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考試模擬卷地理試題考生須知:1.本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答題前,在答題卷指定區域填寫學校、班級、姓名、試場號、座位號及準考證號。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只需上交答題卷。選擇題部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2024年11月,浙江“十城百店·浙疆有禮”工程升級煥新。工程升級實現了受援地農產品‘賣浙江'向‘賣全國’轉變,并建立健全了‘疆果東送、浙產西進’網絡。完成1、2題。1.浙江十城百店工程開啟“疆果東送”,其依賴的突出優勢是A.勞動力素質高 B.加工技術先進C.公共服務完善 D.消費市場龐大2.浙產西進過程中,農業應著力實現A.規模小型化 B.品種單一化C.發展鏈條化 D.加工分散化冰酒是葡萄在自然條件下冰凍后采摘,并在結冰狀態下壓榨后發酵釀制而成的葡萄酒。吉林省集安市是我國重要的冰酒生產地,2023年吉林省集安市北冰紅葡萄種植面積近2000畝,年產冰酒200噸左右。右圖示意吉林省集安市的地理位置。完成3、4題。126E7》弱》》k心e5 系 》山脈41°N 7 朝集安 一河流鮮 一國界江 o 城市第3、4題圖3.促使集安市成為我國重要冰酒產地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氣候 C.水源 D.土壤4.從產業鏈的角度,適合在冰酒之城集安市發展的產業是A.金融業 B.能源產業C.文旅產業 D.水產養殖業地理試題卷·第1頁(共8頁)2024年4月24日是第九個“中國航天日”,主題為 “極 緯度目楚天,共襄星漢”。右圖為我國甘肅酒泉、四川西昌、山西 90°太原、海南文昌4個大型航天器發射基地的緯度與海陸位置示意。讀圖,完成5、6題。5.從發射初始速度方面考慮,有利于節省燃料的是●酒泉A.文昌 B.太原 C.西昌 D.酒泉 ●太原6.與其他三個發射基地相比,酒泉發射基地的突出優勢是 ●西昌A.緯度低,所需能耗低 ●文昌B.地形復雜,較為隱蔽 0° 與海洋距離0 2000(km)C.便于運輸大型航天器D.晴天多,大氣較穩定 第5、6題圖下圖為我國西北內陸某地的自然景觀分布圖。完成7、8題。祁連山5547m 酒泉1477m—北 居延海古沖積扇 790m山 新沖莎r 地下水滲出帶 戈壁麓 積扇沙質戈壁 綠洲第7、8題圖7.該地區沙丘、綠洲、戈壁相間分布屬于A.緯度地帶分異規律 B.垂直分異規律C.干濕度地帶分異規律 D.地方性分異規律8.推測圖示區域的主要交通線A.沿山地呈東西走向 B.沿沖積扇呈東西走向C.沿河流呈南北走向 D.沿居延海呈環狀分布我國的“光譜地殼”計劃是一項針對地下深部探測的宏大設想,其目的是通過對地殼表層的光譜探測,實現高光譜技術對地球陸地表面的礦物填圖,以及對巖芯的光譜探測。完成9、10題。9.支撐我國“光譜地殼”計劃順利實施的主要地理信息技術是A.遙感技術 B.地理信息系統C.互聯技術 D.全球定位系統10.我國推進“光譜地殼”計劃的主要背景原因是A.優質耕地規模不斷縮小 B.氣象災害發生頻率增加C.礦產資源勘查難度增加 D.土壤污染程度顯著加劇下表是2023年我國遼寧、寧夏、河南、廣東四省的部分人口統計數據。完成11、12題。地區 人口變動(萬人) 出生人口(萬人) 出生率(‰)甲 1 7.3 8.10乙 49 103 8.13丙 -15 17 4.11丁 -57 69.5 7.10第11、12題表11.表格中的甲、乙、丙、丁分別對應A.寧夏、廣東、河南、遼寧 B.寧夏、廣東、遼寧、河南C.河南、廣東、遼寧、寧夏 D.廣東、寧夏、河南、遼寧地理試題卷·第2頁(共8頁)12.推測丙省人口出生率偏低主要原因A.農業發展水平低 B.經濟發展速度快C.育齡婦女比重小 D.城市化水平較高埃爾湖(如下圖)是澳大利亞海拔最低的地方,是個典型的時令湖。湖水深度較淺,且水量季節變化大。埃爾湖入湖碳量大,沉積物中有多層泥炭層。完成13、14題。120°E 150ES印 太15 s平度埃爾湖一30°s洋 常年河40°S洋 時令河湖泊第13、14題圖13.判斷埃爾湖水量季節變化大的主要因素及水量較大的時段A.湖水蒸發量、7月至8月 B.湖水蒸發量、12月至次年1月C.入湖徑流量、7月至8月 D.入湖徑流量、12月至次年1月14.埃爾湖碳源地的典型植被是A.熱帶荒漠 B.熱帶雨林 C.熱帶草原 D.常綠闊葉林“曲峽”也稱“曲流峽谷”,是在曲流的基礎上發育而成的特殊地質景觀。太行山是我國曲峽最集中的地區,下圖為太行山寶泉大峽谷曲峽地質景觀。完成15、16題。第15、16題圖15.關于曲峽地質景觀形成過程的排序,正確的是A.地殼抬升——河流下蝕——河流側蝕B.河流側蝕——地殼抬升——河流下蝕C.地殼沉降——河流側蝕——河流下蝕D.河流側蝕——地殼沉降——河流下蝕16.關于該曲流河道水流情況的敘述,正確的是①主流線因慣性作用向凹岸偏移②凹岸下降水流沿河床底部向凸岸推移③主流線因慣性作用向凸岸偏移地理試題卷·第3頁(共8頁)④凸岸下降水流沿河床底部向凹岸推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溫度、鹽度、密度、速度、顏色、葉綠素等海水性質要 75°N 甲類海水素明顯不同的兩類水體交匯易形成海洋鋒。位于大西洋和北冰→乙類海水 北洋交界處的北歐海存在海洋鋒現象。右圖為北歐海的海水運動示意圖。完成17、18題。17.與甲類海水相比,乙類海水 薄藏A.鹽度更低 冰B.密度更小 時留C.水溫更高 65°ND.葉綠素更多18.海洋鋒對周邊漁業生產的影響包括洋①浮游生物量增加,漁業資源豐富②海水結冰期延長,縮短捕撈時間 冰號 洋③海霧發生率升高,影響捕魚作業④降低水體流動性,影響魚類品質 大 西A.①② B.①③ 24°WC.②④ D.③④ 第17、18題圖下圖為南半球某區域經緯網圖,P地位于赤道。某日,當全球處在同一天時,Q地(75's)的太陽高度角為5°。完成19、20題。150 Q/Y×7 60°pk 30°150°第19、20題圖19.該日,太陽直射點的位置A.位于15°N以北 B.位于0°~15°S之間C.位于15°S以南 D.位于0°~15°N之間20.該日,當P地日出時A.Y地還處于黑夜 B.X地太陽位于西北方位C.Q地日出正北方 D. X、Y分屬兩個不同日期下圖表示我國華北平原某地土地利用的變化。把該地區分為16個方格,每個方格中的兩個數字按左右順序分別代表2010年和2023年土地利用類型。完成21題。13 11 21 111-耕地11 11 22 11 2-建設用地11 11 11 14 3-林地14 11 11 44 4-濕地第21、22題圖地理試題卷·第4頁(共8頁)21.圖示地區土地利用的變化會A.促進該地城市化進程 B.減輕氣象災害的危害C.提升該地的復種指數 D.加劇土地鹽堿化程度風沙會對公路等基礎設施產生嚴重的威脅,需要因地制宜采取治沙措施。下圖是塔克拉瑪干沙漠公路沿線的防護林工程。完成22、23題。第22、23題圖22.該防護林工程的治沙效果主要通過A.攔截風沙流中的懸浮顆粒物而形成沉降B.增強對流進而減輕風沙流對地表的侵蝕C.增加風沙流中顆粒物的含量而減少堆積D.促進風沙流攜沙能力的增強而減輕侵蝕23.目前,該防護林工程的順利實施主要得益于A.穩定的氣候條件 B.便利的交通設施C.充足的水源條件 D.先進的灌溉技術我國東部地區的雨帶,通常位于西北太平洋副高脊線以北5~8個緯度距離處,并隨西太平洋副高的北進南退而移動。下圖為我國多年西太平洋副高脊線平均位置與東部地區雨帶位置的關系圖。完成24、25題。45 45北緯 北緯40 40南撤連續進行35 3530 3025 25北進分階段進行20[ 2015= 15月份 ① ② ③ ④雨帶位置 X Y Z第24、25題圖24.西北太平洋的副高A.是熱力作用形成的 B.夏季分布的緯度較高C.因季風而南北移動 D.冬季南移至赤道以南25.月份③、地區Y分別是A.5月,華南地區 B.6月,華北地區C.7月,江淮地區 D.8月,東北地區地理試題卷·第5頁(共8頁)非選擇題部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0分)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5分)材料一:冰島四周為海岸山脈,中部為高原,島上火山廣布,地熱資源豐富。下圖為冰島區域略圖。24° 20" 16°66.5°▲64°河流 →洋流 ▲火山第26題圖材料二:冰島的年均溫約為5.5℃,7月均溫約為11.7℃,年降水量在400mm-2000mm之間,空間差異較大,西南部是其多雨區。冰島深受到冰島低壓影響,大西洋上的溫帶氣旋普遍由西南向東北移動。該國肉、奶自給有余,糧食、蔬菜、水果基本依靠進口.(1)簡析冰島火山廣布的成因,并列舉當地利用地熱資源適合發展 。 5 )(2)分析冰島多雨區降水充沛的主要原因。(4分)(3)指出該國的農業結構特點,并分析其自然原因。(6分)地理試題卷·第6頁(共8頁)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5分)材料一:臺灣省,簡稱“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位于中國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東臨太平洋,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島上多山,山地和丘陵占全島面積2/3,平原多在西部。臺灣島山地、丘陵地區的土壤以紅壤和磚紅壤為主,肥力較高的耕作土主要分布在臺灣西部地區。下圖為臺灣省略圖。材料二:布袋鹽場曾是臺灣省最大的鹽場,位于臺灣省西南部嘉義縣。位于嘉義縣西部沿海的臺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世界知名能化企業,是臺灣省內最大的兩家能化企業之一。118° 120° 122°臺25°[3000灣3000海 1500A3952峽 圖 例3000 一 降水量(mm)●鹽場w河流▲ 山峰四嘉義縣第27題圖(1)紅壤發育在____((填植被類型)下,并從土壤特點的角度,簡述臺西平原地區耕作土肥力較高的原因。(5分)(2)從自然條件的角度,分析布袋鹽場選址的區位優勢。(6分)(3)從原料和環境角度,說明大型能化企業布局在嘉義縣西部沿海地區的原因。(4分)地理試題卷·第7頁(共8頁)2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0分)材料一:甘蔗為喜溫、喜光作物,年降水量要求800~1200mm。最佳種植區位于南北緯25°之間。甘蔗不宜貯存,收貨后,蔗糖純度逐漸下降。甘蔗糖業(種植、收割、制糖)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崇左市是廣西乃至全國蔗糖生產的第一大市,該市 250多萬人中,有130多萬人從事甘蔗糖業。崇左制糖企業變廢為寶,對甘蔗進行綜合利用,蔗渣燃燒發電、造紙,濾泥用來做成有機肥料,廢糖蜜水則用于做酒精、醬油、干酵母等,形成了甘蔗產業“全產業鏈”,產生了良好的經濟和環境效益。材料二:西江是珠江流域的主流,為中國第三大河流。西江航運量居中國第二位,僅次于長江。下圖是我國西南地區略圖。西此回歸線 西江南寧市O ◎城市 崇左市0 廣市界 越東省界國界 南 o河流第28題圖(1)指出西江流域參與的水循環類型____,并從水源補給角度,分析西江的流量特征。(5分)(2)從貨物特點和來源的角度,分析西江對廣西農產品及其加工產品運輸的意義。(6分)(3)甘蔗制糖業屬于________指向型工業。簡述崇左市發展制糖工業的區位優勢。(5分)(4)說明崇左市對甘蔗進行綜合利用的環境效益。(4分)地理試題卷·第8頁(共8頁)2025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考試模擬卷地理試題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D C B C A D D B A C B C D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C B A A B C D B A D B 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0分)26.(15分)(1)位于板塊交界處(2分),地殼活動活躍,巖漿活動頻繁。(1分) 能源產業、旅游業、溫室農業等(每點1分)。(2)受盛行西風影響,水汽充足(1分);位于迎風坡,多地形雨(1分);沿岸暖流流經(1分);受溫帶氣旋影響大(1分)。(3)畜牧業、漁業比重較大(1分);種植業比重較低(1分)平原面積小,耕地少(1分);光、熱不足,生長期短(1分):氣候濕潤,草原廣布(1分);海域廣闊,漁業資源豐富(1分)27.(15分)(1)亞熱帶常綠闊葉林(2分) 土壤深厚:土質疏松,透氣性好:有機質含量較高:保水保肥性較好:土壤結構良好。(每點1分)(2)地形平坦,曬鹽場地豐富(2分):降水少,光熱充足,蒸發強烈(2分);遠離河口,海水含鹽量較高(2分)。(3)臨近鹽場,化工原料豐富(1分);處在原油運輸航線上,原油輸入便利(1分);能化企業大氣、水污染嚴重(1分);沿海地區,環境承載力大(1分)。28.(20分)(1)海陸間水循環(1分)流量大(1分);流量季節、年際變化較大(1分)。西江以雨水(或大氣降水)補給為主(1分);該河流域面積大(或支流多),流域內降水豐富,降水季節、年際變化大(1分)。(2)大多屬于大宗商品,運量大,適合內河航運;(2分)附加值低,內河航運可以降低運輸成本;(2分)農產品分布分散,西江支流多,流經范圍廣,轉運環節少(2分)。(3)原料(1分) 位于甘蔗種植區,原料豐富:廉價勞動力豐富:水運便利:政策支持等。(4分)(4)節省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使用,改善大氣質量;減少廢糖蜜水等廢水排放,減少水體污染;減輕對森林資源的破壞,利于保持水土;減少化肥使用,提高土壤肥力。(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