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年重慶一中初2026屆初二上期半期考試地理試題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作答時,務必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及草稿紙上無效。3. 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第Ⅰ卷(選擇題)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我國疆域遼闊,自然環境多樣。讀圖1“中國疆域簡圖”,完成1-3題。圖11.下列關于我國說法正確的是( )A.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B.陸地領土面積世界第一C.跨低、中、高緯度 D.有北回歸線穿過2.冬季當①地大雪紛飛的時候,②地溫暖如春。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我國( )A.經度跨度大 B.緯度跨度大 C.海陸兼備 D.位于北溫帶3.下列關于③所在的省級行政區說法正確的是( )A.屬于特別行政區 B.與浙江省隔海相望C.簡稱是閔 D.與大陸相隔臺灣海峽讀圖2我國歷次人口普查統計圖,完成4-6題。圖24.我國人口增長的趨勢是( )A.持續下降 B.先增后降 C.持續增長 D.波動增長5.我國人口保持低速增長態勢,為此國家先后出臺“二孩”“三孩”人口政策,政策出臺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人口死亡數量 B.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C.降低人口密度 D.鼓勵生育,優化人口年齡結構6.中國人口東多西少,影響人口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 ②氣候 ③經濟發展 ④自然災害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暑假期間,艾奕鐘和家人一起去體驗蒙古族特色文化,他們喝了特色奶茶,參加了那達慕盛會。讀圖3中國主要民族分布示意圖,完成7-9題。圖37.中國少數民族有( )A.56個 B.55個 C.45個 D.46個8.下列關于我國各民族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A.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 B.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東北以及東南C.漢族主要分布在東部、中部和北部 D.青藏高原上的民族主要是維吾族9.艾同學一家在蒙古族聚居地最可能感受的特色文化是( )艾貽忠同學1月份穿著T恤乘火車出門旅行,發現越往前行,穿著由T恤變成單衣,由單衣變成夾克,最后甚至穿上了棉襖。讀圖4,完成10-12小題。圖410.沿途艾貽忠同學可以觀察到的地理現象是( )A.河流從結冰變成未結冰 B.耕地從水田變成旱地C.植被從光禿禿變成綠樹成蔭 D.房屋從平頂變成尖頂11.如圖所示,艾同學出行的路線可能是( )A.①路線 B.②路線 C.③路線 D.④路線12.最后到達地所處的溫度帶是( )A.亞熱帶 B.暖溫帶 C.中溫帶 D.寒溫帶北京時間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著陸在位于內蒙古高原阿拉善盟的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東風著陸場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該地氣候干燥且地域遼闊,人煙稀少,有利于飛船的著陸和搜索救援工作。讀圖5,完成13-14小題。圖513.我國年降水量空間分布趨勢是( )A.隨緯度升高而逐漸增加 B.沿北緯40°線自東向西遞增C.沿東經120°線自北向南遞減 D.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14.東風著陸場的景觀圖是( )2023年8月,因持續強降水,我國季風區主要河流水位上漲,汛期抗洪形勢嚴峻。下圖為中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示意圖。讀圖6,完成15-16小題。圖615.我國季風氣候顯著,圖中①表示冬季風,它的性質是( )A.寒冷濕潤 B.寒冷干燥 C.溫暖濕潤 D.炎熱干燥16.影響我國夏季風范圍的因素是( )①海陸位置 ②緯度位置 ③地形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塔里木河流域分布著近1700萬畝天然胡楊林,占全國天然胡楊林面積的90%以上。讀圖7塔里木河位置示意圖,完成17-18小題。圖717.新疆塔里木河是( )A.內流河 B.外流河 C.人工河 D.水渠18.塔里木河汛期時對流域內的胡楊林補水多,補水最多的季節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024年,黃河內蒙古河段最后封凍河段全線開河,標志著黃河平穩度過2023—2024年度凌汛期。讀圖8黃河干流的“病癥”示意圖,完成19-21小題。圖819.關于黃河發生凌汛的原因不包括( )A.黃河位于秦嶺-淮河以北,有結冰期B.黃河部分河段從較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C.黃河流經黃土高原,含沙量增大,下游形成地上河D.黃河不同河段的結冰期和融冰期時間不同20.黃河水能資源開發主要集中的河段是( )A.上中游 B.中游 C.中下游 D.下游21.黃河各河段“病癥”的成因及對癥“藥方”的組合,正確的是( )A.“脫發”——氣候寒冷干旱——修建擋土壩B.“動脈阻塞”——凌汛阻塞河道——建立自然保護區C.“腹瀉”——地表植被遭到破壞——在陡坡進行耕種D.“腳腫”——河道泥沙沉積——加固堤壩、疏通河道泥石流是在坡度較陡的溝谷中形成的飽含石塊和泥土的特殊洪流。讀圖9中國泥石流災害分布圖,完成22-23小題。圖922.下列自然災害中,與泥石流同屬地質災害的是( )A.洪澇 B.臺風 C.滑坡 D.寒潮23.我國泥石流災害集中分布在( )A.起伏和緩的平原 B.坡陡雨多的山區 C.氣候干燥的沙漠 D.植被茂密的沿海在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支持下,人發現了可燃冰。可燃冰由天然氣和水在高壓低溫下形成,主要分布在深海沉積物或陸地永久凍土中。讀圖10我國陸上可燃冰遠景預測分布圖,完成24-25小題。圖1024.下列對可燃冰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大規模開采難度大 B.陸上分布范圍小 C.屬于非可再生資源 D.屬于可再生資源25.根據可燃冰的生成條件,讀圖推測我國陸上可燃冰主要分布在( )A.東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華北平原 D.塔里木盆地第Ⅱ卷(非選擇題)綜合題(每空1分,共25分)“遠方的家”專題片《邊疆行》,從廣西按順時針方向途經9個省區至遼寧沿途拍攝,反映我國邊疆風土人情。讀圖11邊疆行的方向與途經地點示意圖,完成26-29題。圖1126.《邊疆行》節目組經過的省級行政區中,最早迎來新一天的是⑥ (填省名),全部位于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上的是② (填簡稱)。27.《邊疆行》節目組途徑③省份時,到其省會 游覽,感受了維吾爾族人民的熱情與好客。28.我國有五個自治區,《邊疆行》節目組沿途經過了其中四個,沒有經過的是 自治區。29.從①④⑦三個省級行政區中,任選一個,寫出該省的簡稱及省級行政中心。我選 ,簡稱是: ,省級行政中心是: 。近年來,自駕游悄然興起。上海某中學的中學生小艾、小依、小忠三人一起合作,設計了圖12三條自駕外出旅游線路(a、b、c三條線路(虛線))讀圖12,完成30-33題。圖1230.小艾一家因爸爸工作原因,最終選擇了線路c。途中,媽媽說,這趟旅途一點不顛簸,窗外一馬平川,小艾告訴媽媽,我們正在 (地形區)上行駛。最后一天,全家選擇了爬山觀景,他們到的是山脈B 。31.小依一家想欣賞本土的藏族人民穿的藏袍服飾,他們選擇了路線 ,該路線沒有穿過山脈C 。32.小忠想給同學帶回不一樣的風景照片,他們家的目的地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該階梯地形以高原和 為主。33.旅游結束,三位同學坐在一起,拿出中國地形圖談收獲。大家查閱了自家旅游路線,總結說:我國勢起伏真大啊,西 東 ,呈三級階梯狀的特征。重慶奉節臍橙,艷麗橙紅而果大,圓滑細膩的肌膚透露著金色的光澤,脆嫩的肉質入口而化渣,被定為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哈密瓜性喜充足的陽光和較大的晝夜溫差,主要產于新疆、吐魯番等地。讀圖13重慶奉節和新疆哈密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完成34-35題。圖1334.奉節臍橙,重慶市奉節縣特產,中國地理標志產品。讀圖可知,這里屬于 氣候,該氣候的特點是 ,有利于柑橘生長。35.讀圖分析,哈密和奉節相比,年降水量較多的是 ,氣溫年較差大的是 ,造成這些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填“緯度位置”或“海陸位置”)。2023年10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會議強調,要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讀圖14是長江流域圖,完成36-38小題。圖1436.長江發源于 (填地形區名稱),注入 海。37.長江流程長,專家根據相關指標把長江分三段,其中,中游和下游的界線為位于江西的 ,長江資源豐富,其中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 河段,這里建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A 工程。38.下列符合“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導向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理念的是 (多選題,2分)A.中下游要退田還湖 B.完善長江休漁制度C.上游地區植樹種草 D.沿江大力發展工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