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機密★啟用前2022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教學質量監測地理注:1.本試卷共8頁;考試時間:60分鐘;本卷滿分:100分;的2.答案寫在答題卡上,考試結束時,將答題卡交回。四川一、單項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計劃生育政策是一國政府在人口領域內對人口婚育行為進行指導的準則,4.唐蕃古道起始點所在的兩個省區是其宗旨是使人們的婚育行為納入有計劃的軌道。讀我國計劃生育政策演變過程A.四川和青海B.四川和西藏圖,完成1~3題。C.陜西和西藏D.陜西和青海計劃生育開始實行5.圖中甲山脈是“三個太多一個太少一孩農村地區A.祁連山B.大興安嶺C.南嶺D.秦嶺兩個正好叫政策一孩半政策單獨兩孩全面兩孩三孩政策6.近年來唐蕃古道旅游活動日益活躍,有利于1970年代初19801984201320162021①帶動沿線經濟發展②促進文化遺產保護1.1980年一21世紀初,我國③緩解區域交通壓力④降低沿線開發強度A.人口增長速度過快B.勞動力數量不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C.老年人口比重大D.城市人口比重大中國的自然環境復雜多樣,區域氣候差異顯著。讀中國年平均氣溫分布圖,2.相比于1980年一21世紀初,目前我國人口的突出問題是完成7~9題。A.人口密度過大B.人口分布不均C.人口老齡化D.人口年輕化3.人口政策不斷調整,目的是①適應社會經濟發展②提高城市人口比重10C③促進人口均衡分布④優化人口年齡結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f0℃15C唐蕃古道東起西安(即長安),西至拉薩(即邏些),橫貫中國西部,全長3千余公里,被稱為中國古代三大通道之一,是古代唐朝與吐蓄之間的貿易往<0C>年平均氣溫20℃來要道,也是一條科技文化傳播之道。讀唐蕃古道線路示意圖,完成4~6題。注:資料不包括港澳臺地區八年級地理第2頁(共8頁)八年級地理第1頁(共8頁)7.影響中國年平均氣溫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緯度位置B.海陸位置C.地形起伏D.人類活動8。與秦齡一淮河線最接近的年平均等溫線是 鄱陽湖A.0℃B.10℃C.15℃D.20℃9.東北平原年平均氣溫大部分為A.0℃-10℃B.10℃-15℃C.15℃-20℃D.20℃以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重大國家戰略。讀1970-2014年黃河下游花園口站含沙量年內分配圖,完成10~12題。13.粵贛運河連通的兩大水系是含沙量kg/mA.長江一黃河B.長江一珠江90.05---1970C.珠江一淮河D.長江一海河.m.=1980-201414.修建贛粵運河,有利于60.0①提高貨物運輸效率②完善交通運輸體系③緩解流域旱澇災害④加強區域經濟合作30.0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5,未來粵贛運河的運行可能面臨的主要挑戰是00A.水位季節變化小B.水位季節變化大1567101112月份C.結冰期較短D.結冰期較長10.花園口站含沙量較高的季節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廣東省汕頭市開始大規模改造不宜耕種的沿海農田,引A.春夏B.夏秋C.秋冬D.冬春進海水成為魚蝦飼養池。在海面鋪開木板,在隔板間引入魚苗,成就了一片“海11.21世紀以來,花園口站含沙量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上牧場”。完成16~18題。A.流域年降水量增多16.汕頭臨近的海域主要位于B.流域年蒸發量增多A.南海B.東海C.黃海D.渤海C.中游地區植被恢復D.下游河段疏通河道17.海洋養殖規模過大,導致的主要影響是12.花園口站含沙量的變化,有利于A.海洋生態環境改善B.海洋生物種類增多A.提高上游水電站效益B.緩解華北地區的春旱C.海產品數量減少D.海產品質量下降C.拾高下游地上河高度D.減輕下游的防洪壓力18.為實現海洋養殖業可持續發展,合理可行的措施是規劃中的贛粵運河是“四縱四橫兩網”國家高等級航道網布局中的重要組①增加養殖密度②加強水質監測③開展生態養殖④大量投喂餌料成部分。建成后將連通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國家戰略區域,形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成我國內河水運新格局。讀贛粵運河示意圖,完成13~15題。八年級地理第3頁(共8頁)八年級地理第4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