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西南大學附中高2025屆高三上12月一診模擬考試地 理 試 題(滿分: 100分; 考試時間: 75分鐘)2024年12月注意事項:1. 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班級、考場/座位號、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答選擇題時,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答非選擇題時,必須使用0.5毫米的黑色簽字筆書寫;必須在題號對應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無效; 保持答卷清潔、完整。3. 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試題卷學生保存, 以備評講)。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重慶萬州的長江江畔因三峽水庫水位漲落形成了23km 的消落帶,在此引種了1500畝耐水濕、耐鹽堿、抗風性強的中山杉后,每年特定季節都可以看到紅綠相交的“水中彩林” (圖1) 。據此完成1~2題。1. “水中彩林”景觀最可能出現的季節是A. 春末夏初 B. 夏末秋初C. 秋末冬初 D. 冬末春初2. 萬州區引種大量中山杉的主要目的是A. 減緩水土流失 B. 防治河岸鹽堿化C. 抵御生物入侵 D. 防水體富營養化在圖2所示區域,每年3月底到5月中旬這段持續近50天的時期,都會吹起來自南方的風,稱為“五旬風”,吹得人灰頭土臉,令人煩惱。據此完成3~4題。3. “五旬風”的性質是A. 高溫濕潤 B. 高溫干燥C. 溫暖濕潤 D. 溫暖干燥4. “五旬風”令人煩惱的原因是A. 減弱光照,溫度下降B. 增加降水,產生洪澇C. 加強蒸發,植被死亡D. 產生大風,沙塵暴多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某新能源汽車企業扎根于喀斯特地貌廣布的貴州省銅仁市,成為該區域新型工業化的先導。該企業產品類型聚焦小微型新能源商用車,專注于范圍廣闊但分散的下沉市場(指三線以下城市、縣鎮與農村地區的市場) 。據此完成5~6題5. 該企業生產選址貴州銅仁的原因A. 能源資源豐富 B. 人力資源豐富C. 科技術水平高 D. 國家政策支持6. 該新能源汽車車型主要以“微型”為主的根本原因A. 下沉市場,道路崎嶇 B. 能源消耗低,保護環境C. 價格便宜,便于推廣 D. 技術需求低,容易制造某高鐵站是我國首個“高鐵站+上蓋物業”的大規模綜合開發的鐵路樞紐,地下銜接了城際客運專線、軌道交通、公交、出租等多種交通方式,地上是集購物、娛樂、辦公、休閑、健康為一體的現代化城市中心區,成為高鐵站場、換乘樞紐、商業開發和城市配套設施的“站城融合”典范。圖3為該綜合鐵路樞紐各層功能分布圖。據此完成7~8題。7. 該站集多種交通方式于一體是為了A. 促進城市規模擴大 B. 擴大車站服務范圍C. 提高旅客流通效率 D. 緩解城市交通擁堵8. 相較于普通高鐵站, “高鐵站+上蓋物業”模式有利于城市A. 增強綜合實力 B. 優化空間布局C. 加快產業升級 D. 提高城市等級巴黎是座歷史底蘊厚重的城市,為應對經濟發展、人口增長,政府在塞納河畔、距巴黎舊的 CBD 兩公里處建設新城區—拉德芳斯。作為歐洲最完善的商務區,拉德芳斯商業占地面積1.6平方公里,辦公場地約300萬平方米,各類企業1500家,擁有巴黎都會區中最多的摩天大廈,是法國經濟繁榮的象征。該地85%的員工依靠公交上下班,建區50年以來,拉德芳斯不再局限于商務領域的開拓。據此完成9~11題。9. 政府選擇建拉德芳斯新區的主要原因是A. 保護老城樣貌,滿足城市發展需求 B. 新區土地廉價,交通通達度比較高C. 擴張城市用地,可更好的親近自然 D. 緩解老城交通擁堵,住房緊張問題10. 該中心商務區工作人員選擇公共交通的原因A. 私家車擁有少 B. 環保意識較強C. 交通擁堵嚴重 D. 公共交通便捷11. 拉德芳斯未來的發展方向是A. 高度強化中心商務功能 B. 融合工作、休閑、居住功能,建成宜居區C. 加大力度發展房地產業 D. 繼續完善交通運輸網,積極發展第三產業馬更些河地處加拿大北部,凌汛現象突出,對流域內生產生活帶來一定威脅。研究表明,氣候變暖會導致馬更些河凌汛風險加大。圖4示意馬更些河水系。據此完成12~13題。12. 馬更些河凌汛最弱的河段是A. 諾曼堡——河口B. 辛普森堡——諾曼堡C. 大奴湖——辛普森堡D. 阿薩巴斯卡湖——大奴湖13. 氣候變暖加重了馬更些河的凌汛風險,主要原因是A. 河道冰期縮短B. 凍土消融加速C. 流域降水增加D. 流域狂風加劇祁連山區腹地歷史上植被破壞嚴重,經多年自然恢復,海拔2800~3500m之間北坡植被發育良好,南坡植被稀疏。為了盡快恢復南坡生態,祁連山林業工作人員種植青海云杉,但存活率極低; 后通過研究植物特性,采用新的種植方式,提高了森林覆蓋率。表1示意兩種植物的特性。表 1樹種 適宜海拔 最大植株高度 習性青海云杉 溫帶 1600-3800m <23m 15歲以下幼樹喜陰,15-30歲頂部喜陽側面喜陰, 30歲以上喜陽; 生長緩慢,耐寒忌澇, 耐旱耐瘠薄, 喜中性土壤祁連圓柏 溫帶 2600--4000m <12m 適應性強,喜陽忌陰,喜冷耐旱,生長速度快14. 相較于北坡,海拔2800~3500m的南坡植被恢復緩慢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A. 光照 B. 熱量 C. 水分 D. 坡度15. 推測工作人采用的種植方式為A. 間隔種植,先種青海云杉,后種祁連圓柏B. 間隔種植,先種祁連圓柏,后種青海云杉C. 劃片種植,先種青海云杉,后種祁連圓柏D. 劃片種植,先種祁連圓柏,后種青海云杉二、綜合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計55分。16. 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6分)尼洋河地處西藏林芝,是雅魯藏布江的一級支流。受印度洋西南季風的影響,年降雨量650毫米左右,年均溫度8.7℃。中上游受高原地區高山峽谷的影響,易發生地質災害。下游段河道易發生變遷,在匯入雅魯藏布江處,形成了尼洋河風光帶(圖5):秋季該河流量減小,該段河道內著生藻類總豐度和物種豐度有所增加(著生藻類的繁殖與溫度、光照呈正相關,與水的流速呈負相關) ,野生鳥類眾多,也是高原黑頸鶴越冬路線上的秋季站點。(1) 分析圖中沙洲形成的物源與動力條件。 (6分)(2) 分析秋季著生藻類總豐度增加的原因。 (6分)(3) 分析尼洋河風光帶成為高原黑頸鶴越冬路線上秋季站點的原因。 (4分)17. 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8分)減少糧食生產過程中的損失和浪費,是遏制食品浪費的第一道關。2023年6月河南省進入小麥夏收的關鍵時期,在天氣的影響下,小麥出現倒伏、發霉和穗芽(麥子在成熟的麥穗上發芽) 現象。中央緊急下撥資金,支持河南的小麥搶收。在此過程中,小麥烘干機和裝配了北斗導航的無人收割機的標準化收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科技助力農收節糧減損。(1) 分析今年小麥收割需要使用烘干機器的原因。 (6分)(2) 分析北斗導航助力收割可以減少糧食浪費的原因。 (6分)(3) 從土地的角度為農業機械化推廣提出合理的建議。 (6分)18. 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21分)新西蘭南島上的南阿爾卑斯山脈(約 位于板塊邊界附近,呈東北—西南走向,其形態受內外力作用的共同影響。某科研團隊對該山脈東西向剖面形態進行研究,觀測到目前該山脈仍在升高并向西擴展; 模擬研究表明未來該山脈升高速度逐漸放緩,高度將趨于穩定。山區冰川廣布,且多為海洋型冰川(又稱暖冰川或溫冰川,冰川的補給量大,增長迅速,冰川溫度接近( 消融量也大) ,圖中甲處為福克斯冰川,這條冰川全長13千米,移動速度約為世界上其他山谷冰川的10倍。圖6為新西蘭南阿爾卑斯山脈分布示意圖。(1) 分析福克斯冰川移動速度快的原因。 (6分)(2) 分析南阿爾卑斯山脈西側冰川作用比東側強的原因。 (6分)(3) 說明南阿爾卑斯山脈升高并向西擴展的原因。 (5分)(4) 分析該山脈升高速度放緩,高度趨于穩定原因。 (6分)西南大學附中高2025屆高三上12月一診模擬考試地理試題參考答案1-5CABDD6-10 ACBAD11-15 BCBCB16.(16分)(1)該河流上游多發地質災害,松散物質較多;(2分)受西南季風影響,流域內降水量比較大,流水沖刷作用較強:(2分)流水攜帶大量泥沙到達兩河交匯處,泥沙沉積,形成沙洲。(2分)(②)著生藻類的繁殖與光照呈正相關,秋季流量減小,河水變淺,河流攜帶泥沙能力下降,含沙量減小,光照條件較好,促進藻類繁殖;(3分)著生藻類的繁殖與水的流速呈負相關,秋季流量減小,水流速度緩慢,有利于藻類生長。(3分)(3)位于青藏高原的南部河谷,海拔相對較低,氣溫適宜;河流中藻類、魚類生物相對較多,為黑頸鶴提供食物來源:壞境優美,水源清潔,為黑頸鶴提供良好的棲息地:秋季水量減少,河水變淺,河流中夏季泥沙沉積的沙洲、邊難裸露,為鳥類提供棲息場所。(每點2分,任答2點得4分)17.(18分)(1)今年夏季風到達時間較早,小麥成熟收割期間降水較多,使得小麥水分含量較大。(3分)含水量較大的小麥不易存儲,且容易發芽降低小麥質量,使得價格下降。(3分)(2)加快收割速度,減小自然災害的影響,增加糧食收入;(2分)提高收割精準度,減少收割過程中的浪費;(2分)收割操作標準化,減少人為操作過程中誤差導致的糧食損耗。(2分)(3)平整土地,方便機械化設備的運行:進行土地流轉,使得土地連片;改善過于黏重或疏松的土壤質地,方便農機作業;修機耕道路,方便機械化設備進入田地。(每點2分,任答3點得6分)18.(21分)(1)地處溫帶較低海拔地區,氣溫相對較高,大量冰面融水進入冰川底部,增加滑動,加快冰川移動速度;(2分)地處西風帶,降雪豐富,冰川補給量大,增長迅速(或者大量積雪在冰川項部累積,重量增大),增大下滑壓力;(2分)所在地區地勢陡峭,落差大。(2分)(2)西坡為西風帶迎風坡,降雪量更大,冰川發育數量多、規模大;(3分)西側為海洋型冰川,增長和消融速度快,移動速度快,因此冰川作用更強。(3分)(3)位于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消亡邊界,兩個板塊碰撞、擠壓;(2分)地殼變形隆起;(1分)且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后整體向西變位,山脈逐漸升高并向西擴展。(2分)(4)山脈逐漸升高,導致地形雨增加流水侵蝕增強;(2分)中高海拔地區的冰川侵蝕作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答案.docx 重慶市北碚區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一診模擬地理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