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地球與地球儀第1課時 素養目標1.能夠借助相關資料以及教具、學具等,描述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領悟求真務實、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2.會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等相關數據描述地球的大小,同時通過比較身邊的事物,感受地球的大小。3.了解地球儀的主要用途;能夠通過設計、制作簡易地球儀,在地球儀上識別經線,知道經線的特點,培養地理實踐能力。4.利用地球儀,知道經度的分布特征以及東西半球的劃分,培養綜合思維能力。重點地球的形狀和大小,經線的特點和經度的分布特征。難點東西經度的分布和東西半球的劃分。【自主預習】知識點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1.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四個階段臆想階段 推測階段 驗證階段 人造衛星探測階段古代人憑直覺認為_______ 人們根據太陽、月亮的形狀,推測地球是一個_______ 1519—1522年,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環球航行,證實地球是一個球體 20世紀,人類從太空觀察地球,_______地球是一個球體 2.現在人們利用人造地球衛星精確地測量了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徑約_______千米,最大周長約_______千米,表面積約為_______平方千米。 知識點二:地球的模型——地球儀1.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_______,制作了地球的模型——_______。 2.撥動地球儀,可以看到它是繞著一根軸轉動的,這根軸代表_______。地軸與地球表面相交的兩點叫_______。其中,對著北極星方向的點叫_______,與北極對應的點叫_______。 知識點三:經線和經度1.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的_______,叫經線,也叫_______。經線指示_______方向。 2.0°經線被稱為_______,是經度的起始線。由此向東和向西,各分_______,稱為東經和西經,分別用“_______”和“_______”表示。 3.任意一個經線圈都可以把地球分成_______個半球。 4.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由_______組成的經線圈;從20° W向東到160° E為_______半球,從20° W向西到160° E為_______半球。 參考答案知識點一1.天是圓的,地是方的 球體 確證2.6 371 4萬 5.1億知識點二1.縮小 地球儀2.地軸 兩極 北極 南極知識點三1.半圓 子午線 南北2.本初子午線 180° E W3.兩4.20° W和160° E 東 西【合作探究】1.【游戲——回顧歷程】四人一組,分別模擬中國古人、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進入太空的航天員,說出他們各自對地球形狀的認識,并從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中,說說感悟。2.【身臨其境——數據運用】用現實生活中的事物做比較,直觀感受地球的大小。地球大小 比較項地球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 約相當于_______個足球場的總面積(足球場面積約7 000平方米) 地球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 約相當于_______個400米跑道的總長 地球平均半徑約6 371千米 約相當于_______個籃球連在一起(籃球半徑約12.7厘米) 3.【地理實踐——制作簡易地球儀】請參照教材“活動”的步驟要求和圖1.10,制作一個簡易地球儀并思考下面問題。① ② ③(1)在簡易地球儀上指出地軸、南極、北極、經線、緯線。(2)除用泡沫球外,生活中還有哪些材料可以用來制作地球儀 (3)說一說自制地球儀在學習和生活中有哪些用途。(4)結合地球儀,說出經線的特點和經度的變化規律,指出東西半球的范圍。參考答案1.①中國古人: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②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太陽、月球旳形狀是球體,推測地球也是一個球體。③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船隊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證實了地球是一個球體。④航天員:從太空觀察地球是一個球體。感悟:地球認知漫長,科學探索艱辛。2.72 857 142 857 100 000 5 000萬3.(1)略。(2)橘子、橙子等呈球形且不透明的物體。(3)演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演示晝夜交替現象,認識經緯線的分布特點,了解地球的面貌,等等。(4)經線的特點:半圓;長度相等,有無數條;指示南北方向。經度的變化規律:0°經線向東,度數變大至180°,為東經區;0°經線向西,度數變大至180°,為西經區。20° W向東至160° E為東半球,20° W向西跨180°至160° E為西半球。第二節 地球與地球儀第2課時 素養目標1.運用地球儀,能夠歸納緯線的特點并與經線的特點進行對比,培養地理實踐能力。2.利用地球儀,知道緯度的分布特征以及南北半球的劃分,培養綜合思維能力。3.了解經緯網的作用;能夠熟練利用經緯網對現實中的地理事物和現象進行定位,描述地理事物和現象所在地的經緯度位置和相對位置,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和區域認知能力。重點緯線的特點和緯度的分布特征,利用經緯網定位。難點利用經緯網定位。【自主預習】知識點一:緯線和緯度1.在地球儀上,與南北極距離相等的大圓圈,叫_______。所有與赤道平行的_______叫緯線。緯線指示_______方向。_______是最大的緯線圈,把地球平分為_______兩個半球,赤道以北為_______半球,赤道以南為_______半球。緯線在南北兩極縮成_______。 2.赤道的緯度為_______,是緯度的起始線。從赤道向北向南,各分_______,稱為北緯和南緯,分別用“_______”和“_______”表示。北極和南極都為_______。 3.0°—30°為_______緯度地區,30°—60°為_______緯度地區,60°—90°為_______緯度地區。 4.寫出下圖中緯線的名稱。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 知識點二:利用經緯網定位1.地球儀上,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形成_______。地球表面任意一點的位置都可以用_______表示。 2.利用經緯網確定位置,方便_______,在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廣泛的用途。 3.在經緯網地圖上依據經線、緯線和兩極進行方向的判定方法:經線指示_______方向;緯線指示_______方向;在以南極為中心的地圖上,南極的周圍都是_______方;在以北極為中心的地圖上,北極的周圍都是_______方。 參考答案知識點一1.赤道 圓圈 東西 赤道 南北 北 南 一點2.0° 90° N S 90°3.低 中 高4.北極圈 北回歸線 赤道 南回歸線 南極圈知識點二1.經緯網 經緯度2.導航3.南北 東西 北 南【合作探究】1.【讀書觀儀——列表比較】通過對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的學習,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掌握這個知識點,老師制作了下面表格,比較經線、緯線的不同和經緯度的分布規律。比較項目 緯線(緯度) 經線(經度)形狀長度數量指示方向0°線度數范圍 及標注度數分 布規律半球的 劃分2.【動動手——圖解地理】東西經度、東西半球、南北半球以及中低高緯度的范圍容易讓人混淆。結合東西經度和東西半球分布示意圖(圖1)以及南北半球和中低高緯度分布示意圖(圖2),我們可以清楚發現東西經度、東西半球、南北半球以及中低高緯度的范圍差異。(1)請在圖1括號內,分別填入東半球、西半球、東經度、西經度。(2)根據圖1,寫出屬于東半球、西經度以及西半球、東經度的范圍。(3)請在圖2括號內,分別填入南半球、北半球以及中低高緯度。(4)根據圖2示意圖,寫出屬于南北半球和中低高緯度的范圍。3.【游戲——經緯網定位】利用有經緯網的世界地圖,兩位同學合作開展游戲活動,練習并鞏固經緯網知識。(1)熟悉經緯網,體驗點定位:一位同學說出任意一個地理坐標,另一位同學對照地圖找出這個地理坐標點所在的位置(如大洲、國家、大洋)示例:甲地(15° E,30° N);乙地(135° E,30° S);丙地(120° W,60° N);丁地(45° W,30° S)。(2)查找新地點,說出經緯度:一位同學說出一個城市名稱,另一位同學對照地圖找出這個城市的地理坐標。示例:北京、天津、上海、倫敦、紐約、開羅、悉尼……(3)時政結合,地理實踐:查閱近一個月來的報紙、雜志,看看世界或我國發生了哪些大事件,利用經緯網找出這些事件發生的地點,讀出大致的經緯度。參考答案1.圓 半圓 由赤道向南北兩極遞減,在南北兩極縮成一點 相等 無數條 無數條 指示東西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 0°緯線是赤道0°經線是本初子午線 0°—90°;0°以北用“N”表示,0°以南用“S”表示 0°—180°;東經度用“E”表示,西經度用“W”表示 以0°緯線為界,度數向南向北遞增 以0°經線為界,度數向東向西遞增 0°緯線分南北半球 20° W與160° E構成的經線圈分東西半球2.(1)略。(2)20° W—0°屬于東半球、西經度;160° E—180°屬于西半球、東經度。(“大大為西,小小為東”。160°為大數值,20°為小數值,凡經度大于160°都為西半球,凡經度小于20°都為東半球,其他范圍數值經度,若屬于東經,則為東半球,若屬于西經,則為西半球)(3)略。(4)0°—90° N是北半球,0°—90° S是南半球;高緯度地區是60°—90°,中緯度地區是30°—60°,低緯度地區是0°—3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學習任務單】1.2 地球與地球儀 第1課時 2024-2025學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級上冊.docx 【學習任務單】1.2 地球與地球儀 第2課時 2024-2025學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級上冊.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