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魯教版必修一 高一地理上學期宇宙中的地球第4課時 地球的圈層結構地球的圈層結構1、能夠運用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和外部圈層結構示意圖,簡要描述地球的圈層結構,說明地球各圈層的主要特點。2. 通過具體案例,說明大氣圈、巖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等四大圈層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關系,并指出它們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課標要求運用示意圖,說明地球的圈層結構。學習目標我國“藍鯨2號”全球最先進超深水雙鉆塔半潛式鉆井平臺最大鉆井深度15250米方式一:人工鉆井蘇聯卡拉井1970年,開鉆1989年,井深12262米1991年,鉆至12869米,至今保持世界最深紀錄地震波:地震發生時,地下巖石受到強烈沖擊,產生彈性震動,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地震波分為縱波(P波)和橫波(S波)。方式二:利用地震波(人工、天然)從震源產生向四外輻射的彈性波地震波分類共同點傳播介質傳播速度地震波縱波橫波特點固體、液體氣體較快固體較慢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思考:地震發生時,陸地上的人和海上航行輪船上的人震動感覺一樣嗎?輪船上的人只感覺到上下顛簸陸地上的人首先感到上下顛簸,接著感到前后、左右搖晃防災小知識1、橫波速度慢,縱波速度快,發生地震時,縱波先到達地面,橫波后達到,這中間的12秒時間為逃生的黃金時間。自主學習:閱讀教材P19知識窗部分,完成地震波的特點表格的填充。微信公眾號愛上新課標地理課人工震源車:給地球做”CT”利用地震波(人工、天然)地殼橫波縱波03691215速度/km S-1100020003000400050006000深度/km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6371地面地心3329005150小組合作:結合圖像,完成地球內部圈層檢測報告。地球內部圈層檢測報告地震波 地震波速變化情況 (自上而下) 急劇變化大致深度及不連續面名稱橫波縱波結論:地震波速度的突然變化,說明其兩側物質有較的差異,以兩個界面為界,可把地球內部劃分成 圈層。地球內部圈層檢測報告地震波 地震波速變化情況 (自上而下) 急劇變化大致深度及不連續面名稱橫波縱波結論:地震波速度的突然變化,說明其兩側物質有較的差異,以兩個界面為界,可把地球內部劃分成 圈層。地下33km 莫霍面地下2900km古登堡面地殼、地幔、地核三個橫波經過莫霍面時,速度明顯加快,經過古登堡面時,橫波完全消失。縱波經過莫霍面時,速度明顯加快,經過古登堡面時,傳播速度突然下降。地球內部圈層自主學習:閱讀教材P18并結合以下圖文材料,主要從厚度、組成物質狀態等方面說明地球內部各圈層主要特點。地殼地幔地核033①②③④⑤畫一畫:1.標注出兩大界面2.寫出每個序號代表的圈層名稱3.框出巖石圈范圍在流浪計劃中,人類居住在大陸地下五千米左右的地下城,地下城所在的圈層是圖中的自主學習:閱讀教材P20文本材料,說出地球外部各圈層主要特點。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環繞在地球外部的大氣圈層。由氣體和懸浮物組成的復雜系統,主要成分為氮和氧。是地球生命的保護傘。由地球表層水體構成的連續但不規則的圈層。地表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的總稱。是地球特有的圈層,也是最活躍的圈層。小組合作:根據以下圖文材料,探討圈層之間的相互聯系。1. 甲圖中的①②③④分別代表地球的哪一圈層?2. 結合乙圖中各個圈層的代表性地物,說明圈層之間的相互聯系。 圈層 代表物大氣圈 空氣、云水圈 湖泊、地下水生物圈 青草、牛羊大氣圈不僅為動物的生存提供Oz,為生物圈中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COz,巖石圈為植物生長提供了N、P、K等礦物養分,水圈提供了水分,而生物圈則為大氣圈提供了Oz,和COz,大氣圈的雨雪等為水圈和巖石圈提供了水分等。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巖石圈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滲透,不斷地進行著物質和能量的交換,構成了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環境。地球的自然環境練一練:讀美國尼亞加拉瀑布景觀圖,回答1-3題。1.圖示景觀體現出的地球圈層的個數是( )A. 2個 B. 3個 C. 4個 D. 5個2.在景觀圖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統中最活躍的圈層的要素是( )A. 瀑布 B. 巖石 C. 樹木花草 D. 大氣3.該景觀的形成過程,充分說明了( )A. 圖中各圈層都是連續而不規則的,且都相互聯系B. 圖中的各圈層之間存在著物質遷移和能量轉化C. 圖中的各圈層是獨立發展變化的D.圖中各圈層的內部物質運動的能量都來自太陽輻射能CCB課堂小結地球的圈層結構地震波傳播速度變化規律外部圈層結構內部圈層結構地震波地殼地幔地核巖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劃 分軟流層以上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形成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表層環境課堂反思學生學習評價量表學習目標 水平 表現 學生自評 老師評價 1 知道可以利用地震波探測地球內部圈層,但不知道地震波有何特點 2 知道地震波的特點有哪些,但不能準確描述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傳播速度變化規律 3 可以根據地震波特點,對照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變化規律,完成地球內部圈層劃分 4 能夠根據圖文材料,說明地球內外部各圈層主要特點。 運用圖文資料,說明圈層之間的相互聯系 1 可以說出地球各圈層的特點,但無法在圈層聯系圖中準確說出圈層名稱。 2 能夠準確說出圈層名稱并從圈層聯系圖中說出某兩個圈層間的相互聯系 3 可以以具體地物為例,說明各圈層之間的相互聯系。 運用示意圖,說明地球的圈層構。 課后實踐1.用橡皮泥等材料制作地球內部圈層結構模型。2.拍攝野外景觀照片,指出圖中所包含的圈層并說明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