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總復習2 圖形與幾何(三)圖形的運動圖形的運動【教學內容】教材第97~98頁相關內容。【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復習圖形的運動的相關知識,進一步理解軸對稱、平移與旋轉,能在方格紙上根據(jù)指定要求畫軸對稱圖形或將簡單圖形按要求平移、旋轉。2.整理已學過的軸對稱圖形,加深對這些圖形的認識。3.在觀察、操作、想象、設計圖案等活動中,發(fā)展空間觀念。【重點難點】重點:體驗圖形的變換過程,并能有條理地描述圖形的變化過程。難點:會運用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知識設計圖案。【教學過程】回顧與交流1.回憶“軸對稱、平移、旋轉”的特點。師:回顧一下,關于圖形的運動我們學過哪些知識?預設:我們經常用平移、旋轉、軸對稱來進行圖形的變換。師:想一想,軸對稱、平移、旋轉各有什么特點?畫圖需要注意什么?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整理,整理完成后小組派代表匯報。預設1:軸對稱的特點:沿一條直線對折,直線兩側的部分能完全重合。畫圖時需要注意先確定各對稱點的位置,再連線。預設2:平移的特點:不改變圖形的大小和形狀,只是圖形的位置發(fā)生變化。畫圖時需要注意確定好平移的方向、距離。預設3:旋轉的特點:不改變圖形的大小和形狀,只是圖形的位置發(fā)生改變。畫圖時需要注意,弄清楚旋轉的方向與角度,圍繞中心點進行旋轉。復習圖形的運動。師:同學們,你們玩過俄羅斯方塊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玩一玩這種游戲!【課件出示】師:圖A是軸對稱圖形嗎?學生觀察圖A作出判斷,并回答判斷方法。預設:是軸對稱圖形,因為沿著正中間的一條直線對折,圖A的左右兩邊能完全重合。師:請你用手中的學具折一折。師小結:沿著對稱軸對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折痕所在的直線是這個圖形的對稱軸。師:圖1中圖A經過怎樣的運動可以得到圖2?預設:圖1中圖A向下平移3格可以得到圖2。師小結:在描述平移運動時,要說清楚向哪個方向,平移了幾格。師:圖1中圖A經過怎樣的運動可以得到圖3?要得到圖4呢?試一試。學生先對照圖1和圖3,圖1和圖4,在腦海中想一想,可以怎樣變換?然后試著在格子圖上擺一擺,擺完后再舉手分享操作過程。預設1:圖1中圖A繞O點逆時針旋轉90°,再向右平移2格,再向下平移2格,可以得到圖3。預設2:圖1中的圖A繞O點順時針旋轉90°,再向右平移2格,可以得到圖4。師小結:在描述圖形的旋轉現(xiàn)象時,要說清楚旋轉中心、旋轉方向、旋轉角度。3.復習“軸對稱”和“對稱軸”。師:在學過的圖形中,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它們分別有多少條對稱軸?學生獨立思考,整理并匯報。預設:長方形有2條對稱軸,正方形有4條對稱軸,等腰三角形有1條對稱軸,等邊三角形有3條對稱軸,等腰梯形有1條對稱軸,圓有無數(shù)條對稱軸。二、鞏固與應用1.完成教材第97~98頁第1~5題。(1)獨立完成。(2)匯報交流。2.下面4個圖形的涂色部分面積相等嗎?為什么?3.直角三角形ABC的兩條直角邊長分別是3cm和4cm,把它按2∶1放大后得到三角形DEF。 三角形ABC與三角形DEF的周長之比是多少?面積之比呢?4.完成教材第98頁第6題。三、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活動,你有什么收獲? 四、課后作業(yè)完成本課時的習題。【板書設計】圖形的運動平移 方向、距離旋轉 旋轉中心、旋轉方向、旋轉角度軸對稱 沿對稱軸對折后,兩邊完全重合【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主要復習圖形運動的三種方式:平移、旋轉和軸對稱?;仡櫿?jié)課的教學,我覺得本節(jié)課的成功之處在于:①用游戲的方式,設置問題串來探究圖形運動的方式,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②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抓住關鍵點適當點撥。不過也有不足之處,如在教學過程中,雖然注意到對學生“說”的訓練,但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還是不能用比較規(guī)范的數(shù)學語言來描述圖形的變換過程。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說”的訓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