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比例第1課時 比例的認識(1)【教學內容】教材第16~18頁例題及相關內容。【教學目標】結合“圖片像不像”“調制蜂蜜水”等情境,找到相等的比。理解比例的意義,認識比例各部分名稱。2.能通過化簡比或求比值等方法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3.經歷觀察比較、自主探究等活動,提高分析和概括能力。【重點難點】重點:理解比例的意義。難點:能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師:同學們還記得這張圖嗎?上學期學習比的認識時我們是不是見到過?現在請你在這張圖上找一找,圖中的哪幾張圖片像?預設:圖A、圖B、圖D像。師:聯系比的知識想一想,怎樣的兩張圖片像?怎樣的兩張圖片不像?探究新知。1.認識比例。(1)比較發現。師:請大家先分別寫出兩張圖片長與長之比,寬與寬之比。將寫出的比進行比較,看一看有什么發現?小組討論,派代表匯報。預設1:圖A與圖B長與長之比是6∶3,寬與寬之比是4∶2,兩個比的比值都是2,所以可以得出6∶3=4∶2。預設2:圖D與圖A長與長之比是12∶6,寬與寬之比是8∶4,兩個比的比值都是2,所以可以得出12∶6=8∶4。預設3:圖D與圖B長與長之比是12∶3,寬與寬之比是8∶2,兩個比的比值都是4,所以可以得出12∶3=8∶2。師:由上面的探究你可以得出什么結論呢?預設:兩張圖片,長與長、寬與寬的比相等的,就像。師:請你再寫出圖A、圖B、圖D三張圖片各自的長與寬之比。看一看有什么發現?學生自主完成,舉手匯報。預設1:圖A長與寬之比是6∶4,圖B長與寬之比是3∶2,圖D長與寬之比是12∶8,三個比化簡之后都等于3∶2。師: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結論呢?預設:三張圖片的長與寬之比相等,就像。師:再找幾張像的圖片算一算,驗證一下我們得出的結論。學生自行驗證。師:像的圖片,長與長、寬與寬的比相等,長與寬之比相等。反之,不像的圖片,長與長、寬與寬的比,長與寬之比是不是就一定不相等呢?用圖A和圖C舉例說一說。預設:圖A和圖C長與長的比是6∶8,化簡后為3∶4。寬與寬的比是4∶3,3∶4 ≠ 4∶3。圖A長與寬的比是6∶4,化簡后為3∶2。圖C長與寬的比是8∶3,3∶2 ≠ 8∶3。由此可得出:兩張圖片的長與寬之比不相等,就不像。師:再找幾張不像的圖片算一算,驗證一下這個結論。(2)歸納定義。師:6∶3=4∶2,12∶6=8∶4,12∶3=8∶2,像上面這樣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比例中的每個數都有各自的名稱,靠近等號的兩個里面的數,叫作內項,外面的兩個數,叫作外項。如12∶6= 8∶4,6和8是內項,12和4是外項。師:請同學們照樣子,每人寫出兩個比例,并分別指出每個比例的外項和內項。學生寫完后同桌之間說一說。師:像12∶6=8∶4這個比例,除了像現在這樣寫,還可以寫成=的形式。(3)比和比例的區別。師:剛才我們認識了比例,明白了比例是由比組成的,由此可見比和比例有著密切的聯系,那比和比例一樣嗎?它們之間有什么區別?學生小組內討論,舉手匯報。預設:從意義上來區分,比是表示兩個數相除,有兩項。比例是一個等式,表示兩個比相等,有四項。……師:比和比例有聯系,也有區別,同學們一定要分清楚它們的聯系和區別。學寫比例。右表是調制蜂蜜水時蜂蜜和水的配比情況,根據比例的意義,你能寫出比例嗎?寫一寫,與同伴交流。師:自己試著用表中的數據寫出比例。學生先自己寫出比例,再全班展示。預設:3∶2=15∶10,2∶3=10∶15,10∶2=15∶3,2∶10=3∶15,3∶2=10∶15……師:我們先來看一下,3∶2=15∶10這個比例寫得對嗎?預設1:3∶2=,15∶10=,寫得對。預設2:15∶10化簡后等于3∶2,寫得對。預設3: ,寫得對。師:同學們剛才有的用了求比值的方法,有的用了化簡比的方法,還有的應用比的基本性質,都判斷出這個比例寫的是對的,判斷寫出的式子是不是比例,用這三種方法中的任意一個都可以。師:2∶3=10∶15,10∶2=15∶3,2∶10=3∶15,3∶2=10∶15,這些比例寫得對嗎?預設:10∶15=2∶3,寫得對。10∶2=5,15∶3=5,寫得對。2×1.5=3,10×1.5=15寫得對。3∶2=,10∶15=,寫得不對。師:說一說,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見到過比例。學生自由發言。三、鞏固運用1.完成教材第17頁第1題。(1)寫出比。(2)判斷兩個比是否可以組成比例。2.完成教材第17頁第2題。(1)獨立判斷。(2)匯報結果。3.完成教材第18頁第4~5題。(1)獨立完成。(2)集體交流。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活動,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后作業完成本課時的習題。【板書設計】比例的認識(1)12∶6=8∶4還可以寫成=【教學反思】本節課的教學由“圖片像不像”的舊知引入,通過兩個比相等的圖片,讓學生進一步理解等比的概念,為教學比例的意義做好鋪墊。再引導學生從等比中抽象出比例的意義,初步認識比例。然后讓學生根據“調制蜂蜜水”的數據寫比例,讓學生知道了比例從生活中來,從而進一步認識到了數學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激發了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整個教學過程新舊知識銜接自然,對新知的認知過程井然有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