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奇臺縣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末模擬試卷(七年級地理)(卷面分值:100分;考試時間:6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2024年7月3日22時51分,經過約6.5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八號乘組航天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第二次出艙,完成了艙外巡檢任務。圖1為太陽系示意圖。讀圖1,完成下面小題。圖11.太空探索使我們認識到( )A.地球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間 B.地球屬于太陽系中的一顆衛星C.與地球的自然環境相似的是月球 D.太陽系中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是水星2.我國進行太空探索的意義主要有( )①開發利用太空中豐富的生物資源②利用太空的物理環境進行科學實驗③探索空間環境對人類生存的影響④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貢獻中國方案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和大小的測量經歷了漫長的過程。下圖示意人類探索地球形狀的過程,據此完成下列小題。地球的真實形狀是( )A.正球體 B.橢圓形 C.圓 D.不規則球體4.人類對地球形狀的探索認識過程,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④③①②2019年7月6日,中國良渚古城遺跡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良渚古城遺跡位于長江三角洲地區浙江省杭州市,始建于公元前3300年,代表5000年耕作文明的成就,是杰出的城市文明代表。圖為良渚古城遺址位置示意圖。讀圖,完成小題。5. 良渚古城的經緯度位置大約是( )A. 北緯30°23′,東經119°59′ B. 南緯30°23′,東經119°59′C. 北緯30°23′,西經119°59′ D. 南緯30°23′,西經119°59′6. 假設你要到良渚古城遺跡參觀游覽,適用的地圖是( )A. 上海地形圖 B. 杭州交通旅游圖 C. 浙江省人口圖 D. 中國政區圖7. 讀晝與夜示意圖,圖中四地正迎來日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二號F遙十九運載火箭發射成功。8.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發射當日,太陽直射點在圖中的位置是( )A. a、b之間 B. b、c之間 C. c、d之間 D. d、a之間9.發射當日,奇臺縣的晝夜長短情況是( )A. 晝夜等長 B. 晝長夜短 C. 晝短夜長 D.晝變長,夜變短小明國慶期間隨父母去北京旅游。去之前,小明做了旅游攻略,準備了甲、乙兩幅圖幅相等的地圖。讀圖完成下列小題。10.小明在做攻略時,對兩圖進行了認真的對比,歸納出下列結論,其中正確的是( )A.甲表達的內容比乙詳細 B.甲的比例尺比乙大C.甲的范圍比乙小 D.甲的比例尺比乙小11.小明設計的其中一段旅游路線為“香山→豐臺”,香山位于豐臺的( )A.東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東南方向 D.西南方向某中學地理研究性學習小組參加戶外研學活動,為進一步研究地形地貌,該小組繪制出了某地的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2.圖中④的海拔為( )A.400米 B.300米C.200米 D.100米13.山谷的位置是( )A.① B.③ C.④ D.⑥14.適合攀巖的地點是( )A.② B.③ C.⑤ D.⑥我們生活在陸地上,陸地的周圍是廣闊的海洋,全球共有七大洲和四大洋,掌握海陸知識是我們學習區域地理的基礎。讀世界局部地區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圖中甲、乙代表的大洲分別是( )亞洲、歐洲 B.歐洲、亞洲C.亞洲、非洲 D.歐洲、非洲16.圖中序號與大洲分界線上的地理事物,對應正確的是( )A.①-大高加索山脈 B.②-烏拉爾河C.③-烏拉爾山脈 D.④-土耳其海峽17.乙、丙兩大洲的分界線是( )A.白令海峽 B.巴拿馬運河 C.土耳其海峽 D.蘇伊士運河沈括所撰《夢溪筆談》是一部百科全書式著作,被評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在分卷《雜志一》中記載:“予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間往往銜螺蚌殼及石子如鳥卵者,橫亙石壁如帶。此乃昔之海濱,今東距海已近千里。”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8.該資料說明( )A.當地人曾經用海螺筑墻 B.海螺曾生活在陸地C.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 D.滄海桑田海陸變遷19.下面新聞報道與《夢溪筆談》所描寫的現象成因一致的是( )①湖北郊西發現典型的泥盆紀珊瑚化石②南美洲和非洲都主要位于熱帶③臺灣海峽海底發現森林遺跡和古河道④青藏高原上有許多動植物分布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0.某同學節假日去游玩,以下天氣情況中,最適宜出行的是( )A. B. C. D.菲律賓薄荷島中部丘陵上的草在雨季時為綠色,旱季時則被炎熱的太陽曬干變成咖啡色,酷似巧克力,因此得名“巧克力山”。下圖為薄荷島自然景觀及氣候資料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1.薄荷島( )A.氣溫年較差較大 B.為熱帶季風氣候 C.降水季節變化小 D.為熱帶雨林氣候22.能夠欣賞到咖啡色“巧克力山”的最佳時間是( )A.2—4月份 B.5—6月份 C.7—8月份 D.9—10月23.兩河流域是世界四大古文明發祥地之一,中東長期以來是世界關注的熱點地區。如圖是兩河流域聚落分布圖和當地民居圖,說明兩河流域聚落形成的影響因素是( ) ①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的沿岸地區②聚落分布地區氣候適宜,降水豐沛③該地傳統民居具有墻厚、窗小的特點④石油資源也是影響該地聚落分布的重要因素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4.美國某品牌汽車外觀設計來自德國,輪胎由新加坡生產,組裝在中國完成。這種現象體現了( )A.各國經濟自成一體 B.國際競爭激烈C.國家矛盾和沖突激烈 D.國際經濟合作與經濟全球化25.英國緯度與我國東北地區相似,明明在英國期間雖然為冬季,但與我國東北地區冰天雪地的景象截然不同,當地綠草如茵,這體現出英國的氣候屬于( )綜合題(每2分,共50分)26.地理實踐力是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某校同學開展了“繪圖識山”和“看圖識山”地理實踐活動。據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4分)探究任務一:通過浸水實驗“繪圖識山”圖13圖13為同學們利用山體模型做“浸水實驗”,從中觀察和繪制等高線圖的過程。(1)圖示浸水實驗的步驟,正確的排序應該是 。①將山體模型放置在水槽中,向水槽中注入1厘米深的水。利用實物投影儀俯視模型,觀察模型與水面的交界線輪廓,并在投影屏幕上描畫出該輪廓。②準備一個山地立體模型(也可自行用軟泥捏一個模型)。③準備一個透明的水槽,水槽外標好刻度表示海拔高度(以1厘米表示海拔100米)。④多次重復向水槽注水,每次注水深度皆為1厘米;再依次描畫模型與水面的交界輪廓。(2)同學們通過探究實驗得出結論:山體模型與水面的交界線就相當于“等高線”。在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 均相等;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高差 。下圖中①、②兩圖為同學們根據山地模型甲繪制的等高線地形圖。(3)①、②兩圖中能反映模型甲形態的等高線地形圖是 (填序號)。(4)①圖標注的地形部位中有一處存在錯誤,是____(單項選擇)。A.山脊 B.鞍部 C.山谷探究任務二:利用等高線地形圖“看圖識山”同學們利用周末到鷲峰國家森林公園進行了“看圖識山”活動。圖14為鷲峰國家森林公園等高線地形圖(局部)。圖14圖示登山路線1、2中, 坡度更陡,判斷理由是 。27.讀圖和表,完成下列問題。(16分)(1)地球表層大致由六大板塊拼合而成。唯一沒有包含大陸的板塊是 板塊。(2)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多分布在板塊 地帶。墨西哥(④)位于 地震帶。(3)據測算,喜馬拉雅山脈正以緩慢的速度抬升,這是由于 板塊和 板塊的不斷碰撞擠壓。(4)菲律賓(②)所屬的大洲是 ,位于 板塊上。(5)美洲板塊與非洲板塊的運動方向是相背的,因此,可以預測大西洋的范圍將會 (擴大/縮小)。28.【主題探究】氣候是自然環境中最活躍的要素,平陰縣某中學地理課堂以“走近氣候”為主題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探究。(20分)圖甲圖乙活動一:氣候的分布與影響因素(1)要了解圖甲中②地區的氣溫和降水狀況,你會選擇圖乙中的 圖(填字母),并嘗試描述②地區的氣候特點: 。(2)地處亞歐大陸中緯度地區的③、④、⑤三地氣溫與降水變化有以下規律:由③—④—⑤,氣溫年較差逐漸增大,而年降水量卻呈現出 趨勢。請你解釋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活動二:認識氣候與農業的關系材料1:椰子生長發育的合適溫度為26~28℃,月平均最低溫不能低于20℃,喜高溫濕潤的環境。葡萄喜光、不耐寒,適宜生長溫度為12℃~30℃,葡萄的生長春季需水多、夏季需水少。(3)圖乙中的四種氣候類型,最適宜種植椰子的是 (填字母),屬于 氣候;最適宜種植葡萄的是 (填字母)。材料2: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不斷加劇。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中國將采取更加積極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嚴格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4)遏制氣候變暖,是全人類共同的使命。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可以為減緩全球氣候變暖采取哪些實際行動?(至少答出兩點)活動四:了解氣候與人口的關系(5)圖甲中的甲地區,人口分布 (填稠密或稀疏),請結合氣候知識,分析其原因是 。奇臺縣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末模擬試卷(七年級地理答案)一、選擇題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D B D C A B A B C D B B D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B B B D D B D B A C D C二、非選擇題26.(1)②③①④ (2)海拔 相同 (3)①(4)C(5)1 等高線密集,坡度陡27.(1)太平洋(2)交界 環太平洋(3)亞歐 印度洋(4)亞州 亞歐板塊(5)擴大28.D 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溫和濕潤減少 距離海洋遠,降水減少 B 熱帶雨林氣候 C(4)減少私家車出行,使用公共交通;參與植樹種草活動等。(任答一點,合理即可)(5)稀疏 氣候高溫少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奇臺縣2024-2025七年級(上)初中地理期末試卷 答案.docx 奇臺縣2024-2025七年級(上)初中地理期末試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