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橫峰中學 2024-2025 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二年級第二次月考考試地理學科試卷考試時間:75 分鐘;試卷滿分:100 分一、單選題(每小題 3 分,共 48 分)讀某時刻地面氣壓(單位:百帕)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1. 從圖中可以得到的正確信息是 ( )A. B 地氣流下沉 B. A 地出現暴風雪 C. E 地風力小于 F 地 D. A 地是低氣壓中心2. 根據天氣系統的活動特點,C 處鋒面過境后,將 ( )A. 出現大風和雨、雪天氣 B. 出現連續性降水C. 氣溫降低,天氣晴朗 D. 氣溫升高,天氣晴朗如圖是我國某地區一條河流受三種不同水體補給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線。讀圖,完成下面小題。3. 關于圖中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是永久積雪冰川補給②是湖泊水補給③補給方式水量變化小④大氣降水是該河流最主要的補給類型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4. 由統計資料可知 ( )A. 曲線 a 是修壩前測得的徑流量年變化 B. 河流有兩次汛期且都與氣溫有關C. 河流有結冰期 D. 該河流位于華北地區讀圖,完成下面小題。5. 下列地質事件由先到后發生的順序為 ( )①斷層的發生②砂巖沉積③頁巖沉積④巖漿的侵入⑤頁巖層與石灰巖層間侵蝕面的侵蝕作用A. ①②③④⑤ B. ③②①④⑤ C. ⑤③②④① D. ⑤③④②①6. 關于圖中內容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圖中頁巖因屬于變質巖而不可能含有化石B. 花崗巖屬于噴出巖,砂巖屬于沉積巖C. 圖中斷層的形成是內力作用的結果,侵蝕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結果D. 從地殼運動角度分析,該地地殼一直是上升隆起的下圖為南美洲西海岸某月風速隨緯度的變化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 關于該月份說法正確的是 ( )A. 塔里木河正值汛期 B. 我國東南沿海地區頻繁受臺風影響C. 巴西高原草木枯黃 D. 南亞盛行東北季風8. 關于該月份甲、乙、丙三地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地位于山地迎風坡上,風速較大 B. 乙地植被覆蓋度高,風速較小C. 乙地此時盛行上升氣流,風速較小 D. 丙地受盛行西風控制,風速較大平流冷卻霧是暖氣流受海面冷卻,其中的水汽凝結而成的霧。紐芬蘭島及附近海域海霧, 以平流冷卻 霧為主要類型,多發且持續時間較長。下圖為紐芬蘭島位置及洋流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 紐芬蘭島及附近海域大霧形成期間,海一氣相互作用的特點是 ( )①大氣熱量傳遞給海洋為主 ②海洋熱量傳遞給大氣為主③海洋水分傳遞給大氣為主 ④大氣水分返還給海洋為主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10. 連日的大霧籠罩下,紐芬蘭島的氣溫狀況是 ( )A. 日最低氣溫趨于下降 B. 日最高氣溫時刻提前C. 氣溫日較差不斷增大 D. 日平均氣溫不斷升高11. 僅考慮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夏季紐芬蘭島及附近海域海霧的主要蔓延方向是 ( )A. 西北方向 B. 東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東北方向研究表明,晉陜黃河峽谷的形成演化經歷了三個階段:階段Ⅰ寬谷廣泛發育;階段Ⅱ和階段Ⅲ峽谷和階 地顯著發育。晉陜黃河形成寬谷鑲嵌深邃峽谷的格局,但南段谷深大于北段。下圖示意晉陜黃河峽谷的寬 谷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 晉陜黃河形成寬谷鑲嵌深邃峽谷的過程是 ( )①早期河流側蝕作用明顯,下蝕較弱,形成寬谷 ②早期河流堆積作用明顯,形成寬谷③后期河流堆積作用較弱,側蝕增強,形成峽谷 ④后期河流下蝕作用增強,形成峽谷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13. 推測晉陜黃河峽谷南、北段河岸附近出露巖層年齡差異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質作用是 ( )A. 北段老、南段新,侵蝕 B. 北段老、南段新,堆積C. 北段新、南段老,侵蝕 D. 北段新、南段老,堆積方位角是從某點的指北方向線起,依順時針方向到目標方向線之間的水平夾角。我國某中學地理興趣 小組為測量當地日出、 日落方位角,開展地理實踐活動,并進行記錄。下圖為該小組學生記錄的相關信息 (圖中時間為北京時間)。完成下面小題。14. 圖中方框遮擋的月份是 ( )A 1 月 B. 4 月 C. 7 月 D. 10 月.15. 該中學所在城市最可能是 ( )A. 北京 B. 重慶 C. 上海 D. 拉薩16. 該日,學生測量的日落方位角應為 ( )A. 196° B. 224° C. 254° D. 286°二、綜合題(共 52 分)17. 一百多年前,英國巨輪“泰坦尼克號”在大西洋沉沒。如圖左圖中實線代表泰坦尼克號的航線,虛線代表 洋流。讀圖,回答下列問題。資料一:泰坦尼克號出發地為英國南安普敦(50°54'N ,1°24'W)(1)讀圖描述南安普敦的氣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2)說明南安普敦沿岸洋流性質及其對航行的影響。資料二:圖中泰坦尼克號沉沒地點附近曾有一座世界超級漁場,有“踩著鱈魚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美名。 1992 年,加拿大政府被迫下達漁場禁漁令。2003 年,加拿大漁業部宣布:徹底關閉紐芬蘭及圣勞倫斯灣沿 海漁場。(3)分析圖中沉沒地點附近漁場的形成原因。資料三:美國墨西哥灣一石油鉆探平臺(圖中甲)于當地時間2010 年 4 月 20 日晚發生爆炸,導致約 1600 米深處漏油,造成嚴重的海洋污染,隨即美國宣布在該海域禁捕。有關專家擔心浮油可能“侵入”大西 洋,甚至漂向歐洲沿海。(4)簡述洋流對海洋石油污染的影響。18.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從小尺度視角看,祁連山區是由一道道平行的山嶺和山谷組成的(圖 1)。這些平行的山嶺、山谷多呈 西北一東南走向,部分河流切開山嶺埡 口,流入河西走廊。祁連山區最大的河流——黑河源于祁連山北麓 中段冰雪區,上游流經祁連山區,那里地表崎嶇、巖石破碎,春夏季泥石流多發。地處祁連山與河西走廊 過渡帶的張掖世界地質公園,是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復合區。 圖 2 示意張掖世界地質公園 地質剖面。(1)簡述祁連山區山河相間地形格局的形成過程。(2)說明黑河上游春夏季泥石流多發的原因。(3)指出圖 2 中甲地地質構造,并簡述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19. 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珊瑚藻主要生長在溫暖石質海岸潮間帶(高潮水位和低潮水位之間的地帶),海浪作用相對較弱的環境。 北大西洋東部的某島嶼(左圖) 目前不存在珊瑚藻,但存在珊瑚藻化石,珊瑚藻所在位置代表其生長時期 的海平面。該島甲、乙兩地出露于海平面之上的地層剖面(右圖) 中,砂巖層含有海洋生物化石,乙地珊 瑚藻化石層水平連續性比甲地好。(1) 比較甲、乙兩地盛行風風力大小,并分析盛行風性質的差異。(2)從位置和地層特征的角度,判斷甲、乙兩地海浪作用相對大小,并說明判斷依據。(3)從氣候變化角度,推測該島從珊瑚藻時期到砂巖時期,再到現階段的海平面升降情況。橫峰中學 2024-2025 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二年級第二次月考考試地理學科試卷考試時間:75 分鐘;試卷滿分:100 分一、單選題(每小題 3 分,共 48 分)【1~2 題答案】1. C 2. C【3~4 題答案】3. D 4. C【5~6 題答案】5. C 6. C【7~8 題答案】7. D 8. D【9~ 11 題答案】9. D 10. A 11. A【12~ 13 題答案】12 D 13. C.【14~ 16 題答案】14. D 15. B 16. C二、綜合題(共 52 分)【17 題答案】(1)氣候特征:夏季涼爽,冬季溫和,氣溫年較差小;年降水量約為 800 毫米,降水量豐富,降水季節變 化小。成因:位于大約 50°大陸西岸附近,受盛行西風帶控制,沿岸有暖流,增溫增濕。(2)暖流;對航行影響:順洋流航行速度快,節省時間和燃料;(逆洋流航行速度慢,航行時間長,費燃 料)暖流水溫較高,海水冬季不結冰,可終年航行冬季多海霧,影響航行安全。(3)位于寒暖流交匯處,海水擾動;位于淺海大陸架,陽光充足;沿岸有河流帶來營養物質;餌料豐富, 形成漁場。(4)加快凈化速度,擴大污染范圍。【18 題答案】(1)在印度洋板塊向亞歐板塊俯沖擠壓的作用下,青藏高原隆升,(隨著應力向高原邊緣的傳導)多道褶 皺山脈形成;巖層所受壓力超過耐受限度,多斷層發育,這些斷層大致平行分布;冰川融水和降水沿著薄弱的斷層地帶侵蝕,形成(平行于山脈的)河谷。(2)春季氣溫回升,冰雪融水多,夏季降水量較大,水流對地表物質侵蝕搬運能力強;上游山區坡度大, 地表巖石破碎,存在大量松散物質。(3) 向斜向斜槽部受擠壓,巖性堅硬,不易被侵蝕,形成山嶺。【19 題答案】(1)風力: 甲地大于乙地。性質差異: 甲地盛行風較濕潤,是迎岸風;乙地盛行風較干燥,是離岸風。(2)甲地海浪作用比乙地大。依據:甲地位于迎風海岸,風力較大;砂巖層厚度較小,說明侵蝕作用較強, 沉積作用較弱;珊瑚藻化石層水平連續性較差,說明侵蝕作用較強。(從乙地角度作答亦可)(3)珊瑚藻時期:珊瑚藻所在高度即為海平面;砂巖時期:砂巖層含有海洋生物化石,砂巖層位置約為當 時海平面位置; 因為砂巖層在含有珊瑚藻化石的石灰巖之上,且說明該時期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現階 段地層剖面高于海平面,說明氣候轉冷,海平面下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