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人口【學習目標】1.知道我國是世界人口大國,學會讀中國人口增長折線圖。2.了解我國人口的基本國策、人口問題,理解我國實行計劃生育這一基本國策的重要性。◎重點:知道“黑河—騰沖”人口地理分界線,比較分界線兩側我國人口分布的特點及成因。◎素養目標:樹立正確對待人口問題的態度和價值觀,形成科學的人口觀。【預習導學】重點梳理知識點一:世界人口大國1.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我國人口總數為______________億(不包括港澳臺人口數),約占世界人口的______________,是世界人口大國。2.我國眾多的人口,一方面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和消費市場,另外一方面對食品、______________、教育、______________、交通等的需求量巨大,給我國資源、環境和社會經濟帶來沉重的壓力。3.為了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我國把______________作為一項基本國策。近年來,我國勞動年齡人口數量下降,______________人口比重不斷上升。知識點二:人口東多西少1.人口密度: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結果,我國平均人口密度為147人/千米2,是世界人口密度較______________的國家之一。2.人口分布(1)特點:東______________西______________。(2)分界線:以黑龍江______________—云南騰沖一線為界,東南部人口______________,西北部人口稀疏。3.讀我國城鎮與農村人口百分比圖,歸納城鎮與鄉村人口的分布特點與變化趨勢。(1)特點:1990年,______________人口比重大,______________人口比重??;2022年,城鎮人口比重 ,鄉村人口比重 。(2)變化趨勢: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大量的鄉村人口不斷進入城鎮,我國的城鎮人口將繼續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知識點一 世界人口大國1.14.12 1/52.住房 醫療3.計劃生育 老年知識點二 人口東多西少1.大2.(1)多 少(2)黑河 稠密3.(1)鄉村 城鎮 大 小(2)增加【合作探究】1.讀課本P14圖1.15,通過比較江蘇和青海的人口密度,思考人口分布不均與哪些因素有關。2.為促進西部大開發,東部地區的人口能否大量向西部地區遷移?3.素養展示——尋找我最愿意居住的地方(1)在中國政區圖上標出自己最愿意居住的地方。(2)觀察中國政區圖,看看我們最愿意居住的地方分布是否均勻。(3)對照中國人口分布圖,看看我們的選擇與我國各省級行政區域人口數是否一致。(4)結合中國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和交通、經濟等社會條件,說明大多數同學這樣選擇的理由。【參考答案】1.自然因素:江蘇(東部地區)地勢平坦,多平原和丘陵,耕地多,氣候好,糧食產量高;青海(西部地區)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多沙漠、草原、山地,耕地少,氣候干旱,糧食產量低。人文因素:江蘇(東部地區)交通運輸便利,工商業發達,城鎮多,人口集中;青海(西部地區)交通不便,工商業欠發達,城鎮少,人口也少。2.提示:人口強制性地向西部地區遷移是不可取的,因為西部地區自然條件惡劣,環境的承載能力有限。移民應重質不重量,應發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質。3.(4)自然條件: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溫和濕潤。社會條件:開發歷史悠久,經濟發達,交通便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