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舊知復習1.一個趨勢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2.二條規律(1)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狀況的規律(2)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3.三對關系(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2)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3)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必修四政治統編版統編教材必修四《哲學與文化》第二單元第五課5.3 社會歷史的主體第五課 尋覓社會的真諦第一目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第二目 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思考:以上觀點有什么共同點?毛澤東說:“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三大戰役的勝利,使人民戰爭的偉大勝利,各解放區人民以無比巨大的熱情,以源源不斷的人力物力給與前線以空前規模的支援。陳毅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習近平:歷史充分證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1.人民群眾的地位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不是全體中國公民都是人民群眾的范疇呢?人類社會歷史的本質是實踐的,而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①每個人都是歷史活動的參與者,但人們在歷史發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質和大小是不同的。②唯物史觀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生產方式決定社會發展的基本觀點出發,強調社會發展的歷史首先是物質生活資料生產的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歷史。注意:英雄創造歷史,是歷史唯心主義的觀點。(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2.人民群眾的含義人民群眾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起推動作用的人們,既包括普通個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在不同國家、不同歷史時期,人民群眾具有不同的內涵。勞動群眾是主體部分。全體公民人民群眾勞動群眾(主體)(相關鏈接P67)(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3.人民群眾的作用(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表現)(1)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①人民群眾是物質生產資料的承擔者和社會生產力的體現者。②人民群眾的生產活動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③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生產活動(物質資料的生產)社會存在和發展基礎人民群眾從事決定力量推動3.人民群眾的作用(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表現)(2)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材料2:魯迅說:“田園詩人陶淵明如果沒有勞動人民供他吃穿住用,只會餓死在東籬旁邊,怎么可能還會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呢?”材料3:《詩經》有先祖創業的頌歌,祭祀神鬼的樂章;也有貴族之間的宴飲交往,勞逸不均的怨憤;更有反映勞動、打獵、以及大量戀愛、婚姻、社會習俗方面的動人篇章。這些沒有記錄姓名的民間作者的作品,占據詩經的多數部分。①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實踐是一切精神財富形成和發展的源泉。②人民群眾的實踐為精神財富的創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③人民群眾還直接創造了豐碩的社會精神財富。材料1:作者蒲松齡在寫這部《聊齋志異》時,專門在家門口開了一家茶館。請喝茶的人給他講故事,講過后可不付茶錢,聽完之后再作修改寫到書里面去,不斷積累,終成此書。土地革命淮海戰役中的支前民工①地位:人民群眾在任何時期都是社會變革的主力軍。3.人民群眾的作用(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表現)(3)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十月革命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巴黎公社起義②表現:在階級社會中,生產關系的變革,社會制度的更迭,都是通過人民群眾的革命實現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鄉鎮企業異軍突起擴大基層民主③實現方式:人民群眾通過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斷創造和改變社會關系,從而不斷推動社會歷史的進步和發展。唯物主義歷史觀認為:社會歷史首先是物質生產發展的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歷史。人民群眾的作用體現在:(1)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2)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3)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要求我們要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為什么 是什么 地位 怎么做群眾觀點群眾路線3分鐘時間小組討論,合作完成下列表格二、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為什么 是什么 地位 怎么做群眾觀點群眾路線相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立場和根本觀點,是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出發點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①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主體地位。② 發揮人民的主人翁精神,保障人民權益,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斗力的重要傳家寶。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最重要的就是靠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密切聯系群眾。P69二、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特別提醒] 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的關系:群眾觀點(態度)是黨制定群眾路線的理論依據和前提基礎;群眾路線(方法)則是黨的群眾觀點的具體要求與體現。馬克思主義群眾觀原理及方法論要求【原理內容】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歷史的主體。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方法論要求】要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證人民當家作主。課堂小結5.3 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方法論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什么怎么做含義社 會 歷 史 的 主 體人民群眾為什么1.人民群眾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2.人民群眾是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領導力量3.我們黨的群眾觀點的基本內容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人民群眾的物質資料生產是社會存在發展的基礎。人民群眾是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決定力量或主體,而非領導力量。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易混易錯4.人民群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5.群眾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首要的基本觀點。6.群眾路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立場和根本觀點。社會兩大基本矛盾運動。實踐觀。群眾觀點。易混易錯知識拓展:社會發展的動力問題: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在階級社會是階級斗爭,在社會主義社會是改革社會發展的主體動力——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1.(2022·浙江卷)黨員干部始終要把人民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時回應民生關切,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其蘊含的哲理是( )①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②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③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④人民群眾能夠主宰社會發展趨勢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2.(2017年江蘇卷)截至2016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 1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1. 7%。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經常上網看看,潛潛水、聊聊天、發發聲,了解群眾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材料給我們的啟示是①要堅持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②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③要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的權益④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3、“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行程萬里,初心不忘。從 2013 年至 2024 年全國兩會,習近平多次參加團組審議討論,聽取多位代表委員發言……這體現了( )①人民群眾是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根本動力②群眾觀點是黨制定政策的根本出發點③群眾觀點是黨的根本工作方法④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D社會基本矛盾運動是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根本動力,①錯誤。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根本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③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