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鄉村與城鎮基礎梳理·自主預習一、聚落及其空間分布形態1.概念:聚落是各種形式的聚居地。2.聚落分類:鄉村、城鎮兩種基本類型。3.聚落分布特點:受地形、氣候、河流、交通線路等因素影響,不同的聚落在空間分布上呈現不同的形態:如在平原地區呈團塊狀分布,在河谷、公路等處呈條帶狀分布。二、鄉村景觀及其變化1.概念:鄉村是指主要從事各種農業生產活動的居民聚居地。2.鄉村分類:農村、牧村、漁村、林場等。3.鄉村景觀的特點:規模較小,建筑物低矮且密度較小,道路較稀疏,公共服務設施的數量較少。4.鄉村景觀的變化趨勢:(1)鄉村→城鎮。(2)鄉村振興戰略后,鄉村→美麗鄉村。三、城鎮景觀及其變化1.城鎮:主要從事工業、服務業等非農業生產活動的居民聚居地。2.城鎮的特點:人口規模較大,建筑物密度較大,道路、公共服務設施的數量較多。3.城鎮的變化趨勢:城鎮→大城市(特大城市)→城市群。四、傳統聚落及其保護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許多聚落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2.如何保護和利用傳統聚落振興鄉村 答:保護好傳統聚落,利用傳統聚落發展鄉村旅游,實現鄉村振興。圖示導航·重點突破一、鄉村景觀與城鎮景觀的差異【讀圖·析圖】鄉村聚落和城鎮聚落由于人口的多少、從事的生產活動的不同,其景觀存在著很大差異,讀上圖并結合所學完成下表:聚落 類型 一般 規模 建筑物 道路 公共服務設 施(商店、學 校、醫院等) 主要從 事的生 產活動鄉村 小 矮 少 少 農業生 產活動城鎮 大 高 多 多 工業、服 務業活動【探究·思考】1.假如你是原始社會某部落首領,你會把聚落選擇在具有哪些自然條件的地區 提示:應該選擇自然條件較好的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溫和濕潤、水源充足、自然資源豐富的地區。2.現在,大量鄉村人口向城鎮或發達地區轉移,請簡要分析原因。提示:由于城鄉發展水平的差異,城鎮或發達地區生產生活水平較高,就業機會更多,醫療、教育條件更完善,生活設施較方便等,導致大量鄉村人口向城鎮或發達地區轉移。二、聚落形成與發展的有利條件【讀圖·填圖】在上圖中的方框內填寫出有利于聚落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因素。【探究·思考】1.談談你所在的鄉村聚落或城鎮聚落形成和發展的有利條件。提示:略。2.下列四幅圖片中,你認為哪個地方最適合形成聚落 說出你的理由。提示:長江中下游平原最適合形成聚落,這里氣候溫暖濕潤、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課時訓練·基礎達標一、單項選擇題 讀某聚落形成與發展的演變過程圖,完成1~3題。1.該聚落最早形成的主要因素是(D)A.資源 B.人口 C.氣候 D.河流2.有關該聚落形成與發展的敘述中,屬人文環境的因素是(B)A.河流 B.交通C.土壤 D.自然資源3.有關該聚落形成與發展的敘述,錯誤的是(C)A.用地規模不斷變大B.人口數量越來越多C.聚落僅沿河流擴展D.公路運輸越來越發達4.照片體現的典型地理環境特征及人口分布正確的是(A)A.海拔高,寒冷,人口稀疏B.海拔高,濕潤,人口稠密C.海拔高,暖濕,人口稠密D.海拔低,寒冷,人口稀疏 剪紙是中國傳統民間藝術,已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下圖為兩張剪紙作品。讀圖完成5、6題。5.甲圖反映的環境是我國(B)A.西北大漠 B.江南水鄉C.青藏寒漠 D.北國雪鄉6.乙圖所示民族的主要聚居地是(D)A.四川盆地 B.黃土高原C.江南丘陵 D.內蒙古高原二、綜合題7.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1)聚落主要包括鄉村和城鎮兩種類型,一般來說先有鄉村聚落,再有城鎮聚落。(2)圖A是城鎮聚落,圖B是鄉村聚落。(3)這兩種景觀的差異,主要是由勞動生產方式的差異造成的,聚落A主要從事非農業生產活動,聚落B主要從事各種農業生產活動。8.聚落的形成和發展受自然條件的影響很大,讀圖完成問題。(1)重慶市位于長江和嘉陵江交匯處,因此,城市發展受河流因素的影響較大。(2)分析重慶市發展的有利條件:水源充足、水運方便。(3)從重慶市的形成和發展看,右圖中的A、B、C、D四個聚落,最有可能成為城市的是C(填字母),原因是位于兩條河流匯合處,地勢較低平,且水源充足、水運方便。【誘思探究】城市是人類文明的中心。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擬探究“城市形成和發展的影響因素”,請與該小組一起完成探究過程。探究主題:城市形成和發展的影響因素探究資料:圖A法國地形圖、圖B法國氣候類型分布圖、圖C法國高速鐵路線路圖。嘗試探究:(1)地形對城市形成和發展的影響。據圖A可知,巴黎處于海拔200(填數字)米以下范圍地區,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發展。(2)氣候對城市形成和發展的影響。據圖B可知,巴黎處于溫帶海洋性氣候類型區,氣候溫和濕潤。(3)河流對城市形成和發展的影響。據圖A可知,塞納河流經巴黎,水資源豐富,水運便利。(4)交通對城市形成和發展的影響。據圖C可知,巴黎有多條高速鐵路在此交會,鐵路交通便利,加強了內外聯系。歸納總結:影響城市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地形、氣候、河流、交通等。第二節 鄉村與城鎮基礎梳理·自主預習一、聚落及其空間分布形態1.概念:聚落是各種形式的聚居地。2.聚落分類: 、 兩種基本類型。3.聚落分布特點:受地形、氣候、河流、交通線路等因素影響,不同的聚落在空間分布上呈現不同的形態:如在平原地區呈 狀分布,在河谷、公路等處呈 狀分布。二、鄉村景觀及其變化1.概念:鄉村是指主要從事各種 生產活動的居民聚居地。2.鄉村分類:農村、 、 、 等。3.鄉村景觀的特點:規模 ,建筑物低矮且密度 ,道路較 ,公共服務設施的數量 。4.鄉村景觀的變化趨勢:(1)鄉村→ 。(2)鄉村振興戰略后,鄉村→ 。三、城鎮景觀及其變化1.城鎮:主要從事 、 等非農業生產活動的居民聚居地。2.城鎮的特點:人口規模 ,建筑物密度 ,道路、公共服務設施的數量 。3.城鎮的變化趨勢:城鎮→ → 。四、傳統聚落及其保護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許多聚落列入了 。2.如何保護和利用傳統聚落振興鄉村 圖示導航·重點突破一、鄉村景觀與城鎮景觀的差異【讀圖·析圖】鄉村聚落和城鎮聚落由于人口的多少、從事的生產活動的不同,其景觀存在著很大差異,讀上圖并結合所學完成下表:聚落 類型 一般 規模 建筑物 道路 公共服務設 施(商店、學 校、醫院等) 主要從 事的生 產活動鄉村 小 矮 少 少 農業生 產活動城鎮 大 高 多 多 工業、服 務業活動【探究·思考】1.假如你是原始社會某部落首領,你會把聚落選擇在具有哪些自然條件的地區 提示:應該選擇自然條件較好的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溫和濕潤、水源充足、自然資源豐富的地區。2.現在,大量鄉村人口向城鎮或發達地區轉移,請簡要分析原因。提示:由于城鄉發展水平的差異,城鎮或發達地區生產生活水平較高,就業機會更多,醫療、教育條件更完善,生活設施較方便等,導致大量鄉村人口向城鎮或發達地區轉移。二、聚落形成與發展的有利條件【讀圖·填圖】在上圖中的方框內填寫出有利于聚落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因素。【探究·思考】1.談談你所在的鄉村聚落或城鎮聚落形成和發展的有利條件。提示:略。2.下列四幅圖片中,你認為哪個地方最適合形成聚落 說出你的理由。提示:長江中下游平原最適合形成聚落,這里氣候溫暖濕潤、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課時訓練·基礎達標一、單項選擇題 讀某聚落形成與發展的演變過程圖,完成1~3題。1.該聚落最早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資源 B.人口 C.氣候 D.河流2.有關該聚落形成與發展的敘述中,屬人文環境的因素是( )A.河流 B.交通C.土壤 D.自然資源3.有關該聚落形成與發展的敘述,錯誤的是( )A.用地規模不斷變大B.人口數量越來越多C.聚落僅沿河流擴展D.公路運輸越來越發達4.照片體現的典型地理環境特征及人口分布正確的是( )A.海拔高,寒冷,人口稀疏B.海拔高,濕潤,人口稠密C.海拔高,暖濕,人口稠密D.海拔低,寒冷,人口稀疏 剪紙是中國傳統民間藝術,已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下圖為兩張剪紙作品。讀圖完成5、6題。5.甲圖反映的環境是我國( )A.西北大漠 B.江南水鄉C.青藏寒漠 D.北國雪鄉6.乙圖所示民族的主要聚居地是( )A.四川盆地 B.黃土高原C.江南丘陵 D.內蒙古高原二、綜合題7.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1)聚落主要包括 和 兩種類型,一般來說先有 聚落,再有 聚落。(2)圖A是 聚落,圖B是 聚落。(3)這兩種景觀的差異,主要是由 的差異造成的,聚落A主要從事 活動,聚落B主要從事 活動。8.聚落的形成和發展受自然條件的影響很大,讀圖完成問題。(1)重慶市位于長江和 交匯處,因此,城市發展受 因素的影響較大。(2)分析重慶市發展的有利條件: 、 。(3)從重慶市的形成和發展看,右圖中的A、B、C、D四個聚落,最有可能成為城市的是 (填字母),原因是 。【誘思探究】城市是人類文明的中心。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擬探究“城市形成和發展的影響因素”,請與該小組一起完成探究過程。探究主題:城市形成和發展的影響因素探究資料:圖A法國地形圖、圖B法國氣候類型分布圖、圖C法國高速鐵路線路圖。嘗試探究:(1)地形對城市形成和發展的影響。據圖A可知,巴黎處于海拔 (填數字)米以下范圍地區,地形 ,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發展。(2)氣候對城市形成和發展的影響。據圖B可知,巴黎處于 氣候類型區,氣候溫和濕潤。(3)河流對城市形成和發展的影響。據圖A可知,塞納河流經巴黎, 資源豐富,水運便利。(4)交通對城市形成和發展的影響。據圖C可知,巴黎有多條 在此交會,鐵路交通便利,加強了內外聯系。歸納總結:影響城市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因素有 、 、 、 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五單元 第二節 鄉村與城鎮 - 學生版.docx 第五單元 第二節 鄉村與城鎮.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