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臨清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第二次學情調研地理試卷(時間:60分鐘 分值:100分)一、選擇題(共25題,每題2分,共50分)。思思就讀于聊城某中學,學校在校園田徑場舉辦了一場科技節活動。讀該中學校園平面圖(下圖),完成下面小題。1.思思下課后從主教學樓南樓前往科技節會場,前進的主要方向是( )A.東南 B.東北 C.西南 D.西北2.為確保學生安全,學校實行人車分流,將停車場設置在了主教學樓的地下。思思父母作為家長代表參加活動,他們開車從側門④處入場,若與停車場入口的圖上距離為2厘米,沿校道至少還需前行多遠才能到達停車場入口( )A.200米 B.300米 C.400米 D.500米3.思思父母使用衛星導航系統查詢從工作單位到學校的最優線路,查詢的地圖屬于( )A.地形圖 B.電子地圖 C.政區圖 D.人口分布圖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衛星導航系統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近年來取得了顯著的進展,第三屆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于2024年10月24日舉行,據此完成4~6小題。4.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能為全球用戶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和導航服務,北斗G1衛星定位位置為(10°N,40°W),下列能正確表示其位置的是( )A. B. C. D.5.對于北斗G1衛星定位點(10°N,40°W),該點位于( )A.北半球、西半球 B.南半球、東半球 C.中緯度、北半球 D.西半球、高緯度6.王樂同學下載使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觀察經緯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數字地球上沿著30°N模擬向東飛行,最后不能回到原點B.數字地球上,緯線長度一樣長C.數字地球上,沿著120°E一直向南飛行,最后不能回到原點D.數字地球上連接南北兩極的線是緯線近年來,“智能化路燈”(下圖)逐漸出現在多個城市的街頭。“智能化路燈”功能之一是根據太陽光亮度自行調節路燈的開啟與關閉,白晝時間長短直接影響路燈工作時間。結合圖文,完成7~8小題。7.每年進入夏季前,我國很多城市都會將城市里智能化路燈的啟閉時間分別延后和提前半小時至一小時。影響城市路燈照明時間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公轉 B.地球自轉 C.地球大小 D.地球形狀8.通常情況下,下列四個節氣中,聊城市的路燈開啟最早的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第33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由法國巴黎主辦,舉辦時間為2024年7月26日至8月11日,巴黎也成為繼倫敦之后第二個三次舉辦夏季奧運會的城市。圖1示意巴黎城市景觀和巴黎奧運會會徽,圖2為地球公轉運動示意圖。完成9~10小題。9.巴黎奧運會于當地時間7月26日晚7時30分開幕,而此時為北京時間的7月27日凌晨1時30分,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自轉 B.地球公轉 C.直播技術 D.文化差異10.巴黎奧運會舉辦期間( )A.法國晝短夜長 B.聊城市的白晝逐漸變長C.山東省正值夏季 D.南極出現極晝現象11.“天宮課堂”第四課開講,神舟十六號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面向全國青少年進行太空科普授課,航天員從北極上空看到地球自轉的方向是( )A. B. C. D.從冬至日起,中國即進入了數九寒天。民間廣為流傳的《數九歌》唱道:“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下圖示意地球公轉及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數九”從每年冬至那一天開始算起,每九天為“一九”,過了九個“九”,剛好八十一天,即為“出九”。“九盡桃花開”時太陽直射點所在位置及移動方向是( )A.南半球,向南移 B.南半球,向北移 C.北半球,向南移 D.北半球,向北移13.《數九歌》中由“不出手”到“冰上走”,再依次到看柳、河開、雁來、耕牛遍地,最后到春暖花開,這期間( )A.地球公轉到圖中的乙和丙之間 B.北極地區極夜范圍不斷擴大C.青島某學校教室內光照面積越來越大 D.青島日出時刻會逐漸提前某些地段的鐵路多采用如下圖所示的“燈泡”形迂回線路,隨著鐵路工程技術的發展,有些“燈泡”形線路被“裁彎取直”。下圖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據此完成14~15小題。14.該地的地形類型是( )A.山地 B.高原 C.丘陵 D.盆地15.圖中采用“燈泡”形線路的主要目的是( )A.方便欣賞沿途風景 B.方便更多人出行 C.減少沿途植被破壞 D.減緩線路的坡度《海底兩萬里》是凡爾納的經典之作,下圖為某同學據此書繪制的航海路線圖。讀圖,完成16~17小題。16.若乘船沿此路線旅行,需在甲、乙、丙三地上岸補給,依次看到的居民膚色主要是( )A.白、黃、黑 B.黑、白、黃 C.黃、黑、白 D.白、黑、黃17.途經所遇建筑如下圖①、②、③,對應的宗教正確的是( )A.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 B.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C.基督教、道教、伊斯蘭教 D.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讀圖“甲、乙、丙、丁四個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圖”,完成18~20小題。18.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和最低的國家分別是( )A.甲、乙 B.乙、丁 C.丙、甲 D.丁、丙19.甲國目前面臨的問題可能是( )A.人口增長過快,就業壓力過大 B.人口老齡化嚴重C.環境惡化,住房緊張 D.勞動力過剩20.甲國最有可能位于( )A.亞洲南部 B.非洲南部 C.歐洲西部 D.南美洲隨著共享理念逐漸融入市民生活,不少城市出現了共享雨傘。共享雨傘是指在降水較多的商業區、居民區等人員密集區提供雨傘的共享服務。下圖為“世界局部地區年降水量分布圖”,讀圖完成21~23小題。21.下列關于從b→c→d降水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先減少,后增加 B.先增加,后減少 C.逐漸減少 D.逐漸增加22.從降水量多少方面分析,圖中各地最適合設置共享雨傘的是( )A.a地 B.c地 C.d地 D.e地23.影響cd兩地降水量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緯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陸因素 D.人類活動24.下圖為某地7月等溫線分布,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為北半球陸地,乙為北半球海洋 B.甲為南半球海洋,乙為南半球陸地C.甲為北半球海洋,乙為北半球陸地 D.甲為南半球陸地,乙為南半球海洋25.關于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巨大影響,下列排列順序符合框圖( )①海平面上升 ②極地地區冰川融化 ③淹沒沿海低地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二、綜合題(共50分)。2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材料一:新同學對校園充滿好奇心和探索欲,聊城某學校為了讓學生熟悉校園環境,加強同學間的溝通協作,學校發起了“美化校園,我們在行動”的主題式學習活動。材料二:深秋,西北風帶來陣陣涼意。材料三:圖1示意校園平面圖,圖2校園指示牌,圖3教學樓正午影子長度。湖泊任務一:熟悉校園(1)已知學校校門朝向正東,則圖中足球場位置位于宿舍樓的______方向。(2)若量得教學樓到圖書館的圖上直線距離是3厘米,則實地距離為______米。任務二:分析探究(3)為了讓同學們更快地熟悉學校各個功能區的分布,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制作了校園指示牌(圖2)。指示牌應該放在圖中______(①/②/③)處。(4)此時,若湖中有人在劃船,船從A處滑向B處的時是__________(順或逆)風而行。(5)圖3,一年中,教學樓正午日影范圍大小的變化是由__________引起的,其中表示夏季教學樓正午影子長度的是__________(填M或N)。27.2024年2月9日,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以“龍行蠡超,欣欣家國”為主題,為全球華人帶來一場精彩紛呈、情真意切的文化盛宴。晚會由北京主會場(40°N,116°E)和四個分會場組成,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0分)(1)寫出AB兩點的經緯度:A____________,B__________。A點位于B點的________方向。(2)晚會當天,地球位于公轉軌道中的______(填序號)段位置,此時正值北半球的____季,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半球中的__半球,此時北京的晝夜長短狀況是________。(3)當地球運行到“地球公轉示意圖”中的甲處時,我國的節氣是______,此時太陽直射點在______(填緯線名稱),南極圈內出現______現象。28.為了解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情況,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前往我國某地區實地考察。根據該地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問題。(10分)(1)圖1中最高點海拔______米(范圍)。學生測得甲村到乙村的圖上距離約為2.5厘米,兩村的實地距離為5千米,則地圖的數字比例尺為________.(2)考察期間同學們途徑了圖2中玻璃棧道景觀,該景觀出現在圖1中的______處(填字母)。(3)考察途中同學們發現了警示標志“雨季有山洪,途經須謹慎”,此標志有可能設立在E、F兩地的__處,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該地區計劃在C處建設水庫大壩,請你分析此處建設大壩的有利條件是(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壩建成后,需搬遷的村莊是________。(5)M,N兩處進行漂流活動時更具有刺激性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9.世界三大黃金水源(即阿爾卑斯山、高加索山和長白山)是國際礦泉水行業主要供水之地。讀中國某品牌礦泉水出口全球及六大板塊局部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8分)(1)該中國品牌礦泉水已出口全球五個大洲,其中距離最遠的是______(填大洲名稱)。(2)我國所在的大洲與④大洲的分界線是________,與②大洲的分界線是__________。(3)圖中b山脈的是________,a山脈是世界上最______的山脈。(4)位于③大洋西部的國家c與我國隔海相望,該國是世界上火山、地震發生頻繁的國家,有感地震每年達一千多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由六大板塊局部示意圖可知,紅海面積不斷______(填寫“擴大”或“縮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下圖為“世界人口分布圖”,讀圖回答問題。(10分)(1)根據緯度位置判斷,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南、北)半球的________緯度地區。(2)圖中A、B、C、D四個地區中沒有定居人口的是______,C處人口______(填稀疏或稠密),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圖中①地區居民使用的語言是____,②地區居民信仰的宗教是____,C處居民主要為____人種。(4)氣候對聚落的建筑影響明顯,上圖分別為東南亞地區的高腳屋和北冰洋沿岸因紐特人居住的冰屋。高腳屋墻體相對單薄,門窗開得較大,并建有較完備的排水系統是為了適應當地氣候__填字母(A.濕熱B.干燥)的特點,冰屋是為了適應當地氣候____填字母(A.炎熱B.嚴寒)的特點。31.下圖為“北半球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和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圖”,讀圖回答問題。(6分)(1)觀察圖中北半球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可推測,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的一般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這分布規律的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________。(2)M、N兩地相比,降水較少的是______。(3)C地比D地降水______,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__________。(4)圖中A地比比同緯度地區B地氣溫低很多,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一年級地理學科參考答案一、選擇題(5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B D A C A D A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B D A D D D C B C題號 21 22 23 24 25答案 A A C A B二、綜合題(50分)26.(6分)(1)西南 (2)150 (3)① (4)逆 (5)地球的公轉 N27.(10分)(1)(50°N,120°E) (60°S,180°) 西北 (2)丙丁 冬 南 晝短夜長(3)夏至日 北回歸線 極夜28.(10分)(1)600—650 1:200000 (2)D(3)EE位于山谷,易集水發生山洪。(4)上游為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c處為峽谷,工程量小 乙村(5)MM處等高線密集,坡度陡,流速快。29.(8分)(1)南美洲 (2)蘇伊士運河 白令海峽 (3)大高加索山脈 長(4)位于板塊與板塊的交界處(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地殼活躍(5)擴大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不斷張裂拉伸30.(10分)(1)北中低 (2)D 稀疏 C處為炎熱干旱的沙漠(3)漢語 基督教 白色 (4)A B31.(6分)(1)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逐漸降低 緯度因素 (2)M(3)多 地形因素 (4)海拔高,氣溫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