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這是我們的校園》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這是我們的校園》是人教版一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一課,本課旨在讓學生通過認識和了解自己的校園,培養學生對校園的熱愛和歸屬感,同時通過活動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團結合作精神。本課以校園的設施、活動以及師生間的關系為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美、認識美、感受美,并培養其初步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二、學情分析一年級的學生正處于適應新環境的階段,他們對于校園的認識尚處于初步階段。他們對校園的設施和活動充滿好奇,但往往缺乏系統性的觀察和了解。因此,本課教學需要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去觀察和認識自己的校園,并從中體驗到快樂和歸屬感。三、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校園的主要設施及其功能,認識校園的各種活動,掌握校園內的基本規則和禮儀。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交流、合作等活動,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和團隊協作的精神。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對校園的熱愛之情,培養其集體榮譽感和環保意識,增進同學間的友誼和合作精神。四、教學重難點重點:讓學生全面認識和了解自己的校園,體驗校園生活的美好。難點:如何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培養其環保意識和集體榮譽感。五、教學準備1.教室環境布置:教室內可以掛上校園的照片和介紹校園的文字材料。2.圖片或視頻素材:包括校園設施的圖片或短視頻。3.準備一些校園的小游戲或活動,如“校園尋寶”等。六、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5分鐘)1.播放一段關于校園的視頻或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并說出自己看到了什么。2.提問:“你們喜歡自己的校園嗎?為什么?”引導學生分享對校園的喜愛之情。(二)新課學習(18分鐘)1.介紹校園設施(3分鐘):介紹學校的教室、操場、圖書館等設施,讓學生了解它們的功能和作用。2.了解校園活動(5分鐘):展示一些學校舉辦的常見活動圖片或視頻,讓學生了解學校文化生活和豐富多彩的活動。3.學習校園禮儀(5分鐘):講解并演示在校內應該遵守的基本禮儀和規則,如見到老師要問好、保持教室衛生等。4.分組交流(5分鐘):將學生分成小組,讓他們分享自己最喜歡的校園設施或活動,并說明原因。(三)實踐活動(12分鐘)1.校園尋寶”游戲:教師提前準備好線索和提示,讓學生分組尋找學校里的特色之處。此環節可以加深學生對校園的認知,同時也能夠增強團隊合作和觀察力。2.組織學生進行繪畫比賽或手抄報比賽,主題為“我心中的校園”,讓學生用藝術的方式表達對校園的熱愛之情。(四)課堂總結(5分鐘)1.回顧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讓學生談談自己對校園的認識和感受。2.強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愛護學校的設施和環境,尊重老師和同學,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學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