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第八課時整理與復習第一單元 20以內的退位減法西師版(新教材)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目標1.學習目標描述:引導學生通過對 20 以內退位減法算式的整理,發現其排列規律,進一步鞏固 20 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熟練程度。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和總結的能力,以及有序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意識。2.學習分析內容: 通過創設生動的具體情境,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的過程,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3.學科核心素養分析: 使學生在解決具體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切實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培養學生在購物等生活場景中運用數學知識的意識,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如認真審題、仔細計算等。。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 對 20 以內退位減法進行系統整理,發現其排列規律,熟練掌握計算方法。教學難點: 理解退位減法的算理,能運用規律快速準確地計算。導入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像小動物們一樣聰明,快速算出這些減法題的答案呢?知識梳理10 - 5 + 2 =12 - 5 =單元復習每組題中兩個算式有什么聯系?71 算一算,說一說。10 - 6 + 5 =15 - 6 =10 - 8 + 6 =16 - 8 =7988每組題中兩個算式結果相等92 填一填,議一議 。11你發現了什么?8+3=11 - 3 = 11 - 8 = 836+7=13 - 6 = 13 - 7 = 8+9=17 - 9 = 17 - 8 = 13761789課堂練習1. 選數填空。121161970102119817136514318415選兩張黃色卡片上的數想加。選一張白色卡片和一張黃色卡片上的數相減。98171679練習2. 填空。373875973. 計算。119125169724.從 4,7,11,15中選出3個數,任意寫加法算式或減法算式。練習471111741141515411練習95. 想一想,填一填。125314810645156練習6. 提問題,寫算式。143(只)又飛來 8只吃了 7個81177(個)一共有幾只?還剩幾個?練習7. 豐收的田園答:剩下的還能裝8車。(1)張 大 伯 家的 土 豆 可 裝 13車,已經運走了 5車。 剩下的還能裝多少車?1358(車)練習7. 豐收的田園答:又挖了5車。(2)王叔叔家的土豆已經挖了 9 車,又挖了一些,現在一共 有 14 車 。又挖了多少車?1495(車)想一想:里填幾?169 + ★ = 16 - ★ = 5★=-9=7=5+7=12你知道嗎?1. 請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包括整理 20 以內退位減法表的方法、發現的規律以及計算時的注意事項。2. 教師對學生的總結進行補充和完善,強調退位減法在數學學習中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在課后繼續練習。課堂小結課后作業1. 完成課后練習三中關于 20 以內退位減法的相關題目。2、32. 讓學生自己制作一張 20 以內退位減法的卡片,一面寫算式,一面寫答案,與同學或家長進行互動游戲,互相提問回答。/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數學學科西師大版數學一年級年級下冊《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整理與復習》教學設計課題名 整理與復習教材分析 知識內容分析:20以內退位減法的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它是學生在初步掌握20以內退位減法計算方法后的實際應用拓展,通過創設購物這一常見生活情境,讓學生將所學的減法運算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進一步加深對退位減法的理解和運用能力,為后續更復雜的數學應用及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解決奠定基礎。 教材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買文具的場景,直觀展示各種文具的價格及購買情況等信息,符合一年級學生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這樣的編排有助于引導學生從具體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取有用信息,進而運用所學減法知識解決問題。但對于一年級學生而言,準確理解情境中的數量關系并正確列式計算仍具有一定挑戰性。 學情分析:一年級學生經過前期的數學學習,已經對20以內的數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并且初步掌握了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然而,他們的生活經驗相對有限,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情境進行有效對接并靈活運用的能力還較弱。在解決“買文具”這類實際問題時,可能會在理解題意、篩選關鍵信息以及根據問題準確列式等方面遇到困難。教學目標 學習目標描述:引導學生通過對 20 以內退位減法算式的整理,發現其排列規律,進一步鞏固 20 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熟練程度。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和總結的能力,以及有序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意識。 讓學生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的邏輯性和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學習分析內容:通過創設生動的具體情境,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的過程,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學科核心素養分析:使學生在解決買文具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切實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培養學生在購物等生活場景中運用數學知識的意識,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如認真審題、仔細計算等。。教學重點 對 20 以內退位減法進行系統整理,發現其排列規律,熟練掌握計算方法。教學難點 理解退位減法的算理,能運用規律快速準確地計算。教學方法 講授法、小組合作法、練習法相結合。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每位學生準備好自己練習本、鉛筆等學習用品。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入(3 分鐘) 1. 播放一段動畫視頻,內容是小動物們在森林里舉行數學競賽,其中涉及到一些20以內的減法問題,如 15 - 7,13 - 5 等,小動物們都在努力思考答案。 2. 提問學生:“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像小動物們一樣聰明,快速算出這些減法題的答案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對 20 以內退位減法進行整理與復習。” 【設計意圖】:通過有趣的動畫視頻導入,能迅速吸引一年級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為接下來的復習課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二)知識梳理(10 分鐘) 1. 出示 20 以內退位減法的所有算式,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按照一定的順序(如減數從小到大)對這些算式進行整理排列在卡片上。 2. 小組展示整理結果,教師在黑板上進行板書,形成一個完整的 20 以內退位減法表。 【設計意圖】:讓學生參與到知識的整理過程中,培養他們的合作能力和有序思考能力。通過小組展示和教師板書,使學生對 20 以內退位減法有一個系統、全面的認識,為發現規律奠定基礎。 (三)探究規律(12 分鐘) 1. 引導學生觀察減法表,提問:“同學們,從這個表中你們能發現什么規律呢?” 2. 鼓勵學生從橫行、豎行、斜行等不同角度去觀察和思考,如橫行中被減數不變,減數依次增大,差依次減小;豎行中減數不變,被減數依次增大,差也依次增大等。 3. 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分享自己發現的規律,教師適時給予指導和肯定。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主探究規律,培養他們的觀察分析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小組討論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思維碰撞,使他們從不同的視角發現更多的規律,加深對 20 以內退位減法的理解。 (四)鞏固練習(10 分鐘) 1. 已知 12 - 5 = 7,那么 13 - 5 =( );根據豎行規律,填寫 16 - 8 =( )下面的算式 17 - 8 =( )。 2. 開展“小競賽”活動,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輪流回答問題,答對得分,答錯扣分,最后評選出優勝小組。 【設計意圖】:通過有針對性的練習題,讓學生運用所學規律進行計算,鞏固 20 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準確性和速度。“小競賽”活動可以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五)課堂總結(3 分鐘) 1. 請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包括整理 20 以內退位減法表的方法、發現的規律以及計算時的注意事項。 2. 教師對學生的總結進行補充和完善,強調退位減法在數學學習中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在課后繼續練習。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梳理本節課的知識點,強化記憶,培養學生的總結反思能力,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清晰的認識,為后續學習做好鋪墊。板書設計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整理與復習 20 以內退位減法整理與復習 被減數 減數 差 11 9 2 11 8 3 11 7 4 ... ... ... 規律: 橫行:被減數不變,減數↑,差↓ 豎行:減數不變,被減數↑,差↑ 【設計意圖】這樣的板述設計能較為清晰地呈現情境、知識點、練習及總結等環節,方便一年級學生理解和學習哦。課后作業 1. 完成課后練習題中關于 20 以內退位減法的相關題目。 2. 讓學生自己制作一張 20 以內退位減法的卡片,一面寫算式,一面寫答案,與同學或家長進行互動游戲,互相提問回答。 【設計意圖】:通過課后作業,進一步鞏固學生對 20 以內退位減法的掌握程度,制作卡片游戲可以增進親子關系或同學關系,同時也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再次復習知識。教學反思 亮點: 1. 教學方法有效性高。采用趣味動畫導入,極大地激發了一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迅速進入學習狀態。小組合作整理算式和探究規律的環節,有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究能力,學生們積極參與討論,課堂氣氛活躍。 2. 注重知識系統性。引導學生對 20 以內退位減法進行全面整理,形成減法表,并從多維度探究規律,讓學生對知識有了系統的認識和理解,有助于他們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提升數學思維能力。 3. 練習環節設計巧妙。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基于規律的練習題,并開展競賽活動,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與競爭意識,提高了學生的計算熟練程度和運用規律解題的能力。 不足: 1. 對學生個體差異關注不夠。在教學過程中,雖然大部分學生能夠跟上教學節奏并積極參與,但仍有少數學生在理解退位減法算理和運用規律時較為吃力,教師未能及時給予足夠的個別指導,導致這部分學生在課堂練習中錯誤較多。 2. 規律探究深度可提升。部分學生只是表面地發現了一些規律,對于規律背后更深層次的數學原理理解不足,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究規律時,沒有充分挖掘其本質,致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停留在較淺層次。 3. 時間把控不夠精準。在小組討論和學生展示環節花費時間較多,導致后面的課堂總結略顯倉促,一些學生可能對本節課重點知識的回顧不夠充分,影響了教學效果的完整性。 改進措施 1. 加強對學生個體差異的關注。在課堂教學中,增加巡視次數,及時發現學習困難的學生,給予一對一的指導和幫助。可設計分層作業或練習,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 2. 深化規律探究教學。在學生發現規律后,教師可進一步追問,引導學生通過舉例、畫圖等方式深入理解規律產生的原因,如利用小棒演示退位減法的過程,幫助學生理解算理與規律之間的聯系,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深度。 3. 優化時間管理。在小組討論前,明確討論時間和要求,提高討論效率。對于學生展示環節,可提前篩選有代表性的小組進行展示,避免重復和冗長。合理安排課堂總結時間,確保學生能夠充分回顧和梳理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強化記憶。。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西師大版一年級下冊 數學第一單元1.8《整理與復習》教學設計.docx 西師大版下冊數學第一單元1.8《整理與復習》課件pptx(5).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