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 陸地地形基礎梳理·自主預習四大洋1.大洋名稱:按面積由大到小順序依次是 、 、 、 ,其中太平洋面積約占世界海洋總面積的50%。2.重要海峽:白令海峽溝通了 洋和 洋。馬六甲海峽溝通了 洋和 洋。3.海底地形:大陸架、大陸坡、大洋盆地、大洋中脊、海溝。【名師點睛】 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是北冰洋,完全位于東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跨經度最廣的大洋是北冰洋,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南極洲。圖示導航·重點突破一、四大洋的分布【讀圖·析圖】1.在圖中填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緯度最高的是 ,面積最大的是 。2.四大洋中, 位于北半球, 、 和 被赤道穿過,跨南北半球; 位于東半球, 、 和 都跨東西半球。3.四大洋中, 洋被歐洲、亞洲和北美洲環抱; 洋被亞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環抱; 洋位于南、北美洲和歐洲、非洲之間; 洋位于亞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南極洲之間。4.五種陸地基本地形類型:請根據以上地形素描圖,完成下表。代號 地形 類型 主要特征 共同 特點海拔高低 地面起伏A 低(200米以下) 平坦開闊 地面 起伏小B 較高 起伏不大 邊緣陡峻C 較高(500米以上) 坡度較陡 溝谷較深 地面 崎嶇D 較低 坡度和緩E 四周高、中間低 —【探究·思考】一艘輪船從①處出發向東環行一周,走最近航線依次要經過哪些海洋、海峽和運河 提示:太平洋、巴拿馬運河、大西洋、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蘇伊士運河、紅海、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太平洋、臺灣海峽。二、四大洋面積比較圖【讀圖·析圖】1. 跨南北半球,面積18 000萬平方千米,約占實際海洋總面積的一半,在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島嶼最多。2. 跨南北半球,略呈“S”形,面積9 3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二大洋。3. 大部分位于南半球,面積7 5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三大洋。4. 大致以北極為中心,被海冰廣泛覆蓋,面積約1 500萬平方千米,是四大洋中最小、最淺的大洋。【探究·思考】太平洋的面積比全球陸地面積 。(大、小)課時訓練·基礎達標一、單項選擇題 陸半球是指陸地面積最大的半球。下圖為陸半球示意圖。讀圖,完成1~3題。1.陸半球中心甲點的經度和緯度約為 ( )A.(0°,0°) B.(0°,38°N)C.(0°,58°N) D.(0°,90°E)2.陸半球上 ( )A.海、陸面積比約為7∶3B.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C.陸地面積超過海洋面積D.陸地連為一體,海洋被陸地分割3.在陸半球中可以找到 ( )①五大洲 ②七大洲③四大洋 ④三大洋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4.關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是①大洋B.②大洲和③大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C.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④大洲D.赤道穿過的大洲只有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5.讀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②同為太平洋,B、E大洲同為非洲B.A大洲與D大洲分界線為白令海峽,E大洲與G大洲分界線為巴拿馬運河C.③為印度洋,C為非洲,F為大洋洲D.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A大洲,跨緯度最廣的大洋是④大洋6.讀下列半球示意圖,圖中數字代號依次代表的大洲大洋正確的一組是 ( )A.亞洲、北美洲、非洲、大西洋B.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西洋C.歐洲、北美洲、非洲、太平洋D.亞洲、北美洲、南美洲、太平洋7.下列對圖中數碼所在水域名稱表述正確的是 ( )A.①-北冰洋B.②-大西洋C.③-印度洋D.④-太平洋根據材料和圖,完成8、9題。材料一 為期兩天的亞太經合組織貿易部長會議當地時間2023年5月26日在美國底特律落下帷幕。本次會議主要討論了世界貿易組織相關事宜,及各經濟體貿易政策的可持續性和包容性等問題。材料二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視頻方式主持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四次會晤。南非總統拉馬福薩、巴西時任總統博索納羅、俄羅斯總統普京、印度總理莫迪出席。巴西總統盧拉于2023年4月12日至15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8.圖中①與⑥所在大洲的分界線是 ( )A.蘇伊士運河B.白令海峽C.巴拿馬運河D.烏拉爾河9.關于④國說法正確的是 ( )A.全部位于南半球B.全部位于西半球C.北回歸線穿過國土D.東部臨太平洋二、綜合題10.【星球救援】2023年5月20日,喜歡探險的外星人小Z在星際旅行的過程中飛船突然出現故障,被迫降落在①地,出現故障時,飛船的三個重要零件分別掉落在②③④地,請接收到此信息的您協助小Z尋找到這三個重要零件,修復飛船,重新起飛。(1)小Z首先跟隨一艘輪船去②地尋找零件,輪船的航線是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印度洋→A 海峽→②地。到達②地后,他發現此國家所在的大洲是 。(2)找到第一個重要零件后,小Z繼續出發去③地尋找,需穿過 洋,到達③地所在大洲—— 洲。(3)找到第二個重要零件后,小Z繼續出發去④地尋找,他需要穿過的大洲分界線B是 運河。(4)已經找齊了三個重要零件,小Z要從④地回到①地,最短的航線需要先穿過 洋。11.讀大洲、大洋圖,完成下列各題。(1)根據人們的計算,地球表面積約 %是海洋,而陸地面積約占 %。(2)寫出圖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稱:A ,B ,C ,D ,E 。(3)寫出圖中數碼所表示的大洋名稱:① ,② ,③ 。(4)圖中甲處為 運河,它是 洲與 洲的分界線。乙處為 運河,它是 洲與 洲的分界線。(5)中國位于 洲(填字母)。(6)面積最大的大洋是 (名稱),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是 (填數碼)。(7)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 (名稱)。【誘思探究】某考察船隊沿圖中航線進行考察,圍繞航線完成問題。(1)填出圖中航線附近字母代表的大洲、大洋名稱。E →B →F →C →D →G →A →E(2)到南極洲考察的船舶從 洲的南端出發最容易到達南極洲,如果G點為南極點,一組科學考察隊員終于勝利到達G點,隊員們興奮地將行李奮力擲向前方,則行李落在隊員的 方。【趣味園】四大洋名稱的來歷太平洋——“和平之洋” 太平洋得名于麥哲倫船隊的環球航行。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受西班牙國王委托,率領船隊尋找通往東方的航線。經過四個多月的艱難航程,越過狂風惡浪的大西洋,穿過麥哲倫海峽,他們進入了新的大洋。船隊一路西行三個月,居然一直風平浪靜,感慨之余麥哲倫便把這片水域稱為“和平之洋”,漢譯為“太平洋”。大西洋——“大力士神的棲息地” 大西洋源于古希臘神話中大力士神阿特拉斯的名字。普羅米修斯因盜取天火給人間而犯了天條,株連到他的兄弟阿特拉斯。眾神之王宙斯強令阿特拉斯支撐石柱使天地分開,于是阿特拉斯在人們心目中成了英雄。最初希臘人以阿特拉斯命名非洲西北部的土地,后因傳說阿特拉斯住在遙遠的地方,人們認為一望無際的大西洋就是阿特拉斯的棲身地,故有此稱。印度洋——“通往東方的海洋” 因為古代西方對東方的了解很少,只傳聞印度是東方的一個富有的國家,因此到東方就是到印度,通往東方的航路也就是通往印度的航路。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東航尋找印度,便將沿途所經過的洋面統稱為“印度洋”。北冰洋——“北極之海” 北冰洋原意是“正對大熊星座的海洋”,由于它位于北極地區,終年氣候嚴寒,絕大部分被冰層覆蓋,因此被稱為“北冰洋”。二 陸地地形基礎梳理·自主預習四大洋1.大洋名稱:按面積由大到小順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太平洋面積約占世界海洋總面積的50%。2.重要海峽:白令海峽溝通了太平洋和北冰洋。馬六甲海峽溝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3.海底地形:大陸架、大陸坡、大洋盆地、大洋中脊、海溝。【名師點睛】 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是北冰洋,完全位于東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跨經度最廣的大洋是北冰洋,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南極洲。圖示導航·重點突破一、四大洋的分布【讀圖·析圖】1.在圖中填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緯度最高的是北冰洋,面積最大的是太平洋。答:填圖略2.四大洋中,北冰洋位于北半球,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被赤道穿過,跨南北半球;印度洋位于東半球,大西洋、太平洋和北冰洋都跨東西半球。3.四大洋中,北冰洋被歐洲、亞洲和北美洲環抱;印度洋被亞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環抱;大西洋位于南、北美洲和歐洲、非洲之間;太平洋位于亞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南極洲之間。4.五種陸地基本地形類型:請根據以上地形素描圖,完成下表。代號 地形 類型 主要特征 共同 特點海拔高低 地面起伏A 平原 低(200米以下) 平坦開闊 地面 起伏小B 高原 較高 起伏不大 邊緣陡峻C 山地 較高(500米以上) 坡度較陡 溝谷較深 地面 崎嶇D 丘陵 較低 坡度和緩E 盆地 四周高、中間低 —【探究·思考】一艘輪船從①處出發向東環行一周,走最近航線依次要經過哪些海洋、海峽和運河 提示:太平洋、巴拿馬運河、大西洋、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蘇伊士運河、紅海、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太平洋、臺灣海峽。二、四大洋面積比較圖【讀圖·析圖】1.太平洋跨南北半球,面積18 000萬平方千米,約占實際海洋總面積的一半,在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島嶼最多。2.大西洋跨南北半球,略呈“S”形,面積9 3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二大洋。3.印度洋大部分位于南半球,面積7 5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三大洋。4.北冰洋大致以北極為中心,被海冰廣泛覆蓋,面積約1 500萬平方千米,是四大洋中最小、最淺的大洋。【探究·思考】太平洋的面積比全球陸地面積大。(大、小)課時訓練·基礎達標一、單項選擇題 陸半球是指陸地面積最大的半球。下圖為陸半球示意圖。讀圖,完成1~3題。1.陸半球中心甲點的經度和緯度約為 (B)A.(0°,0°) B.(0°,38°N)C.(0°,58°N) D.(0°,90°E)2.陸半球上 (B)A.海、陸面積比約為7∶3B.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C.陸地面積超過海洋面積D.陸地連為一體,海洋被陸地分割3.在陸半球中可以找到 (A)①五大洲 ②七大洲③四大洋 ④三大洋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4.關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敘述,正確的是 (C)A.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是①大洋B.②大洲和③大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C.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④大洲D.赤道穿過的大洲只有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5.讀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A.①②同為太平洋,B、E大洲同為非洲B.A大洲與D大洲分界線為白令海峽,E大洲與G大洲分界線為巴拿馬運河C.③為印度洋,C為非洲,F為大洋洲D.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A大洲,跨緯度最廣的大洋是④大洋6.讀下列半球示意圖,圖中數字代號依次代表的大洲大洋正確的一組是 (B)A.亞洲、北美洲、非洲、大西洋B.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西洋C.歐洲、北美洲、非洲、太平洋D.亞洲、北美洲、南美洲、太平洋7.下列對圖中數碼所在水域名稱表述正確的是 (C)A.①-北冰洋B.②-大西洋C.③-印度洋D.④-太平洋根據材料和圖,完成8、9題。材料一 為期兩天的亞太經合組織貿易部長會議當地時間2023年5月26日在美國底特律落下帷幕。本次會議主要討論了世界貿易組織相關事宜,及各經濟體貿易政策的可持續性和包容性等問題。材料二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視頻方式主持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四次會晤。南非總統拉馬福薩、巴西時任總統博索納羅、俄羅斯總統普京、印度總理莫迪出席。巴西總統盧拉于2023年4月12日至15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8.圖中①與⑥所在大洲的分界線是 (B)A.蘇伊士運河B.白令海峽C.巴拿馬運河D.烏拉爾河9.關于④國說法正確的是 (B)A.全部位于南半球B.全部位于西半球C.北回歸線穿過國土D.東部臨太平洋二、綜合題10.【星球救援】2023年5月20日,喜歡探險的外星人小Z在星際旅行的過程中飛船突然出現故障,被迫降落在①地,出現故障時,飛船的三個重要零件分別掉落在②③④地,請接收到此信息的您協助小Z尋找到這三個重要零件,修復飛船,重新起飛。(1)小Z首先跟隨一艘輪船去②地尋找零件,輪船的航線是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印度洋→A馬六甲海峽→②地。到達②地后,他發現此國家所在的大洲是大洋洲。(2)找到第一個重要零件后,小Z繼續出發去③地尋找,需穿過太平洋,到達③地所在大洲——北美洲。(3)找到第二個重要零件后,小Z繼續出發去④地尋找,他需要穿過的大洲分界線B是巴拿馬運河。(4)已經找齊了三個重要零件,小Z要從④地回到①地,最短的航線需要先穿過大西洋。11.讀大洲、大洋圖,完成下列各題。(1)根據人們的計算,地球表面積約71%是海洋,而陸地面積約占29%。(2)寫出圖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稱:A亞洲,B北美洲,C非洲,D南美洲,E南極洲。(3)寫出圖中數碼所表示的大洋名稱: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印度洋。(4)圖中甲處為巴拿馬運河,它是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分界線。乙處為蘇伊士運河,它是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5)中國位于A洲(填字母)。(6)面積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名稱),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是④(填數碼)。(7)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南極洲(名稱)。【誘思探究】某考察船隊沿圖中航線進行考察,圍繞航線完成問題。(1)填出圖中航線附近字母代表的大洲、大洋名稱。E非洲→B印度洋→F大洋洲→C太平洋→D南美洲→G南極洲→A大西洋→E(2)到南極洲考察的船舶從南美洲的南端出發最容易到達南極洲,如果G點為南極點,一組科學考察隊員終于勝利到達G點,隊員們興奮地將行李奮力擲向前方,則行李落在隊員的北方。【趣味園】四大洋名稱的來歷太平洋——“和平之洋” 太平洋得名于麥哲倫船隊的環球航行。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受西班牙國王委托,率領船隊尋找通往東方的航線。經過四個多月的艱難航程,越過狂風惡浪的大西洋,穿過麥哲倫海峽,他們進入了新的大洋。船隊一路西行三個月,居然一直風平浪靜,感慨之余麥哲倫便把這片水域稱為“和平之洋”,漢譯為“太平洋”。大西洋——“大力士神的棲息地” 大西洋源于古希臘神話中大力士神阿特拉斯的名字。普羅米修斯因盜取天火給人間而犯了天條,株連到他的兄弟阿特拉斯。眾神之王宙斯強令阿特拉斯支撐石柱使天地分開,于是阿特拉斯在人們心目中成了英雄。最初希臘人以阿特拉斯命名非洲西北部的土地,后因傳說阿特拉斯住在遙遠的地方,人們認為一望無際的大西洋就是阿特拉斯的棲身地,故有此稱。印度洋——“通往東方的海洋” 因為古代西方對東方的了解很少,只傳聞印度是東方的一個富有的國家,因此到東方就是到印度,通往東方的航路也就是通往印度的航路。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東航尋找印度,便將沿途所經過的洋面統稱為“印度洋”。北冰洋——“北極之海” 北冰洋原意是“正對大熊星座的海洋”,由于它位于北極地區,終年氣候嚴寒,絕大部分被冰層覆蓋,因此被稱為“北冰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四單元 第一節 二 陸地地形 - 學生版.docx 第四單元 第一節 二 陸地地形.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