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祁縣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地理12月周測試題注意事項:1.本試題,滿分100分,時間75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班級和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3.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計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青海G315國道,被稱為“中國最孤獨的公路”,途中可見大大小小的山丘,多呈條狀,并有明顯的陡坡和緩坡。如圖為G315國道橫跨戈壁灘的景觀圖。據此完成1—3題。1.圖中大大小小的山丘多屬于( )A.風力侵蝕地貌 B.流水沉積地貌C.風力沉積地貌 D.流水堆積地貌2.圖中山丘形狀主要反映出( )A.巖石圈與生物圈的相互影響 B.巖石圈與水圈的相互影響C.大氣圈與巖石圈的相互影響 D.大氣圈與水圈的相互影響《徐霞客游記》中記載,“洞門南向,正跨澗上。洞口垂石繽紛,中有一柱,自下屬上,若擎之而起,洞內上下分二層”。下圖為洞穴剖面示意圖。據此黨成萬面小題。3. 徐霞客游記中記載的地貌形態主要有()A. 石芽、漏斗、落水洞 B. 石柱、石鐘乳、石筍C. 天生橋、石林、洼地 D. 溶洞、地下河、峰叢4. 形成該地貌景觀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 風力作用 B. 冰川作用 C. 流水作用 D. 海浪作用5. 形成圖示①地貌景觀的巖石()A. 遇水可溶性較差 B. 在我國貴州分布面積較少C. 由溫度變化所致的礦物沉淀形成 D. 與峰林地貌巖石類型不同月牙泉位于甘肅省敦煌市,四周沙山環抱,“亙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 ”成為奇觀。上世紀 60 年代 前,最大水深 9 米,70 年代中期月牙泉水位急劇下降,至 1985 年月牙泉平均水深僅為 0.7 至 0.8 米。2 000 年開始,敦煌市采取應急措施,在月牙泉周邊回灌河水補充月牙泉水位,使月牙泉水域面積逐漸得 到恢復。讀月牙泉景觀圖,據此完成 6~8 題。6.造成月牙泉“亙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 ”的原因是A.大氣降水量大 B.冰雪融水量多C.河流匯入水量大 D.地下水補給多7.造成月牙泉 70 年代中期水位急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A.人口增加,抽取湖水 B.氣候變暖,蒸發量大C.墾荒造田,打井灌溉 D.風沙肆虐,掩埋湖床8.月牙泉水域面積逐漸恢復有利于①促進自然植被修復 ②發展淡水養殖 ③抑制湖水周邊沙化 ④增加流域面積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喀斯特地貌發育受石灰巖分布、地殼運動、氣溫和降水影響。石灰巖主要形成于清澈而溫暖的淺海環境。我國某地地表喀斯特地貌包括峰林、峰叢、孤峰等(如下圖),該地石灰巖形成于同一時期且厚度相當。據此完成下列小題。9. 該地貌在中國分布最廣泛的地形區是( )A. 云貴高原 B. 青藏高原 C. 黃土高原 D. 內蒙古高原10. 影響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巖石、水文 B. 地形、植被 C. 土壤、地形 D. 氣候、植被山谷風是山區晝夜間風向發生反向轉變的風系。 白天太陽輻射導致山坡上的空氣增溫強烈、暖空氣沿 坡面上升,形成谷風;反之,則形成山風。北京位于華北平原西北部, 中尺度的山谷風環流較為強盛。下 表示意 2023 年五一期間北京天氣狀況。據此完成11~12題。日期(時間) 天氣狀況 風向風力 溫度 (℃)5.1 白天 晴 北轉南風2~3 級 27夜間 時 南轉北風 1~2 級 105.2 白天 晴間多云 北轉南風2~3 級 29夜間 晴間多云 南轉北風 2 級左右 155.3 白天 晴轉多云 北轉南風2~3 級 28夜間 多云轉陰有小雨 偏南風 1~2 級 1511.依據山谷風形成原理,判斷北京所處區域的地勢特征A .西高東低 B .北高南低C .東高西低 D .南高北低12.山谷風的日變化對污染物輸送有明顯影響,在晴朗、微風的情況下,北京空氣污染物A .夜里濃度總體低于白天 B .濃度最大值在午夜前后C . 白天濃度總體低于夜里 D .濃度最小值在日出前后下圖模擬某流域在人為開發前后的變化,該模擬可為日后流域開發提供參考。據此完成下列小題。13. 此模擬研究主要針對的是( )A. 植被破壞 B. 蒸發減少C濕地調蓄 D. 降雨增加14. 人為改變后造成的流域各項特性變化,其中包括( )①河流流程縮短 ②流水侵蝕加強③河流流速加快 ④流域面積擴大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海水的性質影響著人類活動。下圖示意8月大西洋表層海水溫度、密度和鹽度隨緯度的變化。完成下面小題15. 曲線②表示的是()A. 海水表層溫度 B. 海水密度C. 海水鹽度 D. 母水水質16. 關于曲線①、②、③所代表海水的性質的說法正確的是()A. 性質②在高緯海區隨深度增大而減小 B. 性質①會影響近海養殖C. 性質③是影響鹽場分布的主要因素 D. 性質①與②呈負相關二、非選擇題(共3小題,共52分)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地貌是地球演化的結果,不同環境條件,演化出不同的地貌類型。如圖示意四種典型地貌景觀,代表著四種不同的地貌類型,其中d地貌在我國十分罕見。(1)圖中地貌的形成與冰川作用有關的是 (填字母),圖中屬于堆積地貌的是 (填字母)。(4分)(2)指出b地貌所代表的地貌類型,并說明該地貌類型的形成條件。(8分)(3)說出c地貌名稱,并說明該地貌的形態特征。(8分)18.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4分)材料一:水循環示意圖。材料二:我國西北新疆地區年降水量小于50毫米,勞動人民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創建了一種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兒井,如下圖所示。坎兒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豎井、明渠、蓄水池組成。據此完成下題。(1)填出圖中水循環各環節的名稱:B____,C____,F____,H____。(2)目前,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導致路面硬化,直接干預水循環的環節是____(填上圖中字母),城市地面硬化易加重城市____問題,請列舉兩點緩解措施:____,____。(3)坎兒井所在地區的水循環類型為____,該地水循環最活躍的季節是____,坎兒井開挖暗渠的主要作用是____。(4)分析上圖中的森林遭受嚴重砍伐對當地水循環環節的影響。19.(本題18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青海湖湖濱地帶分布有廣泛風沙堆積(下圖)。青海湖區沙丘的主要沙源是西岸和北岸幾條大河造成的河口三角洲沉積物,而沙丘集中分布于湖東平原。青海湖區盛行風向主要為西北風,近年來,近青海湖周邊地區風沙問題日趨嚴重,已經嚴重威脅到湖區周邊生態安全。(1)說出青海湖沿岸河流三角洲的成因。(6分)(2)分析沙丘集中分布于青海湖東部而西岸少的原因。(6分)(3)說出治理青海湖周邊地區風沙的主要措施。(6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A 2. C 3.B 4.C 5. C 6.D 7.C 8.A 9.A10.A 11. B 12. C 13.A 14 .D 15.C 16.B二.綜合題。17.(1)a、d b、c(4分)(2)喀斯特地貌(或巖溶地貌)。(2分)形成條件:有廣泛發育的可溶性巖石(石灰巖);氣候較濕潤,降水較豐富;年均溫較高,氣候溫暖。(6分)(3)沖(洪)積扇。(2分)形態特征:外形似張開的折扇;自扇頂至扇緣,地勢逐漸降低;堆積物顆粒由粗到細。(6分)18.(1) ①. 蒸發 ②. 水汽輸送 ③. 蒸騰 ④. 下滲(2) ① H ②. 內澇 ③. 鋪設滲水磚 ④. 完善排水設施(3) ①. 陸上內循環 ②. 夏季 ③. 減少蒸發(4)地徑流增多,下滲和地下徑流減少19.(1)青海湖的支流從上游帶來豐富的泥沙;河流入湖,地勢變緩,流速下降,泥沙沉積;收到湖水的頂托作用,泥沙沉積。(6分)(2)全年盛行西北風;風沙向東移動堆積(沉積);東岸湖灘的沙丘受到東岸高山阻擋后,沙粒停落造成湖岸東測廣泛的風沙堆積;西岸湖灘的沙子,在風力作用下,多會沉降于湖中,不易形成沙丘。(6分)(3)生物措施:封沙育草,喬、灌木的防沙林帶;設置沙障工程;改進農業技術;調整農業結構。(6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