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圖形的運動第3課時 圖形的運動【教學內容】教材第32~34頁例題、“試一試”及相關內容。【教學目標】1.結合七巧板等具體情境,經歷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或旋轉等多次運動的過程,體驗圖形的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知識的綜合運用,發展空間觀念。2.借助方格紙觀察、操作、分析、想象,嘗試有條理地表達圖形的運動過程,發展空間觀念。3.經歷“圖畫還原”的活動,通過實際操作進一步理解平移和旋轉,嘗試用一定的方式記錄“圖畫還原”的思考或操作步驟。【重點難點】重點:能根據要求用平移或旋轉的方法將圖形移動到指定的位置。難點:能選擇合適的方法移動圖形。【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師:同學們都玩過七巧板吧,這七塊神奇的板子,可以通過運動拼出很多種圖形,現在,我們就來探究七巧板的運動吧。二、探究新知1.探究七巧板的運動。(1)分析圖意。師:觀察上面的七巧板,你有什么發現?預設:其中的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移動了位置。師:從圖中能看出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原來的位置嗎?預設:三角形在七巧板的右上方,平行四邊形在七巧板的右上方三角形的旁邊。(2)移動平形四邊形。師:你能通過平移將圖①移入七巧板相應的位置嗎?用你手上的學具擺一擺,說一說,你是怎樣操作的。學生用準備好的學具先動手操作,再小組探究,最后小組選派代表匯報。預設1:把平行四邊形先向上平移4格,再向左平移10格。預設2:還可以把平行四邊形先向左平移10格,再向上平移4格。師:對比上面的兩種平移方法,你有什么發現?預設:平移時向上和向左的順序是可以調換的。師:想一想,說一說,平移時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呢?預設:平移時找準對應點很重要,再就是注意方向和距離。移動三角形。師:你能通過平移和旋轉將圖②移入七巧板相應的位置嗎?與同伴交流你的做法。學生思考,想象(也可以繼續用學具擺一擺)。預設1:只通過平移是無法做到的,還需要旋轉三角形。以右下角的頂點為中心點,先繞這個中心點逆時針旋轉90°,再向左平移9格。預設2:也可以先向左平移9格,再繞右下角的頂點逆時針旋轉90°。預設3:還可以以左下角的頂點為中心點,先逆時針旋轉90°,再向下平移4格,再向左平移4格。師:對比上面的幾種平移方法,你有什么發現?預設1:旋轉和平移的順序是可以調換的。預設2:旋轉中心的選擇不同,最后要解決的平移就不同。探究如何按要求平移圖形。請將圖形A繞點O 順時針旋轉90°,得到圖形B,再將圖形B向右平移5格,得到圖形C。畫一畫,說說要注意什么?師:讀題,按題目要求畫一畫。學生按要求在準備好的的方格紙上畫圖,并在小組里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說說自己畫的過程。小組派代表匯報。師:想一想,在畫圖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學生自由回答。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旋轉時,先確定相應的線或點的位置,再按規定的方向和度數進行旋轉;平移時,關鍵要數清楚格子,找好對應的點。圖形還原。如圖,圖1是一幅由四張卡片組成的圖,圖2中有兩張卡片移動了位置。你能通過卡片的平移和旋轉將圖2“還原”為圖1嗎?說說你的想法。師:讀題,說一說“將圖2還原為圖1”是什么意思。預設:就是通過平移或旋轉等圖形運動回到原來的位置。師:說說你的想法吧。學生先思考,接著在小組里說自己的想法。師:請嘗試用一定的方式將“還原”的過程記錄下來,與同伴交流。學生嘗試記錄“還原”的過程,記錄好后,在小組里與同伴交流,評一評誰的記錄方法更好。師:拿出你手上的學具,按自己的思考擺一擺,看是否能把圖2“還原”成圖1。學生擺一擺,驗證自己的思考過程是否正確,然后反饋匯報。三、鞏固運用1.完成教材第33頁第1題。(1)獨立思考。(2)寫一寫,說一說。2.完成教材第33頁第2~4題。(1)獨立完成。(2)互相交流。3.完成教材第33頁第5題。想一想,擺一擺,說一說。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活動,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后作業完成本課時的習題。【板書設計】圖形的運動平移、旋轉、軸對稱【教學反思】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平移、旋轉、軸對稱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選取了學生比較喜歡的七巧板導入新知,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整節課注重培養學生想一想,做一做,讓學生通過語言描述和動手實踐相結合,加深對圖形運動知識的理解,通過學生動手實踐來驗證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讓學生初步體會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