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級道法與法治·歷史與社會獨立作業(滿分100分)一、判斷題(本大題有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請將答題紙相應題號后的T涂黑,錯誤的請將答題紙相應題號后的F涂黑)1.《漢謨拉比法典》是歐洲法學的淵源。2.8世紀,法蘭克王國實行封君封臣制度,促進了白治城市的興起。3,斯蒂芬森被譽為“蒸汽機之父”。4,《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5.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6.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7.發展經濟必然以犧牲壞境為代價。8.目前,我國消除了絕對貧困,意味著已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二、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9,課本刷表演是歷史課堂的一種呈現形式。課本劇表演社團編寫了一部關于古代印度種姓制度的制本。其中符合史實場景的是A.婆羅門在田間耕作B,國王對婆羅門畢恭畢敬C.吹合在主持祭祀D.首跎羅在指揮士兵作戰10.羅馬帝國地跨歐、亞、非二洲,面對巨大版圖和眾多人口,管理事務繁雜,統治困難至極。羅馬帝國依然延續幾百年,下列原因中起關鍵作用的是A.軍事力量的強人B.法律體系的完善C.基督教的廣泛傳播D.古典文化的輝煌11.恩格斯指出:“在人文主義的偉大思想光輝和永恒藝術魅力面前,中世紀的幽靈消失了。”材料主要評述了文藝復興運動的A.社會背景B,核心思想C.主要內容D.歷史意義九年級(1)班同學以“歷史上水陸交通的發展”為主題,制作了相關知識圖譜,請據此回答第12一13題。項目發展演變陸、海絲綢之路+新航路開辟、“三角貿易”路線范圍歐、亞、非三大洲→歐、亞、非、美全球航路交通工具動力:自然力+機械力工具:駱駝、帆船→蒸汽輪船、火車中國:張器、鄭和等重要人物世界:哥倫布、麥哲倫等12.上表中交通L具的動力由白然力向機械力轉變,是由于A.航海家對未知領域的探索B、蒸汽機運用于交通領域C.黑奴貿易不斷擴大的需要D.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結果九,年繳道法與法治·歷史與社會B第1頁共7頁(2024.12)13、綜合上表中的信息,對歷史上水陸交通發展帶來的共同影響,表述止確的是A.密切了各地經濟文化聯系B.促進了人口向非洲的遷移C.實現了全球經濟共同繁榮D,造成了亞非拉國家的落后14.讀右圖,導致非洲人口增長趨勢與亞洲、歐洲(億人)不同的關鍵因素是…亞洲6-歐洲A,第一次工亞革命影響A·非洲B、“三角貿易”的開展C.城市化的推動0165017001750180018501900(年)D.世界觀念的確立亞、歐、非三大洲人口增長15.“圖說歷史”活動中,某同學收集到下列圖片,對圖片背后所反映的三次革命共同點論述正確的是圖1克倫威爾率議會軍作戰圖2英軍向美軍投降圖3攻占巴士底獄A.背景相同:封建君主專制阻礙發展B.主題相同:都屬資產階級性質革命C.結果相同:都確立了民主共和政體D.,意義相同:推翻殖民統治帶來桎梏16.“鐘擺理論”是指鐘擺總是圍繞著一個中心值在一定范圍內有規律地擺動。下圖中的鐘擺在17世紀未期向右擺動至“B:議會”處的原因是A.《權利法案》的頒布限制了君主權力B,克倫威爾成為英國的“護國主”A:國王B:議會權力C.新貴族在資產階級革命中貢獻巨大D.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其有曲折性17.歷史解釋是對歷史史實進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下列對西歐莊園的表述中,屬于歷史解釋的是A.11世紀莊園遍布歐洲各地B.莊園的居民均為領主的佃戶C.莊園是歐洲世紀社會的基礎D.自由農民有份地保有權18,右圖是某探究小組歸納的歷史事件,它們共同說明了A,物質生產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B,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紡織工人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C.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法國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德國西里西亞織工起義D.人類社會的戰爭與和平九年級道法與法治·歷史與社會B第2貞共7頁(2024.12)九年級道法與法治·歷史與社會獨立作業參考答案一、判斷題(本大題有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F F F T T T F F二、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B B D B A B B A C B題號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答案 A A C B B D A D D C三、綜合題(本大題有4小題,共52分)29.(14分)(1)分類依據:中國和外國(2分) 中國:①④;外國:②③⑤⑥。(2分)分類依據:文明類型(2分) 大河文明:①④⑤⑥;海洋文明:②③。(2分)(任選一例;4分)(2)0到9的計數法、佛教等(1分)阿拉伯人擔當了溝通中西方文化的角色。(1分)(3)大化改新(1分)從奴隸社會進入封建社會。(1分)(4)胡椒的全球史是一部經濟史。理由:胡椒作為香料,貿易的豐厚利潤,刺激了西方國家開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擴張,加速了資本原始積累,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密切了世界各地的經濟聯系和文明交流,為工業革命提供了條件。胡椒的全球史是一部血淚史。理由:胡椒貿易沖擊了殖民地國家的經濟、社會結構,打斷了其原有社會的發展進程,給當地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造成當地的貧窮與落后。(4分)(5)續寫感悟:世界各地區、各民族共同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暴力沖突、和平交流都促進了文明的交流與發展;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等。(任2點2分)30.(14分)(1)意大利(1分)含義:資產階級思想文化或人文主義精神。(1分)成就:發表了《共產黨宣言》,創立了馬克思主義;領導國際工人運動。(2分)(2)形式:君主立憲制(1分)分權制衡(1分)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總統、國會與最高法院各司其職,相互制衡;防止專權,保障民主;有助于維護政治穩定。(寫出一點得2分)(3)觀點:順應時代發展的變革,有利于推動社會發展進步。文藝復興極大地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為無產階級的斗爭提供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展;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君主立憲制逐漸形成,為英國的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美國1787年憲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對后來許多國家的政治變革產生了重要影響;進入19世紀,傳統的手工工場逐漸被大工廠取代,現代工廠制度最終確立,工業革命極大的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蒸汽時代”。綜上所述,思想、制度、經濟各領域的順應時代發展的變革,都有利于推動社會發展進步。(6分)31.(12分)(1)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②完善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發展集體經濟。③黨組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④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相結合。(或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美麗鄉村。注重生態文明建設,提高人們的生活環境質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⑤堅定文化自信,發展文化產業等。(任選4點4分)(2)兩種觀點都是片面的。①古村落屬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們要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改造中關注歷史文化的保護;②堅定文化自信,需要我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所以在改造中要結合現實生活的需要,不斷加以創新。(4分)(3)示例:線路一,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這些優秀的古建筑是中華文化的重要顯現,是我們國家、我們民族的靈魂,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讓我們增強了文化自信。線路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弘揚創新精神,珍惜受教育的權利,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任選一條路線,4分)32.(12分)(1)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或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4點4分)(2)長征精神屬于革命文化,在當代中國依然具有強大的實用價值,堅定文化自信要繼承和保護革命文化;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不斷豐富和發展,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開展紀念活動可以激發我們的愛國情感,堅定革命理想和信念;教導我們銘記歷史,發揚長征精神,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任選2點4分)(3)中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2分)她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發展壯大的精神支柱、是維系各族人民世代團結的精神紐帶、是實現中國夢的精神動力。(寫出2句即可得2分)1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12九年級社會 道法參考答案B.doc 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12月月考檢測社會法治試卷(含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