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這是我們的校園》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這是我們的校園》是人教版一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一課,本課旨在讓學生通過認識和了解自己的校園,培養學生對校園的熱愛和歸屬感,同時通過活動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團結合作精神。本課以校園的設施、活動以及師生間的關系為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美、認識美、感受美,并培養其初步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二、學情分析兒童剛入小學,對學校這個陌生的環境、對小學生這樣陌生的角色既充滿新鮮與好奇,也不免有一些擔憂、不安甚至惶恐。如何使他們盡快適應新的環境情緒穩定、心情愉快地學習,一直是老師們努力探索的內容。設計“我是小學生啦”這單元,旨在配合小學的入學教育幫助學生順利地實現由幼兒向小學生的角色轉換,使其學中快地與老師和同學交往,并學習遵守學校的規則與紀律。三、教學目標1.熟悉自己的校園,增進對學校的了解與親近感。2.了解學校中與自己學習生活關系密切的設施、設備等。3.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校園探密活動。四、重點難點重點:讓學生熟悉自己的校園,增進對學校的了解與親近感,體驗校園生活的美好。難點:了解學校中與自己學習生活關系密切的設施、設備等,培養其環保意識和集體榮譽感。五、教學過程教學活動(一)活動1 [活動]活動一——校園探密教師帶領“探密小分隊”成員實地參觀校園環境及設施。1.引導學生發現校園中有不同的場所如“上課”的場所、“下課”活動的場所、集體聚會的場所等。2.請有關部門(如圖書室等)的教職員向學生介紹相關設施應如何使用。3.引導學生實地認一認學校的男女廁所,說說上廁所應注意的事項。4.啟發學生發現校園里哪些地方可以隨便進入,哪些地方不可以隨便進,哪些地方不可攀爬。教師帶領“探密小分隊”的成員實地參觀校園環境及設施。(二)活動2 [活動]活動二——畫校園1.請學生把參觀中印象最深的地方,用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2.請學生說一說自己畫的內容一步增進學生對學校的認識。(三)活動3 [活動]活動三——認識我們的教室1.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的教室組討論說說教的物品及作用。2.帶領全班學生到教室門口,認識本班的班級牌并看看相鄰班級的班級牌。體會班級牌的作用。3.讓學生找一找,除了本班所在的教室外,還有哪些教室也是自己學習的地方 (四)活動4 [活動]活動四——配對游戲1.根據學校情況,教師在紙條分別寫出或畫上校園的各設施。2.教師在小紙條上用簡筆畫形式創設與校園設施使用相對應的情境。3.將小紙條分發給學生,每人一張。4.由學生起來介紹他紙條上的內容。5.與情景或設施相對應的學生站起來配對,并說明理由。(五)活動5 [活動]活動五——模擬活動: 你會怎么辦1.根據課本第13頁的內容,將班上學生分成若4個小組進行模擬活動。喝水到哪里 作業本送到哪里去 受傷怎么辦?廁所在哪里 2.讓學生結合成組,分別完成一項任務。討論活動結束后,向大家談談完成任務的情況。(六)實踐活動校園尋寶”游戲:教師提前準備好線索和提示,讓學生分組尋找學校里的特色之處。此環節可以加深學生對校園的認知,同時也能夠增強團隊合作和觀察力。(七)課堂總結1.回顧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讓學生談談自己對校園的認識和感受。2.強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愛護學校的設施和環境,尊重老師和同學,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學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