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課段 比較總結明思路 記事抒情有方法整理課1課時1.比較研讀本單元六篇文章,歸納概括選材特點和抒情方式的異同;2.閱讀課文,分析課文中自己印象最深刻與最有感觸的事件片段或細節描寫;3.品讀《秋天的懷念》和《散步》,嘗試讀出親情之外的情感內涵和主題意蘊。【預習導學】 自主朗讀本單元的課文,邊讀邊在文中畫出你認為寫得精彩的記事和抒情的語句,并簡要批注。思考以下問題:1.這些課文所記之事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 2.作者分別是如何在記事中抒發情感的 3.哪一篇課文的敘事抒情方式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為什么 【參考答案】1.共同點:均以生活中的事件為素材,具有一定的真實性和現實意義。所記之事都能反映一定的主題和情感,引發讀者的思考。不同點:事件的內容和背景各不相同。事件的復雜程度有別。有的事件簡單明了,直接展現核心要點;有的則情節曲折,充滿變化。例如,《散步》講述的是一家四口在田野散步的平凡小事,體現家庭的溫馨;而《秋天的懷念》則是以作者與病重母親相處的經歷為背景,字里行間滲透著對母親的摯愛和懷念。2.借景抒情:通過對環境、景色的描寫來烘托情感。如在《荷葉·母親》中,作者描繪了美麗的自然風光,以此表達內心的愉悅或寧靜。細節描寫:細致地刻畫事件中的人物動作、語言、神態等細節,傳遞情感。比如,《秋天的懷念》中對母親的一個微笑、一個眼神的描寫,讓讀者感受到母愛的溫暖。直抒胸臆:直接表達內心的感受和想法。作者可能會在文中直接說“我感到無比的幸?!薄拔业男某錆M了憂傷”等。以小見大:從平凡的小事中挖掘出深刻的情感和人生哲理。如描寫一次小小的爭吵,卻反映出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和包容的重要性。以《金色花》為例,作者通過想象自己變成金色花與母親嬉戲的場景,細節描寫生動,充滿童趣,同時也抒發了對母親的愛與依戀。3.對于不同的讀者,印象深刻的課文可能不同。比如《散步》這篇課文的敘事抒情方式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原因在于它通過簡單平凡的散步事件,展現了家庭中不同成員之間的關系和情感。在分歧產生時,“我”的決定體現了責任,母親的順從展現了慈愛,最終一家人在相互理解中共同前行。作者沒有過多華麗的辭藻和直接的情感抒發,而是在平靜的敘述中,讓讀者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親情的珍貴。這種以樸素的文字、真實的生活場景來傳達深厚情感的方式,更能觸動人心,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產生共鳴。閱讀文章,整體感知,關注細節。【合作探究】讀準節奏,讀好語氣,讀出感情。在理清文章典型事件、具體情感的基礎上,在課文中劃出自己最有感觸的語段,在小組內進行朗讀分享。1.教師范讀,重點進行語氣和節奏的指導“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 ”“我不告訴你∧,媽媽↗”。這∧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說的話了↘方法點撥:“▲”表示語氣停頓短,節奏快,“·”(著重號)表示語氣加重,“∧”表示停頓延長,節奏變緩,“↗”表示語氣由低平轉為高昂,“↘”表示語氣由高昂轉為低平。朗讀這段話時,要注意“壞孩子”這個詞在語境中的特殊作用,要讀出母親因著急而嗔怪孩子的語氣。2.學生角色扮演朗讀;用評價量表進行評價3.朗讀競賽,深化情感根據以上學習方式,班級準備舉辦小組朗讀比賽,各位同學互相評比打分。示例:在《散步》這篇課文中,我最有感觸的片段是,“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塊兒小塊兒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枝上的嫩芽兒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兒……這一切都使人想著一樣東西——生命↗”。1.自主朗讀課文,注意語氣、節奏的變化。2.《世說新語》兩則文言文的朗讀要建立在對內容理解的基礎上,同學們初學文言文,可以先從節奏的劃分入手,注意語言順序,分析結構停頓。通讀單元課文,梳理課文內容和感情脈絡。課文 典型事件 具體情感《秋天的懷念》《散步》《金色花》《荷葉·母親》【參考答案】作者雙腿癱瘓后,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母親小心翼翼地照顧他的情緒。母親提議去北海看花,想讓作者重新振作,然而最終未能如愿,母親就病重去世 表達了作者對母親深切的懷念、愧疚和自責之情,同時也展現了母親對兒子無私、深沉、堅韌的愛一家人在田野散步,母親想走大路,兒子想走小路,最終“我”決定走大路,母親卻改變主意走小路 體現了作者對親情的珍視、責任的擔當,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傳承的感慨作者想象自己變成一朵金色花,與母親嬉戲玩?!”磉_了孩子對母親的依戀和熱愛之情作者看到雨中的紅蓮被荷葉遮蔽保護 借景抒情,表達了作者對母愛的贊美概括文章內容:要明確陳述的對象是人還是物,然后思考用什么樣的句式來表達。模板一:記敘了誰(在何時何地)+什么情況下+結果怎么樣。模板二:主人公+做了什么事+表現了什么品質。模板三:描寫了什么景物+表現了什么特征。歸納概括的選材特點和抒情方式的異同。1.朗讀四篇文章中最讓你感動的細節、對話、關鍵詞語,探尋真情,填寫學習任務單1。學習任務單1課文 最有感觸的細節 關鍵詞 對話 主旨情感《秋天的懷念》課文 最有感觸的細節 關鍵詞 對話 主旨情感《散步》《金色花》《荷葉·母親》2.歸納六篇文章的選材特點、抒情方式和主要表現手法,填寫學習任務單2。學習任務單2課文 體裁 選材特點 抒情方式 表現手法《秋天的懷念》《散步》《金色花》《荷葉·母親》《詠雪》《陳太丘與友期行》3.根據文章標題和內容,把握文章感情基調,完成學習任務單3。學習任務單3課文 感情基調《秋天的懷念》 《散步》 《金色花》 《荷葉·母親》 《詠雪》 《陳太丘與友期行》 4.課文除了表達親情,是否還可以挖掘出更深層次的主題意蘊 你的依據是什么 這對你寫作時立意有何啟發(不一定每格都填寫) 請完成以下學習任務單。課文親情之外的情感主題原文依據對寫作的立意啟發《秋天的懷念》《散步》《金色花》《荷葉·母親》《詠雪》《陳太丘與友期行》【參考答案】1.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br/>癱瘓、喜怒無常、憔悴、訣別“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什么時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通過回憶與母親相處的點滴,表達了對母親深切的懷念和無盡的愧疚,以及對生命的深刻領悟和重新振作的決心后來發生了分歧:我的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分歧、責任、尊老愛幼“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背著我。”母親說。小家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展現了家庭生活中的溫馨與和諧,體現了中年人在家庭中的責任擔當以及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書頁上,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當你黃昏時拿了燈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來,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講故事給我聽嬉戲、捉迷藏、天真“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 ”“我不告訴你,媽媽。”表現了孩子對母親的依戀和熱愛,以及母親對孩子的關愛一回頭忽然看見紅蓮旁邊的一個大荷葉,慢慢地傾側了下來,正覆蓋在紅蓮上面……紅蓮、荷葉、蔭蔽借景抒情,歌頌了偉大的母愛,表達了對母親的感激和贊美之情2.散文 日常片段 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直抒胸臆 細節描寫、對比散文 平凡小事 在敘事中抒情 以小見大散文詩 嬉戲情景 借物抒情 想象、象征散文詩 雨中荷葉護紅蓮的場景 借景抒情 象征、比喻文言文 家庭聚會 間接抒情 對比文言文 相約出行 以敘事為主 語言描寫、動作描寫3.沉痛、感傷、悲慨、壓抑,結尾處又有一種達觀釋然清新、明朗、愉悅、親切、舒緩、輕松、從容輕松、活潑、開朗深沉、舒緩、柔和閑趣、溫馨、其樂融融批評、斥責、講理4.示例:課文《散步》親情之外的情感主題生命原文依據“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 “樹枝上的嫩芽兒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兒……這一切都使人想著一樣東西——生命?!?“她的眼睛順小路望過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br/>對寫作的立意啟發我們寫作時如果寫親情,總是局限于親人愛我、我愛親人,但親情顯然能夠被放置到更大的主題與空間中,比如《散步》,就將其放置在對生命的傳承中。除了生命觀,還可以放置在價值觀中,放置在倫理觀中,放置在對“愛”的不同理解中,等等。感情基調:文章的感彩、作品的基本觀點的情感取向,即作品整體體現的感情態度,是贊美還是批判、是歌頌還是針砭、是積極向上還是消沉等。常見的感情基調:悲哀、感傷、悲慨、壓抑、歡快、憂愁、喜悅、寂寞、愉快、溫馨、豪邁、熱烈、深沉、奔放、閑適、清新、明朗、愉悅、親切、舒緩、從容、昂揚進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