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上學期七年級地理12月測試卷(全卷滿分60分 考試時間60分鐘)一、單項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博大精深的中國古詩詞和諺語不僅蘊含著意象之美,也蘊藏著豐富的地理知識。據此完成1~3題。1.詩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描寫的是A.天氣 B.氣候 C.氣溫 D.季節2.遼寧丹東有“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的諺語,該諺語包含的氣候要素是A.氣溫和風 B.降水和風 C.氣溫和降水 D.時間和降水3.形成“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景象的主要影響因素是A.緯度位置 B.海陸分布 C.地形地勢 D.人類活動某同學每天在《新聞聯播》結束后都會準時收看天氣預報。讀我國部分城市2024年1月7日20時~1月8日20時的天氣預報圖(圖1),完成4~5題。圖14.圖中顯示呼和浩特A.北風三級 B.西北風六級 C.東南風五級 D.東北風四級5.2024年1月8日當天居民出門需要攜帶雨具的城市是A.南寧 B.武漢 C.呼和浩特 D.蘭州讀2020~2023年某市11月份氣溫走勢圖和2023年該市11月份天氣狀況示意圖(圖2),完成6~8題。圖26.由圖示可知,該市11月份氣溫A.總體上升 B.不斷下降 C.波動變化 D.先降后升7.該市11月日最低氣溫出現在A.2020年 B.2021年 C.2022年 D.2023年8.2023年11月份,該市最多的天氣是A B C D峽灣是由冰川刨蝕、海水侵蝕而形成的槽谷。2024年1月,小剛一家到智利旅行,欣賞峽灣風光。圖3為世界峽灣分布圖,讀圖完成9~10題。圖39.下列對圖中等溫線信息的表述,正確的是A.等溫線大致沿東西方向延伸 B.年平均氣溫自南向北逐漸升高C.北半球等溫線比南半球平直 D.同緯度海洋氣溫大于陸地氣溫10.世界峽灣主要分布在A.年均溫10 ℃以下的海岸地區 B.中低緯度地區C.等溫線閉合的高海拔地區 D.大陸東岸地區高大山脈不僅可以阻擋濕潤氣流,造成山脈兩側降水的差異,還能夠呈現“一山有四季”的氣溫差異。讀某山脈剖面圖(圖4),完成11~12題。圖411.同一時間,當圖中M地氣溫為10 ℃時,N地的氣溫為A.-2 ℃ B.16 ℃ C.22 ℃ D.24 ℃12.對于甲地和乙地的降水情況,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甲位于迎風坡,降水多 B.乙位于迎風坡,降水少C.甲位于背風坡,降水少 D.乙位于背風坡,降水多連接中國重慶和德國杜伊斯堡的“渝新歐”國際鐵路全程11 179千米,搭建起沿線國家經濟聯系和文化交往的橋梁。圖5為“渝新歐”鐵路沿線地區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13~14題。圖513.“渝新歐”鐵路沿線年降水量的空間分布特點是A.東多西少 B.中部多,東西少 C.西多東少 D.東西多,中部少14.影響“渝新歐”鐵路沿線年降水量空間分布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地勢 B.海陸位置 C.緯度位置 D.植被分布薰衣草是一種香料植物,集觀賞、食用、保健和醫療等價值于一身,喜光、耐旱、耐高溫、怕潮濕,花期是每年的6~8月。讀世界著名薰衣草產地分布圖和普羅旺斯、伊犁河谷氣候資料圖(圖6),完成15~17題。圖615.世界著名薰衣草產地都位于A.熱帶地區 B.溫帶地區 C.南半球 D.寒帶地區二、綜合題(共4小題,除特別標注外,每空1分,共30分。)16.(6分)地理是一門生活性、趣味性、實用性和科學性很強的學科。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某中學建立了校園氣象站。校園氣象站可以監測校園的風速、風向、雨量、氣溫、氣壓等多種氣象要素信息,這些信息可為校園提供氣象數據的支持。校園氣象站監測的數據可以為學生室外活動、學生穿衣等提供建議。材料二:圖8為該校園氣象站的主要設備,下表是該中學氣象站監測到的氣象數據。圖8時間 11月23日 11月24日 11月25日 11月26日 11月27日空氣質量指數 200 105 11 38 54天氣 狀況 多云轉陰、8~17 ℃、微風 陰、2~12 ℃、東北風3~4級 多云、-1~6 ℃、微風 陰、1~5 ℃、微風 陰轉多云、-1~7 ℃、東北風3~4級(1)用于測量降水的裝置是______,氣溫的觀測裝置是______。(填寫序號)(2分)(2)表中空氣污染最嚴重的一天是11月______日,該日氣象站為學生提出的合理建議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隨后幾天空氣質量指數降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4)11月25日,該地最低氣溫降低到-1 ℃,假如你在該氣象站值班,你會為學生提供什么樣的建議呢?(1分)17.(8分)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開展以“探究在相同條件下干沙和水的溫度變化差異”為主題的地理實驗活動。請你和他們一起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共同完成本次實驗。【實驗目的】通過記錄一日內在相同條件下干沙和水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數據,觀察、分析干沙和水的溫度變化差異。【實驗設備】玻璃容器、干沙、水、溫度傳感器、溫度記錄儀【實驗過程】①準備兩個相同的玻璃容器,一個裝入干沙,另一個裝入相同量的水。②將兩個容器同時放置在室外,在天氣狀況相同的條件下,插入溫度傳感器進行自動測溫,并把溫度上傳到溫度記錄儀上,每小時測溫4次(圖9)。③將所得數據做成折線圖(圖10)(圖中橫坐標為一天中的24小時)。圖9 圖10【實驗記錄】(1)比較干沙和水的溫度變化幅度:7:00~14:00,隨著氣溫的上升,______的升溫幅度相對較小;14:00~18:00,隨著氣溫的下降,________的降溫幅度更大。(2分)(2)比較一日內氣溫最高和最低時段干沙和水的溫度高低:13:00~14:00,________的溫度更高;4:00~5:00,________的溫度更低。(2分)【實驗結論】(3)陸地吸收(或放出)熱量的速度比海洋吸收(或放出)熱量的速度______(快/慢),所以陸地氣溫變化比海洋氣溫變化______(大/小)。(2分)(4)緯度相同的地方,夏季陸地氣溫______(低/高),海洋氣溫______(低/高),因此夏季人們會選擇去海邊游泳來降溫和避暑。(2分)23.(9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英國雨燕是一種候鳥。由于全球氣候變化和人類的過度開發建設,英國雨燕的棲息地遭到破壞,英國雨燕數量急劇減少。圖11為英國雨燕遷徙路線圖,圖12為A、D兩地氣候資料圖。請據此開展探究。圖11 圖12探究一:探知英國雨燕遷徙路線(1)英國雨燕每年7月從A地______________氣候區,途經B地世界面積最大的沙漠——__________沙漠、C地世界面積最大的盆地——________盆地,最終到達________(五帶)的D地越冬。(4分)探究二:探索英國雨燕遷徙規律(2)12月到次年2月,D地氣溫比A地______,降水比A地______,使得昆蟲大量羽化,為英國雨燕的到來提供充足的食物。(2分)(3)次年2月以后,D地開始進入______(干/濕)季,食物來源減少,英國雨燕開始往______(方向)遷徙。(2分)探究三:探求英國雨燕生存困境(4)目前英國雨燕生存空間縮小,數量也隨之減少,請為保護英國雨燕提出可行性建議。(1分)24.(7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問題探究。探究主題:全球氣候變暖。2023年11月30日,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迪拜開幕,同天,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2023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確認,2023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1.4 ℃。全球變暖狀況加劇,對全球氣溫和降水的區域變化產生顯著影響。讀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圖13),探究其年降水量的空間分布規律。圖13(1)沿圖中①②③三地的順序觀察可以發現,年降水量呈________(增加/減少)趨勢,主要影響因素為____________(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因素)。(2分)(2)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①地所在地區降水增多,更易發生________(洪澇/干旱)災害;③地所在地區冰川融化加劇,會導致全球海平面________(上升/下降)。(2分)(3)目前全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升溫,以下不屬于全球升溫原因的是______(單項選擇)。(1分)A.工業生產大量使用煤作為燃料 B.人類大量砍伐森林C.家庭爐灶大量燃燒煤等礦物燃料 D.過度抽取地下水(4)全球氣候變暖影響著全人類的生存與發展,請你結合日常生活實際,對延緩全球氣候變暖提出相關倡議。(2分)七年級地理12月測試卷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5 ACCBA 6-10 CCBAA 11-15 CADBB二、綜合題16.(1)③ ①(2)23 減少室外活動,關好門窗,做好防護措施(戴口罩)等(3)大風驅散了空氣中的污染物(4)及時增添衣服,注意防寒保暖。(言之有理即可)17.(1)水 干沙 (2)干沙 干沙 (3)快 大 (4)高 低18.(1)溫帶海洋性 撒哈拉 剛果 熱帶 (2)高 多 (3)干 北(4)在城市中為英國雨燕創造生存、繁殖的環境;為英國雨燕搭建人工鳥窩等。(1點即可)19.(1)減少 緯度位置 (2)洪澇 上升 (3)D(4)植樹造林;少用暖氣和空調;購買節能產品;綠色出行;節約用電等。(2點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2025學年上學期七年級地理12月測試卷.docx 七年級地理12月測試卷參考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