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湖北省中考地理一輪復習階段質量評價(二) 七年級下冊(時間:45分鐘 滿分:50分)一、選擇題(共10題,每題2分,共2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鄭州市某中學開展以“黃河”為主題的跨學科主題學習。下圖為黃河流域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1.唐代劉禹錫的詩句“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說明當時黃河()A.流量大 B.結冰期長C.含沙量大 D.汛期長2.清代魏源的詩句“河底日隆堤日高,黃河竟是天上濤”描述的河段是()A.甲 B.乙 C.丙 D.丁3.同學們來到黃河鄭州段,能夠看到的景象是()A B C D傳統文化泰安市某中學八年級學生分組開展“節日中的地理”實踐探究活動。結合圖文資料,完成4~5題。4.傳統節日美食反映當地民俗文化。“地理與美食”小組開展了節日美食制作活動,下列活動為中秋節傳統美食制作的是()5.膾炙人口的古詩詞中蘊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地理與詩詞”小組搜尋的下列古詩詞中,能夠在端午節期間看到的景象是()A.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B.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C.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D.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祖國的首都北京是我國著名的古都和歷史文化名城。下圖為北京的舊城示意圖。據此完成6~7題。6.有關北京舊城的描述錯誤的是()A.道路呈放射狀布局B.呈現獨特的“凸”字形輪廓C.中軸線縱貫舊城的南北D.面向南方的布局有利于避寒采光7.以下不屬于現代北京的城市職能的是()A.經濟中心 B.政治中心C.科技創新中心 D.文化中心 太湖位于長江三角洲。太湖南岸先民曾飽受洪澇災害之苦,夏商時期開始開挖溇(lóu)港建設圩(wéi)田,曾經地廣人稀的太湖流域,逐漸成為魚米之鄉。湖州是目前唯一完整保存溇港圩田系統的地區,該系統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和《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單》。讀“太湖周邊地區示意圖”和“太湖溇港圩田系統示意圖”,據此完成8~10題。8.早期,太湖南岸洪澇災害頻繁的原因是()①季風氣候,降水集中②地勢低平,排水不暢③落差較大,水流湍急④凍土廣布,水分不易下滲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9.溇港圩田農業生產模式的優點,分析錯誤的是()A.堤壩擋水,堤上設閘排灌,可做到農田旱澇保收B.開挖溇塘,可擴大太湖面積,提高太湖蓄洪能力C.塘基種桑、圩田種稻、塘中養魚,提高土地生產效率D.桑葉喂蠶、蠶糞養魚、塘泥肥田,形成良性生態模式10.從保護遺產的角度看,該地區最適宜發展()A.絲綢紡織工業 B.家具制造產業C.休閑觀光旅游 D.家禽家畜養殖二、非選擇題(共3題,共30分)1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秭歸縣四季皆有鮮橙產出,小臍橙變“致富果”。下圖示意秭歸縣地理位置。四季橙香 以“特”興橙(1)自然環境為秭歸實現四季有鮮橙創造了有利條件。完成下面框圖。(4分)①,②。科技興農 以“智”興橙(2)在優越的自然條件基礎上,農業科研人員培育出夏橙、九月紅等新品種,實現了四季有鮮橙,這體現了在農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鮮橙采摘后裝上汽車,通過運輸(填交通運輸方式)運往縣城批發市場,再銷往千家萬戶。(4分)橘頌新篇 以“旅”興橙“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屈原的《橘頌》為秭歸臍橙增添了文化意蘊,形成獨特的“臍橙文化”。近年來,秭歸依托“臍橙文化”推進橙旅融合,以旅助農。(3)簡述“臍橙文化”對秭歸旅游業發展的有利影響。(2分)1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智慧生態治沙 振興美麗鄉村【過渡地帶 生態脆弱】風水梁鎮位于庫布齊沙漠東緣,當地風沙活動頻繁。圖1示意庫布齊沙漠及風水梁鎮的位置。(1)庫布齊沙漠東緣位于黃土高原以北,距離海洋較,降水較,生態脆弱。(4分)【種養結合 生態治沙】為了改善生態環境,當地選擇種植沙柳(圖2)。沙柳根系發達,生命力頑強,耐割易生,固沙效果顯著。獺兔適合在干燥的環境中生活,善于挖掘沙土,尋食干草、草根,且喜食沙柳。沙柳的生長和獺兔的活動相互促進。風水梁鎮居民通過種植沙柳和養殖獺兔,實現了沙漠變綠洲,并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2)舉例說明獺兔活動對沙柳生長的積極作用。(2分)(3)說出種植沙柳對獺兔養殖業的有利影響。(2分)【因地制宜 持續發展】風水梁鎮因地制宜,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獺兔養殖產業。但有專家指出,獺兔養殖要保持適度的規模,否則會帶來一系列問題。(4)請說出當地居民若盲目擴大獺兔養殖規模可能帶來的生態問題。(2分)13.深度思辨 學以致用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粵港澳大灣區以不到全國0.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1/9的經濟總量,可謂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一灣”。粵港澳大灣區將建設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粵、港、澳三地全面深化合作,科技資源融通,創新要素加速自由流動。讀粵港澳大灣區位置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0分)(1)粵港澳大灣區分布有我國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與其他工業基地相比,其發展的突出優勢條件是。(2分)(2)區域經濟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做到人地和諧。港澳地區地狹人稠,其擴展城市建設用地的重要方式是。(2分)(3)交通設施的互聯互通,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基礎和前提,連接粵港澳地區與祖國內陸的鐵路干線是。(2分)(4)試分析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有利條件。(2分)(5)簡述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給城市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的影響。(2分)2025年湖北省中考地理一輪復習階段質量評價(二) 七年級下冊(時間:45分鐘 滿分:50分)一、選擇題(共10題,每題2分,共2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鄭州市某中學開展以“黃河”為主題的跨學科主題學習。下圖為黃河流域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1.唐代劉禹錫的詩句“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說明當時黃河(C)A.流量大 B.結冰期長C.含沙量大 D.汛期長2.清代魏源的詩句“河底日隆堤日高,黃河竟是天上濤”描述的河段是(D)A.甲 B.乙 C.丙 D.丁3.同學們來到黃河鄭州段,能夠看到的景象是(B)A B C D傳統文化泰安市某中學八年級學生分組開展“節日中的地理”實踐探究活動。結合圖文資料,完成4~5題。4.傳統節日美食反映當地民俗文化。“地理與美食”小組開展了節日美食制作活動,下列活動為中秋節傳統美食制作的是(C)5.膾炙人口的古詩詞中蘊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地理與詩詞”小組搜尋的下列古詩詞中,能夠在端午節期間看到的景象是(B)A.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B.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C.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D.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祖國的首都北京是我國著名的古都和歷史文化名城。下圖為北京的舊城示意圖。據此完成6~7題。6.有關北京舊城的描述錯誤的是(A)A.道路呈放射狀布局B.呈現獨特的“凸”字形輪廓C.中軸線縱貫舊城的南北D.面向南方的布局有利于避寒采光7.以下不屬于現代北京的城市職能的是(A)A.經濟中心 B.政治中心C.科技創新中心 D.文化中心 太湖位于長江三角洲。太湖南岸先民曾飽受洪澇災害之苦,夏商時期開始開挖溇(lóu)港建設圩(wéi)田,曾經地廣人稀的太湖流域,逐漸成為魚米之鄉。湖州是目前唯一完整保存溇港圩田系統的地區,該系統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和《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單》。讀“太湖周邊地區示意圖”和“太湖溇港圩田系統示意圖”,據此完成8~10題。8.早期,太湖南岸洪澇災害頻繁的原因是(A)①季風氣候,降水集中②地勢低平,排水不暢③落差較大,水流湍急④凍土廣布,水分不易下滲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9.溇港圩田農業生產模式的優點,分析錯誤的是(B)A.堤壩擋水,堤上設閘排灌,可做到農田旱澇保收B.開挖溇塘,可擴大太湖面積,提高太湖蓄洪能力C.塘基種桑、圩田種稻、塘中養魚,提高土地生產效率D.桑葉喂蠶、蠶糞養魚、塘泥肥田,形成良性生態模式10.從保護遺產的角度看,該地區最適宜發展(C)A.絲綢紡織工業 B.家具制造產業C.休閑觀光旅游 D.家禽家畜養殖二、非選擇題(共3題,共30分)1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秭歸縣四季皆有鮮橙產出,小臍橙變“致富果”。下圖示意秭歸縣地理位置。四季橙香 以“特”興橙(1)自然環境為秭歸實現四季有鮮橙創造了有利條件。完成下面框圖。(4分)①大,②冬(西北)。科技興農 以“智”興橙(2)在優越的自然條件基礎上,農業科研人員培育出夏橙、九月紅等新品種,實現了四季有鮮橙,這體現了科技在農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鮮橙采摘后裝上汽車,通過公路運輸(填交通運輸方式)運往縣城批發市場,再銷往千家萬戶。(4分)橘頌新篇 以“旅”興橙“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屈原的《橘頌》為秭歸臍橙增添了文化意蘊,形成獨特的“臍橙文化”。近年來,秭歸依托“臍橙文化”推進橙旅融合,以旅助農。(3)簡述“臍橙文化”對秭歸旅游業發展的有利影響。(2分)可以推進橙旅融合,以旅促農,豐富了當地人文旅游資源。(2分)1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智慧生態治沙 振興美麗鄉村【過渡地帶 生態脆弱】風水梁鎮位于庫布齊沙漠東緣,當地風沙活動頻繁。圖1示意庫布齊沙漠及風水梁鎮的位置。(1)庫布齊沙漠東緣位于黃土高原以北,距離海洋較遠,降水較少,生態脆弱。(4分)【種養結合 生態治沙】為了改善生態環境,當地選擇種植沙柳(圖2)。沙柳根系發達,生命力頑強,耐割易生,固沙效果顯著。獺兔適合在干燥的環境中生活,善于挖掘沙土,尋食干草、草根,且喜食沙柳。沙柳的生長和獺兔的活動相互促進。風水梁鎮居民通過種植沙柳和養殖獺兔,實現了沙漠變綠洲,并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2)舉例說明獺兔活動對沙柳生長的積極作用。(2分)獺兔的活動通過改善土壤結構、提供養分、提高植物存活率和創造適宜的生長環境等方式,對沙柳的生長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2分)(3)說出種植沙柳對獺兔養殖業的有利影響。(2分)種植沙柳對獺兔養殖業具有顯著的有利影響,不僅能夠提供豐富的飼料來源,改善生態環境,還能提升經濟效益和推動可持續發展。(2分)【因地制宜 持續發展】風水梁鎮因地制宜,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獺兔養殖產業。但有專家指出,獺兔養殖要保持適度的規模,否則會帶來一系列問題。(4)請說出當地居民若盲目擴大獺兔養殖規模可能帶來的生態問題。(2分)土地荒漠化加劇。(2分)13.深度思辨 學以致用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粵港澳大灣區以不到全國0.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1/9的經濟總量,可謂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一灣”。粵港澳大灣區將建設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粵、港、澳三地全面深化合作,科技資源融通,創新要素加速自由流動。讀粵港澳大灣區位置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0分)(1)粵港澳大灣區分布有我國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與其他工業基地相比,其發展的突出優勢條件是毗鄰港澳,鄰近東南亞地區。(2分)(2)區域經濟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做到人地和諧。港澳地區地狹人稠,其擴展城市建設用地的重要方式是建設高層建筑、填海造陸。(2分)(3)交通設施的互聯互通,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基礎和前提,連接粵港澳地區與祖國內陸的鐵路干線是京廣線/京九線。(2分)(4)試分析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有利條件。(2分)技術力量強;資金雄厚;產業基礎好;人力資源豐富等。(2分,任答兩點,其他答案合理即可)(5)簡述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給城市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的影響。(2分)加強城市聯動,發揮區域優勢;促進區域內人員、物資、資金、信息便捷有序流動;促進產業融合,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促進旅游業的發展,增加人們的經濟收入;縮短通勤時間,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2分,任答兩點,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年湖北省中考地理一輪復習(中圖版)階段質量評價(二) 七年級下冊(學生版).doc 2025年湖北省中考地理一輪復習(中圖版)階段質量評價(二) 七年級下冊(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