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學2024—2025第一學期高一年級第二次階段性檢測 地理試卷第Ⅰ卷 (共30小題; 滿分60分)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滿分60分)地球上的極光是太陽風被磁場捕獲,轟擊大氣層,使大氣電離產生的發光現象。金星是我們觀測到的除日、月之外的最亮天體,金星大氣層比地球大氣層濃密。完成下面小題。1. 金星上沒有極光現象,其最合理的解釋是( )A. 距太陽遠 B. 夜短晝長 C. 沒有磁場 D. 大氣稀薄2. 金星是除太陽、月球之外能看到的最亮天體,其原因是金星( )①自身能發光 ②距離地球近 ③有明亮的光環 ④反射太陽光強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2022年6月16日,77年出現一次的“七星連珠”奇觀現身。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 圖中與地球具有相似結構特征的行星是( )A. 甲、乙、丁 B. 丁、戊、己 C. 己、庚、辛 D. 乙、丁、戊4. 與地球相比,天體乙沒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 )①沒有復雜多變的天氣現象 ②沒有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和液態水③體積和質量很小 ④距日較近,表面溫度較高A. ③④ B. ①② C. ②④ D. ①③中國空間站的軌道高度為400~450千米,設計壽命為10年,長期駐留3人。2023年6月4日6時33分,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返回艙在距地面大約10千米時會自動打開降落傘,保障其以安全速度著陸。下圖為返回艙著陸時的照片和大氣垂直分層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 在軌運行的中國空間站位于( )A. 對流層 B. 平流層 C. 臭氧層 D. 高層大氣6. 返回艙打開降落傘時所在的大氣層( )A. 天氣現象復雜且多變 B. 大氣以平流運動為主C. 直接熱源來自太陽輻射 D. 溫度隨高度增加而增加箐口天坑位于重慶市武隆北部,坑壁有較多流水侵蝕痕跡。天坑坑底與二王洞、三王洞相連,形成獨特的天坑——洞穴系統。調查發現,當地巖層的上部多覆蓋有透水性較差的頁巖。下圖為當地地質剖面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7. 圖中天坑發育的基本條件是 ( )A. 降水稀少 B. 氣候寒冷 C. 上覆巖石堅固 D. 石灰巖深厚8. 甲、乙、丙三處地貌接受侵蝕的先后次序是(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乙甲丙 D. 丙乙甲下圖為我國南方某山間河谷某時段等溫面和等壓面分布剖面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9. 山谷風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 地面受熱不均 B. 地面氣壓不同 C. 不同區域間風力不同 D. 海拔高低不同10. 該山間河谷此時段多雨。下列四幅圖中,能解釋此現象的是( )下圖為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1. “本以正身,惟德溫溫,如冬之日,如夏之云”。“夏之云”令人舒適的原因是( )A. ①減弱 B. ②增強 C. ③增強 D. ④增強12.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對“夜來霜”解釋正確的是 ( )A. ①減弱 B. ②增強 C. ④減弱 D. ④增強2024年9月,古生物學家在重慶發現了我國西南地區的第一個鴨嘴龍類恐龍化石—長生黔江龍,其生活時間約為距今7200萬年至6600萬年間。下圖為長生黔江龍復原圖及其生活年代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3. 長生黔江龍生活的地質年代是 ( )A. 三疊紀 B. 侏羅紀 C. 白堊紀 D. 二疊紀14. 下列關于地質年代的敘述,正確的是( )A. ①時期,蕨類植物繁盛 B. ②時期,聯合古陸雛形形成C. ①時期,鐵礦的形成期 D. ②末期,恐龍突然銷聲匿跡濕塘指具有雨水調蓄和凈化功能的景觀水體,是海綿城市建設的重要技術手段。下圖為濕塘結構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5. 濕塘影響的水循環環節主要是 ( )A. 降水 B. 水汽輸送 C. 蒸騰 D. 地表徑流16. 進水口和出水口設置碎石的目的是 ( )A. 沉淀懸浮物 B. 增加下滲量 C. 提高蓄水量 D. 創造新景觀等壓線是等值線的一種,能反映一個區域的海平面氣壓分布狀況。下圖示意我國部分區域等壓線分布形勢。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7. 圖中成都近地面盛行風向是 ( )A. 西南風 B. 東南風 C. 西北風 D. 東北風18. 不考慮地面狀況,圖中風速最小的是( )A. 成都 B. 西寧 C. 拉薩 D. 北京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19. 若只考慮晝夜和云量情況,四地氣溫由高到低的排序應是( )A. a>b>c>d B. b>a>c>d C. c>d>a>b D. c>b>d>a20. 形成上述氣溫狀況的原因是 ( )A. a圖,夜晚多云,云層反射作用弱 B. b圖,夜晚晴朗,大氣逆輻射弱C. c圖,白天晴朗,大氣削弱作用強 D. d圖,白天多云,云層散射作用強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21. 關于圖中洋流,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B. 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C. ①②均向北流動 D. ①②兩洋流均為中低緯度的洋流22. 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A. 洋流會加劇海洋污染 B. 著名的大漁場都在寒、暖流交匯的海域C. 洋流會阻礙海洋交通 D. 暖流會使沿岸地區的氣候變得溫和、濕潤五色土是指在中華大地上,按照東、南、中、西、北五個方位選取的青、紅、黃、白、黑五種不同顏色的純天然土壤。下圖為“我國五色土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23. 據圖判斷,下列土壤與主要分布地區正確搭配的是 ( )A. 紅土—青藏高原 B. 黑土—長江中下游平原 C. 白土——東南丘陵D. 青土—華北平原24. 下列關于土壤與制約其形成原因,解釋合理的是( )A. 黑土—土壤中的腐殖質積累較多,呈黑色B. 白土——土壤中含有較多的有機質, 呈白色C. 黃土—流水侵蝕及其人類長時間的精耕細作D. 紅土—氣候干旱、風化強烈導致氧化鐵裸露2023年10月2日(農歷八月十入日),錢塘江迎來本年度最大的潮水。讀“杭州灣至錢塘江口位置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25. 若僅考慮潮差因素,以下四個潮水站最適合建潮汐發電站的是( )A. 鹽官 B. 澉浦 C. 七堡 D. 乍浦26. 農歷八月十八日,形成錢塘江大潮的自然原因有( )①太陽、地球、月球間的引力 ②杭州灣為喇叭狀河口③大潮與江水的運動方向相同 ④陸地西北風推波助瀾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023年7月28日,第5號臺風“杜蘇芮”攜狂風暴雨登陸福建晉江沿海,登陸后繼續北上,其殘余環流影響到華北、東北等地。受其影響,天津市普降暴雨,市區路面多處積水,內澇嚴重。下圖為水循環示意圖 (Ⅰ、Ⅱ、Ⅲ表示水循環類型)。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7. 臺風“杜蘇芮”參與的水循環類型有( )A. I、 II B. II、III C. I、 III D. I、II、III28. 造成天津市內澇嚴重的主要原因是( )A. 全球變暖導致蒸發環節增強 B. 綠地面積減少導致植物蒸騰環節減弱C. 地面硬化導致下滲環節減弱 D. 排水設施不足導致地表徑流環節減弱如圖示意甲、乙兩土壤剖面構造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9. 與甲相比,乙土壤腐殖質層較厚的主要原因是( )A. 地上植被以高大喬木為主 B. 生物量大,促進巖石風化C. 氣溫低,微生物分解作用弱 D. 降水量大,淋溶作用強30. 若近年來乙土壤有機質層變薄,最可能的原因是( )A. 地表植被破壞嚴重 B. 降水季節變化減小C. 地表徑流堆積加強 D. 區域氣候類型改變第Ⅰ Ⅰ卷二. 綜合題 (共3小題,滿分40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31、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小題。(每空2分,共10分)材料一 讀大洋表層海水溫度、鹽度、密度隨緯度的變化圖(1)圖中字母ABC 中代表海水溫度的是 ,代表海水鹽度的是 ,代表海水密度的是 。(2)據圖描述全球海水溫度水平分布規律大致是 ,全球海水鹽度水平分布規律大致是 。32. 閱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共22分)隨著高溫日數增加、城鎮化進程中下墊面性質變化,天津城市熱島效應顯著增強,但同時也存在區域差異。圖1為天津市區及環城兩區熱島強度的變化統計圖。(1) 據圖1說明天津市區與環城兩區熱島強度的主要差異,并分析原因。(6分)位于渤海岸邊的長蘆鹽場是我國海鹽產量最大的鹽場,產量約占全國海鹽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其中以濱海新區漢沽鹽場(圖2)規模最大。(2) 結合圖文資料,說明該地形成較大規模鹽場的有利自然條件。(6分)海河下游河段原是一條受渤海灣潮汐影響的河道。海水漲潮時如遇上游來水不足,海水便會倒灌入河。海河防潮閘(圖3)的修建有效防止了海水倒灌,實現海河水“咸淡分家”。(3)海河防潮閘是對水循環中的 環節施加了影響。請再列舉2例,說明人類活動對該環節的改造 、 。(6分)住在海邊的人們,根據潮漲潮落規律,趕在潮落的時機,到海岸的灘涂和礁石上打撈或采集海產品的過程,稱為趕海。下圖為濱海新區某海灘某日的潮高變化曲線圖。(4) 據圖選擇該海灘當天合適的趕海時間段,并說明理由。(4分)33.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每小題4分,共8分)砂田,是用不同粒徑的礫石、粗砂、卵石等覆蓋在土壤表面而成,是我國西北干旱地區經過長期生產實踐形成的一種世界獨有的保護性耕作方法,具有明顯的蓄水、保墑、增溫、壓堿和保持地力作用。砂田出產的西瓜較普通裸地個大、多汁、甜度更高。下左圖為“西北干旱地區某地砂田景觀圖”,下右圖示意某年4月末種植作物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1)與裸田相比,說出砂田土壤含水量的兩項特征。(4分)(2) 從水循環的角度,分析砂田耕作方式的好處。(4分)參考答案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滿分60分)1—5 CBACD 6—10 ADAAD 11—15 BCCDD16—20 ABDCB 21—25 BDDAB 26—30 ABCCA二.綜合題?。ü?小題,滿分40分)31、(每空2分,共10分)(1) A C B(2) 從赤道向南北兩側逐漸遞減 (或由低緯度海區向高緯度海區遞減) ;副熱帶海區最高,自副熱帶海區向南北兩側遞減32、(共22分)(1)差異:市區熱島強度遠高于環城兩區。(2分)原因:市區人口更為密集,工廠及車輛排熱、居民生活等釋放熱量更多;建筑物更為高大緊湊,地面硬化面積更廣等。(任答2點,4分)(2)地形平坦開闊;春夏季氣溫高、蒸發量較大;臨近海洋,海鹽資源豐富:泥質海灘,利于曬制海鹽。(任答3點,6分)(3) 地表徑流 跨區域調水,修建水庫等水利工程 (每點2分,6分)(4) 6: 00~10: 00。(2分)為了保證安全起見,趕海要選擇落潮、潮高小的白天。(2分)33、(每小題4分,共8分)(1)同一深度砂田的土壤含水量大于裸田;隨著深度增加,砂田土壤含水量整體變化更小。(每點2分,4分)(2)砂石覆蓋層可以阻隔陽光,減少土壤水分蒸發;砂石的孔隙較大,有利于水分的下滲;砂田增加地表粗糙程度,削減地表徑流。(任答2點,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