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024級高一上學期半期考試地理試題一、單項選擇題(50分)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如下圖)位于山東濟南,它是我國首條承載式光伏高速公路。這種路面的最上層是類似毛玻璃的半透明新型材料,擁有較高的透光率,下面的太陽能電池能把光能轉化成電能,實時輸送至電網。完成下面小題。1. 與我國西北地區相比,山東濟南在高速公路上推廣光伏發電的優勢有()①光照充足②私家車數量多③資金充足、技術力量雄厚④高速公路網密集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2. 對光伏高速公路影響較大的自然因素是()A. 地質及水文條件 B. 氣象及水文條件C. 氣象及氣候條件 D. 地質及氣候條件2024年8月6日,日本鹿兒島縣櫻島南岳山頂火山口噴發,火山灰柱最大高度達5000米。下圖示意火山噴發及地球圈層物質交換。讀圖完成下面小題。3. 火山灰柱物質主要來源于()A. 地殼 B. 上地幔上部 C. 下地幔 D. 地核4. 噴發蔓延的火山灰物質在地球圈層中的遷移順序為()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②→①③→④ D. ④→①③→②2024年江西贛州發現的一具恐龍標本化石被命名為“腔尾贛地龍”,這種恐龍生活在距今9000多萬年前。這是今年在國際古生物學學術期刊上,第一支被正式命名的中國恐龍(如下圖)。這一發現引發了相關愛好者“尋寶”的熱潮,有關專家呼吁要加強化石資源保護。讀圖,完成下面小題。5. 恐龍生活的地質時期,該地()A. 生物種類豐富 B. 陸地面積較小C. 地殼非常穩定 D. 氣候寒冷干燥6. 研究化石可以()A. 確定地球年齡 B. 幫助劃分地質年代C. 推測地球生物數量 D. 還原地貌形成過程《齊民要術》有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時遭霜,則無子,天雨新晴,北風寒徹,是夜必霜。”,左圖為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右圖為某葡萄園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7. “天雨新晴,是夜必霜”對此解釋合理的是()A. ①減少 B. ②增多 C. ③減少 D. ④增多8. 果農在葡萄園地面鋪設鵝卵石的目的是()A. 增加太陽輻射 B. 減小地面輻射 C. 增加大氣輻射 D. 增加晝夜溫差“霧”和“霾”是對流層中兩種不同的天氣現象:“霧”是空氣中水汽凝結而成、懸浮在空中的微小水滴;“霾”是空氣中懸浮著大量的煙、塵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濁現象。為減輕“霧霾”影響,2013年以來全國打響了“藍天保衛戰”,取得顯著成效。完成下面小題。9. “霾”的主要組成物質是大氣中的()A. 氮氣 B. 氧氣 C. 雜質 D. 水汽10. 以下四幅圖中,氣溫變化特征最有利于“霧霾”擴散的是()A. B.C. D.在水平大氣分布均勻的甲,乙兩地,各選取一個空氣柱(圖)。兩地由于地面受熱不均產生空氣運動,圖中箭頭指示其運動方向。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 假設空氣柱內氣流沒有水平位移,則圖中氣壓()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12. 實際情況下,空氣在近地面和上空某高度產生輻合或輻散,圖中氣流在()A. ①處輻散 B. ②處輻散 C. ③處輻合 D. ④處輻散下圖為我國某谷地某地段山谷風一定時間內風向頻數及風速日變化圖。完成下面小題。13. 據圖可知,該谷地描述正確的是()A. 山風為偏東風 B. 谷風為偏西風C. 該地段山在谷的西側 D. 該地段山在谷的東側14. 關于該谷地山谷風風速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 山風大于谷風 B. 谷風大于山風C. 正午風速最大 D. 傍晚風速最小重慶年平均霧日67.8天,最多年份達148天,故有“霧都”之稱。下左圖為重慶市月均溫和濃霧發生頻率圖,右圖為大氣受熱過程圖。完成下面小題。15. 圖中兩條曲線的意義及理由解釋正確的是( )A實線表示氣溫曲線,重慶夏季氣溫高,緯度、地形影響大B. 實線表示氣溫曲線,重慶地處四川盆地,不易散熱氣溫高C. 虛線表示氣溫曲線,重慶夏季降水多,濃霧多,氣溫偏低D. 虛線表示氣溫曲線,重慶地處低海拔地區,溫度整體較低16. 濃霧對右圖中各熱量傳遞過程產生的影響有( )A. 增加a太陽輻射,增加b地面輻射 B. 增加b地面輻射,增加c大氣吸收C增加a太陽輻射,增加d大氣逆輻射 D. 增加c大氣吸收,增加d大氣逆輻射如圖示意我國某地高空等壓面、等高面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7. 與乙兩地相比,甲地()A. 氣壓高 B. 溫度高 C. 多云霧 D. 溫差小18. 圖中四點壓強高低排序正確的是()A. a=c>d>b B. d>b>a=c C. d>a=c>b D. b>a=c>d五大連池風景區總面積1 060 km2,14座新老時期火山的噴發年代跨越200多萬年,被譽為“天然火山博物館”和“打開的火山教科書”。一條蜿蜒曲折的河流將五個火山堰塞湖連在一起,形成了五大連池。下面兩圖分別為“五大連池(局部)景觀圖”和“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9. 從火山口噴出的熾熱巖漿一般來源于( )A. ①圈層 B. ②圈層 C. ③圈層 D. ④圈層20. 下列關于地球圈層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 ③圈層最可能液態B. ④圈層的溫度低,壓力和密度都比較小C. ②圈層橫波不能通過D. ①圈層厚度海洋大于陸地21. 火山噴發的火山灰物質在地球圈層中遷移的順序是( )A. 大氣圈→巖石圈→水圈、生物圈B. 水圈、生物圈→巖石圈→大氣圈C. 水圈、生物圈→大氣圈→巖石圈D. 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巖石圈拉薩位于寬闊的拉薩河谷北側,年平均日照總時數多達3005.3小時,有“日光城”之稱,年降雨量為454毫米且多夜雨。如圖示意我國拉薩地區多年平均太陽輻射與日照時數的年內變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太陽輻射與日照時數呈正相關 B. 太陽輻射與日照時數呈負相關C拉薩5~7月太陽輻射最豐富 D. 拉薩日照時數夏季最高23. 拉薩8月日照時數較少的原因()A. 地形 B. 晝夜長短 C. 緯度 D. 天氣狀況24. 拉薩年平均日照總時數長的主要原因是()①海拔高,大氣稀薄②緯度高,太陽高度角大③降雨量大,水汽多④天空晴朗,大氣透明度好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讀某區域兩個時刻等壓線示意圖(單位:hPa),完成下面小題。25. 14時,黃海地區的風向為( )A. 偏南風 B. 偏東風 C. 偏北風 D. 偏西風26. 20時,M地與甲地相比,其風力大小及主要原因是( )A. 小、M地地面摩擦力大 B. 大、M地水平氣壓梯度力小C. 大、M地地面摩擦力小 D. 小、M地水平氣壓梯度力小伊朗古城亞茲德古老的“風塔”是建筑物中用來通風降溫的結構。“風塔”高過屋頂的部分四面鏤空,懸空連接到室內大廳(如圖甲),塔下中央建有一個水池(如圖乙)。完成下面小題。27. “風塔”頂部四面鏤空的主要目的是()A. 便于室外空氣流入 B. 便于室內熱量散發C. 便于采光 D. 便于室內空氣流出28. 下列對室內大廳的空氣運動的敘述,正確的是()A. 從四周流向水池 B. 中央為上升氣流C. 從水池流向四周 D. 四周為下沉氣流如圖示意南極布倫特冰架上的哈雷站7月和1月,低層大氣平均氣溫隨高度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9. 澳大利亞航空于2017年開通了全球第一條南極航線,飛機在萬米高空巡游,乘客可隔著玻璃俯瞰南極大陸。有關飛機所在大氣層的特點敘述正確的是()A. 該層大氣的熱量來源于太陽輻射 B. 該層大氣的主要組成成分是氮氣和氧氣C. 存在一定厚度電離層,利于通信 D. 氣溫隨高度升高而降低,氣流平穩30. 1月份,哈雷站對流層上界高度約為()A. 1.5km B. 8.5 km C. 12.5 km D. 22.5 km二、綜合題(40分)31. 下圖為地球圈層結構示意圖,其中C、D、E為地球內部三大圈層。完成下列要求。(1)A、B和生物圈等共同組成地球的____(填“外部”或“內部”)圈層。B為____圈,大氣圈對應上圖的____(填字母)。(2)地震波向地心方向運動,到了____(填“甲”或“乙”)處,地震波的傳播速度突然增加。____(填字母)層和____(填字母)層的頂部是由巖石組成的,合稱巖石圈。(3)火山噴發后,蔓延的火山灰物質在地球圈層的遷移順序是()A. 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巖石圈 B. 巖石圈→大氣圈→水圈、生物圈C. 水圈、生物圈→大氣圈→巖石圈 D. 水圈、生物圈→巖石圈→大氣圈32.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 年4月25日,搭載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整流罩是運載火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保護飛船免受氣動加熱(是指物體與空氣或其他氣體作高速相對運動時所產生的高溫氣體對物體的傳熱過程)的影響。下圖為飛船升空示意圖。(1)指出飛船上升至④位置時所處大氣層的溫度、密度及大氣運動特征。(2)高層大氣局部溫度可達1000℃以上,但火箭飛行過程中整流罩在到達高層大氣之前就會脫離,請簡析原因。(3)指出飛船升空過程中對廣播信號傳輸影響最大的大氣層名稱,并說明原因。33. “穿堂風”即穿堂而過的風,白天時氣流從后窗進入,穿門而出。下左圖為我國西南山區的傳統民居穿堂風示意圖,右圖為該地近地面等壓線分布圖。(1)圖中“石質地面”在增強穿堂風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A. 增加地面的平整度,便于通風 B. 減少下滲,增加濕度C. 增加房屋前后溫差 D. 降低夜晚庭院溫度,便于納涼(2)與"穿堂風"的形成最符合的地理原理是____A. 熱力環流 B. 溫室效應 C. 熱島效應 D. 大氣受熱過程(3)夜晚時,穿堂風的風向與白天____(一致/相反)。(4)右圖中,甲地的風向是____風。甲、乙兩地中,風力較大的是____地,理由是____。34.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太陽輻射是地表的主要能量來源。秦巴山區西起青藏高原東緣,東至華北平原西南部。該地地貌復雜,氣候類型多樣,太陽輻射量空間分布差異較大。下左圖為秦巴山區地形圖,下右圖為秦巴山區地表多年平均太陽輻射量空間分布。(1)描述秦巴山區年均太陽輻射量的空間分布規律。(2)分析達州的年均太陽輻射量比隴南少的原因。2024級高一上學期半期考試地理試題一、單項選擇題(50分)【答案】1. D2. C【答案】3. B4. C【答案】5. A6. B【答案】7. C8. D【答案】9C10. B【答案】11. D12. B【答案】13. C14. B【答案】15. A16. D【答案】17. A18. C【答案】19. B20. A21. D【答案】22C23. D24. B【答案】25. A26. C【答案】27. A28. C【答案】29. A30. B二、綜合題(40分)31.【答案】(1) ①. 外部 ②. 水 ③. A(2) ①. 甲 ②. C ③. D(3)A32【答案】(1)氣溫隨高度升高而降低;密度隨高度增加而減小;以對流運動為主。(2)高層大氣大氣稀薄,受氣動加熱影響小(3)高層大氣中的電離層。電離層處于高度電離狀態,可以反射無線電波。33.【答案】(1)C(2)A(3)相反(4) ①. 西北 ②. 甲 ③. 等壓線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大,風力大。34【答案】(1)秦巴山區年均太陽輻射量空間分布不均;由南向北呈遞增趨勢;西北部高海拔區最豐富。(2)達州受西南暖濕氣流的影響更大,陰雨天氣較多,云層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較強;達州陰雨天氣較多,日照時間較短;達州地勢較低,太陽輻射穿越的大氣路程更長,大氣的削弱作用更強。(或隴南海拔較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隴南南部山地阻擋海洋濕潤水汽深入,晴天多云少,大氣對陽輻射削弱作用弱;隴南海拔高且晴天多,日照時間長。)PAGE第1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