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學年第一學期七年級社會法治課堂作業評價調測卷歷史試卷考生注意:本試題卷分判斷題、選擇題和綜合題三部分,共 4 頁,滿分 50分,考試時間 50分鐘。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等分別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在本試題卷上的作答一律無效。判斷題(每題1分,共4題,正確的涂T,錯誤的涂F)1、在地圖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點依次連接成線,叫做等高線。( )2、山頂洞人前額低平、眉骨粗大,鼻骨扁平,吻部前伸,相貌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3、戰國時期,我國開始步入“青銅時代”,當時的青銅器主要用于祭祀和軍事等方面。( )4、秦國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杰出智慧與勤勞精神的集中體現。( )二、選擇題(本大題共10題,每題2分,共20分,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錯選、多選均不得分)5.歷史研究的原則是依據真實史料說話,有一分史料說一分話。在北京人遺址中發現有灰燼、燒石和燒骨等遺存,由此能得出的結論是北京人( ) A.已經學會使用火 B.已經開始過定居生活C.已經有私有財產 D.已經開始過農耕生活6.在良渚文化的考古中,發現有都邑、宮殿、祭壇、大型水利工程的遺址以及隨葬品數目不等的墓地。這些表明,良渚文化遺址( )A.已有文字可考的歷史B.已經制定了完整的禮樂制度C.開始了中華5 000年文明史D.已經出現了早期國家,進入了文明社會7.山戎(春秋時期少數民族)特有的“戎菽”(大豆),因為齊桓公征伐山戎而“布于天下”。這表明諸侯爭霸戰爭( )A.加速了山戎的滅亡B.鞏固了國家的大一統C.加速了新舊制度的更替D.客觀上促進了全國各地經濟的交流8.詩人岑參在《石犀》詩中說:“江水初蕩潏(yù),蜀人幾為魚……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詩中“李太守”的主要貢獻是( ) A.治理錢塘江水患 B.主持修建都江堰 C.撰寫《齊民要術》 D.編制《大明歷》9.戰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韓非說:“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要,四方來效。”據此可知,韓非主張( )A.建立中央集權專制制度 B.實行仁政C.治國要順應自然和民心 D.“兼愛”“非攻”10.(史事判斷)秦實現大一統后,原來各自為政的政治形態已不能適應新的社會發展。為加強對全國的統治,秦朝在地方上實行( )A.分封制 B.郡縣制 C.刺史制 D.行省制11.抓關鍵詞或找關鍵句是學習歷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與“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張楚政權”“我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等信息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A.綠林赤眉起義 B.黃巾起義 C.陳勝、吳廣起義 D.劉邦、項羽起義12.公元前117年,漢朝統治者派孔僅與東郭咸陽到全國各產鹽、鐵地,選用對鹽、鐵之事有經驗的人任鹽鐵官,在全國各地建立專賣機構。漢朝統治者此舉意在( )A.解決王國問題B.推行休養生息的政策C.平抑市場物價D.加強國家對經濟的控制 13.下圖是某教材的部分目錄,根據內容判斷該單元的標題應為( )第16課 三國鼎立第17課 西晉的短暫統一和北方各族的內遷第18課 東晉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區開發第19課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A.原始社會與中華文明的起源B.奴隸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會的過渡C.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14.南北朝時期,統治階級為宣傳佛教開鑿了許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 )A.云岡石窟和龍門石窟 B.云岡石窟和麥積山石窟C.龍門石窟和麥積山石窟 D.龍門石窟和敦煌莫高窟三、綜合題(共2大題,共26分)15、(12 分)春秋戰國是社會大變革的時期。為更深入地了解這一歷史時期,請同學們一起參 與并完成相關學習任務。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4分) 材料一 華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來,諸族錯居,接觸交通,各去小異而大同,漸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謂諸夏是也。——梁啟超《太古及三代載記》材料二 從中國歷史進程來看,從春秋戰國到秦漢統一王朝的建立,可以看作是中華民族的形成時期。特別是進入到秦漢時期,中華民族不論在密切的程度上還是在活動的地域上都比春秋戰國時期有了新的提升和擴大。——摘編自瞿林東《論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的歷史》材料三 各游牧民族又因其自身畜牧業經濟的特點,充當了早期絲綢之路上販運買賣的主角。他們都與絲綢之路發生著各種各樣的非常密切的關系,結下了不解之緣。——樊保良《略論中國古代少數民族與絲綢之路》(1)材料一中提到的“華夏民族”的人文初祖是哪兩位 (2分)從材料中可以看出華夏族的形成有什么特點 (2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中華民族在秦漢時期的發展特點。(2分)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其形成的原因。(2分)(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漢朝開通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4分)(4)綜合以上材料,說說國家統一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寫出一點即可,2分) 2024學年第一學期七年級社會法治課堂作業評價調測卷道德與法治試卷考生注意:本試題卷分判斷題、選擇題和綜合題三部分,共 4頁,滿分 50 分,考試時間 50分鐘。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等分別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在本試題卷上的作答一律無效。判斷題(每題1分,共4題,正確的涂T,錯誤的涂F)地球是一個球體,是自古以來就再清楚不過的事實。( )數字地圖在城市管理、資源調查、災害監測等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 )3、中學階段將正式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生命成長的“拔節孕穗期”。( )4、學習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題,也是我們現階段的基本任務。( )二、選擇題(本大題共10題,每題2分,共20分,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錯選、多選均不得分)5.“坐地日行八萬里”,“坐地日行”實際指的是地球 (運動),“八萬里”指的是 的長度。( )A.自轉、本初子午線B.公轉、本初子午線C.自轉、赤道D.公轉、赤道6.小霞在海邊看歸航的船只,發現圖中所示的現象,此現象說明了( )A.海平面下降B.地球是個球體C.海平面上升D.帆船運動速度快7.下列關于地球自轉和公轉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地球自轉和公轉都繞著地軸旋轉 B.地球自轉產生晝夜長短的變化,公轉產生晝夜交替的變化 C.自轉周期是1天,公轉周期一個月 D.自轉和公轉方向都是自西向東8.若某地圖比例尺為1:1500000,則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 )A.150米B.1500米C.15千米D.30千米9.下列四幅圖幅大小相同的地圖,哪一幅表示地理事物內容最詳細( )A.紹興市地圖B.中國地圖C.浙江省地圖D.亞洲地圖10.“明明來到了這個世界,明明的爸爸媽媽有了一個兒子,明明的爺爺奶奶有了一個孫子, 明明的姥姥姥爺有了一個外孫,明明的姑姑有了一個侄子……”這說明( )①一代又一代的個體生命實現了人類生命的接續 ②每個人的生命不僅是“我”的生命,還是“我們”的生命 ③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斷傳承的 ④在生命的傳承中,人類的精神不斷積淀和豐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麗麗的周末生活豐富多彩,例如爸爸帶她去參觀博物館、媽媽帶她去圖書館閱讀、爺爺帶 她去聽戲曲、奶奶帶她去參加社區志愿活動。這體現了 ( )A.健康和諧的內心世界,是幸福生活的唯一支柱 B.健康的心理和豐富的精神是生命存在的根本C.滋養心靈,需要我們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D.保持心理健康是提高生命質量的關鍵12.清華大學畢業生李金峰在“志愿北京”系統中記錄的志愿服務總時長達到 1193 小時,參與 志愿活動超 60 項,曾獲清華大學“年度人物”。她的行為啟示我們( )①服務和奉獻社會,沿著正確的方向走好人生道路 ②樹立人生目標要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③樹立人生目標要以個人利益為先,忽略集體 ④要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明確人生目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返鄉成為“新農人”。他們有熱情、能吃苦、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 會管理,用奮斗的姿態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大學生選擇成為“新農人”體現了( )①人生的選擇有很多,選什么憑個人喜好 ②人世間的一切美好生活是通過勞動創造的③農業得以快速發展,全靠新農人帶路 ④只要為社會進步作出貢獻,就是創造了價值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4.感動中國人物蕭凱恩從小因眼疾失去光明,但 20 多年來她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在取 得音樂成就的同時,持續資助貧困兒童。這說明她能夠 ( )①接納欣賞自己,綻放自身光芒 ②勇敢面對挫折,實現所有目標③服務奉獻社會,實現生命價值 ④樹立遠大目標,爭做國之棟梁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綜合題(共3大題,共26分)15、讀下面兩幅圖,完成問題。(8分)(1)地球公轉至A位置時,太陽直射的緯線是 ,當地球位于公轉軌道上的B處時,北半球處在 季。(每空1分)(2)由于地球的公轉在溫帶形成了明顯的 變化。(2分)(3)①②③中,③點位于地球上五帶中的 帶,一年中太陽直射兩次的是 點。(每空1分)(4)①點的坐標是 ,一天中,①②兩點先看到太陽的是 點。(每空1分)16、讀“李村平面圖”,回答下列各題。(8分)圖中表示方向的方法是____________。(1分)表示比例尺的方法是___________.(1分)圖中李村在林地的______方向(1分),鐵路的大致走向是________(1分)若量得AB間圖上距離為3厘米,則A、B兩地的實地距離為________千米。(1分)根據圖中河流特點,推斷李村東北部的地勢較西南部更_______(填“高”或“低”(1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7、(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根據情景1中的劃線部分說明小A在認識自己的過程中存在哪一問題?(2分)結合情景2分析小D“做更好的自己”的秘訣。(4分)【少年有夢,未來可期】進入初中,同學們都感覺自己猛然長大了。家長、老師、社會,都對我們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我們自己也對未來充滿無限憧憬!暢想未來,從這出發,請大家為自己做一份簡易的人生職業規劃。(4分)我的人生職業規劃 我夢想的職業:_____________ 實現途徑: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怎樣規劃職業生涯? 確定目標: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 實現途徑:圍繞目標,試著從知識儲備、專業技能、性格養成等角度闡述具體行動。 切實可行并能體現正確價值觀,字數不超過150字。歷史與社會參考答案:F 2.F 3.F 4.TA 6.D 7.D 8.B 9.A 10.B 11.C 12.D 13.C 14.A15、(12分)(1)③④①②(1分)春秋戰國時期鐵制農具和牛耕的出現,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進步/促進社會轉型/農業(經濟)的發展。(2分)。(2分)舉措:鼓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2分) 影響:商鞅變法使秦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面貌有了根本改變,綜合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一躍而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以后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2分)(3)①為政以德 ②老子 ③以法治國(3分)(4)經濟發展、諸侯爭霸、大國兼并、制度變革、思想學術繁榮(任意答出兩點,2分)16、(14分)(1)人文初祖:炎帝和黃帝。(2分)特點:由多民族交融而成。(2分)(2)特點:中華民族的形成時期。(2分)原因:秦朝實行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諸多統一措施;漢武帝尊崇儒術,實行思想大一統等措施,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形成。(2分)(3)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對于中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與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4分)(4)國家的統一有利于經濟的發展。(2分)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1.F 2.T 3.F 4.T5、C 6、 B 7、D 8、 C 9、A 10、A 11、 C 12、 B 13、C 14、B15、(8分)(1)北回歸線(1分);冬(1分);(2)季節(2分);(3)熱(1分);③(1分);(4)23.5°N ,90°E(1分);②(1分)16、(8分)(1)指向標定向法(1分)、數字式比例尺(1分)(2)西南方向(1分);西北—東南走向或東南—西北走向(1分)(3)2.4千米(1分)(4)高(1分),理由:河流的寬度從東北向西南變寬闊。(2分)17.(10分)小 A 沒有學會接納自己;沒有正確認識自己,過于關注自己的不足;認識自己是一個過程,小 A 沒有用發展的眼光看自己。(2 分,如果只回答“沒有正確認識自己”得 1 分)①改掉了上課開小差、作業拖拉的毛病,改正自己的缺點,彌補自己的不足,不斷完善自己。 ②課余時間加入編程社團積極學習編程知識,利用一切機會豐富和發展自己,完善自己。 ③發現了自己的運動天賦,主動參加運動會為班級爭光,發掘了自己的潛能。(言之有理,結合材 料 2 點即可得 4 分,①②兩點不重復給分)(3)此題為開放題。要求目標明確得 1 分,實現途徑從至少兩個角度明確作答得 2 分,目標和途徑切 實可行且價值觀正確得 1 分。 參考示例: 目標:我想成為一名外交官。(1 分) 實現途徑:為了實現夢想,我要認真學習英語或其他外語語種;通過參加演講比賽等形式提升自 己的表達能力;參加各類愛國主義活動,培養自己的愛國情懷。(2 分) 目標和途徑切實可行且價值觀正確再得 1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