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認真對待民事權利與義務 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在北京上大學的李某, 某天到某快遞公司給在老家上高中的表弟張某寄學習資料,轉交相關物品后,李某填寫了快遞單,付清了快遞費。運輸過程中,快遞丟失,李某訴至法院。在這民事法律關系中( )A.對李某來講, 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是自己,客體是快遞公司B.對張某來講, 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是自己,客體是快遞物品C.李某和快遞公司是這一民事法律關系的義務人,張某是權利人D.李某和快遞公司都是這一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客體是雙方的履約行為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下列案例不適用民法調整的是( )①徐某在自家陽臺上搭建鴿舍,飼養、放飛信鴿擾民休息②孫某出版書籍獲得稿費后,向稅務機關繳納個人所得稅③錢某將古畫轉賣給朋友吳某后反悔,要求吳某歸還古畫④李某在未設警示的維修路段受傷,與市政部門發生糾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以下屬于民法調整的是( )①小東認為交警對其違規停車進行罰款產生異議②小雨從某直播間購買的紅薯粉條不含紅薯成分③某市政府管理的國資公司向中國農業銀行申請了1000萬的貸款④老李答應請小陳吃飯沒有兌現引起小陳的不滿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4.李思從小極富音樂天賦,17周歲就以演出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深得長輩喜愛,曾經常接受饋贈,7周歲時受贈口琴一個,10周歲時受贈小提琴一把,15周歲時受贈名貴鋼琴一架。下列對李思的行為能力及其受贈行為的效力的判斷正確的是( )A.受贈口琴行為有效,因為李思的行為是純獲益的民事行為B.受贈小提琴行為無效,因為其與李思當時的年齡、智力不相適應C.受贈鋼琴行為有效,因為鋼琴受贈是純獲益行為D.在本案例中,李思自始至終都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5.以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關公序良俗原則的規定。由此可見( )◇第八條【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十條【法律適用】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①我國民法典更加強調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②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是民法典的基本原則之一③公序良俗原則是對民法典中自愿原則的限制④民法優先保護公序良俗,體現法治與德治的統一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6.根據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關于民事行為能力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A.14周歲的李某單獨購買價格為9000元的電腦,如果父母知曉后不同意購買,賣方需要退貨B.12歲的小丁生日時接受表姐贈與他的鋼琴,需征得其監護人同意C.17歲的小王初中畢業后便開始打工,每月有5000元收入。小王可以獨立決定出資入伙幾位成年同事新開的小店,無須監護人同意D.25周歲的錢某不能辨認自己的行為,用手機換取零食的法律行為無效7.以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關公序良俗原則的規定。◇第八條【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十條【法律適用】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由此可見( )①我國民法典更加強調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②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是民法典的基本原則之一③公序良俗原則是對民法典中自愿原則的限制④民法優先保護公序良俗,體現法治與德治的統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王某在一幼兒園家長微信群冒充教育培訓機構老師,發送虛假信息。通過讓幼兒家長點擊帶有設定內容的鏈接,收集家長的手機號、幼兒姓名等信息,并將信息數據售賣給當地教育培訓機構,從中牟利。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冒充教育培訓機構老師收集信息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②作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幼兒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③幼兒不具有完全民事權利能力,應由家長主張其權利④教育培訓機構購買家長和幼兒個人信息屬于違法行為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9.《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條規定:“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下列情形中適合民法調整的是( )①李某騎行時因未戴頭盔被處以20元的行政罰款,李某不服②小林在某社交平臺上謾罵攻擊小張,小張與小林就此產生糾紛③國家機關與其他民事主體進行民事交易時出現的交易糾紛④何某因不當發言被“踢出”業主群后狀告群主,要求恢復群成員身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下列事項所涉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指向正確的是( )①小謝和小朱在不動產中心辦理房屋過戶手續——客體是房屋②李某被四樓朱某家花盆砸傷引起糾紛——客體是受傷者③“今日YT”對“今日TT”商標侵權案——客體是商業標志④小張狀告小寧假冒其身份散布謠言——客體是人格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解決下圖漫畫中的問題需要( )①健全我國法律體系②加大法律宣傳力度③增強人們法治意識④提高執法人員素質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A駕駛車輛靠邊停車后,坐在后排的小A(A之子,7歲)打開車門與同向駕駛摩托車的B相撞。B在摔倒過程中頭部又與相對方向正常駛來的C駕駛的摩托車相撞。B當場重傷,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本案中( )①小A屬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②A應依法承擔侵權責任③B因死亡失去部分民事權利④C應負次要責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下圖告訴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施行后①整合了新中國民事法律規范②借鑒了人類法治文明的成果③為見義勇為者撐起了保護傘④能夠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10歲的小齊被網上的一款游戲吸引,使用自己的微信多次向游戲平臺充值,共支付6212元。小齊父親發現后,認為玩該游戲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且充值數額巨大,遂以小齊法定代理人身份,將運營該款游戲的某科技公司訴至人民法院,請求判令該公司退還充值款。下列對此案分析正確的是( )①小齊充值行為是其真實意思表示,因而是有效的②小齊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能從事民事活動③小齊的充值行為要有效,必須經過其監護人追認④小齊父親的訴求是正當的,應當得到法院的支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條規定:“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下列屬于民事法律關系的是( )①王某要求樓上鄰居不要在午休時間彈琴影響其休息②甲答應乙一起去購物后反悔,乙要求甲履行承諾③李某與張某系夫妻關系,因感情不和而離婚的財產糾紛④甲向稅務機關提交上一年度個人所得稅的退稅申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下列社會關系屬于民事法律關系的是( )①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200萬元的商品買賣合同②劉某請求稅務機關退還多繳的個人所得稅③王某在與趙某打架時不慎將趙某打死④張某家的狗在小區把李某的兒子咬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主觀題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環境保護是現行憲法確定的一項基本國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生態環境也更加關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的說明中指出,“將綠色原則確立為民法的基本原則,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1)結合材料,運用民法基本原則相關知識,分析說明為什么要將綠色原則確立為民法的基本原則。(2)在生活中應該怎樣貫徹綠色原則呢?請就此提兩點合理建議。18.小林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撿到一只皮包,里面裝有票據和現金。小林和父母商量后,準備第二天交給老師處理。當晚,電臺播出一則尋物啟事,失主聲明,若有人歸還拾到的皮包,愿以500元酬謝。小林心想,自己撿到的皮包可能就是這位失主的。當小林準備把皮包無償歸還失主時,他的父母認為應當接受失主的500元酬謝。可小林覺得,如果收錢就不是拾金不昧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條 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第三百一十七條 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 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請從法律和道德兩個層面,評析事例中小林及其父母的觀點。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張某2020年滿21周歲,在某公司上班,每月有2800元的收入。為了上班方便,張某在某小區租了一間房。2020年11月,張某欲花5萬元錢從李某處購買一輛二手汽車,遭到父母的強烈反對,但張某還是買了下來。2021年2月,張某因車禍死亡。隨后,其父找到李某,認為張某與李某的買賣無效,要求李某返還錢款,開走汽車。張某向李某購買汽車的行為是否有效 為什么 分析本案中買賣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2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于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民法與每個人的一身密切相關。民法典規范各類民事主體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材料二 某有限責任公司和某銀行簽訂貸款合同貸款50萬元。(1)結合材料一和相關知識,說一說,民法調整的對象和內容?(2)根據材料二,分別分析某有限責任公司和某銀行的權利和義務?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C C A B C C C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C D D A B1.D【詳解】ABD:民事主體是參與民事法律關系,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客體是民事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本案中,李某和快遞公司都是這一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客體是雙方的履約行為,AB錯誤,D正確。C:在民事法律關系中,往往一方的權利就是另一方的義務,一方的義務就是另一方的權利。本案中,李某和快遞公司都既是義務人,又是權利人,C錯誤。故本題選D。2.C【詳解】本題是逆向選擇題。①:該案例中,涉及的民事主體是徐某與鄰居,屬于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人身關系,適用于民法調整,①不符合題意。②:孫某出版書籍獲得稿費后,向稅務機關繳納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和納稅人的不平等主體關系,不適用于民法調整,②符合題意。③:該案例中,涉及的民事主體是錢某和吳某,屬于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財產關系,適用于民法調整,③不符合題意。④:李某與市政部門是不平等關系,不適用于民法調整,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3.C【詳解】①:交警對違規停車進行罰款是行政管理行為,雙方地位是不平等的,不屬于民法調整的范圍,①不符合題意。②③: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小雨從直播間購買紅薯粉條、市政府管理的國資公司向中國農業銀行貸款都是平等主體之間民事行為,屬于民法調整的范圍,②③正確。④:老李答應請小陳吃飯是朋友之間的行為,不屬于民法調整的范圍,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4.C【詳解】A:自然人未滿8周歲即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其民事行為完全由其監護人代理,因此李思在7周歲時受贈口琴的行為無效,A錯誤。B:10周歲時李思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據其年齡和智力條件可以獨立實施純獲益的民事行為,受贈小提琴的行為有效,B錯誤。C:15周歲時李思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據其年齡和智力條件可以獨立實施純獲益的民事行為,受贈名貴鋼琴的行為有效,C正確。D:16周歲以上且以自己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可視為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D錯誤。故本題選C。5.A【詳解】①:材料強調的是公序良俗原則,未強調契約精神,①排除。②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八、九條的內容,可知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是民法典的基本原則之一;公序良俗原則是對民法典中自愿原則的限制,②③正確。④:民法優先保護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④排除。故本題選A。6.B【詳解】本題為逆向選擇題。B:12歲的小丁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獨立實施的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直接有效,不必征得其監護人的同意,B錯誤,符合題意。A:14周歲的李某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單獨購買價格為9000元的電腦的購買支付行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符合,其購買支付行為無效,A正確但不符合題意。C: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17歲的小王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自行決定出資入伙,C正確但不符合題意。D:25周歲的錢某不能辨認自己的行為,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其用手機換取零食的法律行為無效,D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7.C【詳解】①:材料強調的是公序良俗原則,未強調契約精神,①不符合題意。②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八、九條的內容,可知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是民法典的基本原則之一;公序良俗原則是對民法典中自愿原則的限制,②③符合題意。④:民法優先保護優先保護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④錯誤。故本題選C。8.C【詳解】①④:王某在一幼兒園家長微信群冒充教育培訓機構老師,發送虛假信息,收集家長和幼兒的信息,王某冒充教育培訓機構老師收集信息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王某將收集到的信息賣給培訓機構,教育培訓機構非法購買家長和幼兒個人信息屬于違法行為,①④入選。②:根據材料情境,這是幼兒園的幼兒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②不選。③:幼兒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但其自出生時起,具有完全民事權利能力,③不選。故本題選C。9.C【詳解】①: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李某與處罰他的行政部門不是平等的主體,不適合于民法調整,①排除。②:小林在某社交平臺上謾罵攻擊小張,這涉嫌侵犯小張的人身權益,且雙方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符合民法調整范圍,②正確。③:國家機關與其他民事主體進行民事交易時出現的交易糾紛,這時國家機關與其他民事主體是平等的主體關系,且涉及財產關系,符合民法調整范圍,③正確。④:該選項沒有涉及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不符合民法調整范圍,④排除。故本題選C。10.B【詳解】①:所有權關系的客體是物,小謝和小朱在不動產中心辦理房屋過戶手續,該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房屋,①對應正確。②:人身關系的客體是人身利益,李某被四樓朱某家花盆砸傷引起糾紛,該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人身利益,而不是受傷者,②不選。③:知識產權關系的客體是智力成果和商業標志,“今日YT”對“今日TT”商標侵權案中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商業標志,③對應正確。④:小張狀告小寧假冒其身份散布謠言,侵犯了其姓名權,該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權利人的姓名 ,而不是人格權,④不選。故本題選B。11.C【詳解】①④:漫畫反映了有些人法治意識不強的現象,與法律體系的健全和執法人員素質沒有直接關系,①④不選。②③:漫畫反映的是有些人法治意識淡薄,需要加大法律宣傳力度,增強人們法治意識,②③入選。故本題選C。12.C【詳解】①:不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①說法錯誤。②: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如果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損害,其監護人應承擔侵權責任。小A(A之子,7歲)打開車門與同向駕駛摩托車的B相撞,小A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因此他在造成他人損害時,應由其監護人即父母承擔賠償責任,故A應依法承擔侵權責任,②正確。③: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依法享有民事權利。B當場重傷,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B因死亡會失去部分民事權利,③正確。④:本案中C正常行駛,無過錯,不應承擔次要責任,④不選。故本題選C。13.D【詳解】③④:漫畫表明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這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施行后為見義勇為者撐起了保護傘,有利于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③④符合題意。①②:漫畫不體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整合了新中國民事法律規范,也不體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借鑒了人類法治文明的成果,①②不選。故本題選D。14.D【詳解】①:小齊10歲,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使用自己的微信多次向游戲平臺充值,共支付6212元,因此其購買行為不符合年齡和智力,小齊充值行為應認定無效,①錯誤。②:10歲的小齊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但是他能從事民事活動,②說法錯誤。③:小齊10歲,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小齊的充值行為要有效,必須經過其監護人追認,③正確。④:小齊10歲,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充值行為未得到監護人追認,因此小齊父親請求判令該公司退還充值款,訴求是正當的,應當得到法院的支持,④正確。故本題選D。15.A【詳解】①:王某要求樓上鄰居不要在午休時間彈琴影響其休息屬于民事法律關系的人身關系,①正確。②:甲答應乙一起去購物后反悔,不屬于民法調整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屬于道德約束的范疇,②不符合題意。③:李某與張某系夫妻關系,因感情不和而離婚的財產糾紛屬于民事法律關系的財產關系,③正確。④: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公民與稅務機關不是平等地位,不是民法調整的范圍,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16.B【詳解】①④:民事法律關系是由民法調整的人身和財產關系,商品買賣合同屬于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張某家的狗在小區把李某的兒子咬傷,屬于人身關系,①④符合題意。②:劉某和稅務機關是稅務管理機關與自然人的行政管理與被管理之間的關系,②不符合題意。③:王某在與趙某打架時不慎將趙某打死,屬于刑法調整的范圍,③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17.(1)①將綠色原則確立為民法的基本原則,貫徹了我國憲法關于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要求,貫徹了生態文明思想,貫徹了新發展理念,與我國需要處理好人與資源、生態的矛盾的基本國情相適應。②我國堅持依法治國方略。將綠色原則確立為民法的基本原則,是以良法推動善治,用法治文明推動生態文明的體現。(2)示例:①節約糧食,拒絕浪費。②綠色生活,低碳出行。18.我國民法典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金不昧不僅是一項道德要求,也是一項法律義務。同時民法典規定,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小林在歸還遺失物時,失主有按照約定給付500元的義務。因此,小林父母認為應當接受失主的500元酬謝是有法律依據的,是符合法律規定的。小林接受或者放棄酬金都是其權利,小林若放棄酬金體現了其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依法行使權利與拾金不昧的道德要求并不矛盾。所以,小林覺得如果收錢就不是拾金不昧了的想法是不正確的。19.(1)此行為完全有效。因為購車行為發生時張某已滿18周歲,已經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法律行為,無需征得其父母同意。張某車禍死亡是在購車行為成立之后,這不影響他在此前所做出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2)本案中買賣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分別為:①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是張某和李某。②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雙方買賣的標的物,即汽車。③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是張某和田李某之間的權利與義務關系。20.(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條規定:“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民法調整的對象為平等主體,內容為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2)某有限責任公司的權利是獲取貸款資金即50萬元以支持公司的運營和發展;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使用貸款。某有限責任公司的義務是按照合同約定的利率和還款方式按時償還貸款本金和利息。某銀行的權利是收取貸款本金和利息;對貸款的使用進行監督和管理。某銀行的義務是按照合同約定向有限責任公司提供貸款資金即50萬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