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南陽市第三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地理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選擇題)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0小題,共20分。1. 下列詩句中,形象地反映了我國北方地區冬季景觀是( )A.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B.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C.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D.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讀我國局部地區鐵路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2. 川藏鐵路經過的地形區有( )①四川盆地 ②橫斷山脈 ③青藏高原 ④黃土高原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3. 青藏鐵路和川藏鐵路都經過的區域是( )A. 長江、黃河水源地 B. 高原氣候區和半干旱區C. 內流區和外流區 D. 地勢第一和第二級階梯(傳統技藝)水族馬尾繡流傳于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是一種以馬尾為重要原材料的刺繡技藝,入選了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讀三都水族自治縣位置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4. 三都水族自治縣位于我國( )①第一級階梯②東南丘陵③云貴高原④第二級階梯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5. 西南矮馬是水族人民傳統的運輸工具,其原因是( )A. 當地植被豐富,適宜養馬 B. 當地馬匹數量多C. 馬體型小,適宜在崎嶇山道運輸 D. 馬耐饑渴,適宜長途運輸家住河北的棉農小張去新疆參觀棉花收摘。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6. 在新疆小張發現棉農出工和收工時間都比家鄉晚2個小時左右,從地理的視角看其主要原因是( )A. 新疆地處內陸,白天比家鄉更為炎熱B. 由于地球自轉,導致的時間差異C. 兩地距離遙遠,生活習慣存在差異D. 海拔較高,日落較晚7. 下面是小張在新疆棉區拍攝到的棉花收摘期生產場景照片,表明我國( )①農業生產已經全部實現機械化②科技進步,提高了農業機械化水平③農業生產效率不斷提高④新疆氣候干旱,只適合大面積種植棉花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讀圖,圖中四條曲線是我國的重要地理分界線。完成下列小題。8. 圖中曲線,表示1月0℃等溫線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9. 關于圖中四條曲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甲線以南地區作物熟制為一年兩至三熟 B. 乙線以西地區的農業以種植業為主C. 丙線以東的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 D. 丁線是我國地勢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2020年6月23日,我國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后一顆組網衛星發射成功。這標志著中國經過26年的努力,終于成功建成了100%自主可控的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 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定位功能主要利用的是( )A 經緯網 B. 經線 C. 緯線 D. 赤道11. 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成功建成最重要的因素是( )A. 完善的基礎設施 B. 便利的交通網絡C. 豐富的自燃資源 D. 先進的科學技術傳統民居是反映地方地理環境的一面鏡子。下圖為我國兩地傳統民居的簡筆畫。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2. 兩地民居中( )A. 甲—屋頂坡度較小 B. 甲—臨河流而建C. 乙—建材多用竹木 D. 乙—窗戶均朝南13. 兩地中( )A. 甲—傳統交通工具為馬車B. 甲—地方傳統戲曲為秦腔C. 乙—端午賽龍舟的起源地D. 乙—飲食習俗以面食為主14. 據圖可推斷乙地( )A. 位于秦嶺淮河以北 B. 終年高溫濕潤C. 位于東南沿海地區 D. 河流湖泊眾多近年來,伴隨著我國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車企選擇通過中歐班列運輸汽車至歐洲。2023年11月14日,重慶生產制造的232臺長城汽車通過中歐班列發出。圖為中歐班列部分路線示意。完成下面小題。15. 該趟列車從重慶至烏魯木齊過程中沿途自然景觀變化為( )A. 草原→荒漠→森林 B. 森林→荒漠→草原C. 荒漠→森林→草原 D. 森林→草原→荒漠16. 近些年來我國汽車產業取得卓越成就,在全球汽車產業扮演重要角色。這得益于( )①國內外市場需求不斷增加②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③創新和技術投入不斷加大④廉價勞動力越來越豐富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7. 更多的車企選擇“中歐班列”運輸汽車,是因為它( )A. 比公路運輸更靈活,更方便 B. 比航空運輸費用低,時間短C. 比海洋運輸速度快,更便捷 D. 比管道運輸能耗低,占地少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剛剛建立時,僅有的4艘大驅逐艦中有三艘是用東北地區工業城市命名的,分別是“鞍山號”“撫順號”“長春號”。由此可見當時東北工業在全國的影響力。圖為東北地區略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8. 東北三省重工業發達,其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 )A. 市場 B. 森林資源 C. 科技 D. 礦產資源19. 據圖中礦產資源條件分析,鞍山市主要的工業部門是( )A. 紡織工業 B. 鋼鐵工業 C. 造紙工業 D. 風電工業20. 近年來,傳統工業衰落,東北地區大力發展旅游業,適合該地冬季發展的旅游項目是( )A. 去沼澤濕地保護區觀鳥 B. 欣賞冰雕,體驗冰雪運動C. 騎馬馳騁在綠色的草原 D. 乘船欣賞松花江兩岸風光第Ⅱ卷(非選擇題)二、綜合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30分。21. 讀我國主要種植業和畜牧業分布圖,回答問題。(1)讀圖,我國農業東西部差異,大致以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為界。東部地區主要的農業部門以____、林業、漁業等為主。(2)讀圖,畜牧業主要分布在____(填干濕地區)的草原地區,我國的四大牧區中,①是____牧區,②牧區主要的少數民族是____;③、④牧區主要位于____(地形區)。(3)讀圖,A地區農作物的熟制主要為____,而B地區農作物可一年兩熟或三熟,其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選填“海陸因素”、“緯度因素”或“地形因素”)。(4)讀圖,從自然條件分析在③牧區發展水稻種植業制約因素有哪些____22.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北方地區位于大興安嶺和B__________以東,A__________以南,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和C__________(2)對比齊齊哈爾和濟南兩地氣候資料圖,分析兩地的氣候差異。影響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3)華北平原春旱嚴重,結合濟南氣候資料圖。分析該地區春旱的自然原因。23. 閱讀有關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東北三省作為我國的老工業基地,曾經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但是,目前面臨著資源日趨枯竭、產業結構單一、設備陳舊、技術落后等問題。東北三省的經濟發展后繼乏力,滯后于我國其他許多地區。所以,振興東北工業、發展東北經濟是我國的一個重大課題。材料二 目前,我國東北地區的生態環境達到臨界狀態,重要礦產資源瀕臨衰竭:森林面積減少。材料三 東北地區簡圖。(1)寫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稱:鐵路線A__________;山脈C__________(2)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簡述東北地區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自然條件是__________。(提示:從地形、氣候、土壤三個方面考慮)(3)①地有大片沼澤荒地,過去被稱為“北大荒”,后來通過開墾,變成了“北大倉”,“龍江熟,天下足”,但是國家停止了對①地的開墾,現在又讓它“荒”了,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保護濕地 B. 保護耕地 C. 發展畜牧業 D. 植樹造林(4)②地是我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試分析該地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__________。(提示:從資源、交通、政策等方面考慮)(5)近年來,東北地區經濟衰退,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成為一個熱門話題,下列振興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加大資源勘探力度②發展觀光旅游業③把濕地開墾為耕地④倡導使用清潔能源⑤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⑥突出東北地區重工業發達的傳統特色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②④⑤⑥ D. ①④⑤⑥南陽市第三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地理試題 答案第Ⅰ卷(選擇題)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0小題,共20分。【1題答案】【答案】B【2~3題答案】【答案】2 A 3. B【4~5題答案】【答案】4. D 5. C【6~7題答案】【答案】6. B 7. B【8~9題答案】【答案】8. A 9. A【10~11題答案】【答案】10. A 11. D【12~14題答案】【答案】12. B 13. D 14. A【15~17題答案】【答案】15. D 16. A 17. C【18~20題答案】【答案】18. D 19. B 20. B第Ⅱ卷(非選擇題)二、綜合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30分。【21題答案】【答案】(1) ①. 400 ②. 種植業(2) ①. 干旱區、半干旱區 ②. 新疆 ③. 蒙古族 ④. 青藏高原(3) ①. 一年一熟 ②. 緯度因素(4)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熱量不足,降水少。【22題答案】【答案】(1) ①. 青藏高原 ②. 內蒙古高原 ③. 黃海 (2)緯度因素(3)濟南氣候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季氣溫升高,降水量少,蒸發量大 。【23題答案】【答案】(1) ①. 京哈鐵路 ②. 長白山脈(2)土地資源豐富,平原廣闊;氣候雨熱同期;土壤肥沃;河流眾多,水源充足等(3)A (4)煤、鐵、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便利的交通;較好的工業基礎;優越的地理位置等(5)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