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jié) 氣候第1課時【學習目標】1.歸納我國冬季和夏季氣溫分布的特點,并能初步分析其形成原因。2.掌握我國溫度帶的劃分依據和分布。◎重點:會分析氣溫對我國生產和生活的影響。◎素養(yǎng)目標:樹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資源的觀念。【預習導學】重點梳理知識點: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普遍高溫1.讀課本P31圖2.13,思考并回答問題:(1)從圖中讀出海口、南京、北京、漠河的氣溫,由此可見,我國大部分地區(qū)1月平均氣溫由南向北越來越______________。(2)1月漠河與海口的平均氣溫相差約50 ℃,說明我國冬季南北氣溫相差______________。(3)1月等溫線分布密集,說明了氣溫______________。(4)在圖中找到0 ℃等溫線,0 ℃等溫線東部大致穿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線。2.讀課本P31圖2.14,思考并回答問題:(1)從圖中讀出海口、南京、北京、漠河的氣溫,由此可見,我國大部分地區(qū)7月平均氣溫______________。(2)7月漠河與海口的平均氣溫相差約______________℃。(3)與1月等溫線分布特點相比,7月等溫線分布稀疏,我國大部分地區(qū)7月平均氣溫在20 ℃以上,這說明我國夏季氣溫的分布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國夏季平均氣溫最低的地區(qū)在______________,試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讀課本P32圖2.17,思考并回答問題:(1)在圖中找出我國自北向南劃分的5個溫度帶,在我國西南部還有地高天寒、面積廣大的______________區(qū)。(2)我國溫度帶的劃分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觀察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線,它與1月______________℃等溫線基本一致,通過______________一線。(4)我們的家鄉(xiāng)屬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帶。【參考答案】1.低 大 差異大 秦嶺 淮河2.高 8 大部分地區(qū)普遍高溫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3.青藏高原 積溫 0 秦嶺—淮河 (略)【合作探究】1.寒假的時候,住在東北的貝貝去海南旅游,貝貝臨走的時候,天降大雪,并且天氣預報說近期將有連續(xù)降溫天氣,于是他攜帶了好多保暖的衣服。可是他到了海南以后,大吃一驚,那里的景象和東北的天差地別,東北是一片白雪皚皚、銀裝素裹的世界,而海南卻是鮮花斗艷、溫暖如春。貝貝攜帶的衣服根本就用不上。(1)我們這里冬季和夏季的氣溫一樣嗎?(2)同樣是在冬季,東北、海南兩地氣溫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差別呢?2.舉例說明南方和北方傳統民居是如何適應南北氣溫差異的。3.素養(yǎng)展示:全班分成四組,分別從“果樹種類”“作物熟制”“傳統運動項目”“播種時間”四個方面說說不同的溫度帶對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有什么影響。4.談一談我們這里屬于什么溫度帶,有什么特點。【參考答案】1.(1)同一個地方在不同的季節(jié)氣溫不一樣。(2)冬季風南下,我國北方首當其沖,寒冷的冬季風加劇了我國北方的寒冷,但冬季風在南下的過程中,受崇山峻嶺阻擋,勢力減弱,所以南方受冬季風影響而降溫的程度遠低于北方,甚至云南的南部、廣東的雷州半島、臺灣南部、海南基本上不受冬季風影響。綜合來說,我國緯度跨度大,冬季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冬季風對北方影響顯著是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的主要原因。2.北方的房屋大多數坐北朝南,密閉程度較高,墻體較厚;東北地區(qū)的房屋多有兩層窗戶,房內以炕代床,或有地爐、火墻。南方的房屋高大寬敞,比較注重通風和透氣。3.(1)在不同的溫度帶內,生長著不同的果樹。如:暖溫帶內適合種蘋果、梨,柑橘只能在亞熱帶生長,芒果、香蕉主要分布在熱帶。(2)在不同的溫度帶內,作物能夠成熟的次數也不一樣。如:中溫帶內一般只能一年一熟,到了熱帶就可以一年三熟。(3)南北氣溫的差異在傳統運動項目上也有一定反映。如:北方人冬天喜歡滑冰,南方人喜歡劃船、賽龍舟。(4)在不同的溫度帶內,同一種糧食作物的播種時間也不同。如:暖溫帶適合于秋季播種小麥,收獲的是冬小麥;中溫帶只適合于春季播種小麥,收獲的是春小麥。4.我們這里屬于亞熱帶,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由于氣候雨熱同期,這里適宜種植水稻,一年兩熟。這里還可以種植柑橘等。(按實際情況回答)第3課時【學習目標】1.知道我國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和特點。2.了解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優(yōu)越性。◎重點:知道我國冬夏季風的特點及其對我國氣候的影響。◎素養(yǎng)目標: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資源,認識到人和環(huán)境相互協調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預習導學】重點梳理知識點一: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1.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是我國氣候的兩個主要特征。2.我國地域遼闊,氣溫和______________狀況的空間差異大,氣候類型多樣。我國東部地區(qū)為世界上典型的______________區(qū),由北向南分布著______________氣候、______________氣候、熱帶季風氣候。我國西北部分布著______________氣候。青藏高原地區(qū)分布著獨特的______________氣候。知識點二: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1.影響我國氣候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地形等。2.讀課本P40圖2.28,完成下表。季風名稱 成因 發(fā)源地 風向 性質冬季風 __________、___________ 俄羅斯、______________和蒙古高原一帶 偏北風 ______________夏季風 ______________、印度洋熱帶海面 ______________ 溫暖濕潤3.高大山地阻擋氣流,造成山地兩側______________差異明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垂直變化造成了山地氣候的垂直變化。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積廣,形成了廣大的______________氣候。【參考答案】知識點一 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1.氣候復雜多樣 季風氣候顯著2.干濕 季風氣候 溫帶季風 亞熱帶季風 溫帶大陸性 高原山地知識點二 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1.緯度位置 海陸位置2.海陸位置 緯度位置 西伯利亞 寒冷干燥太平洋 偏南風3.氣候 氣溫 降水量 高原山地【合作探究】1.素養(yǎng)展示:我國的氣候復雜多樣,這對我國的生產和生活有什么影響?請舉例說明。2.有人把我國長江以南地區(qū)稱為“回歸沙漠帶上的綠洲”。讀課本P41圖2.29,阿拉伯半島和我國長江以南地區(qū)緯度相近,但景觀差異很大,想想這是什么原因。 3.結合下面材料,思考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氣候資源。海南、廣東、廣西等地區(qū)素有“天然大溫室”的美稱,一直是我國主要的果蔬生產基地,所種植的瓜果蔬菜每年都以200萬噸的規(guī)模遠銷全國。為此,交通運輸部還開通了從廣東湛江至新疆烏魯木齊、黑龍江哈爾濱和山東壽光等地的“果蔬專列”,源源不斷地將南方瓜果蔬菜銷往北方地區(qū),豐富了北方居民的“菜籃子”,改變了北方地區(qū)冬季蘿卜、土豆、大白菜“當家”的歷史。為什么海南、廣東、廣西等地區(qū)素有“天然大溫室”的美稱,一直能成為我國主要的果蔬生產基地,而且產品遠銷全國?這與這些地區(qū)所處的什么位置有關?【參考答案】1.氣候多樣,可以使世界上大多數動植物在我國都能找到適合生長的地區(qū),使我國各種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在復雜多樣的氣候條件下,我國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觀和旅游資源,如夏天人們可以去海濱、湖岸或山上避暑,冬天可以到熱帶地區(qū)避寒。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人們的飲食習慣也有不同。如四川、湖南、貴州等地一年四季,特別是冬季比較陰冷潮濕,當地居民愛吃辣椒,以驅寒抗風濕。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人們種植的糧食作物、經濟作物也不同,如東北種植的是春小麥、甜菜;長江中下游平原以南的地區(qū)種植的是水稻、甘蔗;華北、東北種植的油料作物是花生、大豆;長江以南種植的油料作物是油菜;北方種植的是溫帶瓜果蔬菜,如蘋果、梨、葡萄、蘿卜、大白菜等;南方種植的是亞熱帶、熱帶瓜果蔬菜,如柑橘、菠蘿、荔枝、香蕉、辣椒、綠茄子等。2.造成兩個地區(qū)氣候差異的主導因素是海陸位置的差異。我國東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位于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地處季風氣候區(qū),受夏季風影響,夏季降水較豐沛;而同緯度的阿拉伯半島位于回歸線附近大陸西岸,所處海陸位置與我國截然不同,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的控制,降水稀少,屬于沙漠氣候區(qū)。3.海南、廣東、廣西等地區(qū)由于緯度位置較低,海陸位置優(yōu)越,深受季風氣候影響,有充足的水熱條件,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因此素有“天然大溫室”的美稱,一直成為我國主要的果蔬生產基地,而且產品遠銷全國。第2課時【學習目標】1.通過讀圖分析,掌握我國降水的時空分布特點。2.初步學會分析我國降水空間分布特點的成因。◎重點:掌握我國干濕地區(qū)的劃分和分布及其對生活和生產的影響。◎素養(yǎng)目標:樹立人類和自然環(huán)境和諧相處的觀念。【預習導學】重點梳理知識點:東西干濕差異顯著1.讀課本P34圖2.18,思考并回答問題:(1)讀出廣州、武漢、北京、烏魯木齊、托克遜的年降水量,歸納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特點或規(guī)律:年降水量空間分布總趨勢是從_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遞減。我國降水空間分布特點:東______________西______________,南______________北______________。(2)圖中我國降水最多的地方在______________,降水最少的地方在______________。(3)用彩色筆描出800毫米、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對照課本P31圖2.13可看出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與1月______________℃等溫線幾乎重合,其東部穿過______________(山脈)和______________河。2.讀課本P36圖2.22,思考并回答問題:(1)一個地區(qū)年______________與______________的對比關系,反映該地氣候的干濕狀況。若年降水量遠大于蒸發(fā)量,則該地為______________區(qū);若年降水量大于蒸發(fā)量,則該地為______________區(qū);若年蒸發(fā)量遠大于降水量,則該地為______________區(qū);若年蒸發(fā)量大于降水量,則該地為______________區(qū)。(2)我國四類干濕地區(qū)中,東南部以______________區(qū)為主,西北部以______________區(qū)為主。(3)我國濕潤區(qū)與半濕潤區(qū)的分界線大致相當于______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參考答案】1.(1)東南 西北 多 少 多 少(2)火燒寮 托克遜(3)0 秦嶺 淮2.(1)降水量 蒸發(fā)量 濕潤 半濕潤 干旱 半干旱(2)濕潤、半濕潤 干旱、半干旱(3)800【合作探究】1.讀課本P36圖2.22,完成下面表格。干濕地區(qū) 年降水量 植被類型 農業(yè)類型濕潤區(qū)半濕潤區(qū)半干旱區(qū)干旱區(qū)2.讀課本P37圖2.23,圖中屋頂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這與當地的降水情況有什么關系?3.圖文析理。要求:先獨立思考,然后將觀點在組內分享,組內統一記錄,最后推薦代表闡述本組觀點,表述條理清晰。問題:讀課本P36圖2.22,為什么東北地區(qū)大興安嶺北部、小興安嶺和長白山脈以東地區(qū)屬于濕潤區(qū)?4.素養(yǎng)展示:舉例說明不同的干濕地區(qū),對我國自然界景觀和農業(yè)的影響。【參考答案】1.800毫米以上 森林 水田農業(yè) 400~800毫米 森林、草原 旱作農業(yè) 200~400毫米 草原 200毫米以下 沙漠、戈壁 畜牧業(yè)2.一個是平頂,一個是斜頂。平頂屋——西北降水少,比較干燥,而且是糧食大產區(qū),平頂可以利用空間曬糧食作物,如玉米、麥子。斜頂房——南方降水多,斜頂可以輔助排水。3.上述地區(qū)緯度位置較高,氣溫相對較低,蒸發(fā)量小,降水量相對較大,因此氣候較為濕潤,屬于濕潤區(qū)。4.濕潤區(qū)由于降水多,河湖眾多,水產業(yè)、水稻種植業(yè)、水運交通等相對發(fā)達,以水田農業(yè)為主;建筑素淡清雅,屋頂坡度大(降水多,要排水);民俗和體育方面有賽龍舟、游泳等。而西北的干旱區(qū)由于降水少,河流多為內流河,流量少,生產生活缺水嚴重,發(fā)展灌溉農業(yè),多以旱作農作物為主,如小麥、棉花、甜菜等;房屋多平頂房;交通以公路運輸、鐵路運輸為主,幾乎不能發(fā)展水運。半濕潤區(qū)以旱作農業(yè)和旱作農作物為主,如小麥、棉花、花生等;屋頂坡度比濕潤區(qū)小;有溜旱冰運動。半干旱區(qū)以草原為主,主要發(fā)展畜牧業(y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學習任務單】2.2 氣候 第1課時 2024-2025學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docx 【學習任務單】2.2 氣候 第2課時 2024-2025學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docx 【學習任務單】2.2 氣候 第3課時 2024-2025學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