋脊(2)1000~2000 高原 盆地(3)500 平原 丘陵2.(1)昆侖 祁連 橫斷(2)大興安嶺 太行山 雪峰山3.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4.(1)海洋濕潤氣流深入內地(2)東西交通(3)大 急 水能【合作探究】1.填表:將我國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填入下表。地勢階梯 主要地形區名稱第一級階梯第二級階梯第三級階梯2.你指我認:教師用多媒體出示一幅空白的中國地勢三級階梯分布示意圖,全班同學兩兩組合,一名同學指出我國地勢三級階梯分界線上的主要山脈,一名同學說出山脈的名稱,熟悉后再交換角色。學生還可以指認我國的主要地形區、主要行政區等。3.將全班分成A、B、C、D四個大組,分組討論我國地勢特征對我國的影響。A組討論地勢對氣候的影響,B組討論地勢對河流的影響,C組討論地勢對交通的影響,D組討論地勢對經濟的影響。各小組討論后選出代表發言,闡述本小組觀點。4.思考:如果地勢東高西低,會給我國的氣候、河流及農業生產帶來什么影響 5.議一議,如何助力我國中西部山區的人民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并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參考答案1.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貴高原 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2.答案略。3.①地勢對氣候的影響: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濕潤氣流(夏季風)深入內陸,為我國廣大地區帶來大量的降水,有利于我國東部廣大地區發展農業生產。②地勢對河流的影響: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使得我國的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流,同時在各階梯的交界處河流產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資源十分豐富。③地勢對交通的影響:一方面,向東流淌的大河溝通了我國東西部的交通;另一方面,階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成為我國東西部交通上的巨大障礙。④地勢對經濟的影響:東流的大河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經濟聯系,有利于促進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和西部地區經濟的大開發。4.我國的河流會自東向西流,降水會大大減少,我國大部分地區會是溫帶大陸性氣候,河流水量減少,對農業生產不利。5.①可以把這些山區的部分人口遷移到東部平原地區。因為和東部的平原相比,中西部山區在發展經濟方面有許多劣勢,如地形崎嶇,交通不便,容易發生自然災害,植被遭到破壞后,水土流失嚴重,地形坡度大,不利于發展種植業。可以充分利用山區的有利條件來發展經濟。山區雖然地形崎嶇,但是森林、礦產、旅游、水能資源豐富。②可以在進行山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大力發展當地的林業、牧業、旅游業、采礦業,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這兩種方法都可以,但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學習任務單】2.1 中國的地形 第1課時 2024-2025學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級上冊.docx 【學習任務單】2.1 中國的地形 第2課時 2024-2025學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級上冊.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