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8)自然環(huán)境1.亞洲不直接瀕臨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下圖示意亞洲地理位置,讀圖回答下面小題。2.亞洲的緯度位置約在11°S-81°N之間,據(jù)此可以判斷的是( )①跨南北半球②跨東西半球③跨熱帶、溫帶、寒帶④東西部時差較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體現(xiàn)在( )①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②世界上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洲③世界上跨緯度最廣的大洲④世界上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地形與河流之間有密切的關(guān)系,地形能影響河流的流向和流速,河流流向也能反映局部地區(qū)的地勢特征。讀圖完成下面小題。4.四幅圖中,能夠正確反映亞洲河流流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5.亞洲河流流向反映了亞洲( )A.地形以高原、平原為主 B.地勢中部高,四周低C.地勢東西高,中部低 D.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讀“亞洲大陸沿30°N緯線的地形剖面圖”,完成下面小題。6.圖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分別是( )A.伊朗高原青藏高原恒河平原大西洋B.伊朗高原青藏高原恒河平原太平洋C.阿拉伯高原青藏高原印度河平原大西洋D.阿拉伯高原青藏高原印度河平原太平洋7.下面能反映出亞洲地勢東西方向變化特點的是( )A. B. C. D.讀亞洲略圖(下圖),完成下面小題。8.亞洲疆域遼闊,氣候多樣,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 )A.緯度范圍 B.地形地勢 C.海陸位置 D.植被分布9.①河與②河的共同特征是( )A.源自青藏高原 B.航運價值高 C.屬于外流河 D.有凌汛現(xiàn)象10.甲地有( )A.廣袤的稻田 B.茂密的雨林 C.成群的袋鼠 D.漫長的冬季亞洲常常是“寒暑并存,干濕同在”,氣候類型復雜多樣。下圖為亞洲輪廓和兩地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1.影響甲、乙兩地降水差異的主導因素是(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地形因素 D.植被覆蓋12.甲地氣候的突出優(yōu)點是( )A.水熱資源豐富,可以種植熱帶作物 B.降水季節(jié)分配均勻,旱澇災害少C.氣溫日較差大,有利于積累營養(yǎng)物質(zhì) D.雨熱同期,有利于農(nóng)作物生長13.自然環(huán)境能影響人類活動,根據(jù)乙地氣候推測,當?shù)鼐用裆羁赡苁牵? )A.居民多居住在通風散熱的高腳屋 B.大多數(shù)人以船為交通工具C.有的居民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D.人們出行大多乘坐狗拉雪橇讀亞洲三大半島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4.關(guān)于三大半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都以熱帶氣候為主,熱量充足 B.甲半島通用阿拉伯語,多信仰猶太教C.乙半島夏季盛行東北季風 D.丙半島的河流大多自南向北流15.圖中傳統(tǒng)民居反映出①、②兩地自然環(huán)境最顯著的差異是( )A.氣溫 B.地形 C.土壤 D.降水16.讀亞洲略圖,回答下列問題。請你描述一下亞洲的地理位置:(1)從東西半球看,大部分位于____________半球;從南北半球看,大部分位于____________半球。(2)從地球五帶的劃分來看,亞洲大部分地處____________帶。(3)從海陸位置看,西與A____________洲接壤,西南以B____________運河與非洲為界;南臨C____________洋,東北以D____________海峽與北美洲為界。17.亞洲地域遼闊,各地自然條件差異很大。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亞洲最大的半島是____________。(2)甲地區(qū)是有“世界屋脊”之稱的__________(地形區(qū)),地勢高峻,形成了獨特的__________氣候。(3)A河主要流經(jīng)__________氣候區(qū),年徑流量居亞洲各河之首;B河注入__________洋,結(jié)冰期長,航運價值低。(4)亞洲氣候復雜多樣,其中分布面積最為廣大的是__________氣候。18.地理環(huán)境的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讀亞洲簡圖和亞洲部分地區(qū)氣候資料圖,探究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完成下列問題。探究維度一:地理位置與氣候(1)緯度位置:亞洲被赤道、北回歸線、北極圈穿過,地跨多種溫度帶,氣候類型____。(2)海陸位置:亞洲地處亞歐大陸東部,東臨____洋,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大,____氣候顯著。探究維度二:地勢與河流(3)受地勢特征的影響,亞洲河流呈____狀流向周邊的海洋;大河上游流經(jīng)高原、山地,落差大,水流湍急,____資源豐富;下游流經(jīng)平原,水流平緩,有利于發(fā)展航運。探究維度三:氣候與河流(4)氣候與河流:河流有無結(jié)冰期、流量大小等水文特征都和當?shù)貧夂蛎懿豢煞帧D中結(jié)冰期最長的河流位于____(填“乙”或“丁”)地區(qū),流量季節(jié)變化最大的河流位于____(填“乙”或“丙”)地區(qū)。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亞洲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北臨北冰洋,西部與歐洲相連,沒有瀕臨大西洋,所以排除ACD,故選B。2.答案:B解析:亞洲的緯度位置約在11°S-81°N之間,被赤道、北回歸線和北極圈穿過,由此可判斷,亞洲地跨南北半球,跨熱帶、北溫帶和北寒帶。不能根據(jù)緯度判斷亞洲跨東西半球和東西時差。故①③正確,②④不正確。故選B。3.答案:B解析:讀圖可知,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①正確。結(jié)合圖中經(jīng)緯度由南向北共跨越接近90個緯度,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的大洲,③正確。世界上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洲是南極洲,②錯誤。亞洲是世界上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④正確。依據(jù)題意,①③④正確,故選B。4.答案:A解析:亞洲河流由中部呈輻射狀流向周圍海洋。圖①中河流由中部流向四周,A正確。圖②中河流由四周流向中部,B錯誤。圖③中河流大致由西北流向東南,C錯誤。圖④中河流大致由西南流向東北,D錯誤。故選A。5.答案:B解析:亞洲河流由中部流向周圍海洋,反映了亞洲的地勢特點為中部高,四周低,B正確,C錯誤;河流流向不能反映地形類型,A、D錯誤。故選B。6.答案:D解析:據(jù)圖和所學知識可知,甲是阿拉伯高原;乙是青藏高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丙是位于伊朗高原以東的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緯度較低,30°N未穿過);丁是我國東臨的太平洋,D正確;ABC錯誤。故選D。7.答案:C解析:緯線指示東西方向,亞洲的中部為青藏高原,東西兩側(cè)的地勢都沒有中部高,所以亞洲地勢東西方向變化的特點是中間高,東西兩側(cè)低,C圖符合題意;ABD圖不符合題意。故選C。8.答案:A解析:亞洲北部深入北極圈內(nèi),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跨北寒帶、北溫帶、熱帶三帶,緯度位置跨度廣,導致其氣候復雜多樣,A正確;地形地勢、海陸為主不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BC錯誤;氣候影響植被,而非植被影響氣候,因果倒置,D錯誤;故選A。9.答案:C解析:看圖可知,①②分別是葉尼塞河和湄公河,葉尼塞河發(fā)源于蒙古高原,湄公河發(fā)源于青藏高原,A錯誤;湄公河航運價值高,葉尼塞河航運價值不高,B錯誤;葉尼塞河和湄公河都屬于外流河,C正確;葉尼塞河有凌汛現(xiàn)象,湄公河無凌汛現(xiàn)象,D錯誤;故選C。10.答案:D解析:甲地位于俄羅斯,緯度高,氣溫越低,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冬季寒冷而漫長,有漫長的冬季,D正確;緯度高,氣溫低,不利于水稻種植,糧食作物以小麥為主,A錯誤;以亞寒帶針葉林為主,雨林分布在赤道,B錯誤;袋鼠分布在澳大利亞,C錯誤;故選D。11.答案:B解析:由圖可知,甲、乙兩地的緯度大致相當,但由于甲處離海近,受海洋暖濕氣流影響大,降水豐富;乙地離海遠,受海洋暖濕氣流影響小,降水少,是受海陸位置的影響,故選B。12.答案:D解析:從圖中可知,甲地氣候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熱同期的季風氣候適合農(nóng)作物的生長,不適合種植熱帶作物,降水不均、旱澇災害頻繁,氣候日較差不如乙地大,故選D。13.答案:C解析:由圖可知,乙地是冬冷夏熱、降水稀少,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當?shù)囟嘁圆菰突哪疄橹鳎用穸嘁杂文辽顬橹鳎づ窈屯僚鞣繛橹鳎择橊劄閭鹘y(tǒng)工具,故選C。14.答案:A解析:由圖可以看出,亞洲南部的三大半島以熱帶氣候為主,全年熱量充足,A正確。甲半島屬于白色人種,使用阿拉伯語,但乙和丙不是使用阿拉伯語,三個半島都不是信仰猶太教,B錯誤。乙印度半島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盛行由印度洋吹來的西南季風,降水豐富,C錯誤。丙半島受中國橫斷山脈延伸的影響,地勢是北高南低,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D錯誤。故選A。15.答案:D解析:①表示的阿拉伯半島氣候干旱,降水少,當?shù)孛窬佣嘁酝僚鞣繛橹鳎巾敚瑝w厚,窗戶小;②表示的中南半島因氣候濕熱,當?shù)孛窬佣嘁愿吣_屋為主,屋頂坡度大,利于排水,影響兩地民居最顯著的差異是降水不同,與氣溫關(guān)系小,與地形和土壤無關(guān),故選D。16.答案:(1)東;北(2)北溫(3)歐;蘇伊士;印度;白令解析:(1)從半球位置來看,亞洲大致位于26°E一170°W,11°S—81°N,跨東、西、南、北四個半球,主要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2)亞洲大致位于11°S—81°N,北部深入北極圈內(nèi),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跨北寒帶、北溫帶、熱帶,主要位于北溫帶。(3)從海陸位置看,亞洲西與A接壤,A則是歐洲;亞洲的西南是B非洲,該兩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南臨C印度洋;東北以D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為界。17.答案:(1)阿拉伯半島(2)青藏高原;高原山地(3)亞熱帶季風;北冰(4)溫帶大陸性解析:(1)讀圖分析,亞洲最大的半島是阿拉伯半島,位于西亞。(2)甲地區(qū)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稱,地勢高峻,形成了獨特的高原山地氣候。(3)讀圖分析,A是長江,主要流經(jīng)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年徑流量居亞洲各河之首;B是鄂畢河,注入北冰洋,結(jié)冰期長,航運價值低。(4)亞洲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其中分布面積最為廣大的是溫帶大陸性氣候。18.答案:(1)復雜多樣(2)太平;季風(3)放射;水能(4)丁;丙解析:(1)讀圖可知,亞洲北部深入北極圈內(nèi),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亞洲南部被赤道和北回歸線穿過,北部被北極圈穿過,所以亞洲跨熱帶、北溫帶、北寒帶三個溫度帶。跨緯度廣,氣溫南北差異大,氣候類型復雜多樣。(2)讀圖可知,亞洲東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且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上,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很大,形成顯著的季風氣候(季風氣候顯著)。(3)亞洲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多發(fā)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湍急會形成豐富的水能資源。(4)讀圖可知,甲地位于青藏地區(qū),河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乙地位于阿拉伯半島,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河流無結(jié)冰期,流量變化小;丙地位于中南半島,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全年高溫,分早雨兩季,河流流量季節(jié)變化大;丁地緯度高、氣溫低,河流結(jié)冰期長。因此圖中結(jié)冰期最長的河流位于丁地,流量季節(jié)變化最大的河流位于丙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