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時【學習目標】1.能運用地形圖,總結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的基本特征。2.了解我國各階梯的主要特征,能識記各階梯分界線的名稱。◎重點:知道我國地勢對我國氣候和河流的影響。◎素養目標:學習我國地勢的特征,了解我國國情,樹立科學的人地觀。【預習導學】重點梳理知識點: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1.三級階梯(1)第一級階梯:位于我國西南部,平均海拔在______________米以上,主要地形區是青藏高原,號稱“______________”。(2)第二級階梯:海拔多在______________米,地形以高原、______________為主。(3)第三級階梯:第二級階梯以東的地區,海拔多在______________米以下,地形以______________、丘陵為主。2.階梯分界線(1)第一、二級階梯分界線:______________山脈—祁連山脈—______________山脈。(2)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______________—太行山脈—巫山—______________。3.我國地勢總體特征:______________。4.我國地勢特點的優越性①便于______________,形成降水。②使我國許多大河滾滾東流,便利______________。③階梯交界處______________落差大,水流急,蘊藏著豐富的______________資源。【參考答案】1.(1)4000 世界屋脊(2)1000~2000 盆地(3)500 平原2.(1)昆侖 橫斷(2)大興安嶺 雪峰山3.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4.海上濕潤氣流深入內陸 東西交通 地勢 水能【合作探究】1.讀課本P23圖2.2,將我國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東南丘陵填入下表。階梯名稱 主要地形區名稱第一級階梯第二級階梯第三級階梯2.你指我認:教師用多媒體展示一幅空白的中國地勢三級階梯分布示意圖,全班同學兩兩結對子,一位同學指我國三級階梯分界線上的主要山脈,另一位同學讀出山脈名稱,熟悉后再交換角色。學生還可以指認我國的主要地形區、主要行政區域等。3.素養展示:將全班分成A、B、C、D四個大組,分組討論我國地勢特征對我國的影響。A組討論地勢對氣候的影響,B組討論地勢對河流的影響,C組討論地勢對交通的影響,D組討論地勢對經濟的影響。各小組討論后選出代表發言,闡述本小組觀點。【參考答案】1.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貴高原 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2.答案略。3.①地勢對氣候的影響: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濕潤氣流(夏季風)深入內陸,為我國廣大地區帶來大量的降水,有利于我國東部廣大地區發展農業生產。②地勢對河流的影響: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使得我國的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流,同時在各階梯的交界處河流產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資源十分豐富。③地勢對交通的影響:一方面,向東流淌的大河溝通了我國東西的交通;另一方面,階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也成為我國東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礙。④地勢對經濟的影響:東流的大河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經濟聯系,有利于促進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和西部地區經濟的大開發。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本章目標】內容 課程目標 能力目標 素養目標人地協調觀 區域認知 綜合思維 地理實踐力第一節 地形和地勢 通過讀“中國地形的分布”和“中國地勢三級階梯分布示意(北緯36°剖面)”兩幅圖,了解我國的地形分布特點和地勢特點 通過學習,了解我國的壯麗山川,激發內心的自豪感,樹立科學的人地觀 ★ — ★ ★第二節 氣候 學會分析說明我國冬、夏季的氣溫分布特點,學會分析我國降水的時空分布特點 通過讀圖分析,提升讀圖技能,養成良好的讀圖、用圖習慣 — ★ ★ ★第三節 河流 讀圖,熟悉我國的主要河流及其分布,分析、歸納、概括我國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通過了解眾多的河流,加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同時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 — ★ ★第四節 自然災害 知道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了解救災、避災的方法 通過認識我國常見自然災害的分布,做到正確認識、對待自然災害和學會自我避災 ★ — ★ ★【學習規劃】內容 主題設計 重點、難點第一節 地形和地勢 第1課時 主題 地形類型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讀圖,分析和總結我國主要山脈及主要地形區的分布第2課時 主題 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讀圖,分析和總結我國地勢對氣候和河流的影響第二節 氣候 第1課時 主題 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普遍高溫 讀圖,分析和總結我國冬、夏季的氣溫分布規律第2課時 主題 東西干濕差異顯著 讀圖,分析和總結我國降水的時空分布規律第3課時 主題1 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主題2 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 分析、歸納、概括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第三節 河流 第1課時 主題 以外流河為主 分析、歸納、概括我國外流河的水文特征第2課時 主題 長江的開發與治理 分析、歸納、概括長江的水能資源及航運特點第3課時 主題 黃河的治理與開發 黃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黃河水患災害的由來第四節 自然災害 主題1 常見的自然災害 主題2 我國自然災害頻發 主題3 防災減災 通過圖文資料,了解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并分析和總結我國常見自然災害的分布原因第一節 地形和地勢第1課時【學習目標】1.掌握我國主要的山脈及其走向。2.舉例說明不同地形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重點:了解我國地形中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東南丘陵的名稱、分布和分界山脈,并總結地形特點。◎素養目標:提高學習地形的興趣和對我國不同地形的審美情趣,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預習導學】重點梳理知識點:地形類型多樣,山區面積廣大1.我國地形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主要山脈(1)東西走向山脈北列:天山山脈—______________。中列:______________—秦嶺。南列:南嶺。(2)東北—西南走向山脈西列:______________—太行山脈—______________—雪峰山。中列:長白山脈—______________。東列:______________。(3)南北走向山脈北列:______________—六盤山。南列:______________。(4)西北—東南走向山脈北列:______________、小興安嶺。中列:______________。南列:巴顏喀拉山脈。(5)弧形山脈:______________。3.主要地形區(1)我國的四大高原中,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是______________,地勢平坦、一望無際的是______________,地面崎嶇、峰嶺眾多的是______________,雪山連綿、冰川廣布的是______________。(2)我國的四大盆地是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盆地有“聚寶盆”之稱,石油、有色金屬礦、鹽礦資源豐富。______________盆地也稱“紫色盆地”,是最濕潤的外流盆地,多低山丘陵,西部有面積較大的成都平原。(3)我國的三大平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長江中下游平原。(4).______________、丘陵,連同比較崎嶇的______________統稱為山區,我國山區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地形類型多樣 山區面積廣大2.(1)陰山山脈 昆侖山脈(2)大興安嶺 巫山 武夷山脈 臺灣山脈(3)賀蘭山 橫斷山脈(4)阿爾泰山脈 祁連山脈(5)喜馬拉雅山脈3.(1)黃土高原 內蒙古高原 云貴高原 青藏高原(2)準噶爾盆地 塔里木盆地 柴達木 四川(3)東北平原 華北平原4.山地 高原 2/3【合作探究】1.素養展示——你畫我認。教師出示一幅空白中國地圖,將全班分成6個小組,兩組為一對,一小組在地圖上畫出我國主要山脈,并用不同顏色的彩筆,分別將近似東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山脈連接起來,另一小組辨認畫出的山脈和被這些山脈分割開的高原、盆地、平原。結束后,兩組再互換角色,繼續游戲。2.你問我答——結合課本P23圖2.2填表。山脈 兩側的地形區西側 東側橫斷山脈 云貴高原巫山 四川盆地太行山脈 黃土高原大興安嶺 內蒙古高原山脈 兩側的地形區北側 南側天山山脈 塔里木盆地昆侖山脈 塔里木盆地3.全班學生分成A、B兩大組,每個大組分成若干個四人小組并展開討論。A組討論山區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B組討論山區發展經濟的不利條件。A、B兩組討論后,進行全班的發言,相互補充。【參考答案】2.青藏高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 華北平原 東北平原 準噶爾盆地 青藏高原3.有利條件:可以發展旅游業、林業、牧業、采礦業等。不利條件:地面崎嶇,交通不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學習任務單】2.1 地形和地勢 第1課時 2024-2025學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docx 【學習任務單】2.1 地形和地勢 第2課時 2024-2025學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