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一地理試題(必修 2)一、單選題:本大題共 16 小題,共 48 分。1.讀“模擬人口遷移示意圖”,完成下題。屬于國際人口遷移的有()A.②③ B.③④ C.④⑤ D.⑥⑦近年來,我國寧夏、貴州、云南等省區成功實施了生態移民工程,大大改善了移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實施生態移民考慮的首要因素是( )A.資源環境承載力 B.交通通達度 C.經濟發展水平 D.人口密度3.生態移民工程的成功實施( )①緩解了遷出區人口老齡化②有利于遷出區人口的脫貧致富③促進了遷入區的資源開發④提高了遷入區的人口合理容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下圖為山西省耕地資源與人口承載力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題。 4.導致 2015~2025年山西省人口承載力變低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數量減少 B.科學技術進步 C.消費水平提高 D.耕地總量增加5.提高山西省人口承載力的可行性措施是()A.發展地方經濟 B.限制對外開放 C.鼓勵人口外遷 D.降低消費水平讀下圖臺灣省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題。6.造成這種人口分布狀況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氣候 B.地形 C.河湖 D.礦產7.目前臺灣西部人口數量(a表示)、人口合理容量(b表示)、環境人口容量(c表示)三者的關系是()A. a<b<c B. c<b<a C. a<c<b D. b<a<c甘肅省永泰地區曾是一座宜居的古城,近幾十年來,由于水資源匱乏,土地沙化和鹽堿化嚴重,森林覆蓋率急劇下降,城中的居民被迫外遷。據此完成下面兩題。8.導致永泰城中居民外遷的主要因素是()A.社會經濟 B.宗教信仰 C.家庭婚姻 D.生態環境9.決定永泰資源環境承載力的是()A.自然資源 B.科學技術 C.消費水平 D.開發程度下面圖 1為甲城市人口增長率曲線圖,圖 2為乙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隨時間變化曲線圖。讀圖完成題。10.甲城市人口開始呈現正增長的時期最接近()A.① B.② C.③ D.④11.若乙地區人口數量的變化只受人口自然增長率影響,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③時人口數量達最大值 B.②時人口數量達最大值C.①時人口數量比③時多 D.④時人口數量比⑤時少據中新網 2019年 1月 10日消息,2019年春節日益臨近,鐵路、航空春運搶票大戰也日趨“白熱化”。由于返鄉車票“一票難求”及機票昂貴,今年選擇“反向春運”的人群大幅增加。“反向春運”是指年輕人將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來自己工作的城市過年,節后再返鄉。除夕前一周飛往某些城市的機票預訂量同比增長超過 40%,“四老一小”旅客訂單顯著增長。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反向春運”人口流動的特點是( )①人口流動的規模近年來逐漸加大②人口流動主要受環境的影響③人口流動方向主要是從經濟落后地區流向經濟發達地區④流動人口以年輕勞動力為主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13.“反向春運”對人口流入地產生的影響是( )A.優化了當地的人口結構 B.帶動了春節期間城市的消費,繁榮了市場C.緩解了春節期間用工難的問題 D.增強了當地第二、三產業的活力14.2019年春節前,踏上“反向春運”之旅列車的旅客最不可能來自的省份是( )A.四川 B.陜西 C.江蘇 D.安徽著名學者邦奇等曾用人類大陸圖揭示世界人口分布問題,在地圖上取消陸地和海洋,僅畫出人類密集的地區,人類密集區稱為人類大陸。下圖是人類大陸圖的局部圖。讀圖,回答下列小題。15.圖中甲、乙兩地區呈帶狀分布,造成兩地呈帶狀分布的原因,敘述正確的是()。A.甲地沿一條河谷分布 B.甲地沿帶狀降水量分布C.乙地沿鐵路線分布 D.乙地受山脈限制16.①②③④四地在圖中都不位于人類大陸地區,其原因相同的是()。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二、綜合題:本大題共 4 小題,共 52 分。17.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2020年我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全國人口共 14.1億人。某同學對我國人口狀況進行了一系列的調研。圖為其查閱的歷次人口普查老齡化率統計圖。(按照聯合國標準,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過 7%屬于老齡社會,達到 14%屬于深度老齡社會)(1)我國____(雙項選擇題)。A. 2010年開始進入老齡社會B. 2020年 65歲以上人口不到 1億C.近十年老齡化增長速度加快 D.目前屬于老齡社會(2)人口老齡化可能帶來的影響有____、____、____、____。黑龍江省雞西市曾是我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隨著煤炭資源的枯竭,煤炭產業由盛轉衰,曾經以煤炭資源為經濟支柱的傳統煤城陷入發展困境,人口大量遷出。(3)說出影響雞西人口遷出的最主要因素,并說明人口大量遷出對雞西的影響。18.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石羊河是甘肅省河西走廊內流水系的第三大河。上游位于祁連山區,降水豐富,是河流水源補給地。中游流經河西走廊平地,形成武威等綠洲,灌溉農業發達。下游是民勤綠洲,終端湖如白亭海、青土湖等均已消失。石羊河流域內居民點密度很小,平均每 25平方千米僅有 1個居民點分布。下圖為石羊河流域示意圖。(1)判斷石羊河流域人口密度的變化特點。(2)分析武威市資源環境承載力較高的原因。( 3)水資源承載力是石羊河流域的“短板”。為緩解該流域水資源短缺狀況,在農業生產中應采取哪些措施?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截至 2016年,巴西總人口已經達到 2.06億。自 20世紀中期以來,巴西政府一直致力于對雨林的開發及移民,導致了一系列的問題。下圖為巴西人口分布圖。(1)描述巴西的人口分布規律。(2)試分析巴西利亞比馬瑙斯人口多、密度大的自然原因。(3)評價人口向亞馬孫雨林遷移帶來的影響。20.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隨著新疆經濟建設的加快,公路交通事業突飛猛進,新疆成為溝通全國通往中亞、西亞、歐洲以及非洲的主要國際通道和現代化的國際貿易流通中心。新疆石油、天然氣、礦產資源、土地資源十分豐富,但卻是我國資源環境承載力非常低的地區之一。克拉瑪依市地處準噶爾盆地西部,1957年建市以來,人口大量遷入,現今克拉瑪依人口約為 45萬(2017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約 14.4萬元(2016年)。目前新疆已發展為世界石油石化產業的聚集區。下面甲圖為新疆礦產資源分布示意圖,乙圖為新疆南部地區人口分布圖。(1)指出新疆南部地區人口分布的特征及其成因。(2)據材料說明克拉瑪依建市后,人口大量遷入對該地區的影響。(3)說明造成新疆環境人口容量較小的原因。高一地理試題 答案和解析1.【答案】B2~3.【答案】A、C4~5.【答案】C、A6~7.【答案】B、D8~9.【答案】D、A10~11.【答案】C、A12~14.【答案】D、B、C15~16.【答案】B、C17.【答案】(1)CD(2)①.兵源緊張 ②.勞動力不足 ③.社會負擔重 ④.老年人生活保障和醫療問題(3)經濟。有利影響: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遷出地人地矛盾,保護生態環境;加強與外界的社會、經濟、科技和文化聯系;不利影響:人才外流,勞動力短缺;老齡化程度加深;經濟發展動力不足。18.【答案】(1)從河流上游到中游增加,中游到下游減少。(2)地形平坦開闊;水資源相對豐富;位于綠洲地帶,灌溉農業發達;交通便利,對外開放程度高。(3)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發展節水農業;加強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其他回答合理亦可)19.【答案】(1)分布不均勻,東南部人口多,密度大;西北部人口少,密度??;百萬人口以上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2)巴西利亞位于巴西高原,氣候涼爽,適宜居?。获R瑙斯位于赤道附近的亞馬孫平原,潮濕悶熱,不適宜居住。(3)有利影響:促進雨林的開發,帶動就業;促進巴西的經濟發展。不利影響:導致雨林的破壞,全球氣候變暖;生物多樣性減少。20.【答案】(1)人口分布不平衡;沿著塔里木河人口密度較高,而盆地內部人口密度小。因為塔里木河提供了生產和生活用水,所以沿著塔里木河人口密度較高;因為塔里木盆地地處內陸,氣候干旱缺水,不適合人類居住,所以盆地內部人口密度小。(2)有利影響:提供大量廉價勞動力,利于經濟發展;促進礦產資源開發,第二、三產業的發展;推動工業化和城市化;促進區域間文化交流。不利影響:新疆氣候干旱,生態環境脆弱,人口增多加劇人地矛盾;加重城市環境問題(交通擁堵、居住條件差、治安問題)。(3)新疆地處內陸,水汽難以到達,降水稀少,氣候干旱,生態環境脆弱;經濟落后,科學技術水平低;地區的開放程度較低,比較封閉,故新疆人口容量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