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3)世界的氣候在“我的家鄉最美麗”地理云交流活動中,來自不同地區的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利用世界局部氣候分布圖(圖1)和家鄉氣候資料圖(圖2)來介紹自己的家鄉。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甲同學說:“我的家鄉植被終年常綠,且全年降水都很豐富”,該同學的家鄉可能位于圖中(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2.乙同學認為自己的家鄉氣溫年較差最大,該同學所處地區可能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3.丙同學的家鄉位于圖中③地,其降水類型為( )A.夏季多雨型 B.冬季多雨型 C.全年多雨型 D.全年少雨型讀圖,完成下面小題。4.讀等值線分布圖甲,圖中數值a>b>c,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若是等高線圖,①地氣溫低于同緯度的②地氣溫B.若是等高線圖,②③兩地可能發育河流C.若是1月等溫線圖,則陰影部分是海洋D.若是1月等溫線圖,則陰影部分是陸地5.讀“亞歐大陸”圖乙,判斷下列氣候類型從A→B→C→D的組合正確的是( )A.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B.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C.溫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D.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歐洲西部是發達國家最集中的地區。讀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下圖示意漢堡氣候資料及歐洲西部地形。材料二:油橄欖樹是向陽性樹種,它的產地緯度在40°左右,喜炎熱干燥的生態環境。6.根據漢堡的氣候資料,判斷其所在地區的氣候類型是( )A.地中海氣候 B.溫帶大陸性氣候C.溫帶海洋性氣候 D.溫帶季風氣候7.根據題中信息判斷,油橄欖樹最適宜的生長地區是( )A.地中海沿岸 B.北海沿岸 C.波羅的海沿岸 D.北冰洋沿岸菲律賓薄荷島中部丘陵上的草在雨季時為綠色,旱季時則被炎熱的太陽曬干變成咖啡色,酷似巧克力,因此得名“巧克力山”。右圖示意薄荷島氣候資料,讀圖完成下面小題。8.薄荷島( )A.為熱帶雨林氣候 B.為熱帶季風氣候C.氣溫年較差大 D.降水季節變化不明顯9.能夠欣賞到咖啡色“巧克力山”的最佳時間是( )A.2~4月份 B.5~6月份 C.7~8月份 D.9~10月份東非高原每年都會上演動物大遷徙的壯觀景象。下圖為東非高原動物大遷徙路線及馬賽馬拉國家公園氣候統計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每年東非高原的動物從馬賽馬拉國家公園向南遷徙的時間( )A.1月 B.6月 C.8月 D.10月11.東非高原動物大遷徙的主要原因是( )A.獲得豐富食料 B.躲避肉食動物 C.繁衍后代 D.躲避人類獵捕12.赤道地區主要為熱帶雨林氣候,而圖中所示地區為熱帶草原氣候,其主要的影響因素是(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地形地勢 D.人類活動讀氣候類型線柱狀圖,完成下面小題。13.黑種人的故鄉所屬的氣候類型是下圖中的哪一個( )A.甲 B.乙 C.丙 D.丁14.以上四種氣候中,最易形成旱澇災害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15.下列地區中,可能有甲圖所示氣候類型的是( )A.東南亞 B.歐洲西部 C.南亞 D.亞洲北部16.讀下面赤道地區某地和南極地區某地的“氣溫曲線及降水量柱狀圖”,回答下列各題。(1)A,B兩地中,氣溫年較差大的是__________。(2)A,B兩地中,年降水量多的是__________。(3)A地位于__________帶(溫度帶),B地位于__________帶(溫度帶)。(4)A地的氣候特征是__________,其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5)B地的氣候特征是__________。(6)導致A,B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17.北京動物園迎來了圖示地區的四位新成員。讀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四種動物的居住地的氣候類型與北京相同的是_______(選擇填空)A.黑猩猩 B.駱駝 C.北極熊 D.東北虎(2)依據四地氣候類型的特點,可以推斷:甲地比丙地氣溫_______(填“高”或“低”),乙地比丁地年降水量_______(填“多”或“少”)。(3)黑猩猩主要居住在赤道附近的_______氣候分布區,駱駝居住在_______(填“內陸”或“沿海”)地區,是世界分布面積最廣的氣候類型的分布區;北極熊生活在北冰洋沿岸的_______氣候分布區。(4)我國東岸從南向北依次分布著_______氣候、_______氣候、_______氣候;氣候類型不同,主要的影響因素是_______;亞歐大陸中部中國青藏地區冰川廣布、雪山連綿,影響該地區氣候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5)假如你是動物管理員,為了給駱駝、北極熊、黑猩猩(任選其一)一個適宜的環境,從氣候角度考慮,你認為應對場館進行怎樣的調整?18.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下圖為全球熱帶雨林和亞寒帶針葉林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1)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________(緯線名稱)附近,其分布區的主要氣候類型是________。(2)亞寒帶針葉林主要分布在________洲、________洲及________洲北部。(3)從緯度位置看,亞寒帶針葉林主要分布在中、高緯度地區,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________緯度地區;東非高原沒有大面積熱帶雨林分布的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____。(4)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請列舉其環境效益:________(至少1條)。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甲同學說:“我的家鄉植被終年常綠,且全年降水都很豐富”,據同學甲的描述可知,該同學家鄉的氣候類型是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與①地對應,A正確;②地屬于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③地屬于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④地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故②③④地都不是全年降水都很豐富,BCD錯誤。故選A。2.答案:D解析:讀圖可知,①地為熱帶雨林氣候,②地為熱帶草原氣候,兩地均全年高溫,年較差小,AB錯誤;③地為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④地為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③地和④地相比,④地的年較差大。乙同學認為自己的家鄉氣溫年較差最大,那么該同學所處地區可能是④地,D正確,C錯誤。故選D。3.答案:B解析:丙同學的家鄉位于圖中③地,據圖可知,③地為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降水類型為冬季多雨型,B正確,ACD錯誤。故選B。4.答案:D解析:世界氣溫由低緯向高緯逐漸減低。讀圖可知,圖中a>b>c,若是等高線圖,①地海拔低氣溫高,②地海拔高氣溫低,A錯誤;若是等高線圖,②③兩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山脊處不能形成河流,B錯誤;圖中數值a>b>c,可判斷圖是區域為南半球,1月份南半球為夏季,1月份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圖中同緯度的空白部分氣溫低于陰影部分,空白部分是海洋,陰影部分是陸地,C錯誤,D正確。故選D。5.答案:B解析:讀圖可知,圖中a>b>c,若是等高線圖,①地海拔低氣溫高,②地海拔高氣溫低:若是等高線圖,②③兩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山脊處不能形成河流;圖中數值a>b>c,可判斷圖示區域為南半球,1月份南半球為夏季,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圖中同緯度的空白部分氣溫低于陰影部分,空白部分是海洋,陰影部分是陸地。依據位置,A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B是地中海氣候,C是溫帶大陸性氣候,D是溫帶季風氣候。6.答案:C解析:由漢堡的氣候類型圖可以看出,該城市所在的歐洲西部氣候深受海洋的影響,主要屬于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氣候特點是全年溫和濕潤,故選C。7.答案:A解析:油橄欖樹是向陽性樹種,它的產地緯度在40°左右,喜炎熱干燥的生態環境,最適宜種植在地中海沿岸,這里多屬于夏季高溫少雨的地中海氣候,適合油橄欖樹的生長,故選A。8.答案:B解析:讀圖可知,薄荷島氣溫曲線和緩,說明氣溫年較差小,排除C;薄荷島終年高溫,降水分為明顯的旱、雨兩季,為熱帶季風氣候,排除AD,B正確,故選B。9.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可知,該地丘陵上的草在旱季時被炎熱的太陽曬干,變成咖啡色,酷似巧克力,因此得名“巧克力山”,故判斷欣賞“巧克力山”應選擇該地的旱季前往,讀氣候資料圖可知,該地旱季為11月~次年5月,A正確,排除BCD,故選A。10.答案:D解析:讀圖可知,動物從馬賽馬拉國家公園向南遷徙的時間是10月,此時馬賽馬拉國家公園開始進入干季,南半球的熱帶草原進入濕季,D正確,ABC錯誤。故選D。11.答案:A解析:據圖可判斷,該地的氣候類型是熱帶草原氣候,赤道從東非高原穿過,南北半球的季節相反,熱帶草原氣候有干濕季,夏季草類茂盛,角馬大遷徙的主要原因是隨著季節的轉換獲得豐富食料,A正確,BCD錯誤。故選A。12.答案:C解析:熱帶雨林主要分布于赤道附近,但非洲東段赤道附近是東非高原,海拔高,氣溫較低,對流較弱,降水較少,由于地形影響形成了熱帶草原氣候,C正確;和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人類活動無關,ABD錯誤。故選C。13.答案:B解析:圖中可知,甲是全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乙是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的熱帶草原氣候,丙是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的熱帶季風氣候,丁是全年高溫少雨的熱帶沙漠氣候,黑種人的故鄉是指撒哈拉以南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以熱帶草原氣候為主,B對,ACD錯。故選B。14.答案:C解析:圖中可知,甲是全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乙是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的熱帶草原氣候,丙是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的熱帶季風氣候,丁是全年高溫少雨的熱帶沙漠氣候,其中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的熱帶季風氣候最易發生旱澇災害,C正確,ABD錯誤。故選C。15.答案:A解析:甲是全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東南亞以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雨林氣候為主,歐洲西部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南亞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亞洲北部以寒帶氣候為主,A正確,BCD錯誤。故選A。16.答案:(1)B(2)A(3)熱帶;南寒帶(4)全年高溫多雨;熱帶雨林氣候(5)全年嚴寒干燥(6)緯度因素解析:(1)判斷一個地區的氣溫年較差是看該地區的氣溫曲線的彎曲程度,變化幅度越大,表示氣溫差異越大;由圖可知,圖中A,B兩地中,氣溫年較差大的是氣溫曲線更彎曲的B地。(2)年降水量的多少是看該地區降水柱狀圖的高低,圖中A、B兩地中,年降水量多的是A地。(3)判斷一個地區的熱量帶是看該地區氣溫曲線,圖中A是終年高溫的熱帶,B是終年嚴寒且最低氣溫在7月的南寒帶。(4)由圖可以看出,A地是全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尤其在南美洲分布最廣。(5)B地是終年嚴寒、降水稀少的寒帶冰原氣候,是分布在南極大陸。(6)造成A和B兩地氣候類型不同的主要因素是兩地的緯度位置不同。17.答案:(1)D(2)高;少(3)熱帶雨林;內陸;寒帶(4)熱帶季風;亞熱帶季風;溫帶季風;緯度位置;地形地勢(5)示例:北極熊。北極熊生活館應氣溫低,要有制冷設備解析:(1)東北虎原居住地的氣候類型屬于溫帶季風氣候,與北京相同。(2)依據四地氣候類型的特點可以推斷;甲地比丙地氣溫高,乙地比丁地年降水量少。(3)黑猩猩主要居住在赤道附近的熱帶雨林氣候區,駱駝居住在內陸地區,溫帶大陸性氣候是世界面積最廣的氣候類型;北極熊生活在北冰洋沿岸的寒帶氣候分布區。(4)我國東岸由于緯度位置的不同,從南向北依次分布著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亞歐大陸中部中國青藏地區冰川廣布、雪山連綿,主要是由于海拔高,因此影響該地區氣候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勢。(5)從氣候角度考慮對場館做些調整。示例:北極熊生活館應氣溫低,要有制冷設備,因為北極熊生活在寒帶氣候區,氣候寒冷。18.答案:(1)赤道;熱帶雨林氣候(2)亞;歐;北美(3)低;地形因素(4)調節氣候,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凈化空氣,防風固沙,保護生物多樣性,等。解析:(1)讀圖可知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剛果盆地、馬來群島、亞馬孫平原;這些地區的氣候類型主要是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2)亞寒帶針葉林主要分布在北極圈附近緯度較高的地區,主要分布在亞洲、歐洲、北美洲的北部。(3)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低緯度地區;東非高原位于赤道附近,但是由于海拔高,氣溫低,因此沒有分布熱帶雨林氣候,而分布的是熱帶草原氣候,所以主要影響因素是地形。(4)森林的環境效益主要有調節氣候、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凈化空氣、防風固沙、保護生物多樣性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