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考點梳理第一步:學習目標整合學習目標 1.學會運用恰當的語言描述人物和場景,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2.學習默讀,認識文學作品對成長的意義,培養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3.把握文化經典研讀基本方法——“誦其言,知其意,明其理”,激發誦讀《論語》的興趣。重難點 品讀重要語句,體會作者在文章中所表達的情感。理解孔子的修身、為學之道,并能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第二步:思維導圖回顧知識第三步:重難知識易混易錯一、字詞積累:(讀音,詞,成語積累)竄(cuàn) 覓(mì) 跪(ɡuì)拗(ǎo) 確(què)鑿(záo) 輕(qīnɡ)捷(jié) 云霄(xiāo) 倘(tǎnɡ)若(ruò) 鑒(jiàn)賞(shǎnɡ) 啄(zhuó)食 和藹(ǎi) 淵(yuān)博(bó)倜(tì)儻(tǎnɡ) 淋(lín)漓(lí) 盔(kuī)甲(jiǎ) 皂(zào)莢(jiá) 桑(sānɡ)椹(shèn) 油(yóu)蛉(línɡ) 蟋(xī)蟀(shuài) 斑(bān)蝥(móu) 攢(cuán) 斂(liǎn) 腦(nǎo)髓(suǐ) 竹(zhú)篩(shāi) 秕(bǐ)谷(ɡǔ) 書(shū)塾(shú) 宿(sù)儒(rú)蟬(chán)蛻(tuì) 狗(ɡǒu)竇(dòu) 錫(xī)箔(bó) 衡(hénɡ)量 吞噬(shì) 擱(ɡē)置 攫(jué)取 沁(qìn)涼 闡(chǎn)釋 悔(huǐ)恨徜(chánɡ)徉(yánɡ) 浩(hào)渺(miǎo) 雕(diāo)鏤(lòu) 諄(zhūn)諄(zhūn)高枕而臥:墊高了枕頭睡覺,形容沒有顧慮。人跡罕至:少有人來。跡,足跡、腳印。罕,稀少。人聲鼎沸:形容人聲喧鬧,像水在鼎中沸騰一樣。茫然無措:面對問題或困境毫無辦法,不知道怎么辦才好。無休無止:指沒完沒了。搜索枯腸:形容竭力思索。氣象萬千:景色多,壯觀。鴉雀無聲:十分安靜,沒有聲音。文學常識積累:1.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小說集《彷徨》《吶喊》《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和雜文集《墳》《熱風》《且介亭雜文》等。他的小說《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于漪:1929年2月7日出生于江蘇鎮江,“人民教育家”獲得者。于漪長期從事中學語文教學事業,致力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推動了全中國語文課程教學綜合性改革。海倫·凱勒:美國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幼時患病,兩耳失聰,雙目失明。作品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老師》4.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山東曲阜)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開創了私人講學之風,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 :“詩、書、禮、易、春秋”(《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5.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詩人,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李杜”。作品風格: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夸張,并慣于采用歷史典故和神話傳說表達感情。作品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等。6.杜甫:(712 年—770 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作品風格:詩風沉郁頓挫,內容廣泛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被譽為“詩史”,他本人也被尊稱為“詩圣”。作品有:《春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三吏”“三別”7.岑參:唐代邊塞詩人代表之一,與高適并稱為“高岑”。作品風格:詩歌意境新奇,風格奇峭,氣勢磅礴,想象豐富,詞采瑰麗,熱情奔放,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8.李益:邊塞詩人代表,唐代最長壽的詩人之一。作品風格:邊塞詩以悲壯婉轉、凝練含蓄見長,尤其善于以含蘊深厚、情景交融的手法,表現戍邊將士復雜的心理活動。答題模式積累:1.中間段的作用:結構上:承上啟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內容上:……先抑后揚,欲揚先抑:先寫……(抑),以……(抑)來襯托/突出……用一系列的動詞:準確而生動地表現了……寫出了……表現了……之情。四、文言文翻譯積累:子:古代對男子的尊稱,這里指孔子。時 習:時,按時。習,溫習。說:說,同“悅”,愉快。知:了解。慍:生氣,惱怒。君子:指有才德的人。日:每天。三:多次。省:自我檢查、反省。為:替。謀:考慮事情。忠:竭盡自己的心力。傳:傳授,指老師傳授的知識。有:同“又”,用于整數和零數之間。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惑:迷惑,疑惑。耳順: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從心所欲:順從意愿。逾 矩:逾,越過。矩,法度。越過法度。溫:溫習;故:舊的知識。新:新的理解和體會。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以:憑借。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殆:疑惑。堪:能忍受。(知之)者:代詞,……的人。好:喜愛,愛好。樂(之者):以……為快樂。飯,吃。飲,喝。水,冷水。疏食:粗糧。肱:胳膊。于:對,對于。焉:于此,“在其中”。善者:好的方面,優點。川:河流。逝:往,離去。如:像。斯:代詞,這,指河水。三軍:軍隊。奪:改變。匹夫:平民百姓。篤:堅守。切問而近思:懇切地發問求教,多思考當前的事情。仁:仁德。省略句:①可以為師矣。“以”后面省略代詞“之”②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動詞“擇”判斷句:①賢哉,回也!②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1.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A.破舊的補丁,成了行軍鍋身上獨特的標記,透過這些標記,往昔的崢嶸歲月似乎歷歷在目。B.昆明湖、萬壽山等在朝霞的映襯下如詩如畫,令人心曠神怡。C.展覽會上的工藝品,琳瑯滿目,美不勝收。D.相比起流光溢彩的都市夜生活,于鴉雀無聲中仰望滿天繁星,既是一種親近自然的體驗,也是一種返璞歸真的生活方式。答案:D解析:鴉雀無聲:形容非常安靜。用在此處,使用對象錯誤,可改為“萬籟俱寂”。2.下所不能作為對《朝花夕拾》中人物形象概括的一項是( )A.壽鏡吾老先生方正博學,比較開明,雖然回答“我”關于“怪哉”的問題時有些不悅,但是回憶起他,魯迅先生的內心仍是充滿了理解與溫情。B.《瑣記》中的衍太太,非常熱心、非常理解小孩子,她幫助“我”解決困難,曾給予“我”很大的幫助,她給童年的“我”帶來了溫暖。C.《阿長與〈山海經〉》中,保姆阿長絮叨粗俗,但她為“我”買來《山海經》。她對“我”質樸的愛,使成年后的“我”對她充滿感激與懷念。D.《范愛農》中的范愛農,內心充滿愛國熱情,但當時的環境使不肯隨波逐流的他窮困潦倒,一腔熱血的他以白眼示人。憶起他,魯迅內心充滿同情和痛惜。整本書閱讀。答案:B解析:B項表述錯誤。衍太太出現在《瑣記》和《父親的病》兩篇文章中。她在魯迅的父親臨死時,一直慫恿他喊父親的名字,鼓勵小孩子吃冰、打旋,慫恿魯迅看春宮圖,唆使魯迅去偷母親的首飾并散布謠言,總盼著鄰家小孩干壞事。總體來說,衍太太是一個心術不正、令人憎惡、自私自利、愛推卸責任的市儈形象。故選B。3.魯迅在《朝花夕拾》中寫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兩位老師,請選擇一位,結合具體內容談談他令魯迅敬仰的原因。答案:壽鏡吾先生;藤野先生(示例)藤野先生,是魯迅在日本仙臺學醫時的解剖學老師,他對魯迅這個外國留學生,不但沒有歧視,還幫助魯迅修改講義、糾正解剖圖,他治學嚴謹,公正真誠,沒有狹隘的民族偏見的高貴品質,令魯迅十分敬仰和懷念。解析:閱讀名著時,需要加強積累,包括人物形象、典型情節等。4.有人評價:“《朝花夕拾》一方面以兒童的視角追憶往昔,一方面又以成人的眼光審視過去。”請參照示例的形式,從下面的供選篇目中任選一篇,結合文章內容寫下你對這句話的理解。供選篇目:《五猖會》《狗 貓 鼠》示例:《瑣記》一文中,作者一方面以兒童的視角回憶了衍太太對孩子們的種種“好”,如鼓勵孩子們吃冰、打旋等;另一方面又以成人的眼光加以審視,發現衍太太其實是一個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心術不正的婦人。答案:(示例1)《五猖會》一文中,作者一方面以兒童的視角回憶了“我”兒時盼望看五猖會的急切與興奮,以及被父親強迫背書時的失落和苦惱;另一方面又以成人的眼光加以審視,批判了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抑和摧殘。(示例2)《狗 貓 鼠》一文中,作者一方面以兒童的視角追憶童年時期“我”的小隱鼠遭受摧殘的經歷,交代了“我”仇視貓的原因;另一方面又以成人的眼光加以審視,表達了對弱小者的同情,以及對當權者的諷刺和憎恨。解析:中要求,仿照示例,要從兒童視角和成人視角分別解讀這兩篇文章。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題。百草園的月色①后院里,就是那個被先生濃墨重彩描繪過的百草園了。②灰藍色的天幕上,有一彎細細的金鉤似的月亮,灑下一片朦朧的月光。一株高大的樹干,濃密的枝葉,辨不清是“高大的皂莢樹”,還是綴滿“紫紅的桑椹”的桑樹。草園里的花草,也辨不清哪兒是“碧綠的菜畦”,哪兒有“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的情態,更難以摘食“覆盆子”那“又酸又甜”的“像小珊瑚珠”一樣的果實了。③月色朦朧。我們這一幫從南方和北方聚攏到一起的先生的學生,現在都散立在月色朦朧的百草園里的草地上,聽一位據說是魯(周)家同族后裔的中年人介紹這座故園的今昔。他說一口紹興的地方話,真是叫北方人大惑莫解,幾乎一個字也聽不懂。朦朦朧朧的百草園,朦朦朧朧的樹,朦朦朧朧的花草,朦朦朧朧的魯鎮的地方語言……④既然聽不懂,我索性不聽了,一個人到園子里去轉悠。我心里似乎并不迫切要求聽到介紹的話,只是想到這兒來走一走、看一看,站那么一會兒,有一次心理感受就滿足了。⑤是啊,百草園,我早就熟悉了,早就背熟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散文,也就熟知這兒的一切了。“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在我心中印下的這幅動人的百草園的圖畫,掐指一算,已近三十年了,今天晚上才得以漫步其境了。⑥時值初夏,夜氣溫爽,聽不到蟬鳴,也聽不見蟋蟀的叫聲。我漫步在草地上,自然地記起學習這篇課文時的情景。⑦語文老師是一位剛從大學中文系畢業的青年,熱情極高,甘肅人,一口南腔北調的普通話,卻把課文朗誦得十分動人……我聽著老師的朗讀,腦海里卻展開了另一幅圖畫:剛剛收割過麥子的南坡上,田塊層疊的坡地上,麥茬兒閃閃發亮,塄坎上和墳地里,野薔薇紅的和白的花兒開得一片燦爛,野葡萄藤蔓一直攀緣到枸杞樹梢上去,酸棗棵子是山坡上最大的家族,那綠色或紫色的螞蚱,總是悄悄地藏躲在酸棗棵子最稠密的枝杈里。我和小伙伴們,頭頂艷陽,腳踩棗刺,整晌整晌地捕捉那可愛的生靈,忘了吃飯,忘了時辰,直到渴得舌頭攪不動,頭上無汗可流,也顧不得到溝底去喝一口泉水……我從來沒有想到過這些生活如此富于意趣。⑧而當我從鄉野跑到城市,坐在高樓上明亮的教室里,聽隴音普通話朗誦“百草園”的時候,オ一下子戳開了記憶的窗戶,喚起對我的百草園——黃土高原之中的南坡——無限豐富有趣的依戀。⑨讀先生的這篇文章的時候,尚在我的少年時期,人生的那個充滿幼稚心理的時期,極易與它所表達的感情產生共鳴。⑩當我漫步在向往了近三十年的百草園中時,已經是個頂禿而須密的中年人了,而心境卻一下子返回到了童年…… 哦!我的向往中的南國的先生的百草園! 哦!我的遙遠的北方家鄉的黃土高原之中的南坡……(選自陳忠實《我的行走筆記》,有刪改)5.閱讀全文,完成下面的表格。不同情境下的“百草園” 特點 情感①_________________ 朦朧 ④_________________印在“我”心中的百草園 ③_________________ 向往②_________________ 充滿意趣 ⑤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月色下的百草園;②南坡生活中的百草園;③動人;④滿足;⑤懷念(依戀)解析:由第③段中“月色朦朧……朦朦朧朧的百草園……”可知,第①空應填“月色下的百草園”;由第⑦段中“我聽著老師的朗讀,腦海里卻展開了另一幅圖畫:剛剛收割過麥子的南坡上……”可知,第②空應填“南坡生活中的百草園”;由第⑤段中“在我心中印下的這幅動人的百草園的圖畫”可知,第③空應填“動人”;由第④段中“有一次心理感受就滿足了”可知,第④空應填“滿足”;由第⑧段中“才一下子戳開了記憶的窗戶,喚起對我的百草園——黃土高原之中的南坡——無限豐富有趣的依戀”可知,第⑤空應填“懷念(依戀)”。6.結合語境,按要求賞析句子。①灰藍色的天幕上,有一彎細細的金鉤似的月亮,灑下一片朦朧的月光。(從修辭的角度賞析)②朦朦朧朧的百草園,朦朦朧朧的樹,朦朦朧朧的花草,朦朦朧朧的魯鎮的地方語言……(從詞語運用的角度賞析)答案:①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月亮比作細細的金鉤,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月亮細、彎的特點,含蓄地展現了百草園月色的朦朧之美。②“朦朦朧朧”寫出了月色下百草園的朦朧美,也含蓄地表達出作者初到南方語言上的不適應。此處“朦朦朧朧”反復使用,增強了語言的節奏感。解析:①根據題中的提示,先判斷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由“金鉤似的月亮”可知,本句把“月亮”比作“金鉤”;再結合語境,分別指出一般作用(生動形象)和特殊作用(表現了景物……的特點)。②可從“朦朦朧朧”的意思入手,結合詞語運用(如疊詞、反復等)作答即可。7.讀到 段時,兩位同學展開了討論,請你參與討論,說說你的看法。語語:第 段多余,刪去不影響什么,文章還更加精練呢!文文:我覺得它對主旨表達有一定的作用,不可以刪!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可以刪去。這一段寫“我”懷念故鄉的南坡,和第 段句式一致,增強了情感表達的效果,升華了主題,使文章結構完整。解析:首先表明不能刪去,再結合上下文分析原因,如句式的一致、主題的升華、結構的完整等。8.本文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都寫到了百草園的生活,請結合相關內容簡析兩篇文章所表達的不同情感。答案:本文通過描寫百草園的夜色,表達了對魯迅先生的崇敬之情,并引發了“我”對南坡富有意趣的童年生活的懷想。《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寫了百草園趣事,表達了魯迅對百草園的喜愛之情。解析:根據第⑨段中“讀先生的這篇文章的時候……極易與它所表達的感情產生共鳴”和第 段中“哦!我的向往中的南國的先生的百草園”分析,本文通過描寫百草園的夜色,表達了對魯迅先生的崇敬之情;根據第⑦段中“我聽著老師的朗讀,腦海里卻展開了另一幅圖畫……”分析,本文引發了“我”對南坡富有意趣的童年生活的懷想。根據《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以及穿插其間的“美女蛇”的傳說和冬天雪地捕鳥的故事等分析,百草園具有趣味性和神秘感,確實是一個樂園,表達了魯迅對百草園的喜愛之情。閱讀《〈論語〉十二章》,完成下題。9.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①學而時習之( )②吾日三省吾身( )③五十而知天命( )④博學而篤志( )答案:①按時溫習;②多次進行自我檢查;③上天的意旨;④堅定志向解析:“時”在這里是名詞作狀語,“三”泛指多次。10.下列選項中加粗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A.不亦樂乎 悶悶不樂B.擇其善者而從之 多多益善C.學而不思則罔 思前想后D.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半信半疑答案:D解析:A.快樂。B.好。C.思考。D.誠信;相信。11.把下面的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答案:吃粗糧,喝冷水,彎起胳膊當枕頭,快樂也就在其中啊。解析:飯:吃。疏食:粗糧。水:冷水。肱:這里指胳膊。12.你怎樣理解孔子對富貴和貧窮的態度?答案:孔子并不排斥富貴,但以不正當的手段獲取的富貴是不可取的;如果不能獲得富貴,就應該學會安貧樂道,在貧困中修養身心,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質。解析:“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即表明了孔子對待富貴的態度。據此,用自己的話作答即可。注意語言要簡潔。13.以下是兩章是有關修身的,請選擇其中一章,談談你從中得到的啟發。①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②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答案:(示例1)選擇第①章。啟發:我們應學習和借鑒古人安貧樂道,不過分追求物質享受,努力學習,不斷進步的美好品質。(示例2)選擇第②章。啟發:我們要確立自己的志向,在實現理想抱負的過程中矢志不渝。解析: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從“修身”的角度闡述得到的啟示。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述而》)14.下列對句子中加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人不堪其憂 堪:能忍受B.回也不改其樂 改:改變C.飯疏食 飯:米飯D.曲肱而枕之 曲:彎曲答案:C解析:飯:名詞活用作動詞,吃。1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答案:用非道義的手段得到的富貴,對于我來說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樣。解析:而:表修飾。且:表并列。于:對,對于。如:像。16.選文是如何突出顏回安貧樂道的高尚品德的?答案:運用對比的手法,將一般之人“不堪其憂”與顏回“不改其樂”進行對比,來突出顏回安貧樂道的高尚品德。解析: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安貧樂道,顯然運用了對比的手法。17.結合下面的鏈接材料,概括孔子的利欲觀,并說說這種觀念對我們有何啟示。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論語 里仁》)答案:選文和鏈接材料都反映了孔子不接受不符合道義的榮華富貴的觀念。啟示:我們要通過正當手段和途徑去獲取財富和社會地位,否則寧可清貧,也不能喪失良心和尊嚴。解析:第一間,根據選文中的“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和鏈接材料中的“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可知,孔子的利欲觀是不接受不符合道義的榮華富貴。第二問,開放性試題,結合現實,言之成理即可。[參考譯文][鏈接材料]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如果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們,君子就不會去享有。貧窮與卑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如果不用正當的方法去擺脫它們,君子就不會去擺脫。君子如果喪失了仁德,又怎么能成就好的聲名呢?君子即使一頓飯的時間,也不會背離仁德;即使在最緊迫的時刻,也一定按照仁德辦事;即使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會按仁德做事。”第四步:單元核心素養對接中考語言建構與運用:掌握字音字形、了解漢字演變歷程,積累主要詞語含義,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思維發展與提升:欣賞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能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審美鑒賞與創造:能借鑒他人的經驗調整自己的表達,能根據需要,運用積累的語言進行口頭或書面的表達。寫作要有真情實感,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和思考,力求有創意。文化傳承與理解: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累文言文實詞虛詞,拓展文化視野,增強文化自覺,提升文化自信。1.[黑龍江省哈爾濱市2023屆中考]下面情境下,語言表達最準確、得體的一項是( )【情境】班級轉來一位新同學,他整日一言不發,也不參與課堂小組討論。作為同桌,你想勸他參與到討論中來。你對他說:A.“小組討論人人都要發言,你有什么特殊的?你必須說話!”B.“小組討論是大家思維碰撞的過程,我們特別期待你能參與。C.“你現在學習成績不好,難道想拖我們小組的后腿嗎?”D.“你一言不發,是想念原來的同學了吧?你真重情義呀!”步入初中,我們迎來了嶄新的生活,學校特為我們開展了《朝花夕拾》名著閱讀及交流活動,快和小語一起完成任務吧!2.[活動一:好書推薦]《朝花夕拾》推薦活動火熱進行。小語想邀你參加《朝花夕拾》的推薦會,請你從下表中任選一個角度,結合具體的名著內容,寫一則推薦語。(150字以內)序號 推薦角度 參考篇目① 童趣與溫情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② 批判與思考 《〈二十四孝圖〉》《五猖會》《無常》③ 洞察與抉擇 《父親的病》《藤野先生》3.[活動二:創編展演]小語與同學排演了一幕以“對話魯迅”為主題的話劇。舞臺上,只見他穿著舊馬褂、破布鞋,一身寒素。他向魯迅道出了自身經歷:因為沒有了學費,不能再留學,便回來了;回鄉后,受到眾人的輕蔑、排斥和迫害;只能躲在鄉下,教幾個小學生糊口……你知道小語表演的是《朝花夕拾》中的哪個人物嗎?在魯迅心中,“他”是個怎樣的人?[湖南省益陽市2023屆中考]2023年5月,“中國作家益陽文學周”系列活動在益陽舉行,“文學名家進校園”“文約清溪”采風、“文學之鄉”授牌、“文學賦能鄉村振興”等活動異彩紛呈、反響強烈。受此啟發,學校決定開展“校園文學周”主題活動,請你完成下面的任務。(1)學校就如何辦好“校園文學周”活動面向全校師生征求意見,請你從活動內容與形式等方面寫出兩條建議。(2)王老師是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活動中,你們班準備邀請王老師給同學們作一次文學講座,如果你代表班委會去請他,請寫出你見到王老師后想說的話。(3)在活動中,你班同學一起觀看了著名作家王蒙在益陽講授的“清溪一課”視頻,當89歲高齡的王蒙說到“能寫一天我就寫一天,能寫一個小時我就寫一小時,我愿意為文學做我力所能及的一切”時,課堂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請談談你聽了這句話的感受,不少于100字。4.小語與小文學習了課文后,進行了下面的對話。請你根據課文內容將其補充完整。小語:學習了本課后,我很受啟發。有時候同學不理解我,我就愛生氣,其實這是不對的,我應該以“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自勉。小文:對啊,我們要向孔子學習,還要向身邊有長處的人學習,因為“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小語:對了,說到學習,我們既要珍惜時間,因為“⑤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又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將學習與思考結合起來,因為“⑦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小文:小語,遇到你這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真好,盡管咱們兩家相距甚遠,但就如孔子所說:“⑨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5.三味書屋里的戒尺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是讓當時學生最怵的打手板“法器”。后來,隨著新學的興起,私塾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戒尺也隨之而去。如今,網上又熱銷起戒尺,不少人認為這是“開歷史倒車”。請結合下圖(當下的戒尺),說說你的看法。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數學課堂里的作文競賽曾利華①那時的他,家里窮得揭不開鍋,每學期的學費都是父母東拼西湊才湊足的。雖然遠在十里之外的小鎮上學,但從未向父母開口索要過一分零花錢。寄宿在校,他吃的是母親腌制的咸菜。②全班五十多個學生,只有他沒有文具盒,更不用說一些必備的學習用品。③寒冬漫入校園的時候,就要學幾何知識了。新來的數學老師要求每個學生都必須備齊三角板、量角器、直尺和圓規這“四件套”,同時宣布,一周后將進行檢查。④三天過去后,他就發現,不少同學都購買了各式各樣的“四件套”。看到一些同學們用“四件套”繪出的那些美麗而神奇的幾何圖案時,他的眼里閃過如流星一般的羨慕。為了掩飾自己的感情,他很快轉過頭向窗外望去。透過玻璃,他看到了一片淡黃的樹葉從高高的樹梢悄然飄落,在風中不停地打著旋兒。⑤他很想擁有自己的“四件套”,他渴望用“四件套”繪出自己心中美麗的圖案。但這種渴望對于他來說,卻是奢侈的。⑥上課的鈴點響了,很快就到了教學老師檢查同學們“四件套”的時間。他把頭深深地埋進書時,卻一個字也未看進去。他甚至希望教學老師不要靠近他的課桌。⑦但數學老師檢查得相當仔細,似乎要做到一個不漏。終于,數學老師穩健的步伐在他身旁停了下來。數學老師彎下腰來,附在他耳旁,輕輕地詢問:“你,忘了買嗎?”⑧他的臉倏地紅了,脫口而出,聲音卻細若蚊絲,“我沒……可是……”⑨他吞吞吐吐,無法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他也不想告訴數學老師,因為近段時間母親患了風寒,入院治療都困難不已,自己根本就不曾向父母說過要購置學習用品的事情。⑩數學老師也不再深究原由,只是輕輕地“噢”了聲,便徑自離開了他的座位。但他的心卻無法平靜下來,只有自己沒有買幾何學習用品,數學老師會在班上宣布嗎? 出乎意料的是,檢查過后,數學老師卻微笑著對全班同學購置“四件套”的積極性給予了充分肯定,只字未提他的事。這讓忐忑不安的他放下了懸著的心,他翻開書,正要準備聽課。數學老師卻宣布:“在學習圓的知識之前,我們搞一次‘繪圖·作文’競賽活動,要求用自己的圓規繪一個圓,然后用詞語描繪圓,優勝者可是有獎的呵!” 這是一道富有吸引力也頗有難度的作文題,因為圓的知識尚未學習,但卻要用豐富的想象和美麗的詞語來描繪圓。 同學們都用圓規畫出了美麗的圓,然后開始絞盡腦汁作文。沒有圓規的他,悄悄揭下墨水瓶蓋,用筆沿著瓶蓋邊緣,畫了一個并不完美的圓,那線條如鋸齒一般,凸凹不平。看著這有點像齒輪的圓,他寫下了:圓是開放在幾何圖形中最美的花朵,圓的世界是豐盈的,沒有缺陷,但閉塞的圓,也是無奈和孤寂的! 他很快就忘了這次競賽,令他不曾想到的是,僅僅幾天時間,數學老師便公布了競賽結果,而他居然獲得了第一名。更讓他高興的是,獎品也似乎專門為他而設計——那是他日夜渴望擁有的“四件套”。他抑制住內心的激動,從數學老師手中接過獎品,然后握住數學老師伸過來的右手,他感到,數學老師那遒勁有力的大手是那樣的溫暖,就像冬天里的一盆爐火,瞬間溫暖了他的全身…… 那個學期,這“四件套”不但助他學好了幾何知識,而且放飛了他心中的夢想。 后來,他上了一所大學,選擇了美術系。畢業后又進入了一家廣告公司,專門從事圖案設計,并且成為了著名的廣告設計師。此時的他,已經很少再用“四件套”,他的不少創意與設計,都是通過電腦直接完成的。但那已經無比陳舊的“四件套”,他一直小心而完好地保存著,他一輩子也不會忘記,在那個寒冷的冬天,一個年輕的數學老師曾經專門為他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作文競賽。6.通讀全文,理清文章脈絡,完成下列表格。故事情節 “他”的情感老師布置購買“四件套” (1)(2) 忐忑老師獎勵“四件套” (3)“他”保存“四件套” 感恩7.賞析文中畫框的句子。(1)數學老師彎下腰來,附在他耳旁,輕輕地詢問:“你,忘了買嗎?”(從用詞角度)(2)他感到,數學老師那遒勁有力的大手是那樣的溫暖,就像冬天里的一盆爐火,瞬間溫暖了他的全身……(從修辭角度)8.第④段中畫線的句子是否可以刪掉?請你結合上下文說明理由。透過玻璃,他看到了一片淡黃的樹葉從高高的樹梢悄然飄落,在風中不停地打著旋兒。9.假如文中的數學老師被評為“最受歡迎教師”,請你參照下面示例給他寫一段頒獎詞。(不少于50字,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張玉滾頒獎詞]扁擔窄窄,挑起山鄉的未來。板凳寬寬,穩住孩子們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執鞭上課。艱難斑駁了歲月,風霜刻深了皺紋。有人看到你的滄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輕的心。[張玉滾事跡]張玉滾,河南省鎮平縣一名鄉村教師,扎根深山17年。他是全能教師,不僅能上文化課,還能從山外用扁擔挑來學習用品,平時還給學生做飯、縫補、治病,樣樣在行。2019年榮獲“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稱號。答案及解析1.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語言表達得體。A項,“你有什么特殊的?你必須說話!”語氣生硬,不得體。C項,“你現在學習成績不好,難道想拖我們小組的后腿嗎?”語氣強硬,不得體。D項,“你一言不發,是想念原來的同學了吧?你真重情義呀!”語氣強硬,不得體。2.答案:(示例1)《朝花夕拾》充滿童趣與溫情,百草園是“我”兒時的樂園,那里有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那里有輕捷的叫天子、肥胖的黃蜂,那里有油蛉低唱、蟋蟀彈琴……樂趣無處不在;在《阿長與<山海經>》中,純樸善良的保姆阿長為“我”買來了夢寐以求的《山海經》,多么溫情。(示例2)《朝花夕拾》中有作者的批判與思考。如《<二十四孝圖>》,通過寫“我”不喜歡“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的故事,批判了那種不顧人情甚至滅絕人性的所謂的“孝道”;如《五猖會》,通過寫“我”興奮地期盼看五猖會,父親卻強迫“我”背《鑒略》,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的傷害,引人深思。(示例3)《朝花夕拾》中有作者的洞察與抉擇。如《藤野先生》中,“匿名信事件”和“看電影事件”不僅揭露了那些日本“愛國青年”的丑惡面目,也寫出了“我”“棄醫從文”的動因,影響了“我”人生的抉擇。解析:從給定的角度,結合具體的作品內容擬寫,要有自己的分析與思考。3.(1)答案:小語表演的是范愛農。魯迅在文中回憶和悼念了青年時代的摯友范愛農,他們從初期的針鋒相對,到后來兩人有共同的話題。范愛農是一個內心愛國、有進步思想、追求自由平等,但因為長期受到封建思想及封建主義的壓迫,無法表達內心的新青年。解析:根據題中所給出的情節判斷,小語表演的這個人是范愛農;結合這篇文章的內容,把握范愛農的性格特征。(2)答案:例如:①召開“校園文學周”主題班會;②設計“最美文學”校園手抄報。解析:本題考查提建議。這是一道開放型題目,沒有固定的答案,所提建議緊扣“文學”,且合理可行即可。(3)答案:例如:王老師:您好!久聞您的大名,我們班的同學都非常喜歡您的作品,我代表班委會想邀請您于本周三下午3點來我們班作一次講座,您時間方便嗎?解析:本題考查語言表達能力。作答時注意語言禮貌得體。4.答案:例如:著名作家王蒙的話讓我明白了學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遠。在人生的每個站點都有著不同的風景等著我們去發現和觀賞,只有專注于探索,堅持不懈,為自己熱愛的事業付出滿腔熱情,才能讓自己的人生每個階段都變得更有價值。我也要向這些大師和偉人看齊,不斷修煉自己,提升自己。解析:本題考查談感受。“能寫一天我就寫一天,能寫一個小時我就寫一小時,我愿意為文學做我力所能及的一切體現的是著名作家王蒙的執著和堅持不懈以及對文學的熱愛。作答時可選一個角度來分析,同時要注意字數要求。5.答案:①人不知而不慍②不亦君子乎③三人行④必有我師焉⑤逝者如斯夫⑥不舍晝夜⑦學而不思則罔⑧思而不學則殆⑨有朋自遠方來⑩不亦樂乎6.答案:我認為,當下熱銷的戒尺刻了很多古代訓誡語錄,不再是打手板的“法器”,而是象征著一種敬畏,希望借由戒尺警醒學生,自我約束,提升修養。所以,這不是“開歷史倒車”。解析:結合當下熱銷的戒尺的性質談看法,言之有理即可。7.答案:(1)渴望(羨慕);(2)老師檢查“四件套”;(3)高興(激動)解析: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與概括。第(1)空:根據故事情節“老師布置購買‘四件套’”和第⑤段“他很想擁有自己的‘四件套’,他渴望用‘四件套’繪出自己心中美麗的圖案”可知,“他”的情感是:渴望(或:羨慕)。第(2)空:根據“他”的情感“忐忑”和第⑥段“上課的鈴點響了,很快就到了數學老師檢查同學們‘四件套’的時間”、第⑦段“但數學老師檢查得相當仔細,似乎要做到一個不漏”,故事情節可概括為:老師檢查“四件套”。第(3)空:根據故事情節“老師獎勵‘四件套’”和第 段“更讓他高興的是,獎品也似乎專門為他而設計——那是他日夜渴望擁有的‘四件套’。他抑制住內心的激動,從數學老師手中接過獎品”可知,“他”的情感是:高興(或:激動)。8.答案:(1)“彎腰”“附”“詢問”等動詞細致地寫出了老師詢問學生時的情態,表達出對學生自尊的呵護。(2)運用比喻的手法,將老師溫暖的手比作爐火,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在那個寒冷冬日,老師所給予的關愛、鼓舞。解析:本題考查句子賞析。注意先明確手法,再結合上下文具體分析特點和感情。(1)要求從用詞角度進行賞析。根據文章第⑦段句子“數學老師彎下腰來,附在他耳旁,輕輕地詢問:‘你,忘了買嗎?’”其中,“彎腰”“附”“詢問”等詞為動詞,因此可判斷運用了動作描寫,結合上文第⑥段“很快就到了教學老師檢查同學們‘四件套’的時間”可知,這里的一系列動詞細致描寫了數學老師檢查到他這里時的表現;結合第 段“數學老師卻微笑著對全班同學購置‘四件套’的積極性給予了充分肯定,只字未提他的事”可知表現數學老師對他自尊的呵護。(2)要求從修辭角度進行賞析。根據第 段“他感到,數學老師那遒勁有力的大手是那樣的溫暖,就像冬天里的一盆爐火,瞬間溫暖了他的全身”一句中“就像冬天里的一盆爐火”可以判斷運用比喻的手法,將老師溫暖的手比作爐火,爐火給人溫暖,這一比喻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在那個寒冷冬日,老師所給予的關心和鼓舞。9.答案:不能刪掉。理由:這句話寫黃葉飄落,通過環境描寫,渲染凄冷的氛圍,烘托出他的無奈、孤寂。解析:本題考查環境描寫的作用。環境描寫的作用有: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點明時間地點背景、推動情節發展、揭示文章主旨。回答此類題,要先明確態度:不能刪掉,再具體分析效果。根據第④段“透過玻璃,他看到了一片淡黃的樹葉從高高的樹梢悄然飄落,在風中不停地打著旋兒”一句描寫黃葉飄落的情景,“淡黃的樹葉”“悄然飄落”渲染了凄涼的氛圍;根據第④段“看到一些同學們用‘四件套’繪出的那些美麗而神奇的幾何圖案時,他的眼里閃過如流星一般的羨慕。為了掩飾自己的感情,他很快轉過頭向窗外望去”可知,他當時的情感應是無奈、孤寂,環境描寫也起到了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12.答案:你彎腰附耳的輕問呵護了學生的自尊,你別開生面的競賽放飛了學生的夢想,你巧妙給予的關愛溫暖了學生的一生。你是光,你是熱,你是智慧的化身。解析:本題考查寫作頒獎詞。頒獎詞要求高度概括人物事跡,語言凝練、有表現力。示例:你用競賽維護了學生的自尊,你的四件套為學生種下了夢想的種子,你如火爐般照亮了孩子前行的路,你是傳道者,更是領路人。例題解析對接中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