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虛虛實實,韻味無窮——古詩詞中虛實相生手法的運用教學目標:理解古詩詞中“實”“虛”的含義,熟知“虛實相生”手法的表現形式。掌握這種手法在古詩中的運用及表達效果,總結歸納,提升詩歌鑒賞能力。教學重難點:重點:理解古詩詞中“實”“虛”的含義,熟知“虛實相生”手法的表現形式難點:掌握這種手法在古詩中的運用及表達效果,提升詩歌鑒賞能力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歸納法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準備:課件、導學單教學過程:一、導入(3分鐘)大家都知道,宋徽宗趙佶不是一位稱職的皇帝,卻是一位高明的畫家,他創建并主管了世界上最早的皇家畫院。有一次他在畫院出了一道考試題:“深山藏古寺”。這個題目要畫好并不容易。有的在山腰間畫一整座古廟,有的只畫出廟的一角。他看了很多幅,都不滿意。就在他感到失望的時候,有一幅畫深深地吸引了他,他仔細端詳了一番,便連連點頭稱贊,當即點為第一名。原來那位獲得點贊的考生,根本就沒有畫廟。畫的是崇山峻嶺之中,一股清泉飛流直下,泉邊有位老和尚,正在將泉水舀進桶里。就這么一個挑水的和尚,就把"深山藏古寺"這個題目表現得含蓄深邃極了。顯然,這幅畫采用了繪畫藝術中的“虛實相生”。其實“虛實相生”的藝術手法更多地表現在文學作品中,尤其是古代詩歌創作中。接下來,我們就了解一下古代詩歌中的“虛實相生”。二、尋實虛之足跡,探韻味之無窮。(35分鐘)(一)小試牛刀:找“實”“虛”。(3分鐘)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理解,找出下列詩句中哪些是“實”?哪些為“虛”?1.巴山夜雨漲秋池。2.小樓昨夜又東風3.飛流直下三千尺(二)初露鋒芒:定“實”“虛”(2分鐘)同學們,在你們看來,何為“實”?何為“虛”?(教學設想:實為看得見的,虛是看不見的。)古代詩歌的“實”是指詩歌中所描述眼前、當下能捕捉到的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景、實事、實境,是可以通過視覺、聽覺等感覺捕捉到的部分。古代詩歌的“虛“是指主觀意識中存在的情感、設想、夢境,是通過詩人主觀想象得到的部分。古代詩歌的虛實相生是指虛與實二者之間互相聯系,互相滲透與互相轉化,以達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境界。(三)大顯身手:探“實”“虛”(30分鐘)活動一:熟知類型。(10分鐘,討論5分鐘)小組合作:請結合所講,完成下列表格中的前三項,找出詩歌中的“實”和“虛”,并試著歸納出“虛實相生”的表現形式。(學生展示、分享成果)詩詞 實寫 虛寫 虛實相生的表現形式 虛實相生的表達效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月夜》問題二:“虛實相生”有哪些表現形式呢?明確:虛實相生的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形式有如下這幾種:現在為實,將來為虛;客觀為實,夢境為虛;己方為實,對方為虛。活動二:初探效果。(10分鐘,討論5分鐘)以虛為虛,就是完全的虛無;以實為實,景物就是死的,不能動人;惟有以實為虛,化實為虛,就有無窮的意味,幽遠的境界?!疤搶嵪嗌睍性鯓拥谋磉_效果呢?接下來,我們以小組為單位,完成表格中剩下的空,去探討虛實相生在詩歌中的表達效果。小組合作:請從虛實相生手法的角度賞析這三首詩詞,完成表格最后一空。(學生討論,分享成果)明確:1.豐富詩中意象,開拓詩的意境,提供廣闊的想象空間,充實人們的審美趣味。2.使形象更加鮮明,達情豐厚深刻。3.相反相成強烈對比,從而突出中心。三、小結:(2分鐘)小說家有所謂的“不寫之寫”;戲劇家要安排劇中的暗場和人物潛臺詞;國畫家重視畫面上的留白,講求“意到筆不到”;音樂家考究“弦外之音”,尋求“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在我們的古詩詞中,虛虛實實,相生相伴,道不能明白表現之場景,去平鋪直敘之感覺,增韻味無窮之妙處。四、作業布置:任選其一:1.制作《古詩詞鑒賞》之藝術手法條目表。2.分析《涉江采芙蓉》中虛實相生手法的表達效果。3.制作主題為“古詩詞中虛實相生手法的運用”手抄報。五、板書設計:虛虛實實,韻味無窮——古詩詞中虛實相生手法的運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