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階段檢測卷單元評價檢測(一)(第一單元)(45分鐘 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54分)1.經線與緯線相比較,具有的特點是(B)A.經線比任何一條緯線都長B.所有經線都在南北極相交C.經線是一個圓圈D.任何一條經線都可以把地球等分兩個半球2.與10°E正好相對的經線是(C)A.90°W B.170°EC.170°W D.140°E3.某點以東是西半球,以西是東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該點的地理坐標是(A)A.(0°,160°E) B.(23°26'S,20°W)C.(66°34'N,160°E) D.(0°,20°W) 龍卷風是一種災害性天氣。小強同學根據天氣預報將龍卷風始發地M及運動方向在經緯網地圖中作了標注。據此回答4、5題。4.M地的經緯度位置是(A)A.(29°N,112°E) B.(29°N,112°W)C.(29°S,112°E) D.(29°S,112°W)5.龍卷風移動的方向是(B)A.自北向南 B.自西南向東北C.自南向北 D.自東北向西南 下圖是局部經緯網圖,讀圖回答6、7題。6.甲點的經緯度是(B)A.(20°S,40°W) B.(20°N,40°E)C.(40°N,20°E) D.(40°S,20°W)7.圖中四點符合東半球、南半球、低緯度地區的是(D)A.甲 B.乙 C.丙 D.丁 下圖為局部經緯網圖,據下圖回答8、9題。8.圖中陰影部分實地面積的大小是(C)A.甲等于乙 B.甲大于乙C.甲小于乙 D.無法確定9.甲地和乙地的比例尺大小比較正確的是(A)A.甲>乙 B.甲<乙C.甲=乙 D.無法判斷10.讀經緯網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D)A.A點位于B點的西北方向B.B點經緯度為(70°N,130°W)C.C點位于低緯度D.D點位于東西半球的分界線上 家住重慶的初中學生小明暑假期間去樂山看望外婆。下火車后他順利地找到了外婆家。第二天,他瀏覽了樂山大佛景區。整個過程中,地圖為小明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他共使用了四幅地圖:①中國地形圖;②川渝地區鐵路分布圖;③樂山市交通圖;④樂山大佛景區導游圖。根據以上內容,完成11、12題。11.對小明這次出行沒有明顯幫助的地圖是(A)A.① B.② C.③ D.④12.如果四幅圖的圖幅大小相等,則比例尺最大的是(D)A.① B.② C.③ D.④13.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B)A.1∶600萬 B.1∶6 000C.1/60 000 000 D.圖上1厘米表示實地距離6千米 讀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完成14、15題。14.乙村位于甲村的(C)A.東南方向 B.東北方向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15.圖中山峰與甲村的相對高度可能為(B)A.420米 B.580米 C.750米 D.800米 樂山的初中生梓涵同學去我國東南沿海某地考察,手拿一幅該區域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16~18題。16.圖中河流流向大致為(C)A.向東南流 B.向北流C.向西南流 D.向東北流17.等高線地形圖中,相鄰兩條線之間的差值叫等高距,圖中等高距為__________米(A) A.100 B.200 C.50 D.15018.圖示③④的相對高度為__________米(A) A.200 B.300 C.400 D.100二、材料分析題(共46分)19.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回答下列問題。(12分)(1)該圖中等高距(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高度差)為200米。(1分)(2)寫出圖中五個地形部位的名稱。甲山峰 丙鞍部 丁陡崖 EF山谷 GH山脊(5分)(3)從乙山峰周圍400米等高線處攀爬到乙山峰,應該從乙的東南方向爬上去比較容易,原因是等高線稀疏,坡度緩,爬山相對輕松。(2分)(4)甲與乙的相對高度為120米。(2分)(5)如果該地有一條河流注入海洋,其流向最可能為(A)(2分)A.由北向南 B.由東向西C.由西向東 D.由東南向西北20.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在以下區域開展夏令營活動。下圖為該區域等高線地形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每空2分,共22分)(1)輔導員介紹當地地形:圖示區域C地所處地形部位是山脊;圖中有山脊、山谷、鞍部、洼地、陡崖等,其中王莊位于鞍部,水庫位于洼地。(2)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開展野外高臺跳水活動,需選擇在A、B、C、D四地中的D地。(3)在甲、乙兩地之間競速劃船,若圖示甲、乙兩地之間距離為1厘米,則可計算隊員們劃船距離至少為500米。(4)考察引水線路:圖中河流流向為由東南向西北;從水庫引水,B、C兩條引水線路中,能自流灌溉的是B線路。(5)圖中相鄰兩條等高線相差30米;四個村莊中,海拔最高的是王莊。圖中王莊海拔高于380米、但低于410米。21.讀下列經緯網地圖,完成下列問題。(每空2分,共12分)(1)寫出B點的經緯度(40°N,60°E)。(2)A點位于中緯度地區。(3)D點位于C點的西北方向。(4)A、B、C、D四點中,位于東西半球分界線上的是C點。(5)A、B、C、D四點和甲、乙、丙、丁四點中位于南半球的點有A、甲、乙、丙、丁。(6)丙地坐標是(70°S,170°E)。階段檢測卷單元評價檢測(一)(第一單元)(45分鐘 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54分)1.經線與緯線相比較,具有的特點是( )A.經線比任何一條緯線都長B.所有經線都在南北極相交C.經線是一個圓圈D.任何一條經線都可以把地球等分兩個半球2.與10°E正好相對的經線是( )A.90°W B.170°EC.170°W D.140°E3.某點以東是西半球,以西是東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該點的地理坐標是( )A.(0°,160°E) B.(23°26'S,20°W)C.(66°34'N,160°E) D.(0°,20°W) 龍卷風是一種災害性天氣。小強同學根據天氣預報將龍卷風始發地M及運動方向在經緯網地圖中作了標注。據此回答4、5題。4.M地的經緯度位置是( )A.(29°N,112°E) B.(29°N,112°W)C.(29°S,112°E) D.(29°S,112°W)5.龍卷風移動的方向是( )A.自北向南 B.自西南向東北C.自南向北 D.自東北向西南 下圖是局部經緯網圖,讀圖回答6、7題。6.甲點的經緯度是( )A.(20°S,40°W) B.(20°N,40°E)C.(40°N,20°E) D.(40°S,20°W)7.圖中四點符合東半球、南半球、低緯度地區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圖為局部經緯網圖,據下圖回答8、9題。8.圖中陰影部分實地面積的大小是( )A.甲等于乙 B.甲大于乙C.甲小于乙 D.無法確定9.甲地和乙地的比例尺大小比較正確的是( )A.甲>乙 B.甲<乙C.甲=乙 D.無法判斷10.讀經緯網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A點位于B點的西北方向B.B點經緯度為(70°N,130°W)C.C點位于低緯度D.D點位于東西半球的分界線上 家住重慶的初中學生小明暑假期間去樂山看望外婆。下火車后他順利地找到了外婆家。第二天,他瀏覽了樂山大佛景區。整個過程中,地圖為小明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他共使用了四幅地圖:①中國地形圖;②川渝地區鐵路分布圖;③樂山市交通圖;④樂山大佛景區導游圖。根據以上內容,完成11、12題。11.對小明這次出行沒有明顯幫助的地圖是( )A.① B.② C.③ D.④12.如果四幅圖的圖幅大小相等,則比例尺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3.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600萬 B.1∶6 000C.1/60 000 000 D.圖上1厘米表示實地距離6千米 讀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完成14、15題。14.乙村位于甲村的( )A.東南方向 B.東北方向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15.圖中山峰與甲村的相對高度可能為( )A.420米 B.580米 C.750米 D.800米 樂山的初中生梓涵同學去我國東南沿海某地考察,手拿一幅該區域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16~18題。16.圖中河流流向大致為( )A.向東南流 B.向北流C.向西南流 D.向東北流17.等高線地形圖中,相鄰兩條線之間的差值叫等高距,圖中等高距為__________米( ) A.100 B.200 C.50 D.15018.圖示③④的相對高度為__________米( ) A.200 B.300 C.400 D.100二、材料分析題(共46分)19.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回答下列問題。(12分)(1)該圖中等高距(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高度差)為 米。(1分)(2)寫出圖中五個地形部位的名稱。甲 丙 丁 EF GH (5分)(3)從乙山峰周圍400米等高線處攀爬到乙山峰,應該從乙的 方向爬上去比較容易,原因是 。(2分)(4)甲與乙的相對高度為 米。(2分)(5)如果該地有一條河流注入海洋,其流向最可能為( )(2分)A.由北向南 B.由東向西C.由西向東 D.由東南向西北20.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在以下區域開展夏令營活動。下圖為該區域等高線地形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每空2分,共22分)(1)輔導員介紹當地地形:圖示區域C地所處地形部位是 ;圖中有山脊、山谷、鞍部、洼地、陡崖等,其中王莊位于 ,水庫位于 。(2)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開展野外高臺跳水活動,需選擇在A、B、C、D四地中的 地。(3)在甲、乙兩地之間競速劃船,若圖示甲、乙兩地之間距離為1厘米,則可計算隊員們劃船距離至少為 米。(4)考察引水線路:圖中河流流向為 ;從水庫引水,B、C兩條引水線路中,能自流灌溉的是 線路。(5)圖中相鄰兩條等高線相差 米;四個村莊中,海拔最高的是 。圖中王莊海拔高于 米、但低于 米。21.讀下列經緯網地圖,完成下列問題。(每空2分,共12分)(1)寫出B點的經緯度 。(2)A點位于 緯度地區。(3)D點位于C點的 方向。(4)A、B、C、D四點中,位于東西半球分界線上的是 點。(5)A、B、C、D四點和甲、乙、丙、丁四點中位于南半球的點有 。(6)丙地坐標是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單元評價檢測(一)(第一單元) - 學生版.docx 單元評價檢測(一)(第一單元).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