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圓柱與圓錐第7課時 圓錐的體積【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11~12頁例題及相關內(nèi)容。【教學目標】1.通過具體情境觀察、實物感知等活動,感受物體體積的大小,發(fā)展空間觀念。2.經(jīng)歷“猜想與驗證”探索圓錐體積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圓錐的體積,能運用圓錐體積計算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3.引導探索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滲透轉化思想,培養(yǎng)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樂趣。【重點難點】重點: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運用圓錐體積計算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難點:圓錐體積計算方法的推導過程。【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師:好大的一堆小麥呀,觀察這個麥堆的形狀,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預設:這堆小麥呈現(xiàn)出來的是圓錐的形狀。二、探究新知。1.提出問題,引發(fā)猜想。師:這堆小麥的體積是多少呢?預設:這堆小麥呈現(xiàn)出來的是圓錐的形狀,計算出這個圓錐的體積,就可以得到小麥的體積了。師:如何得到圓錐的體積呢?先積極猜想,再小組討論,然后舉手匯報。預設1:圓錐的體積可能像長方體、圓柱那樣,也和“底面積 × 高”有關系。預設2:我猜想圓錐的體積大概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師:這些猜想對不對呢?我們來驗證一下。驗證猜想,推導公式。(1)組織學生進行活動探究。活動探究:①拿出準備好的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形容器及沙子。②將圓錐形容器裝滿沙子再倒入圓柱形容器,看幾次能倒?jié)M。匯報結果。預設:3次可以倒?jié)M。師:你發(fā)現(xiàn)圓錐的體積與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之間的關系了嗎?預設1:圓柱的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圓錐的體積的3倍。預設2:圓錐的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的。推導公式。師:你能根據(jù)圓柱的體積公式和剛才的試驗結果,得出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嗎?預設:圓錐的體積=×底面積×高。師:也就是說同學們剛開始的猜想是正確的。如果用V表示圓錐的體積,S表示底面積,h表示高,你能寫出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嗎?預設:V =Sh3.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師:如果小麥堆的底面半徑為2m,高為1.5m。小麥堆的體積是多少立方米?學生先獨立列式計算再匯報結果。預設:×3.14×2 ×1.5=6.28(m )三、鞏固運用1.完成教材第12頁第1題。(1)學生觀察各個幾何圖形,討論各圖之間的關系。(2)集體交流。2.完成教材第12頁第2題。(1)獨立計算。(2)匯報結果。3.完成教材第12頁第3~6題。(1)理解題意。(2)獨立列式計算。(3)集體交流。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活動,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后作業(yè)完成本課時的習題。【板書設計】圓錐的體積V =Sh【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先進行合理的猜想,再通過實驗,驗證猜想的正確性,成功得出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順利把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不僅獲得了新的數(shù)學知識,還掌握了科學探究的學習方法和研究問題的方法。整節(jié)課上得較為成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