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圖形的運動 第2課時 圖形的旋轉(二) 【教學內容】 教材第30~31頁例題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實例觀察、操作等,在方格紙上認識圖形的旋轉,進一步體會圖形旋轉的基本要素。 2.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繞圖形上的某個頂點旋轉90°后的圖形。 3.進一步發展抽象思維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增強成功的體驗,堅定學好數學的信心。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畫一個簡單圖形旋轉后圖形的方法。 難點: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旋轉90°后的圖形。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說說圖中的涂色平行四邊形繞中心點每次旋轉 多少度,旋轉了多少次得到了現在這個圖案。 師:看一看,算一算。 預設:360°÷ 6 = 60°,每次旋轉 60°,旋轉了5次。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圖形的旋轉(二)。 二、探究新知 1.小旗的旋轉。 畫出圖中的小旗繞點M順時針旋轉90°后的圖形。 師:讀題,從題目中你獲取了哪些關鍵信息? 預設:將小旗繞點M順時針旋轉90° 。 師:觀察上圖,和我們上節課學習的圖形的旋轉有什么不同? 預設:上節課旋轉的是線段,這里要旋轉的是一個圖形。 師:圖形該如何旋轉呢,你能先自己試著說一說該如何畫嗎? 預設:可以先找到一條關鍵線段,旗桿與中心點M相連,所以確定先畫這條線段;將這條線段繞點M順時針旋轉90°,畫出旗桿旋轉后的位置;再根據旗面與旗桿的位置關系畫出旗面。 師:同學們很會動腦筋,這個方法非常好,現在就請你動手畫一畫吧。 學生在準備好的方格紙上畫圖,畫完后展示自己的作品。 2.三角形的旋轉。 繞點A順時針旋轉90°; 繞點B逆時針旋轉90°。 師:讀題,想一想,繞點A旋轉是什么意思? 預設:旋轉的中心點是A點。 師:請同學們先在頭腦里想象一下,繞點A順時針旋轉90°, 三角形旋轉到了哪個位置?(也可以剪一個三角形擺一擺,看旋轉后的圖形在什么位置。)再動手畫一畫。 學生動手操作后展示畫成的作品。 師:你能說一說自己畫的步驟嗎? 預設:先要弄清旋轉中心、旋轉方向和旋轉角度,接著畫出圖形中的一條線段按要求旋轉后的位置,然后畫出其余線段。 師:根據剛才說的步驟,動手畫一畫三角形繞點B逆時針旋轉90°所得到的圖形。 學生動手操作后展示畫成的作品。 師:與同伴說說畫圖時需要注意什么。 學生自由舉手發言。 師小結:要把一個圖形旋轉到其他的位置,可以先找到這個圖形的其中一條線段旋轉后的位置,再依照原圖畫出其他部分。畫完后,對照旋轉的要求再看一看自己畫得是否準確。 三、鞏固運用 1.完成教材第31頁第1題。 (1)想一想,填一填。 (2)集體交流。 2.完成教材第31頁第2題。 畫一畫,與同桌說一說你是怎么畫的。 3.完成教材第31頁第3題。 想一想,用什么辦法判斷圖中的圖形旋轉了多少度。 4.自己動手,在方格紙上畫一個自己喜歡的圖形,再按照自己的想法,畫出它逆時針旋轉180°和順時針旋轉90°后的圖形。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活動,你有什么收獲? ? 五、課后作業 完成本課時的習題。 【板書設計】 圖形的旋轉(二) 圖形的旋轉:①找中心點; ②找關鍵線段; ③按規定方向、角度旋轉; ④畫出旋轉后的圖形。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中,我以學生為主體,充分把握學生情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旋轉90°后的圖形的方法,增強學生的成就感。讓學生始終以一個探索者、發現者的角色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學生的學習興致很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當前文檔不提供在線查看服務,請下載使用!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