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主題四 陸地和海洋[2024石家莊橋西模擬]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船隊首次完成“環球航行”,下圖是麥哲倫環球航行路線圖,據此完成下面兩題。1.從圖上看麥哲倫船隊從歐洲出發后最先到達的大洲是( )A.南美洲 B.非洲 C.亞洲 D.北美洲2.如果現代從西班牙出發進行環球航行,A到B這一段可以選擇更便捷的航海路線是( )A.馬六甲海峽 B.麥哲倫海峽C.蘇伊士運河 D.巴拿馬運河[2024唐山古冶模擬]陸半球是指陸地分布最集中的半球(如下圖)。據此完成下面三題。3.陸半球中心甲點的經緯度是( )A.(0°,0°) B.(90°N,0°)C.(60°N,0°) D.(38°N,0°)4.陸半球上( )A.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B.陸地面積不足全球陸地面積一半C.海、陸面積比為7∶3D.南半球陸地面積大于北半球陸地面積5.在陸半球中可以找到( )①五大洲 ②七大洲 ③四大洋 ④三大洋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2024邯鄲永年一模]在山西地質博物館的遠古物種展廳中,展示有“中國肯氏獸動物群”化石標本。肯氏獸化石在中國、南非以及美洲大陸等地均有發現。讀東西半球示意圖,完成下面兩題。6.下列數字序號所示的大洲,暫未發現肯氏獸化石的是( )A.① B.② C.④ D.⑤7.肯氏獸是2億年前的陸生動物,它們的化石卻遠隔重洋,下列解釋比較合理的是( )A.動物遷徙 B.氣溫變化 C.降水變化 D.大陸漂移[2024廊坊三河模擬節選]山西省海拔最高點為五臺山的北臺葉斗峰,海拔3 061米,素有“華北屋脊”之稱。山上有一種疊層石,帶有奇異的花紋,紋理看上去就像一本書的側面,有層層的書頁。在它的紋理中,地質學家們發現了一種遠古藻類生命的痕跡。下圖示意疊層石,據此完成下面三題。8.在五臺山的巖層中發現了藻類生命的痕跡,說明( )A.五臺山曾經是一片汪洋 B.五臺山在遠古時期氣候炎熱C.五臺山曾經有火山噴發 D.五臺山很早就有人類活動9.目前,能合理解釋這一現象的理論是( )A.風成說 B.大陸漂移假說C.板塊構造學說 D.生物進化學說10.能反映這種地理現象的詞語是( )A.愚公移山 B.刻舟求劍 C.滄海桑田 D.女媧補天[2024石家莊一模]2024年1月1日,日本能登半島發生7.6級地震,導致地殼大幅變動。如圖為此區域部分海岸線地震前(左)和地震后(右)的衛星影像。據此完成下面三題。11.此次地震造成該區域( )A.海平面上升 B.海岸線向陸地推進C.陸地面積增大 D.地面塌陷陸地下沉12.日本多地震,主要是因為( )A.地處板塊邊界 B.位于板塊內部C.海陸變遷頻繁 D.山地丘陵廣布13.地震發生時,在樓房高層中的人們應( )A.坐電梯下樓 B.從窗戶跳出C.找墻角蹲下 D.打電話求救1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冰島是位于歐洲西北部的島國,全國活火山多達30座,冰川面積占1.1萬平方千米,被人們稱為“冰與火之國”。圖1是六大板塊分布示意圖和冰島地理位置示意圖。圖1材料二 珠穆朗瑪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2020年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峰的最新高程為8 848.86米。材料三 某同學利用鋁盒、海綿、蠟燭、水等材料設計了一個模擬地球板塊運動的實驗來演示板塊的運動,如圖2所示。圖2(1) 結合材料并利用所學知識,解釋冰島被稱為“冰與火之國”的原因。(2) 材料三實驗中發現蠟燭加熱區的水流上升,兩塊海綿向左右兩側方向運動。該實驗模擬的板塊運動形式為____(填“張裂”或“碰撞”),下列地理現象與該模擬實驗原理相似的是______(單項選擇)。A.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B.地中海縮小C.紅海不斷擴張D.太平洋不斷縮小(3) 通過實驗,同學們嘗試繪制板塊運動思維導圖,請將該圖填寫完整。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4) 分析喜馬拉雅山脈不斷長高的原因。主題四 陸地和海洋1.A 2.D3.D4.A[解析]無論是水半球還是陸半球,地球任何兩個大小相等的半球, 海洋面積總是大于陸地面積,A正確;陸半球是陸地分布最集中的半球,陸地面積約占48%,海洋面積約占52%,B、C錯誤;陸地集中于北半球,南半球陸地面積小于北半球陸地面積,D錯誤,故選A。5.C[解析]結合圖示來看,圖中陸半球可以看到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五個大洲,①正確、②錯誤;陸半球可以看到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四個大洋,③正確、④錯誤。6.C[解析]從題干材料知,肯氏獸化石在中國、南非以及美洲大陸等地均有發現。①為亞洲,中國所在的大洲;②為非洲;④為南極洲,未發現肯氏獸化石;⑤為南美洲。7.D8.A[解析]由材料可知,在五臺山的巖層中發現了藻類生命的痕跡,可能說明五臺山曾經是一片汪洋。藻類通常是水生生物,它們的存在暗示五臺山曾經存在水體,如湖泊或海洋。9.C10.C11.C[解析]觀察圖片,深色為海洋,淺色為陸地。該區域東側是陸地,西側為海洋;與地震前海岸線相比,地震后海岸線附近的陸地面積有明顯的增大。12.A13.C14.(1) 冰島位于亞歐板塊(或歐亞板塊)和美洲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冰島地處高緯度地區,靠近北極圈,冰川面積廣。(2) 張裂; C[解析]觀察發現,實驗中蠟燭加熱區水流上升,兩塊海綿向左右兩側方向運動,就如兩個板塊受張力作用而向兩側運動,模擬的是板塊的張裂運動。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地中海縮小、太平洋不斷縮小都是板塊碰撞擠壓導致的,A、B、D錯誤;紅海不斷擴張是板塊張裂運動導致的,C正確。(3) 碰撞擠壓; 交界處(4) 喜馬拉雅山脈位于亞歐板塊(或歐亞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兩板塊不斷碰撞擠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