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教學設計學科 音樂 年級冊別 九年級下冊教材 人民音樂出版社《義務教育教科書·音樂》 授課類型 新授課 第1課時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是越劇《紅樓夢》中的經典唱段,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它將優美的旋律、細膩的情感與獨特的戲曲風格完美融合,是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戲曲音樂的重要窗口。本單元聚焦于中國傳統音樂文化中的經典曲目,旨在通過學習這首歌曲,引導學生走進傳統戲曲音樂世界,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通過對《紅樓夢》的故事背景和越劇的音樂特點進行深入挖掘,幫助學生理解歌詞所表達的情感,并掌握越劇的基本唱腔和發聲方法。 學情分析 九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和技能,對不同類型的音樂有了初步的了解。然而,他們對傳統戲曲音樂的接觸可能相對較少,尤其是越劇這種具有地域特色的劇種。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從基礎知識入手,逐步引導學生深入了解。這個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思維活躍,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喜歡通過參與和體驗來學習。同時,他們對情感的感知更加敏銳,能夠理解和體會歌曲中復雜的情感。基于這些特點,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此外,九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對音樂作品進行簡單的分析,但對戲曲音樂這種相對復雜的藝術形式,仍需更多的引導和練習。教學目標1. 學生能夠準確演唱《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掌握越劇的基本唱腔和發聲方法。了解越劇的音樂特點,包括旋律、節奏、伴奏樂器等方面。 2. 通過聆聽、模仿、演唱等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演唱技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通過小組討論和分析,深入理解歌曲的內涵。 3. 引導學生感受《天上掉下個林妹妹》中所蘊含的細膩情感,體會中國傳統戲曲音樂的魅力。 激發學生對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熱愛,增強民族自豪感。教學重點、難點重點 1. 掌握《天上掉下個林妹妹》的演唱技巧,包括越劇獨特的唱腔、咬字和發音。 2. 理解歌曲的情感內涵,感受賈寶玉和林黛玉初見時的驚喜與微妙情感。 難點 1. 越劇唱腔的模仿與運用,尤其是其中的拖腔和裝飾音,需要學生仔細體會和練習。 2. 引導學生理解傳統戲曲文化背景下的情感表達方式,并將其融入到演唱中,使演唱更具韻味。教學方法與準備教學方法 講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示范指導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音頻設備、視頻資料等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導入新課 播放影視片段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大家走進一個充滿詩意與深情的藝術世界。首先,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段電視劇《紅樓夢》中賈寶玉和林黛玉初見的精彩片段。在觀看的過程中,請大家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感受一下當時的場景氛圍哦。(播放視頻片段) 師:視頻看完了,哪位同學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對這一場景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呢?從他們的眼神、對話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呢?(請幾位同學回答,給予肯定和鼓勵) 師:同學們說得都非常好!賈寶玉和林黛玉的初次見面,充滿了驚喜、好奇,還有一絲羞澀,仿佛整個世界都變得不一樣了。那接下來,老師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紅樓夢》這部巨著的故事背景,尤其是賈寶玉和林黛玉之間特殊的關系。(簡要介紹) 師:今天,我們就將一起學習一首在越劇《紅樓夢》中非常重要的歌曲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它是越劇《紅樓夢》的經典唱段,生動展現寶黛初見的驚喜好奇,以優美旋律和細膩情感成為劇之精華,傳唱廣泛。 1. 觀看影視片段,感受《紅樓夢》的情境。 2. 分享自己對視頻中場景的印象和感受。 3. 了解《紅樓夢》的故事背景和賈寶玉、林黛玉的關系。設計意圖 通過播放影視片段和介紹《紅樓夢》的故事背景,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對本節課內容的興趣。同時,為理解歌曲的情感背景做好鋪墊,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活動一:知識講解 活動一:知識講解 越劇基本知識 師: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越劇的起源。越劇,發源于1906年的浙江省紹興地區的嵊州市(原稱嵊縣) 。1925年9月17日上海《申報》演出廣告中首次以“越劇”稱此劇種。1938年始,多數戲班、劇團稱“越劇”。新中國成立后才統一稱“越劇”。越劇長于抒情,以唱為主,聲音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唯美典雅,極具江南靈秀之氣;多以“才子佳人”題材的戲為主,藝術流派紛呈。 師:接下來我們看看《天上掉下個林妹妹》在越劇《紅樓夢》中的地位與作用。它推動了劇情發展,此唱段在寶黛初見這一關鍵情節中出現,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唱段中兩人的對唱,不僅展現了他們初次見面時彼此內心的微妙變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他們的距離,使他們在情感上開始有了初步的交融和互動。 師:接下來,我們來深入分析一下這首歌所表達的情感。比如歌詞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似一朵輕云剛出岫”,大家想一想,這里的 “輕云剛出岫” 描繪出了林黛玉怎樣的氣質呢?(引導學生思考回答)它表達了賈寶玉和林黛玉初見時那種驚喜、好奇又略帶羞澀的情感。每一句歌詞都蘊含著非常細膩的情感,大家要仔細體會。 師:現在,讓我們來聆聽一下越劇主要伴奏樂器二胡、琵琶等的音頻片段,同時看看它們的樣子。(播放視頻) 師:二胡的悠揚婉轉、琵琶的清脆明亮,為越劇音樂增添獨特的色彩,它們在營造氛圍、襯托唱腔方面的重要作用,二胡在抒情段落的烘托,琵琶在節奏變化中的點綴。 1. 了解越劇的起源、發展和主要流派。 2. 分析《天上掉下個林妹妹》的情感內涵。 3. 感受越劇的旋律、節奏和唱腔特點。 4. 參與小組討論,分享對歌曲情感的理解。設計意圖 通過詳細的講解和豐富的教學資源,幫助學生全面了解越劇的歷史背景和《天上掉下個林妹妹》的歌曲特點。通過分析歌曲的情感表達方式,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歌曲的內涵,為后續的演唱練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活動二:歌曲學習 活動二:歌曲學習 教師范唱與逐句教唱 師:下面,老師要為大家范唱一遍《天上掉下個林妹妹》,同學們在聆聽的時候,要注意觀察老師的口型、表情和動作,感受一下歌曲的韻味哦。(教師深情范唱) 師:好,接下來老師要逐句教大家唱這首歌。在越劇唱腔中,有一些獨特的演唱技巧,比如拖腔和裝飾音。(重點講解并示范)大家看,這句 “似一朵輕云剛出岫”,這里的拖腔就像是一條輕柔的絲帶,把賈寶玉初見林黛玉時的那種驚艷和贊嘆之情拉得長長的,讓情感表達得更加充分。我們來對比一下有拖腔和沒有拖腔的演唱效果。(對比示范) 師:越劇唱腔還要求咬字清晰、發音準確、情感真摯。大家在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每個字的發音,把口腔打開,讓聲音更加圓潤動聽。(強調并示范) 師:現在,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唱,一句一句地學。(學生跟唱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發音、咬字和唱腔問題) 師:接下來,我們分成小組進行練習。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一會兒進行展示。在小組練習過程中,同學們要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哦。(學生分組練習) 師:好,下面請各小組的代表上臺展示。(小組代表展示演唱)其他同學要認真傾聽,我們來看看哪個小組唱得最好。(對各組展示進行點評,指出優點和不足之處) 師:同學們,我們在演唱的時候,不僅要把音唱準、把技巧用好,還要思考如何更好地表達歌曲的情感。大家想一想,怎樣才能通過我們的歌聲,讓聽眾感受到賈寶玉和林黛玉初見時的那種心情呢?(引導學生思考自由回答) 師:最后,讓我們全班同學一起齊聲演唱《天上掉下個林妹妹》,鞏固一下我們今天的學習成果。(全班合唱) 1. 跟隨教師逐句學習演唱,注意越劇唱腔的特點。 2. 分組練習,展示演唱成果。 3. 參與發聲練習,掌握越劇的發聲技巧。 4. 嘗試不同的演唱風格,豐富演唱形式。設計意圖 通過教師范唱和逐句教唱,幫助學生掌握越劇的演唱技巧,特別是在拖腔和裝飾音的運用上。通過分組練習和展示,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團隊合作精神,同時為創編活動做好準備。通過發聲練習和演唱技巧訓練,幫助學生克服演唱中的難點,提升他們的音樂表現力。活動三:拓展與延伸 活動三:拓展與延伸 對比欣賞不同版本 師:同學們,《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有很多不同的演唱版本。現在,老師要為大家播放越劇陳麗君演唱的版本和現代改編張杰演唱的版本,大家仔細聽一聽,感受一下這兩個版本在音樂風格、情感表達等方面有什么不同呢?(播放兩個版本的音頻) 師:好,聽完了,大家來討論一下,你們覺得這些差異是怎么產生的呢?可以從文化背景、時代背景等角度來分析。(組織學生討論自由回答) 師:有沒有同學想要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對這首歌進行改編呢?比如加入一些現代樂器伴奏,或者改變一下演唱風格。如果有興趣的話,一會兒可以上臺來展示和分享哦。(邀請學生進行改編展示) 師:最后,老師來總結一下不同版本的特點。無論是傳統的越劇版本,還是現代的改編版本,都有各自的魅力,這也體現了音樂的多樣性和創新性。 1. 對比欣賞不同版本的歌曲,分析其差異。 2. 分組討論不同版本的特點和優勢。 3. 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對歌曲進行改編。 4. 展示改編作品,接受同學的反饋。設計意圖 通過對比欣賞不同版本的歌曲,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培養他們的音樂鑒賞能力和批判性思維。通過改編和展示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力,同時進一步加深對歌曲的理解。通過小組合作,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總結與作業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很多關于越劇和《天上掉下個林妹妹》的知識。我們了解了越劇的起源、發展,認識了它的伴奏樂器,還學會了這首經典歌曲的演唱技巧,體會了其中蘊含的情感內涵,對比欣賞了不同版本的特點。現在,老師來考考大家,越劇起源于哪里呢?(提問學生,回顧知識點)歌曲中的拖腔有什么作用呢?(繼續提問) 師:今天的課后作業:同學們回家要背誦《天上掉下個林妹妹》的歌詞,深入理解歌詞的含義,體會賈寶玉和林黛玉初見時的驚喜、好奇與羞澀等情感。還要查閱資料,了解越劇的起源、發展歷程、藝術特點以及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地位和影響,制作一份圖文并茂的手抄報,下節課我們一起分享,讓更多的同學了解越劇文化。希望大家通過這次作業,能夠更加深入地探索越劇的魅力,培養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師:好,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同學們再見! 學生們積極參與回顧,認真回答教師的提問,回顧本節課所學的重點知識和技能,對越劇和歌曲有了更系統的認識,進一步加深了記憶。 學生們認真記錄課后作業,明確任務要求,表示會認真完成作業,對課后的學習充滿期待。設計意圖 總結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體系,強化學生對越劇和歌曲的理解與記憶。課后作業讓學生在課后繼續鞏固所學知識,通過演唱給家人聽,提高學生的演唱自信心和表現力,同時也讓家人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果,促進家庭文化氛圍的營造。收集越劇經典唱段的作業,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為下節課的學習做好準備,實現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拓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