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考點梳理第一步:學習目標整合學習目標 1.學習敘事類散文刻畫人物的藝術手法,能夠根據文本分析出人物形象。2.發掘生活細節,從中體會人間至愛親情,抓住記敘文的六要素,把事情寫清楚、寫具體;學會運用生動的語句,感人的細節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3.積累文言實詞虛詞,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養。重難點 從描寫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等語句中,歸納人物形象,領悟蘊含的深沉情感。2.掌握“要素思路理清楚,真人真事抒真情,典型細節寫具體”這三種記事方法。第二步:思維導圖回顧知識第三步:重難知識易混易錯一、字詞積累:(讀音,詞,成語積累)癱瘓(tān huàn ) 暴怒(bào nù ) 沉寂(chén jì ) 侍弄(shì nònɡ )捶打(chuí dǎ ) 憔悴(qiáo cuì ) 央求(yānɡ qiú ) 訣別(jué bié )淡雅(dàn yǎ ) 絮絮叨叨(xù dāo ) 翻來覆去(fù )分歧(fēn qí ) 取決( qǔ jué ) 一霎(shà ) 粼粼(lín )各得其所(suǒ ) 煎熬(jiān áo ) 嫩芽(nèn yá ) 咕咕(ɡū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訣別:分別(多指不易再見的離別)。翻來覆去:來回翻身。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別高興。絮絮叨叨:形容說話煩瑣啰唆。各得其所:每一個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適的安頓。文學常識積累:1.史鐵生:雙腿癱瘓,后來又患腎病并發展到尿毒癥,需要靠透析維持生命。自稱“職業是生病,業余在寫作”。作品有: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命若琴弦》《務虛筆記》,散文《我與地壇》《合歡樹》《病隙碎筆》等。作品風格:深沉、寧靜、平和,同時展現平淡質樸、意蘊深沉的特點。2.莫懷戚:筆名周平安、章大明,當代作家,重慶作協副主席。作品有:《詩禮人家》《經典關系》。作品風格:注意發掘生活中的情趣,頗富人情味。3.泰戈爾:印度作家,詩人,諾貝爾獎獲得者作品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作品風格:他的詩,風格秀麗、感情醇厚、意象生動、韻律優美、文字雋永。愛、歡樂、光明是他歌唱的永恒主題。4.冰心:原名謝婉瑩。作品有:《繁星》《春水》《寄小讀者》《櫻花贊》作品風格:以細膩溫柔而又微帶憂愁的情調,輕倩靈活而又含蓄不露的筆調寫童心、母愛和自然,語言清新雋麗,耐人尋味。既有白話口語的樸素流暢,又兼備文言特有的簡潔凝練。5.《世說新語》是由南朝宋(朝代)臨川王劉義慶(人名)組織編寫的一部志人小說集。答題模式積累:1.動作/語言/細節/神態……等描寫手法:運用動作、語言描寫……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質(有時還推動情節的發展)。插敘的作用(1)補充交代……背景/經歷/事件。(2)解釋說明……(3)使文章脈絡清晰。(4)推動情節發展,為下文作鋪墊。(5)突出中心,深化主題。(6)豐富文章內容,使情節更加完整。(7)讓情節有波瀾,結構富有變化,避免平鋪直敘。(8)使文章結構緊湊。(9)突出人物的性格,刻畫人物形象3.景物描寫的作用(1)交代故事地點、環境、背景等(2)渲染氣氛(3)反應人物特點,烘托心情,抒發情感(4)推動情節,為下文做鋪墊(5)深化主旨4.對稱句(1)從語意表達上看,增加了思想內涵的張力,引人注意,耐人尋味;(2)從語音美感上看,句式整齊,富有對稱美,兩句互相映襯,富有情趣。5.題目的作用/題目好在哪?(1)簡約/神秘/有吸引力……(2)點明寫作對象和主要內容;貫穿全文的線索;揭示情感;設置懸念;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留給讀者以想象和思考的空間。(作答時注意聯系文章內容)文言文翻譯積累:1.內集:把家里人聚集到一起;2.兒女:兒女,泛指小輩(古今異義);3.講論:講解、討論;4.文義:文章的義理;5.俄而:不就,一會兒;6.欣然:高興地樣子;7.何所似:像什么(倒裝);8.差可擬:大體可以相比;9.未若:不如;10.因風:乘風(古今異義);11.即:就是;12.期:約定;13.日中:正午;14.至:到;15.舍:丟下;16.去:離開(古今異義);17.乃:才;18.尊君:尊稱別人的父親;19.“尊君在不”中的“不”通“否”(通假字);20.家君:謙稱自己的父親;21.委:舍棄;22.則:就;23.信:信用,誠信;24.引:拉(古今異義);25.顧:回頭看(古今異義);26.之:本文中用作代詞,代指元方;1.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湛藍的海,潔白的云,時爾有幾只海鷗掠過船舷,眼前的一切真是栩栩如生。B.它們的葉子和花都不一樣,各有各的鮮為人知的秘密,可惜我知道的太遲了。C.多年來,老校長為了這群孩子成長,起早貪黑,處心積慮,他的功勞不能忘記。D.到新學校后,班集體相敬如賓的和諧氛圍讓張曉亮很快適應了新的學習環境。答案:B解析:A.“栩栩如生”形容畫作、雕塑中的藝術形象等生動逼真,就像活的一樣,此處形容景物,對象不符;C.“處心積慮”指千方百計地盤算,多含貶義,用在此處感彩不符;D.“相敬如賓”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對待賓客一樣,此處形容同學關系,對象不符。2.下列關于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金色花》的作者泰戈爾是泰國作家、詩人。他曾獲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B.《秋天的懷念》的作者史鐵生是當代作家,代表作有散文《我與地壇》《病隙碎筆》等。C.古人稱謂有謙稱和尊稱之別。“愚見”“鄙人”“寒舍”屬于謙辭,“惠顧”“賜教”“久仰”屬于敬辭。D.《世說新語》主要記載漢末至東晉士大夫的言談、逸事。答案:A解析:泰戈爾是印度作家、詩人。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題。開在心靈深處的蕎麥花①盛夏的陽光,火一樣炙烤著大地。荒蕪的山坡上,因春旱而大片缺苗,原來的良田竟然變成了荒地。我汗流浹背地在前面刨地開壟,母親在后面撒播蕎麥種補苗。②七月的天空像個大火爐,把我十七歲的青春曝曬成村夫般的滄桑,我的心情就像這暴熱的天氣一樣暴怒無常。請原諒一個剛剛得知以三分之差名落孫山的少年,在沉重的打擊下,沒有人安慰和鼓勵,卻要像個農夫一樣在農田里拼命勞作。③我心情煩亂地嚷道:“這都什么時候了,還來補種蕎麥,不是白遭這個罪嗎?你看這滿地的草,將來蕎麥還不荒死!”④母親直起腰擦一把額頭上的汗水,望著荒蕪的田地說:“浪費了這片地多可惜,只要下半年雨水調和,蕎麥會很快長起來,等冬天給你做饸饹面吃哈。”⑤在那個貧窮的時代,能吃上一頓面食,多么令人向往啊!我似乎聞到了蕎麥面的香味,也看到滿地莽麥花開,在微風中蕩漾。我又有了力氣,繼續在烈日下揮汗如雨地勞作。⑥傍晚時分,荒蕪的山坡都種完了,我和母親已累得筋疲力盡,但我卻看到母親欣慰地笑了。下山的路上,母親看著狼狽的我,心疼地說:“你看種地的活又苦又累,一輩子也別指望有出息了,你還是去復讀吧,你學習一直那么好,放棄可惜了,我和你爹再累也能供你上完學。”⑦我心灰意冷,搖搖頭說:“不上了,我還是在家幫你們種地吧,不能再拖累你們了。”母親絮絮叨叨地說了農村的苦和盼望我能有出息的決心。但我沒有聽母親的勸,決意留在家中務農。⑧一個多月后,到了秋季開學的日子,我的心里也長了草。失魂落魄的我整天跟著父母親在農田里辛苦勞作,我企圖用勞累驅逐心靈的空虛,但是沒有用,我的心里仍然雜草叢生。⑨一天傍晚,回家后發現母親沒回來。趁著月色,我在蕎麥地里找到了母親。月光下,蕎麥花一片雪白,晚風輕拂,淡淡的花香在空氣中氤氳。我微醉于如此靜好的月夜,此時我忽然想起一句詩——“月明蕎麥花如雪”,真的好美啊!⑩月光下,母親彎腰弓背,在地里拔草。看著辛苦的母親,剛才欣賞美景的興致蕩然無存了,心酸得幾乎要落淚。母親為了這點蕎麥的收成,為了給我吃一頓美味的飴鉻面,竟然在月下堅持勞作! 母親發現了我,直起腰興奮地對我說:“你不是說怕種晚了蕎麥熟不了嗎?你看現在已經開滿了花,有的已經結籽,我們就等著收蕎麥了!” 母親的自信,讓我感動,她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仍然能夠堅定信念,充滿希望地生活,在這片面臨絕收的土地上,播種了希望,讓蕎麥花開遍了田野。而我年紀輕輕,怎么就輕言放棄了呢? 幾天后,我終于下定決心重返校園。臨走前,母親竟然激動而自豪地說:“我就說我兒子不會窩在這個山溝里,將來一定會有出息的!”那一刻,我也一樣激動萬分,暗暗下決心一定要發奮讀書。第二年,我終于榜上有名,既滿足了母親的心愿,也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從此,每當生命中再遇到挫折和痛苦時,我都會想起那個“月明蕎麥花如雪”的夜晚,那一片開在心靈深處的蕎麥花,和在蕎麥地里辛苦勞作的母親。3.請結合全文內容,補全“我”的情感變化過程。答案:①暴怒無常;②心情煩亂,心灰意冷;③失魂落魄,心靈空虛;④心酸,感動解析:根據題中已有信息的提示,抓住文中的關鍵句,如第②段中的“我的心情就像這暴熱的天氣一樣暴怒無常”、第③段中的“我心情煩亂地嚷道”、第⑦段中的“我心灰意冷,搖搖頭說”、第⑧段中的“失魂落魄的我整天跟著父母親在農田里辛苦勞作,我企圖用勞累驅逐心靈的空虛”、第⑩段中的“看著辛苦的母親……心酸得幾乎要落淚”、第 段中的“母親的自信,讓我感動”,提取概括即可。4.標題“開在心靈深處的蕎麥花”對文章的內容和結構各有什么作用?請根據文意簡要分析。答案:內容上,“開在心靈深處的莽麥花”象征著母親樂觀、堅強、自信的精神品質,也象征著母親對兒子的愛,同時含蓄地點明了對母親感激、贊美的文章主旨;意境優美,能夠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結構上,“蕎麥花”貫穿全文,是文章的線索,并推動了情節的發展。解析:根據題中要求,分別從內容和結構上分析標題的作用。內容上,結合第 段“她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讓蕎麥花開遍了田野”等分析,標題“開在心靈深處的蕎麥花”具有象征意義,并揭示了文章主旨。結構上,“莽麥花”貫穿全文,是文章的線索。而“我”看到母親在開滿蕎麥花的夜晚勞作,才重新樹立了信心,復讀并考上了大學,因此“蕎麥花”又有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5.天下的母親都是相似的。閱讀下面的鏈接材料,分析兩位母親的相同點,并談談兩位作者是如何表現母親形象的。鏈接材料 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后來妹妹告訴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選自史鐵生《秋天的懷念》)答案:兩位母親的相同點:她們都深愛孩子,都表現出母愛的偉大、無私;她們的生活都很艱難,但她們都以自己的方式幫助孩子走出了人生的困境。兩位作者都運用了動作、語言、神態等描寫方法,并且通過心情感受,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并用,生動地表現了偉大、無私的母親形象。解析:抓住兩文中的主要情節,結合人物描寫方法,概括兩位母親的共同點。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甲]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陳太丘與友期行》)[乙]昔吳起出遇故人而止①之食②。故人曰:“諾,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來,起不食待之。明日③早,令人求④故人,故人來,方與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⑤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為信若此,宜⑥其能服三軍歟⑦!欲服⑧三軍,非信不可也。(宋濂《吳起守信》)[注]①止:使……停止,使……留下。②食:吃,文中指留朋友吃飯。③明日:第二天。④求:尋找。⑤俟(sì):等待。⑥宜:應當。⑦歟: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感嘆。⑧服:使……信服。6.解釋下列加粗的詞語。(1)去后乃至 乃:________________(2)下車引之 引:________________(3)方與之食 與:________________(4)欲服三軍 三軍:________________答案:(1)才;(2)拉;(3)同,跟,和;(4)軍隊7.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與人期行,相委而去。(2)故人至暮不來,起不食待之。答案:(1)跟人家相約同行,(卻)丟下我走了。(2)(可是)老朋友到了傍晚還沒有來,吳起不吃飯而等著他。解析:直譯為主,意譯為輔,需要將重點詞語落實到位,如“期”(約定)、“委”(丟下)、“去”(離開)、“故人”(老朋友)、“至”(到)、“食”(吃飯)等。8.請用“/”給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斷句。(斷兩處)昔吳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答案:昔吳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解析:根據句子的意思斷句即可。9.請結合[甲][乙]兩段文字,簡要概括你對“守信”重要性的認識。答案:守信可以讓友情更加真摯;守信可以讓軍隊信服;守信可以贏得別人的敬重。解析:[甲]文中,友人與陳太丘約定同行,卻在約定的時間未到,友人爽約、失信;[乙]文中,吳起遇到老朋友,約定一起吃飯,一直等到第二天早上老朋友來了才一起進餐。同樣面對約定,陳太丘的友人言而無信,吳起信守承諾,可見在交往中守信可以讓友情更加真摯。根據[乙]文“其為信若此……非信不可也”可知,吳起守信,能夠使軍隊信服。另外,守信也可以贏得別人的敬重。[參考譯文][乙]從前吳起外出,遇到了老朋友,他讓老朋友留下來吃飯。老朋友說:“好啊,等我回來就(到你家)吃飯。”吳起說:“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進餐。”(可是)老朋友到了傍晚還沒有來,吳起不吃飯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吳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來了,才同他一起進餐。吳起不吃飯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說了話不算數。吳起堅守信用到如此程度,應該是他能使軍隊信服的緣由吧!要想使軍隊信服,(作為將領)不守信用是不行的。第四步:單元核心素養對接中考語言建構與運用:掌握字音字形、了解漢字演變歷程,積累主要詞語含義,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思維發展與提升:欣賞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能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審美鑒賞與創造:能借鑒他人的經驗調整自己的表達,能根據需要,運用積累的語言進行口頭或書面的表達。寫作要有真情實感,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和思考,力求有創意。文化傳承與理解: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累文言文實詞虛詞,拓展文化視野,增強文化自覺,提升文化自信。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傳統美德薪火相傳。“信”文化意蘊豐厚,深入人心。請你參與“走進傳統文化,傳承“信’之美德”主題實踐活動。根據要求完成下列任務。(1)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信,誠也。從人,從言。”由此推測,“信”字的本義是:______________。(2)成語是濃縮的文化。它言簡意賅,深刻雋永,今天依然有強大的生命力。根據你的積累,寫出一個含“信”字的成語。2.七年級某班以“細說母愛”為主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活動中有一些問題,請你參與解決。(1)活動中,班級進行主題宣傳活動,請你使用比喻或對偶的修辭手法,擬寫一則宣傳語。(2)活動中,丹丹同學擬寫了一篇短文,以表達對母愛的感恩之情。下面是短文的部分內容,請你按照要求幫她修改。從現在開始,【A】我們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用自己親身的實際行動感謝母親。當媽媽下班回來,幫她倒一杯熱茶;當媽媽累了一天終于可以坐下來了,幫她捶捶背,揉揉肩;當媽媽要睡覺了,幫她打一盆熱水,暖暖腳;【B】當我們考試后,給媽媽奉上一份沾沾自喜的答卷。①【A】處畫線句中有不合邏輯的問題,應將“____________”一詞刪除。②【B】處畫線句中有搭配不當的語病,應將“____________”一詞改為“____________”。(3)當母親生日到來時,你準備對母親說些什么話?請寫在下面的橫線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關心、愛護、孝敬老人,是我們應盡的責任、應有的美德。在又一個重陽節來臨之際,班級開展“孝親敬老,從我做起”活動,請你參與。(1)為使活動取得更好的效果,請你仿照示例為本次活動再設計兩種活動形式。示例:舉辦孝親敬老座談會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2)班級準備依據下面的漫畫創作一幕情景劇,請你完成后面的對話。小皮球得知奶奶病了,急忙趕到醫院。爸爸:媽,快站好,一會兒就輪到你了!奶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皮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位同學為“孝親敬老專題板報”摘錄了一段文字,請你結合語境仿照畫框線的句子補全句子,使之構成語言連貫的排比句。百善孝為先。孝心、孝道、孝敬、孝順……一個“孝”字,彰顯著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孝親敬長,就是多一些努力,全力實現長輩的期待;就是多一些感恩,真誠回饋長輩的恩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宇的媽媽和奶奶因生活觀念、生活習慣的差異時常鬧別扭,二人都將意見藏在心里,于是積怨越來越深。小宇冥思苦想,讓媽媽和奶奶觀看了2020年央視春晚上賈玲、張小斐參演的小品《婆婆媽媽》之后,還想讓二人坐下來談談心,從而緩和婆媳關系。假如你是小宇,你會對媽媽和奶奶說:“_____________________”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題。母親來京劉向晨今年暑假里,和很多在京工作的人一樣,我也匆匆趕往火車站。不是啟程,而是接人。那是早就訂好的計劃。趁我在京掛職,讓母親、妻子和兒子來北京,全家一起住幾天。母親原本不愿來,說自己年紀大了,身體不好。但我知道,母親是不舍得來回將近400塊的車票錢。我說,票都提前訂好了,退票要花很多手續費的。母親便不再言語。母親目不識丁,兒子尚年幼。在洶涌的地鐵人潮里,我照顧母親,妻子照看兒子。拽著母親的手,我一刻也不敢撒;妻子懷抱兒子,安撫著他的“掙扎”。母親說:“這地鐵里咋跟過去趕廟會一樣擠?趕廟會把你擠丟過一次,差點沒把我急哭……”我跟同事合租的房子,所以,母親、妻兒擠在我的房間,我自己則睡客廳沙發。母親想跟我“搶”,但被我兩句話“懟”了回去。過去,老家的床鋪少,每次回去,父母只能打地鋪,我也吵著睡地鋪,但母親兩個巴掌打在我的屁股上,我乖乖跟著爺爺奶奶去了東屋大鋪。現在,早已成家立業,在外闖蕩多年的我,于年邁的母親而言,我的每句話如同“圣旨”,她總是靜靜地聽,默默照做,雖偶有“反駁”、時有“絮叨”,但往往因我的一句話便戛然而止。對于在京幾天的安排,我原本計劃了多條路線,但第一天母親就說有點累,她想在住處休息休息。想到年邁的母親和我們一起往人堆里扎,心里確也有些發緊,便同意了母親的建議。傍晚,等我和妻兒回到住處,才知母親忙碌了一天:客廳、衛生間、廚房、陽臺收拾得干干凈凈,就連同事的房間都打掃得一塵不染。“閑著沒事,就幫你們打掃打掃。”難得來趟北京,母親時刻想著的,還是自己能為兒子分擔些什么……曾經,母親來過北京一次,只去了天安門。這次,對于故宮、八達嶺、十三陵,母親都不愿意去,總說天太熱、人太多、路太遠……無奈,我決定帶母親到住處附近的公園逛逛。公園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但最吸引眼球的還是散落在各個角落里的眾多老年健身團體。那些老人個個精神抖擻,花樣翻新,忘我表演,引來游人駐足和掌聲。我對母親說,你看北京的老人,多瀟灑,多滋潤,多會生活。母親眼里透著新奇,頭卻搖著,嘴里說,沒時間,沒工夫,學不來,也學不會……是啊,許多年,母親被牢牢地拴住了,不曾有過清閑的時候:過去,起早貪黑操持一家老小的生活;近幾年,又南渡或北上,照顧我和弟弟的家庭,撫育孫輩兒。我有早起寫稿的習慣,不論周末還是假期。在濟南工作的時候,母親晚上睡前都會倒上一保溫杯開水,放在我的電腦旁。這樣每天早起寫稿時,熱水已成溫水,正適合飲用。母親來京的第二天,早上五點,我在電腦旁又發現了那個藍色的保溫杯。水不冷不熱正好。記起母親常囑咐的一句話:多喝水、少抽煙,別熬壞了身體。我心里暖暖的。住的地方挨著一條美食街,有多家北京人流連忘返的老字號。在京工作期間,每逢周末我常到這里吃點東西,慢慢也品出了幾分老北京的韻味。想著這些有幾百年底蘊的京城美食,一定要帶母親和妻兒一起品嘗。老字號,人就多,得排隊。母親說,我在這兒排著,你們仨再去逛會兒。在母親的心里,排隊這樣耗時無趣的事情,理該她做;孩子們寶貴的時間,可以做更有用的事情。但排半天隊買來的美食,母親吃得卻不多。一來口味一時不太能接受,二來她還要“伺候”一旁調皮搗蛋的孫兒。每頓飯下來,母親總會問花了多少錢。我和妻子心照不宣把價格打個五折再告訴母親,母親欣欣然說“不貴”,腳步也輕快起來。母親常說,嘴饞了,心就浮了,哪還有心思干活?所以她從不講究吃喝。一周后,我送母親和妻兒去火車站,返鄉。路上,母親反復叮囑我,在北京好好干,家里的事你放心。我點頭稱是,心里卻另有一番滋味:我在外掙錢養家,被視為家里的頂梁柱,但對于我們的家,母親和妻子又何嘗不是頂梁柱?!我做了甩手掌柜,而她們,則維系著整個家庭的溫暖與希望。4.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我”讓母親、妻子和兒子暑假來北京,是想讓他們趁著“我”在京掛職,來游玩幾天。B.文章第4段運用對比手法,把過去“我”爭不過母親,與現在母親聽從“我”安排進行對比。C.母親這次來北京,因為有公園可去,而不愿意去故宮、八達嶺、十三陵等北京有名的景點。D.“我”和妻子不直接說出美食的真實價格,免得母親心疼,這個細節表現了他們的孝順。5.文章敘寫了母親來京后的種種表現,請梳理文章內容,填寫在橫線上。想跟我“搶”睡客廳沙發→________________→逛公園時不羨慕北京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復叮囑“我”在北京好好干6.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讓你聯想到了莫懷戚《散步》中的哪句話?請品味這兩句話中情感的共同之處。在洶涌的地鐵人潮里,我照顧母親,妻子照看兒子。7.說說你從文中母親說的話中得到的生活啟示。①多喝水,少抽煙,別熬壞了身體。②嘴饞了,心就浮了,哪還有心思干活?8.結合文章內容,說說你對文中兩個加粗詞語“頂梁柱”含義的理解。閱讀理解王藍田①性急。嘗食雞子②,以筯③刺之不得,便大怒,舉以擲地。雞子于地圓轉未止,仍下地以屐齒之,又不得。瞋甚,復于地取內④口中,嚙⑤破即吐之。謝無奕性粗強,以事不相得,自往數王藍田,肆言極罵。王正色面壁不敢動。半日謝去,轉頭問左右小吏曰:“去未 ”答曰:“已去。”然后復坐。時人嘆其性急而能有所容。王述轉尚書令,事行便拜⑥。文度曰:“故應讓杜、許⑦。”藍田云:“你謂我堪⑧此否?”文度曰:“何為不堪!但克讓自是美事,恐不可闕。”藍田慨然曰:“既云堪,何為復讓?人言汝勝我,定⑨不如我。”(選自《世說新語》)[注]①王藍田:名述,襲爵藍田侯。后文的“文度”為其子。②雞子:雞蛋。③筋(zhù):筷子。④內:同“納”。⑤嚙(niè):咬。⑥事行便拜:授官的詔書一下達就立即接受。⑦杜、許:應為當時有名望的兩人。⑧堪:能夠勝任。⑨定:到底。9.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復于地取內/口中 B.嚙破/即吐之 C.謝無奕/性粗強 D.事行/便拜10.解釋文中加粗的詞。(1)瞋甚________(2)自往數王藍田________(3)恐不可闕________11.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1)雞子于地圓轉未止,仍下地以屐齒之,又不得。(2)既云堪,何為復讓?人言汝勝我,定不如我。12.結合短文內容,說說王藍田是一個怎樣的人。答案及解析1.答案:(1)言語真實,誠實(2)背信棄義解析:(1)本題考查推測漢字本義的能力。“信,誠也。從人,從言”,故信之本義作“誠”解,即言語真實,誠實。(2)本題考查積累成語的能力。只要平時有積累,本題不難回答。如:背信棄義、言而無信、講信修睦、信口雌黃、將信將疑、半信半疑等都是符合題目要求的答案。2.(1)答案:示例一:山,沒有母親的愛高;海,沒有母親的愛深。示例二:母愛像春天的暖風,吹拂著我們的心。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運用語言的綜合能力。宣傳標語要語言簡潔、具有宣傳性和鼓動性。簡潔:句式簡短、字數較少、表達準確。作答要圍繞“主題”擬寫。可以使用名人名言,最好使用對偶句的形式。(2)答案:①親身②沾沾自喜;稱心如意(滿意)解析:本題考查病句的辨析與修改。①句是“自己”和“親身”重復,②句是詞語的誤用,沾沾自喜——形容自以為很好而得意洋洋的樣子。與語境不符。(3)答案:親愛的媽媽,歲月的磨礪讓你的青春老去,風雨的洗滌讓你的紅顏褪色,但是在我的心中,你就是那朵最美麗的牡丹花——富貴又吉祥。媽媽,今天是您的生日,祝福您生日快樂!解析:語言表達題,首先要有稱謂;其次要注意說話的對象,語言表達要符合說話人的身份,最后語氣要委婉。做到說話有禮貌,語言簡明、連貫、得體。答案不唯一。3.答案:(1)①舉辦孝親敬老演講大賽②舉辦孝親敬老故事會(2)奶奶:兒啊,娘氣力跟不上,讓我坐坐吧。小皮球:爸爸,快讓奶奶坐。你這樣對奶奶,是在教我怎樣對待父母嗎?(3)(示例1)就是多一些理解,耐心傾聽長輩的嘮叨(示例2)就是多一些尊重,虛心接受長輩的意見(4)媽媽,奶奶,一家人嘛,意見不一致不怕,只要心在一起,把話說開,我們就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話是開山虎’,大家開誠布公、平心靜氣地談一談,好嗎?解析:(1)活動形式要緊扣主題,具有可操作性。(2)在漫畫中,爸爸注意關心小狗,卻忽略了自己的老母親,而孩子天性淳樸、童真,是看不過去的,所以他會把自己的疑問直接提出來,令爸爸警醒,且引人思考。注意:小皮球的話一定要有稱呼。(3)仿照畫框線的句子的句式、語氣,陳述“孝親敬老”的表現,與前面的兩個句子構成排比即可。(4)注意勸說要有稱呼,語氣委婉,且有理有據。4.答案:C解析:根據“這次,對于故宮、八達嶺、十三陵,母親都不愿意去,總說天太熱、人太多、路太遠……無奈,我決定帶母親到住處附近的公園逛逛”分析,母親不愿去故宮、八達嶺、十三陵等景點,是因為“天太熱、人太多、路太遠……”,而不是“因為有公園可去”。5.答案:忙碌一天打掃房間;在電腦旁放一保溫杯開水排隊;品嘗北京美食并問價格解析:先根據題中的提示,確定答題范圍,再抓住關鍵句(如“才知母親忙碌了一天:客廳、衛生間、廚房、陽臺收拾得干干凈凈”“在濟南工作的時候,母親晚上睡前都會倒上一保溫杯開水”“老字號,人就多,得排隊。母親說,我在這兒排著,你們仨再去逛會兒”等)提取概括即可。6.答案:“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我的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我們的兒子。”都表達了尊老和愛幼的情感。“我照顧母親”和“背起了我的母親”是尊老,“妻子照看兒子”和“背起了我們的兒子”是愛幼。解析:文中的“我照顧母親,妻子照看兒子”與《散步》中的“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我的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我們的兒子”寫的都是對母親和兒子的照顧,結合“尊老愛幼”的情感分析即可。7.答案:①身體是本錢,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②不要一味追求享受,要儉以養德。解析:①句可從生活習慣方面闡述,②句可從修養品德方面闡述,言之有理即可。8.答案:第一個“頂梁柱”說的是“我”被家人看作是在外掙錢養家的支柱;第二個“頂梁柱”說的是母親和妻子是維系整個家庭的溫暖與希望的精神支柱。解析:“頂梁柱”比喻起主要作用的骨干力量。答題時,需要緊扣語境,理解其語境義。由“我在外掙錢養家”可知,“我”的主要作用是掙錢養家;由“我做了甩手掌柜,而她們,則維系著整個家庭的溫暖與希望”可知,她們的主要作用是維系著整個家庭的溫暖與希望。9.答案:1.A解析:正確劃分為:復于地/取內口中。10.(1)同“嗔”,發怒(2)詰責,數落(3)同“缺”,缺少11.(1)雞蛋在地上旋轉不停,他接著從席上下來用鞋齒踩,又沒有成功。(2)既然說能勝任,為什么又要謙讓呢?人家說你勝過我,據我看終究不如我。12.王藍田性格急躁,但懂得忍讓,為人坦率、謙讓。[參考譯文]藍田侯王述性子很急。有一次吃雞蛋,他用筷子扎雞蛋,沒有扎著,便十分生氣,把雞蛋扔到地上。雞蛋在地上旋轉不停,他接著從席上下來用鞋齒踩,又沒有成功。他憤怒至極,又從地上拾取放入口中,把蛋咬破了就吐掉。謝無奕性情粗暴固執,因為一件事與王述彼此不合,親自前去數落王述,肆意對他攻擊謾罵。王述表情嚴肅地轉身對著墻,不敢動。過了半天,謝無奕已經離開了,他才回過頭問身旁的小官吏說:“走了沒有 ”小官吏回答說:“已經走了。”然后才轉過身又坐回原處。當時的人贊賞他雖然性情急躁,可是能寬容別人。王述升任尚書令時,詔命下達了就去受職。他兒子王文度說:“或許應該讓給杜、許。”王述說:“你認為我能否勝任這個職務 ”文度說:“怎么不勝任!不過能謙讓一下總是好事,禮節上恐怕不可缺少。”王述感慨地說:“既然說能勝任,為什么又要謙讓呢?人家說你勝過我,據我看終究不如我。”例題解析對接中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