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調兵山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1月月考地理試題一、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計1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臺風“萬宜”為2024年太平洋臺風季第24個被命名的風暴。中央氣象臺11月18日時繼續發布臺風藍色預警和大風藍色預警。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 在19日5時,臺風“萬宜”中心位置大致是( )A. 19°S,115°E B. 19°N,115°E C. 19°S,115°W D. 19°S,115°E2. 從18日17時開始,“萬宜”運動軌跡的大致方向是由( )A. 東北向西南 B. 東向西轉向西南 C. 西北向東南 D. 西南向東北海洋具有互聯互通的特點,許多海峽被稱為海上交通線的“咽喉”,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讀圖,完成下面小題。3. 黑海出入地中海的唯一海上“咽喉”①是( )A 直布羅陀海峽 B. 英吉利海峽 C. 亞得里亞海 D. 土耳其海峽4. 直布羅陀海峽溝通的兩個大洲M、N分別是( )A. 亞洲和歐洲 B. 歐洲和非洲 C. 非洲和北美洲 D. 亞洲和非洲遼寧某市一學生用手機截取11月8日至11日天氣預報。讀圖,完成下面小題。5. 氣溫日較差最大的一天是( )A. 8日 B. 9日 C. 10日 D. 11日6. 周日休息時,該同學去圖書館看書,下列物品必須攜帶的是( )A. 防曬霜 B. 羽絨服 C. 雨傘 D. 帽子世界各地冷熱不同,等溫線分布也隨之發生變化。讀“局部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7. 氣溫分布特點是( )A. 從低緯向高緯逐漸降低 B. 從南向北逐漸升高C. 北半球等溫線向北突出 D. 等溫線稀疏,氣溫分布陸地比海洋上簡單8. 緯度大致相同的四個地點①②③④,年平均氣溫最低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全球陸地被海洋分隔成幾塊面積較大的大陸和許多面積較小的陸地。讀圖,完成下面小題。9. 東、西半球圖上的經線圈是( )A. 0°和東經180°組成的經線圈 B. 西經20°和東經160°組成的經線圈C. 赤道 D. 東經20°和西經160°組成的經線圈10. 赤道穿過大洲M和大洋N分別是( )A. 非洲、印度洋 B. 南美洲、太平洋 C. 大洋洲、大西洋 D. 亞洲、太平洋地表形態復雜多樣,不同地區的地形差異很大。讀“亞洲地形”圖,完成下面小題。11. 亞洲的地形復雜,主要是以( )A. 高原和平原為主 B. 平原為主 C. 高原和山地 D. 高原為主12. 位于亞洲中南部、我國西南部的地形區是( )A. 東歐平原 B. 剛果盆地 C. 巴西高原 D. 青藏高原13. 板塊運動引起大陸的漂移,形成世界地形的分布格局,海洋的發育與板塊運動密切相關。讀圖,完成問題。用板塊運動的觀點,解釋紅海不斷擴張的原因是( )A. 位于地中海——喜馬拉雅地帶B. 地處環太平洋地帶C. 位于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張裂地帶,板塊張裂運動使其不斷擴張D. 位于非洲板塊和亞歐板塊的張裂地帶,板塊張裂運動使其不斷擴張海洋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藍色家園”。海洋與人類息息相關,海洋對人類的影響體現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4. 2024年7月,我國多地經歷了創紀錄的高溫天氣,打破了當地歷史最高氣溫紀錄。海邊成為消暑度假的好去處。人們下海游泳的區域主要位于( )A. 洋中脊 B. 洋盆 C. 大陸架 D. 大陸坡15. 海洋對人類的重要意義有( )①資源的寶庫②重要的交通要道③直接提供淡水④生命的搖籃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25分)16. 下面是我國某市的多年平均各月氣溫。閱讀資料,回答問題。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氣溫/℃ -201 -15.8 -6 5.8 13.9 19.7 23.3 21.6 14.3 5.6 -6.7 -168(1)根據表格信息,將該市的氣溫年變化曲線圖繪制完整。(2)繪制氣溫年變化曲線圖中,橫坐標代表12個月;縱坐標代表氣溫,確定氣溫的取值范圍;根據氣溫逐月用點標注出來;最后,用平滑的____把各點連接起來。(3)該市最熱月平均氣溫是____,氣溫年較差為43.4℃,氣溫的年變化特點是____。(4)從南、北半球看,該地位于____,原因是____。17. 地球表面處于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海陸分布也不是固定不變的。讀圖,回答問題。(1)從總體看,世界海陸分布很____。地球表面三分是陸地,____分是海洋。(2)從南北半球看,陸地主要集中在____,但其海洋面積仍大于陸地面積,北極周圍卻是一片____。(3)陸地被海洋分隔成許多的陸塊,全球陸地共分為七個大洲。其中終年積雪覆蓋,唯一沒有人類定居的大洲是____。(4)七大洲中,亞洲大陸和歐洲大陸是一個整體,合稱為亞歐大陸,亞洲和歐洲的分界借助了天然界線,即是____。18. 地球表層是由板塊拼合而成的,而且板塊是不斷地在運動著。讀圖,回答問題。(1)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全球大致劃分為____大板塊,其中完全位于大洋上的板塊是____。(2)請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日本地震頻繁原因是____。(3)兩個板塊發生碰撞,在陸地上常常形成山脈。世界上許多高大而綿長的山脈,主要分布在板塊碰撞擠壓的地帶,圖中山脈A____:B____。(4)喜馬拉雅山脈位于____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之間碰撞擠壓地帶,而且擠壓在不斷進行,因此,測得珠穆朗瑪峰的高度在不斷____。19. 某中學地理小組模擬實驗海洋和陸地氣溫變化的差異,并以此原理解釋1月和7月同緯度海洋和陸地氣溫的差異。閱讀資料,回答問題。實驗步驟:第一步:用相同的燒杯分別取相同體積的水和沙子,提前一天放在室內。第二步:第二天早上,分別測量水和沙子溫度并記錄,然后將裝有水和沙子的燒杯放在室外讓太陽照射。第三步:中午再分別測量水和沙子的溫度,并記錄,然后兩只燒杯送回室內。第四步:傍晚,再分別測量水和沙子的溫度,并記錄。物質溫度 早上 中午 傍晚水 5℃ 16℃ 8℃沙子 5℃ 18℃ 6℃(1)在外界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從早到晚,水和沙子溫度的變化規律是____。(2)水和沙子同時接受太陽照射,到中午時,溫度較高的是____。(3)傍晚,充分散熱后的水和沙子的溫度也不同,溫度較高的是____。(4)如果用水和沙子分別類比海洋和陸地,在北半球,1月,同緯度海洋和陸地,氣溫相對比較高的是____;7月,同緯度海洋和陸地,氣溫相對比較高的是____。(5)在北半球的陸地,一年中氣溫最低的是____月。調兵山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1月月考地理試題 簡要答案一、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計1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1~2題答案】【答案】1. B 2. B【3~4題答案】【答案】3. D 4. B【5~6題答案】【答案】5. D 6. C【7~8題答案】【答案】7. A 8. B【9~10題答案】【答案】9. B 10. B【11~12題答案】【答案】11. C 12. D【13題答案】【答案】C【14~15題答案】【答案】14. C 15. A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25分)【16題答案】【答案】(1) (2)曲線(3) ①. 23.3℃ ②. 冬季寒冷,夏季氣溫較高,氣溫年較差較大(4) ①. 北半球 ②. 北半球陸地最熱月出現在7月,最冷月出現在1月,而該市的氣溫數據符合這一特點,7月氣溫最高,1月氣溫最低。【17題答案】【答案】(1) ①. 不均勻 ②. 七(2) ①. 北半球 ②. 海洋(3)南極洲 (4)烏拉爾山-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峽【18題答案】【答案】(1) ①. 六 ②. 太平洋板塊(2)日本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3) ①. 阿爾卑斯山脈 ②. 安第斯山脈(4) ①. 亞歐 ②. 升高【19題答案】【答案】(1)先升后降(2)沙子 (3)水(4) ①. 海洋 ②. 陸地(5)一##l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